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李世民和崇祯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一看。唐太宗与崇祯面临过相同的境遇,为什么唐代兴盛,明代灭亡了?
在古代,百姓大多都把希望寄托在英主的身上,虽然很多人说历史的发展是靠着每个人力量推动的,但是不可否认,皇帝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所以我们往往看到,皇帝圣明的时候,国家就会蒸蒸日上,反之则会衰败。在唐代就曾经出现过一位英主,他就是唐太宗,不但在平定隋乱的时候立下了大功,后来坐上皇帝之后,也带领唐代走向了盛世,然而,很少有人了解,他刚刚坐上皇位的时候,情况其实很不乐观,如果处理不好,唐代甚至有亡国的危险,和崇祯年间遇到的情况相似,可是,同样的情况却导致了完全不同的结局,唐代此后不断走向了兴盛,而明代却最终灭亡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先来说唐太宗,他即位的时候,唐代才刚刚成立了几年而已,周边的一些势力费了很大的努力才一一铲除,比方说王世充、窦建德等等,所以唐代那时候的局面也可以称得上是满目疮痍,经不起什么大的动乱了。而我们了解,历来最危险的时候就是新皇登基的时候,那时候新皇的地位不稳,最容易让人蠢蠢欲动,李世民也了解,再加上他即位也不是怎么光彩的一件事,所以他只想先稳定国内的局势,然后再逐步的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带领着唐代一步步走向辉煌,然而,李世民的这个想法能够实现吗?会有人抓住这个机会来给唐代带来灾祸吗?答案是肯定的,这个在李世民初登大宝就来侵犯唐代的敌人是谁呢?
就是突厥,一直以来它都盘踞在唐代的周围,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就会趁机来掠夺一场,当时趁着隋末的时候,他就抢占了不少的资源,所以李世民也早就想出掉他们,给唐代带来一个稳定发展的时机,可是,这显然不是最好的机会,所以他就把这件事情暂时压了下来,但是还没等到他出兵,突厥的兵马就已经杀奔长安而来,这让唐代的大臣赶到愕然。唐代的盛世还没有来到,此刻仅仅是萌芽,国内不安定的因素还有很多,如果此刻和突厥作战,能不能胜利是一回事,主要是容易引起国内的变动,哪怕胜利了,估计也是惨胜,而且很大的可能性会输掉这场战争,然而突厥已经兵临长安城下,眼看一场大战就要拉开了,此时,一个人改变了这一切。

他就是李世民,他决定亲自前往去往突厥阵营和他们谈判,来化解目前紧张的局势,他这样其实也充满了不得已,因为他刚刚即位,而且手段不太光彩,这时候遇到了这种问题,如果他不能做出表率,让众人看到他的果敢胆气,那么,唐代不用外敌入侵就已经会生出内乱了。所以思前想后,他必须这么做。然而,谈判必然是要付出代价的,哪怕李世民水平再高,在这种自身劣势的情况下,也难免要放弃一些利益。李世民与突厥进行了怎么样的交易我们就不必一一深究了,总而言之,李世民走后,突厥就退兵了,付出的代价自然是数不尽的金银财宝,但是,当它们被运出长安城的那一刻,李世民就下定决心,有一天会把它们再次夺回来。
就这样,经过了数年的养精蓄锐,唐代有了足够的资本去讨回原先的耻辱,李世民自然忘不了突厥的这一份,他让李靖带领大军去与突厥决战,李靖是当时最有名的将领,他没有辜负李世民的重托,带着这支强悍的大军直接攻下了突厥国,甚至还俘虏了他们的首领,将其带到了长安。这次大胜也使得唐代地位不断提高,周围的小国都向其俯首称臣,不敢再有什么大的举动,唐代自此走向了辉煌的盛世。而刚刚我们提起过,崇祯在位的时候,也遇到过这种难堪的局面,但是他却没有处理好这件事情,非但没有让明代强盛起来,反而是让明代灭亡了,这是不是崇祯的问题呢?

崇祯即位的时候,情况比李世民要糟得多,当时的明代已经走过了两百年的历史,问题很多,无法根治,而且很多人分析说,当时正好赶上特殊的时期,所以明代很多地方出现了大旱,这是很多问题的根源。因为一旦大旱,就容易出现盗贼,西北地区一连旱了几年,不但出现了盗贼,连起义的人都层出不穷,于是朝廷就派兵镇压,然而却提高了税负,所以就迫使更多的人起来造反,成为了一个恶性循环,所以越镇压,起义的人就越多,给崇祯造成了很大的困扰,然而,问题还不止于此。唐代的时候,是突厥来侵犯,而明代也没有避免这一切,当时来犯的是清代,他们刚刚兴起,实力强大,明代的镇守屡屡被攻陷,情况也很危急,然而,即便在这种情况下,崇祯依然有机会去挽救这一切,只要他能够学习李世民当时的做法,可是很遗憾,他没有,所以明代就灭亡了,那么他当时是怎么做的呢?
先来看一下正确的做法,崇祯当时是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以明代当时的实力,集中对付其中一个,绝对可以解决掉,然而如果两边同时进行,那就只能疲于奔命,最终使国家倾颓,所以,他应该学习李世民那样,先去和清军谈判,无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先稳住他们,然后趁此机会平定国内,发展生产,这样一来,百姓就不会再选择铤而走险,而国内富庶之后,就可以集中力量对付清军,那时候兵源自然充沛,粮饷也不是问题,以明代的实力,能够抗击当时的清军,这样就可以在数年的时间里,扫清这两方势力,使得国家强盛起来,不至于灭亡。可是崇祯当时是怎么做的呢?

他坚决反对这一切,他心里始终觉得清军是蛮夷,如果去和他们讲和就是自贬身价,而且不止是他一个人这么觉得,当时的朝堂多数是这样的人,他们才是影响明代决策的最重要力量。后来情况更加紧急,崇祯已经开始动摇,想要去和清军议和了,但是他却只能秘密的进行,因为他了解大臣们不会同意,他又是个极爱面子的人,如果被人了解,那些大臣就会毫不客气的出面指责他,他承受不了这些,所以他希望一切在暗中进行。然而,事情发展的不顺利,这件事情还是被人捅了出来,崇祯自然就成为了众矢之的,但是他却急于推卸责任,都推到和他一起谋划的大臣身上,这样一来,谁还敢再去为他出谋划策呢?所以后来无论崇祯怎么问,他们都不再献策,就是怕崇祯会把责任推到自己身上,而就在这样的推脱中,明代最终走向了灭亡。

所以,通过对这两个人的比较,我们能够很明显的感受到这两个人的不同,李世民是我们一直承认的英主,但是他也懂得审时度势,他了解在自身劣势的情况下,如何去稳住局面,再徐图发展,所以他会选择放下身段去和突厥人讲和,但是他心里想的却是在若干年后,把这一切都给夺回来,我们常说,手段不重要,结果才重要,李世民最终扫清突厥,谁还会再提他当初的窘迫呢?而崇祯却不一样,他太过于看重自己的面子,一直在畏首畏尾,担心自己的做法会受到众人的非议,其实他如果也和李世民一样,后来能够使得明代强盛起来,曾经的屈辱就可以一扫而空,必然也不会有人记得他当初的境况,所以说崇祯在这方面要稍微逊色于李世民,这也是为什么明代衰弱而唐代兴盛的原因了。
在中国历史上,藩王造反的案例并不鲜见,但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的两次权力更迭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历史图景。前者以"玄武门之变&quot...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30 玄武门惊变:李世民如何以非嫡长子之身登顶皇权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李世民亲手射杀胞兄李建成,部将尉迟敬德斩杀李元吉。这场被称为“玄武门之变”的政变,不仅改写了唐朝历史走向,更颠覆了传统嫡长...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30 功高震主与制度桎梏:李渊对李世民复杂态度的深层剖析在隋末乱世中,李渊父子以雷霆之势终结了三百余年的分裂,但唐朝开国史却因玄武门之变的血腥而蒙上阴影。李世民以"天策上将"之姿横...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30 玄武门前夜:李世民“中毒”事件的历史迷雾与权力博弈公元626年5月的一个深夜,长安城东宫灯火通明。秦王李世民应太子李建成之邀赴宴,却在席间突感心痛,吐血数升。这场看似寻常的兄弟聚会,实则是唐朝初年权力斗争的导火...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30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的惊世之举:“跪而吮上乳”背后的权力博弈与情感密码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太极宫北门玄武门爆发了一场改变中国历史的政变。秦王李世民以雷霆手段射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随后浑身浴血地走向太极宫深处,与惊魂未...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29 玄武门前的血色棋局:李渊22子中为何仅三人逐鹿皇位?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这位开国君主共有22个儿子,但最终围绕皇位展开殊死搏斗的,仅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人。这场看似反常的权力争夺,实则是嫡...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29 丹药与宿疾的双重绞杀:唐太宗李世民死亡真相再探公元649年5月26日,唐太宗李世民崩于终南山翠微宫含风殿,终年51岁(一说52岁)。这位开创“贞观之治”的盛世明君,其死因在正史中仅以“暴疾不救”四字轻描淡写...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28 战神之憾:秦琼凌烟阁末位的深层密码在唐太宗李世民亲设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榜中,秦琼位列末席,与尉迟恭第七、程咬金第十九的排名形成鲜明对比。这位以“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闻名的战神,为何在功臣榜中屈居...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秦琼 2025-10-24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那句被历史铭记的“诅咒”与大唐皇室的宿命轮回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李世民的弓箭与尉迟敬德的槊锋撕裂了李唐皇室的亲情。当李建成、李元吉的血浸透太极宫的台阶,李渊——这位开创大唐基业的开国之君...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23 贞观之治的隐秘支柱:长孙皇后如何以柔克刚铸就盛世在中国古代帝王史中,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被誉为政治清明的典范。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背后,站着一位以智慧与德行改写历史进程的女性——长孙皇...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2025-10-23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