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赵构活了81岁,为何56岁就退位,还将皇位还给赵匡胤一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岳飞忠勇之名流芳百世,而连用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下令处死岳飞的就是建立南宋的宋高宗赵构。说起来赵构这个人身上充满了矛盾,他创建南宋当了皇帝,却又觉得当皇帝很累,想要退位让贤,自己享乐。
后来赵构果真在56岁时将皇位传给赵匡胤后代赵昚(shen),而自己则当了太上皇享乐去了,并且还一直活到了81岁,算是历史上较为高寿的皇帝了。那么问题来了,赵构为什么那么早就退位呢?果真是为了享乐,还是有其他因素影响?另外,赵构为何要将皇位传给赵匡胤一脉,而不是赵光义这一支呢?
运气极好,创立南宋
历史对赵构的评价并不好,说他老奸巨猾,为了保证自己皇位稳固,利用秦桧设计陷害岳飞,不过也正是这位对功臣苛刻的皇帝延续了宋朝传承。赵构是宋徽宗的第九子,并非嫡出且不得宋徽宗宠爱,如果北宋没有被灭,那么赵构最多也就是个没有实权的王爷,继承皇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不过,上天似乎对赵构极为垂青。由于北宋末期朝廷文盛武怠,加上皇帝个个还都喜欢文学艺术,不重视朝廷军备的发展,导致金兵入侵时竟无法组织像样的军队来抵抗。北宋的结局自然无比凄凉,“靖康之耻”发生之后,徽宗、钦宗都被金兵俘虏到荒凉的北地,其他皇子、公主有的被害,有的则被抓到金国饱受敌人蹂躏。
赵构当时并不在汴梁,所以逃过一劫,他凭借徽宗之子、钦宗之弟的皇室身份开始承担起复兴大宋王朝的使命。在率领各地勤王军与金兵周旋过程中,于今河南商丘登基称帝,后来在金兵的威胁下逃往江南地区,在江南地区创立上宋朝的下半段历史——南宋。
虽然赵构建立了南宋,但他显然没有治理好南宋的实力,更何况南宋朝堂还面临着如狼似虎金兵的威胁。赵构年少时一直认为金人是野蛮人,没有宋人高贵,在成为皇帝之后却宛如丧家之犬般被金军追着打,整日里担惊受怕,唯恐哪一天落得和父亲、哥哥一样的下场。
偏安一隅,痛失爱子
起初,继承皇位的赵构意气风发,也有挥师北望的野心,在朝中任用主战派李纲为宰相,但是这场仗打得让赵构心里总觉得有些不对味,细细琢磨这样做的利弊后发现,收复河山对自己并没有多大好处。
虽然收复失地能够让赵构获得一些好名声,但好处也就仅限于此了,弊端却有很多。一是赵构手下并没有完全忠于自己的心腹军队,大部分都是勤王军,这些军队中甚至还有不少人主张迎接徽宗、钦宗二帝回归,一旦打败金兵迎回二帝,赵构的皇帝之位能不能保住还要另说。
另外,金兵的战斗力远比宋兵要强,北伐远比想象中的要难,不然在创建南宋之初,赵构也不会被金人从南京追到临安,甚至最后只能无奈逃到海上,如果坚持与金人斗争,难免会祸及自身。在这些小心思的作用下,赵构主战的意愿不再那么强烈,于是在朝中开始排斥主战派,重用主和派,准备偏安江南一隅。
在南宋朝廷退居杭州不久,赵构心中还是感到地位不稳,因为宋朝之耻摆在面前,他不励志图谋复兴,民众和士伍肯定不能接受。果然,在公元1129年,护卫皇宫的苗傅、刘正彦看不惯毫无进取之心的皇帝,以清君侧为名逼迫赵构让位给三岁的皇太子赵敷,并且由隆佑太后听政。
这场风波将赵构吓得不轻,虽然在各地勤王势力的压力下,苗刘之变很快就被平息,但赵构的独子赵敷则因受到惊吓而夭亡。之后,赵构就再也没有生出儿子,这也就导致了后来赵构不得不考虑从皇族宗室当中选出一子作为皇位继承人培养。
传位给赵匡胤一脉
从赵构决定杀害岳飞那一刻,他就注定要失去民心,因为宋人上至官员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皆以雪靖康耻为终极目标,而岳飞就是他们实现目标的希望,赵构亲手将它们的希望打碎,又怎能独善其身?即使找来秦桧当替罪羊,也依然难以服众。更何况,赵构还和金国签订了一系列有辱国体的条约,不仅要俯首称臣,每年还要进献大量金银珠宝。
赵构在56岁时选择退位可谓是明智之举,如果他继续坐在皇位上,民变和兵变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到时候不仅是丢掉皇位那么简单了,甚至连身家性命都不保。而且,赵构头脑也十分精明,在选定继承人的时候,特意选了赵匡胤七世孙赵昚,因为赵昚是赵家正统血脉,能极大振奋朝廷自和谈以来日渐萎靡的气氛。
此外,赵构在选定继承人的时候还想到了自己去世后的名声问题。如果将皇位传给自己这一脉旁系,那么新皇即位后肯定会以赵构不孝为由,对赵构进行报复和清算,传给赵匡胤一脉就可以避免被报复的可能。
那么赵构退位后真的就放弃手中的权力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先来看看赵构在退位时给出的理由,年老且体弱多病,对处理国事没有多大兴趣了,他很早之前就想过悠闲的退休生活了。
据《宋史》记载: “朕在位三十六年,今老且病,久欲闲退,此事断自朕心,非由臣下开陈,卿等当悉力以辅嗣君。 ”
而实际上呢,退休后的赵构身体十分健朗,并且暗中掌握着南宋的抉择大权,宋孝宗赵昚很长一段时间都生活在太上皇赵构的阴影之下。由此可知,赵构给出的退位理由只是表面上的说辞。
不管怎样,退位后的赵构不仅保全了自己,获得了名声,之后还活到了81岁,成为历史上少有的长寿皇帝之一,而他选定的继承人宋孝宗在掌权后为岳飞平反,重新启用主战派,对金国采取强硬态度并接连取得胜利,后人称他为南渡诸帝之首。
参考资料:《宋史》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一场由苗傅、刘正彦发动的兵变在杭州爆发,史称“苗刘之变”。这场兵变不仅迫使宋高宗赵构禅位给年仅三岁的皇太子赵旉,更成为南宋政权初建时...
赵构 2025-08-19 赵匡胤尸骨鉴定死因:千年谜案的科学解密之路公元976年冬夜,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在万岁殿暴毙,留下“烛影斧声”的千古谜团。千年后,现代科学技术为揭开这一历史悬案提供了新路径——通过尸骨鉴定探寻死因。尽管赵...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8-14 宋孝宗赵昚:南宋中兴的二十七年执政密码1162年7月20日,临安城(今杭州)的德寿宫内,宋高宗赵构将玉玺交予养子赵昚,标志着南宋政权正式进入宋孝宗时代。这位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以27年执政期(11...
宋孝宗 赵构 2025-08-13 真实岳飞冤不冤:历史铁证下的千古奇冤公元1142年1月27日,南宋临安大理寺狱中,抗金名将岳飞在供状上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后,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处决。这场由宋高宗赵构默许、秦桧主...
秦桧为什么要害岳飞 赵构 2025-08-08 赵匡胤一生最爱的女人:贺氏——青梅竹马的永恒印记在中国历史上,宋太祖赵匡胤以“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开创了大宋王朝,其雄才大略与政治智慧为后世称道。然而,这位铁血帝王的一生中,最柔软的情感始终系于一人——他的结...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8-07 赵鼎与赵构:南宋初年权力交织下的君臣关系南宋初年,面对金兵南侵的危局,宋高宗赵构与宰相赵鼎的互动构成了政权存续的关键线索。这对君臣的关系既非单纯的信任与依附,亦非简单的权力制衡,而是在外患内忧的夹缝中...
赵构 2025-07-22 杯酒释兵权为何能成功:权力博弈中的智慧与妥协公元961年七月初九的夜晚,北宋皇宫中一场看似寻常的酒宴悄然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宋太祖赵匡胤以“推心置腹”的姿态,通过威逼利诱的方式,让石守信、高怀德等禁军高...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7-08 赵光义与金匮之盟:皇权更迭下的历史迷雾北宋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宋太祖赵匡胤突然崩逝于万岁殿,其弟赵光义旋即继位,史称宋太宗。这一权力交接的背后,牵扯出一桩缠绕北宋初年政局的悬案——“金匮之盟”...
宋太宗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6-25 张永德与后周:功臣末路的政治迷局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荣英年早逝,其子柴宗训年仅七岁继位。主少国疑之际,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在这场改朝换代的剧变中,后周重臣、郭...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6-23 宋史记载什么时期:一部贯通两宋三百二十年的历史巨著《宋史》作为二十四史之一,是元朝史官编纂的纪传体断代史,完整记载了北宋与南宋两个阶段的历史,时间跨度从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至1279年南宋灭亡,共计三百二...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6-1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