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朱元璋发迹于红巾军,称帝后自然特别重视加强对军队的控制,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
原统领全国军队的是大都督府,朱元璋任命自己的亲侄儿朱文正为大都督,为全国最高的军事长官。后来朱元璋觉得大都督府权力太大,便于洪武十三年(1380年),在废中书省的时候,把大都督府也一分为五。设立了左、右、中、前、后五军都督府,分统全国军队。各都督府只管军籍、军政,没有指挥和统帅军队的权力。兵部有颁发军令,铨选军官之权,也不能直接指挥和统率军队。发生战事需要指挥调动军队时,由皇帝亲自任命军事统帅,兵部颁布调兵命令。战事结束后,军归卫所,主帅还印。
经过这样一番改革,避免了悍将跋扈、骄兵叛乱的弊端,更重要的是军权集中到皇帝手中了。不过朱元璋对将领们还是不放心。后来他又采取分封藩王的制度,把他的儿子分别封到各重要城镇去做亲王,用以监视控制各地的军事将领。这些分封的藩王按规定都配有护卫兵,少者有三千人,多的可达近两万人。他们还有指挥当地卫所守镇兵的大权。遇有突发事件,封地里的卫所守镇兵,在接到盖有皇帝御宝文书的同时,将领们还必须有藩王的令旨,才能调动。
随着朱家王朝的建立和巩固,昔日与朱元璋枪林弹雨、风雨同舟的将领,现在成了新王朝的新显贵。他们官封公侯,爵显禄厚,有的渐渐骄横放纵起来。开国大将蓝玉是洪武后期的主要将领。他麾下骁将十数人,威望都很高。蓝玉作战非常勇敢,立有赫赫战功,官封凉国公。他自恃功劳大,便骄傲起来,恃势横暴。他家里私蓄奴婢假子有数千人之多,到处敲榨勒索、霸占民田。百姓向御史告状,御史官依法提审,蓝玉竟一顿乱棍把他打走。政府明令禁贩私盐,他却令家人进行走私活动。他北征归来夜过喜峰关,守关将士因为没有及时开关迎接,他竟纵兵毁关而入。这些勋臣宿将们的腐化堕落,不仅严重地妨碍了朱元璋统治效能的高,而且有功高震主之嫌。为了大明江山的长治久安,朱元璋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开始对蓝玉这些功臣展开了无情的镇压。锦衣卫告发蓝玉谋反,朱元璋得此信即命锦衣卫发兵掩捕。朱元璋亲自审讯,继交由刑部锻炼成狱。蓝玉被砍头,并抄斩三族。凡与蓝玉有接触的朝臣,列侯均坐党夷灭。蓝玉案先后诛杀一万五千多人,把军队中功高位显的元勋宿将,几乎一网打尽。
除胡惟庸、蓝玉两案外,所剩无几的功臣也先后被以各种罪名赐死、鞭死或砍涂达被朱元璋列为开国功臣第一,他生背痘,这病最忌吃蒸鹅朱元璋在他病重时偏偏赐蒸鹅给他吃。徐达知道皇帝是在要自己的命,只好含着泪水,当着使臣的面吃下了蒸鹅。没有几天,徐达就辛酸地离开了人世。功臣冯胜、傅友德、廖永忠、朱亮祖等也因失宠,先后被处死。这样,功臣宿将能够善终的寥寥无几。只有汤和这个和朱元璋同村长大的放牛娃,知道老伙伴现在对老臣宿将不放心,就主动交还兵权,告老还乡乡,绝口不谈国事,才保住了朱元璋对采取这种杀功臣立威、以猛治国的策略巩固自己统治的做法,终身。虽然没有公开忏悔过,但在他行将告别人世的时候,曾下令后人不准学习他说,这套办法只是权宜之计,他希望在他之后,大明朝能尽快步入法制的轨道,尽快出现一个繁荣安定的局面。
朱元璋在对政治实行大刀阔斧、卓有成效的改革的同时,还努力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经过十几年的浴血征战,朱元璋双手接过的是一个经济全面崩溃、生产大倒退的烂摊子。杭州元代时人口曾达百余万,且是元末破坏最轻的地区,但元末人口死亡也达十之二三。江南如此,江北更甚。唐宋时代的繁华盛地扬州,待朱元璋部将廖大亨攻取时,城里只有十八家居民。新任知府因旧城空旷难守,只好在西南部截下一个城角,筑起城墙,权作扬州府城。
出身贫贱的朱元璋理解百姓的苦难,面对着这种残破衰败的局面,他即位不久,就召见各地来朝的府州县官,对他们说,天下刚刚平定,百姓的财力非常困难,就像刚刚会飞的鸟不可拔它的羽毛,才下的树不可摇撼一样。现在要发展农业生产,就必须保证农业第一线有足够的劳力资源。为此,洪武必须让老百姓“安养生息”。五年朱元璋通令全国,普通地主不得蓄养奴婢违者杖刑一百,所养奴婢一律放为良民。凡因饥荒而典卖为奴的男女,由政府代为赎身。洪武十九年(1386年),河南布政使司曾赎回开封等府民间典卖的男女达二百七十四人。同时朱元璋还严格控制寺院的发展,明令各府州县只能有一个大寺观,而且禁止40岁以下的妇女当尼姑,并严禁寺院收儿童为僧。二十岁以上的青年愿意出家,须经其父母申请,官方批准,出家三年后还得赴京考试,不合格的遣返为民,这些政策的逐步实施,使社会上的劳动力增加了。
朱元璋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是奖励垦荒和实行屯田。元末农民起义,由于地主逃亡,人口减少,留下了大量荒地。明朝建立后,为尽快开垦这些荒地,朱元璋采取了计民授田、奖励垦荒的措施。建国的头一年,朱元璋就颁诏书于天下:凡是战争中抛荒的土地,被别人开垦的就成为垦种者的田产。如果原田主回来,由官府拨给同等数量的荒地作为补偿。对无主荒地,个别的永不收奖励农民尽力开垦,并承认其所有权,而且免征三年的田赋税。这样一来,许多农民由奴隶变成了自耕农社会地位和家庭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农民的积极性提高了,明初的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向上的景象。朱元璋奖励屯垦的政策收到了显著的成果。
在明朝开国功臣的命运轨迹中,徐达与汤和的结局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被传因背疽遭赐蒸鹅而死,后者却得以善终并获封东瓯王。这种差异背后,既折射出朱元璋对功臣集团的复杂心...
朱元璋多少岁 汤和 2025-09-10 含山公主:跨越八朝的传奇人生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公主以八十二岁的高龄跨越了洪武至天顺八朝,见证了明朝从建立到鼎盛再到动荡的完整历程。她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四女——含山公主。这...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9-03 朱标之死真相揭秘:权力、亲情与时代的悲剧交织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大明皇宫中传来一则惊天噩耗:年仅37岁的皇太子朱标突然离世。这位被朱元璋寄予厚望、悉心培养的帝国接班人,其猝然离世不仅让朱元璋痛...
朱元璋多少岁 朱标 2025-09-02 朱元璋的皇后:乱世中绽放的仁德之光在中国封建帝制史上,明太祖朱元璋以铁腕治国著称,其统治时期以严刑峻法整肃吏治,却因一位女性的存在而平添温情底色——孝慈高皇后马氏,这位出身寒微的传奇女性,用一生...
朱元璋多少岁 孝慈高皇后 2025-08-29 朱温与朱元璋:同姓不同源的两位开国帝王在中国历史上,朱温与朱元璋作为两位朱姓开国皇帝,常因同姓、同为开国之君且地域相近,引发关于二者关系的猜测。然而,从历史事实与学术考证来看,二人并无血缘关联,仅存...
朱元璋多少岁 朱温 2025-08-22 朱元璋为何诛杀傅友德全家:权力重构下的必然悲剧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冬夜,南京奉天殿内,朱元璋将酒杯砸向颍国公傅友德,怒斥其“教子无方”。这位为大明打下四省疆土的老将踉跄离席,次日自刎于府中,三日后全家...
朱元璋多少岁 傅友德 2025-08-15 朱元璋为何对江南首富沈万三痛下杀手?——权力、财富与政治博弈的深层逻辑朱元璋与沈万三的恩怨,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君臣冲突之一。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以铁腕手段巩固政权,而江南首富沈万三的覆灭,则成为其打击豪强、重塑社会秩序...
朱元璋多少岁 巨商沈万三 2025-08-05 徐达正史死因考辨:历史迷雾中的真相与传说在中国古代开国功臣的群体画像中,徐达始终占据着特殊地位。这位出身淮西的将领,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助朱元璋完成统一大业,却在洪武十八年(1385年)突然离世,享年五十...
朱元璋多少岁 徐达 2025-07-30 达兰皇后:从陈友谅宠妃到朱元璋宫廷的悲剧终结者达兰,这位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复杂印记的女子,其人生轨迹与陈友谅、朱元璋两位乱世枭雄紧密交织。她曾是陈友谅的宠妃,后成为朱元璋的达定妃,最终却因复仇执念与宫廷阴谋走...
朱元璋多少岁 陈友谅 2025-07-29 傅友德后代子孙的流散与传承:乱世中的家族史诗明初名将傅友德以“七战七捷”的军事传奇闻名史册,却在洪武二十七年因“谋反”罪名被朱元璋赐死,家族遭灭顶之灾。然而,这位战功赫赫的将领并未绝后,其子孙在历史洪流中...
朱元璋多少岁 傅友德 2025-07-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