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痴皇帝”听起来是一个不太好的名号,白痴这个词是现代词汇,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无能,但是下面这位皇帝,却是真正的医学意义上的白痴,没有语言和生活自理能力,可以说是相当可悲了。
说起“白痴皇帝”,多数人把票投给了晋惠帝司马衷。平心而论,司马衷虽然“不慧”,有庸的一面,有昏的一面,但他口齿伶俐,思维敏捷,对外界事物较敏感,情感比较丰富,生育能力也不错,并且生有“幼而聪慧,武帝爱之,……奇之”(《晋书》)的太子司马遹,所以决不是医学上所讲的白痴。那么,历史上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白痴皇帝”呢?有。他就是晋安帝司马德宗。
关于司马德宗的生理状态,各种史籍的记载如出一辙。《晋书·安帝纪》称“帝不惠,自少及长,口不能言,虽寒暑之变,无以辩也。凡所动止,皆非己出”;《资治通鉴》称“安帝幼而不慧,口不能言,至于寒暑饥饱亦不能辨,饮食寝兴皆非己出”;《续晋阳秋》称“安皇不慧,起居动止不自己出,(恭)帝每侍左右,消息凉温饥饱之中,而恭谨备焉”。从小到大,从生到死,晋安帝不会说话,不知饥饱,不辧寒暑,吃喝拉撒一概不能自理,大小事务全靠别人照料,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先天性“白痴皇帝”,在历代皇帝中仅此一例。

司马德宗(382—418),司马曜之子,东晋第十任皇帝。司马曜共有两子,长子为司马德宗,幼子为司马德文,司马德宗比司马德文大四岁,生母均为陈淑媛。太元十二年(387),司马德文已经开始蹒跚走路、牙牙学语,而六岁的司马德宗仍不会说话。司马曜明知司马德宗是个白痴,智力远不及小儿子司马德文,将来不能担当国家重任,但为了维护“立长”的传统皇位继承制,仍咬牙将他立为太子。太元二十一年(396),司马曜因为一句玩笑话在醉梦中被张贵人害死,司马德宗即位,从此揭开了他沉沦起伏的屈辱悲剧命运。
司马德宗先天不足,坐不正当,站不稳当,长大后,体能虽然增进了不少,但不能像生理正常人那样面南背北,发号施令,治理国家。在人们眼里,司马德宗只是一个符号,一个象征,一个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而他本人充其量是一个傀儡。即便如此,但他头上那顶皇帝的帽子却惹人垂涎,受人利用,所以,司马德宗即位后随即成为权臣把持朝政的挡箭牌和争权夺利的护身符。司马德宗在位期间,朝政大权先后落在了司马道子、司马元显、桓玄和刘裕之手。所以,了解“白痴皇帝”司马德宗,必须从这四人说起。
司马道子是司马曜的弟弟,初为司徒、会稽王。司马德宗即位后,以“道子为太傅,摄政”,司马道子以亲叔叔的身份辅政,掌握了东晋大权。隆安元年(397),司马德宗十六岁,“加元服,改元,增文武位一等。太傅、会稽王道子稽首归政”(《晋书》),名义上虽然“亲政”,但朝政大权实际上仍由司马道子把持。司马道子昏聩懦弱,听信奸佞,专事聚敛,奢侈无度,朝政日趋腐败,地方势力不断膨胀,农民起义屡屡爆发,东晋王朝威信扫地,中央权力骤然衰减,“德宗政令所行,唯三吴(吴郡、吴兴、会稽)而已”(《魏书》)。
隆安元年(397),京口守将王恭、江陵守将殷仲堪因不满司马道子,愤然举兵对抗朝廷,桓玄、庾楷等人也纷纷响应。面对四路大军,司马道子不知所措,索性把政权全部交给儿子司马元显。司马元显比较聪明,虽然通过策反利诱、借刀杀人、以敌制敌等方法除掉了王恭和殷仲堪两大势力,而桓玄却乘机占据了江陵,进而控制了东晋三分之二的领土。桓玄是一个野心很大的人,向来藐视皇权,觊觎皇位,实力大增后变得更加桀骜不驯。司马元显不能容忍桓玄做大做强,积极谋划除掉对手桓玄,期间,司马德宗被派上了用场。
元兴元年(402)正月,司马元显以司马德宗的名义下诏书,公布桓玄种种罪状,自任大都督,调兵遣将,征讨桓玄。与此同时,桓玄也发出檄文,罗列了司马元显的一大堆不是,兵锋直逼国都建康,矛头直指司马元显。火,是谁点起来的,只能由谁去灭。司马元显毕竟年轻,因惧怕桓玄威名而迟迟不敢出兵。二月,大臣们特意为司马德宗换了身军装,扶着他到西池为司马元显践行,以示重视,“帝戎服饯元显于西池”(《晋书》)。皇帝都出面了,司马元显只好硬着头皮出征,结果不战而败,不久被杀,司马道子也被流放。
占据建康后,桓玄历任太尉、楚王,统领百官,大权独揽。司马德宗也由此转手,再次成为权臣操控下的傀儡。桓玄初入建康,做了一些黜奸佞、择良才的政治秀,很快便原形毕露,骄奢淫逸起来。后来,三吴一带发生大饥荒,饿殍无数,桓玄照旧大吃大喝,却大幅度削减了司马德宗的供养,“玄削夺德宗供奉之具,务尽约陋,殆至饥寒”(《魏书》)。与此同时,桓玄也加紧了篡位的步伐。元兴二年(403)十一月,桓玄命卞范之扶着司马德宗的手写下禅位诏书,又命王谧解下了司马德宗的玺绂,司马德宗糊里糊涂地下了台。

桓玄没有杀掉司马德宗,而是将他安置到浔阳,封固安王,也可以佐证司马德宗是个白痴,桓玄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桓玄称帝后,朝令夕改,纪纲不整,广建宫室,大兴土木,政局变得动荡不安,地方将领蠢蠢欲动。元兴三年(404)四月,刘裕举兵京口,匡扶晋室;刘毅在广陵响应,声势浩大。做贼心虚的桓玄急忙挟持司马德宗,从浔阳逃往江陵。逃亡期间,桓玄“经日不得食,左右进以粗粥,咽不能下”(《魏书》),连他自己都吃不上,喝不上,哪里顾得上司马德宗。“白痴皇帝”司马德宗沦落到如此境地,让人可怜。
桑落洲、峥嵘洲两次兵败后,桓玄主力殆尽。大势已去,桓玄急于逃命,把司马德宗丢在江陵,带领部分亲信逃往四川,路上被刘毅将士杀死,与此同时,桓氏一族遭到了清算。五月,刘毅率兵占据江陵,司马德宗“复幸江陵”,暂时脱离了苦海。然而,到了闰五月,桓玄的侄子,也就是成为漏网之鱼的扬武将军桓振,却伺机再次攻陷江陵,刘毅等人只好退守浔阳,“帝复蒙尘于贼营”(《晋书》),司马德宗又一次落入敌手。当时,司马德宗身边只剩下司马德文,由司马德文照顾其生活起居,这对痴兄难弟在桓振的挟持下相依为命。
桓振控制江陵后,报仇心切,便闯入司马德宗的住处,瞪圆双眼,怒气冲冲地说:“臣门户何负国家,而屠灭若是”,桓氏家族哪里对不住国家,竟遭到灭族惨祸?!同时,桓振“跃马奋戈,直至阶下”(《晋书》),想结果司马德宗的命。司马德宗是个白痴,根本不清楚此时命悬一线。关键时刻,还是司马德文反应快,为司马德宗解了难。司马德文对桓振说:“这并非我们的主意,你没看到我们兄弟二人的处境吗?”一句话,说得桓振下马拜服。元兴五年(405)三月,司马德宗被迎回建康,在遭废黜一年零四个月后重登皇位。
在刘裕的控制下,“白痴皇帝”司马德宗只能再次沦落为傀儡。此后,刘裕历任相国、宋公、宋王,都督中外诸军事,掌握东晋的军政大权,等待时机取而代之。到了义熙十四年(418),刘裕的势力和声望如日中天,改朝换代易如反掌,但想到“昌明之后有二帝”(《晋书》)的谶语,认为司马德宗之后应该还有一位东晋皇帝,便寻找机会害死司马德宗。司马德文看穿了刘裕这一心机,于是形影不离地守候在胞兄身边,使刘裕下不得手。十二月,刘裕利用司马德文“有疾,出居于外”(《资治通鉴》)的空当,派人缢死了司马德宗。

六岁封太子,十五岁登基,司马德宗历经数次转手,最终没能逃过死劫,享年三十七岁。司马德宗生前立有王皇后,但以他的生理状态,二人只能是名义上的夫妻。司马德宗有没有其他妃嫔,史料不详。不过,司马德宗生理畸形,染色体变异,所以一生无儿无女。为了再立一位皇帝,刘裕将司马德文推上龙椅,是为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六月,刘裕逼迫司马德文禅位,东晋灭亡。两晋政权的奠基者司马懿“聪明多大略”(《晋书》),可后代偏偏出了个“白痴皇帝”司马德宗。如果泉下有知,司马懿准保会气得再死上一回。(刘秉光)
在东晋的历史长河中,孝武帝司马曜本是一位颇具作为的君主,却因一句酒后戏言,在35岁的壮年时期命丧宠妃之手,其死因之荒诞,堪称中国帝王史上的奇闻。乱世登基:夹缝中...
司马曜 2025-11-12 王敦:权臣的轶事与风云人生王敦(266年—324年),字处仲,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作为晋武帝司马炎的女婿、治书侍御史王基之子,他在东晋时期掀起了惊涛骇浪,其一生既有令人惊叹的成...
晋武帝 2025-11-05 晋武帝司马炎的“困局”:嫡长子继承制下的无奈抉择晋武帝司马炎以雄才大略统一全国,开创“太康之治”,却在选择继承人时陷入两难:其嫡次子司马衷自幼痴愚,却最终被立为太子并继承大统。这一看似矛盾的决策,实则是司马炎...
司马衷 晋武帝 2025-10-30 妖后贾南风:权力漩涡中的疯狂与覆灭在晋武帝司马炎驾崩后的西晋宫廷中,一场由皇后贾南风引发的血雨腥风,彻底撕裂了这个新生的王朝。这位以丑陋面容与狠辣手段著称的皇后,通过精心策划的政治阴谋与权力游戏...
贾南风 晋武帝 2025-10-30 武悼皇后杨芷:从椒房独宠到金墉饿毙的悲剧人生西晋咸宁二年(276年),18岁的弘农华阴贵女杨芷身着华服踏入椒房殿,成为晋武帝司马炎第二任皇后。这位史载"婉嫕有妇德,美映椒房&qu...
晋武帝 2025-10-30 寒门战神的陨落:刘牢之的悲剧人生与政治困局在东晋门阀政治的阴霾下,寒门将领的命运如同飘零的孤舟。刘牢之,这位以洛涧之战名震天下的北府军统帅,最终却因三次倒戈成为政治博弈的牺牲品。他的故事,既是一部寒门武...
刘牢之 2025-10-30 寒门俊杰的仕途密码:石苞的权谋、轶事与家族沉浮在中国历史上,石苞(?-273年)以寒门出身却跻身西晋“八公”之列,其仕途轨迹堪称一部逆袭教科书。从渤海南皮的卖铁小吏到晋武帝司马炎亲送灵柩的司徒公,石苞的一生...
晋武帝 2025-10-17 权力漩涡中的疯狂:贾南风如何点燃八王之乱的导火索西晋元康九年(299年),洛阳皇宫内,皇后贾南风命人将一杯毒酒递给太子司马遹。这位曾被寄予厚望的皇储,在醉酒中被逼写下“陛下宜自了”的谋反书信,最终死于药杵。这...
贾南风 2025-10-15 乱世枭雄的困局:刘牢之的崛起与陨落公元383年的寒夜,洛涧河畔芦苇丛中,五千北府兵精锐正借着夜色掩护悄然渡河。领军的将领身披明光铠,腰间环首刀在月光下泛着寒光——这位名震东晋的猛将刘牢之,即将以...
刘牢之 2025-10-14 王猛:前秦帝国的缔造者与悲情终章王猛(325-375年),字景略,北海郡剧县人,五胡十六国时期前秦政权最杰出的政治家与军事家。他以寒门之身辅佐氐族君主苻坚,通过十八年励精图治,将一个偏居关中的...
苻坚 王猛 2025-10-10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