熟悉南北朝历史或者了解辛弃疾的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一定知道刘裕。刘裕是南朝宋的建立者,又被称为“南朝第一帝”,这是为什么呢?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永遇乐》是辛弃疾的名作,在他笔下,那位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寄奴,尤其令人好奇。他叫刘裕,南北朝时期刘宋王朝的开国皇帝,寄奴是他的小名。
刘裕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草根皇帝,他出身贫寒,母亲早亡,父亲因无力养育他长大便将他寄养在亲戚家,因此乳名"寄奴"。如此身世,在历史上的开国帝王中,或许也就朱元璋能与之相比了。
后来,刘裕加入北府军,就是那支在淝之战中,以八万敌百万,将北方过来侵犯的前秦苻坚打得落花流水,风声鹤唳,的。那支威风八面的东晋军队就是北府军。一路摸爬滚打,出生入死。"高祖常被坚执锐,为士卒先,每战辄摧锋陷阵"刘裕就是凭借着这种悍不畏死,身先士卒的拼劲儿,屡立军功,连连升迁,最终让他以寒门身份,在门阀做主的东晋王朝,闯出了自己的一番成就,成为了北府军历史上的又一代光辉人物。
然而,这仅仅只是他传奇生涯的开始。刘裕所处的时代,已经是东晋王朝的末期。此时的江左已经没有了谢安这样的治世之才,腐朽的司马家与门阀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最终,江左门阀,东晋大司马桓温之子桓玄,叛变篡晋,立国号为楚,是为桓楚。其后,桓玄攻入建康,杀司马元显,收北府兵权,东晋王朝危在旦夕。
在此危急时刻,是刘裕带领北府诸将,一千七百余残兵,在京口举兵。他高举义旗,传檄四方,号召天下举兵讨伐桓玄。最终,刘裕以弱胜强,击败桓玄,攻灭桓楚,收复建康,迎回晋安帝,东晋王朝因此而得以续命。
而刘裕作为平定桓楚的首要功臣,对于东晋王朝有着再造之功,自然是顺利进入到东晋王朝的权利中心,执掌东晋朝政大权。此时的刘裕,才算是真正成为了一个时代的主角之一。在此之后的二十多年里,他南征北战,所向披靡,告诉了世人什么叫"气吞万里如虎"!
他向北攻灭南燕,尽杀南燕鲜卑族王公以下三千人。后来又灭亡后秦,收复了故国王都长安城。当时如果不是东晋后方不稳,东晋朝臣们大都胸无壮志,不赞成继续北伐,刘裕很可能就一路横推,定鼎中原了。
毕竟当时的北方根本没有任何势力能够直面刘裕的锋芒,哪怕是最为强大的鲜卑人,也不能与北府军对敌。无奈自家人不争气,不能同仇敌忾,当时的江南士族早已忘记了当年中原流离之苦,习惯偏安,不愿北归。当然,他们也瞧不起刘裕寒族的出身,不愿刘裕开创这不世之功。
但即使如此,经过两次北伐,黄河以南、淮水以北以及汉水上游的大片地区,皆为东晋所有。将南朝的防线推进到了潼关、黄河一线,保障了江淮流域。此等北伐之功,也已经是东晋自偏安以来,最大之战果,历数东晋名将:祖逖、庾亮、褚裒、殷浩、桓温,他们皆无法与刘裕比肩。当然,之后的南朝数代,就更无人能够与之相比了。纵观中国历史,在北伐这件事儿上干得比刘裕更出色的,估计也就朱元璋一个了。
当然,刘裕不仅仅是北伐,除了向北,他还向西南平定谯蜀,使得巴蜀地区再入南方版图。紧接着又趁胜出击,击败仇迟,收复汉中,向南平定卢循,拿下岭南百越之地……在刘裕的征伐下,南方各大割据势力,全部灭亡,使黄河以南的大半个中国尽归一统。东晋境内,全由刘裕势力统治。
此等功绩,在东晋南朝数百年的历史中,绝对无一人可以与之比肩。即使是谢安在世,恒温复生,也得甘拜下风。此时的刘裕,显然已经走上了他人生的顶峰,面对腐朽不堪的东晋王朝,改朝换代,顺理成章。
公元420年,刘裕代晋称帝,改国号为"宋",东晋灭亡,中国南方正式进入到南朝时代。晋朝门阀专政的时代,由此结束,南朝"寒人掌机要"的政治格局自此开始,此为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节点。此时的刘宋王朝乃是东晋南朝时期疆域最大,实力最强,经济最发达,文化最繁荣的一个王朝。刘裕也因此被誉为"定乱代兴之君",有着"南朝第一帝"之称。
这位草根皇帝可以说文武双全,文武双全,既有经世治国之才,也有百战克敌之勇,文韬武略,治国安邦,无一不精,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所谓"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便是说的他这样的人吧。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他当皇帝的时间太短了,仅仅两年而已,否则一统天下也不是不可能,想来也是可惜。不过,这"南朝第一帝"绝对是当之无愧。
在中国东晋末年的政治舞台上,晋恭帝司马德文与宋武帝刘裕的关系,堪称一场充满戏剧性与悲剧性的权力博弈。司马德文作为东晋末代皇帝,在位仅两年便被迫禅位于刘裕;而刘裕...
刘裕 2025-09-10 寒门枭雄的困局:刘裕北伐止步北魏的深层动因公元417年,刘裕率领的北府军以"却月阵"大破北魏骑兵于黄河岸边,收复洛阳、长安两京,东晋疆域首次突破黄河。然而,这位被后世...
刘裕 2025-08-28 陈维崧贺新郎:清初词坛的豪放绝唱与时代悲歌在清初词坛的星空中,陈维崧以《贺新郎》系列词作独树一帜,其词风豪放中见沉郁,既承袭了苏轼、辛弃疾的雄浑气魄,又融入了明清易代之际的苍凉血泪。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词...
苏轼 辛弃疾 2025-08-06 韩侂胄与辛弃疾:乱世中的主战同盟与理想碰撞在南宋风雨飘摇的政局中,韩侂胄与辛弃疾的名字因“开禧北伐”紧密相连。一位是权倾朝野的宰相,一位是壮志难酬的词坛猛将,两人以抗金复国的共同理想为纽带,却在政治博弈...
辛弃疾 2025-08-01 刘裕的军事能力有多强:从寒门到战神,用战术与胆识改写历史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刘裕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这位出身寒微的东晋将领,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过人的胆识,从北府军中崛起,最终建立南朝刘宋政权,成为南北朝时期最耀眼的...
刘裕 2025-07-31 彭城王刘义康:南朝宋的权相风云与悲剧终章彭城王刘义康(409年—451年),字车子,是南朝宋开国皇帝宋武帝刘裕的第四子,宋文帝刘义隆的异母弟弟。他的一生,是南朝宗室参政的典型缩影,其命运起伏与南朝宋的...
刘裕 2025-07-22 血脉溯源:刘裕与刘邦的皇族羁绊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刘裕与刘邦作为南北朝与西汉的开国君主,虽相隔六个世纪,却因同姓“刘”引发后世对其宗族关系的持续探讨。通过正史记载、家谱考据与历史逻辑分析,可以...
刘邦 刘裕 2025-07-10 萧道成:从权臣到篡位者——刘裕朝代覆灭的深层逻辑公元420年,刘裕代晋建宋,开启南朝历史。然而,这位北伐英雄创立的王朝仅存续59年,便在其旧部萧道成的兵锋下轰然倒塌。刘裕朝代(南朝宋)的覆灭,看似是权臣篡位的...
启 刘裕 2025-06-30 豪放派的词有什么特点:宋词双璧中的霹雳弦音在宋词百花园中,豪放派如黄钟大吕,以雷霆万钧之势冲破花间樽前的婉约藩篱。这一词派以苏轼、辛弃疾为双峰并峙,其作品犹如金戈铁马踏破词坛旧律,将宋词推向“无意不可入...
苏轼 辛弃疾 2025-06-11 刘义符被废:一场权力博弈下的帝王悲剧南北朝时期,刘宋王朝在开国皇帝刘裕去世后,政权内部暗流涌动。年仅十九岁的宋少帝刘义符,在位不到两年便被顾命大臣废黜,这一事件背后交织着复杂的政治因素、个人品行问...
刘裕 刘义符 2025-05-2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