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尊”等。那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弗陵的历史故事。
后人评价刘弗陵说:“汉昭帝年十四,能察霍光之忠,知燕王上书之诈,诛桑弘羊、上官桀。高祖、文、景俱不如也。”刘弗陵作为汉武帝刘彻的少子,跟汉武帝一样是个能执政当国的帝王,但是刘弗陵与他父亲又截然不同,他宽宏大度、隐忍、积极反思,他做了跟他父亲很多不一样的事情,又延续着父亲的道路继续带着整个国家前进,他就是汉昭帝刘弗陵,西汉第八位皇帝。
聪明伶俐的幸运儿
刘弗陵,生于公元前94年,汉武帝刘彻少子,刘弗陵的母亲是赵婕妤也就是钩弋夫人,他的母亲不仅长得貌美如花,且以“奇女子气”得宠,在刘弗陵没有成为皇帝之前,他的前面还有好几位哥哥,最有威望的应该是卫皇后的儿子刘据,当时刘据已经被立为太子,她的母亲卫子夫是个谦卑又仁爱的女人。年幼的刘弗陵不谙世事,不太懂什么太子、皇位这些东西,他只知道刘据大哥以后是要坐在父皇的座位上的,至于这个宝座对于刘弗陵意味着什么,他自己是不清楚的。
征和二年,发生著名的巫蛊之祸。这次刘据被恶人诬陷,母亲卫子夫也受牵连,母子俩无奈之下起兵,兵败后刘据自杀,而卫皇后为表清白也随子自杀,之后数汉武帝一直没有再立太子。大哥刘据就这样死了,剩下的几个哥哥结局也不是特别好,三子刘旦在刘据死后上书自愿进京担任皇宫保卫,希望得立为太子,汉武帝大怒削其三县。武帝四子刘胥十二个废柴,立储之事与他无关,五子刘髆在汉武帝去世前就死了,所剩无几的皇子中,刘弗陵很幸运活下来了。后汉武帝看这小子还颇有几分自己当年的影子,加之刘弗陵也比较聪明体格健壮,汉武帝就对他的期望特别大。
每一个皇帝的帝王之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刘弗陵要做上皇帝必要有人为其牺牲,年幼的汉昭帝不知道为他牺牲的竟是他的生母,为了防止自己死后主少母壮、吕后之事重演,他的父亲狠心将母亲赐死。年仅八岁的刘弗陵立为皇太子,此时的父皇已经病入膏肓不久于人世,这一年的二月柳絮刚抽芽,父皇在万物复苏的季节里死去了,遵照武帝遗诏刘弗陵即位,由大将军霍光主持国政、领尚书事,车骑将军金日磾、 左将军上官桀为其副手。
治国有方却英年早逝
年幼的少帝比同龄的孩子成熟懂事多了,或许是年纪稍长一点了懂得何为分寸和职责。在霍光的辅佐下,虽然路途坎坷但是君臣联手,倒也对付了许多麻烦的事情。御史大夫桑弘羊自恃功高为子弟求官被霍光拒绝,且二人的政治主张有严重分歧,因而桑弘羊怨恨霍光。汉昭帝的哥哥燕王刘旦,因为没有被立为皇帝,也心存怨恨,于是各方的政治势力集结起来,就想搞垮刘弗陵,识破谗言的刘弗陵很快就解决了作乱的势力。平定燕王刘旦等阴谋叛乱时,刘弗陵和霍光君臣相互信任,在朝廷安危的关键时刻,平定了政变,保持了西汉王朝的稳定。
昭帝在霍光辅政下,并未沿用汉武帝时期严酷的刑法,更注重吏治,调查民间疾苦及冤案、官吏失职等事宜,让做官的人不再那么随意乱来,善于倾听来自民间的声音,并先后四次察举贤良,明经治狱。因为内外措施得当,使得武帝后期遗留的矛盾基本得到了控制,西汉王朝衰退趋势得以扭转。西汉自文景之治后被武帝穷兵黩武政策所耗空的国力开始得到了恢复,为“昭宣中兴”揭开了序幕。
在军事上,汉昭帝解决了国内的矛盾之后,把目光聚集到北方边塞,那时乌桓逐渐强大,匈奴也趁机数犯汉边。这一问题着实令人头疼,也是要亟待解决的,后元二年,派左将军上官桀巡视北部边疆,又派出部队出击,活捉瓯脱王,从此匈奴不敢再入侵张掖郡。元凤三年和元凤三年,分别又对其进行了几次打击。汉武帝刘彻驾崩后,西南部分地区开始不服汉朝统治,多次发生反叛。汉昭帝也多次对西南叛乱地区进行安抚和平定,国内的局势大体就平定下来了。
汉武帝时期,因为晚年穷兵黩武,几度把国家推向了崩溃的边缘,造成国力严重损耗,汉昭帝继位后延续了武帝末期与民休息的政策,对内继续休养生息,多次下令郡国官员以劝勉农桑为首要政务,亲自躬耕为天下起了示范带头作用,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因此,昭帝之世,“百姓充实,四夷宾服”。
文化上,一改汉武帝时期创建太学规模很有限的局面,扩大了其规模。助长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推动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一些出身社会下层的能人志士,有机会入仕。此外,昭帝时期还是汉代漆器生产的发达时期;元凤年间的沂水鲍宅山凤凰画像是现存最早的画像石;最早的完整箭支,也是昭帝始元六年所制。
那么,汉昭帝刘弗陵跟刘病已有什么关系?原来,二人关系匪浅,刘病已是刘据的孙子,而卫太子和刘弗陵同为刘彻之子,刘据是汉武帝与卫子夫所生之子。刘据和刘弗陵是同父异母的兄弟,按照辈分来讲的话,刘弗陵也是刘病已的爷爷,两人在年纪上相差了大概两三岁,只不过两人之间辈分差得有点大,所以,刘弗陵是刘病已的皇爷爷。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传国玉玺始终是最具象征意义的权力信物。自秦始皇命李斯以和氏璧雕琢“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玉玺起,这枚承载着“天命所归”的玉器便成为历代...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09-18 沙丘之变:秦始皇帝国的黄昏与权力崩塌的序曲公元前210年夏,秦始皇第五次巡游的车队行至沙丘平台(今河北广宗),这位以“千古一帝”自居的统治者,在鲍鱼掩臭的辒辌车中咽下最后一口气。这场看似寻常的死亡,却因...
秦始皇陵 2025-09-16 秦始皇的情感迷局:黎姜与阿若,谁才是他心中的白月光?秦始皇嬴政,这位以“德兼三皇,功过五帝”自诩的千古一帝,其政治功绩与铁腕统治早已被历史铭刻。然而,在宏大的历史叙事背后,他的情感世界却如迷雾般难以捉摸。关于他是...
秦始皇陵 2025-09-15 兵马俑的来历:从殉葬制度到永恒军团的千年跨越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一支由8000余尊陶俑组成的地下军团沉睡了两千余年。1974年,当地农民打井时意外揭开这处世界文化遗产的神秘面纱,...
秦始皇陵 2025-09-12 秦始皇与朱元璋:跨越千年的“伟大”之辩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秦始皇与朱元璋是两位极具标志性的帝王:前者以“千古一帝”之名终结战国乱世,开创中央集权制度;后者以草根之身推翻元朝统治,重建汉人政权。二者虽相...
朱元璋多少岁 秦始皇陵 2025-09-11 王商凿龙脉:权力、风水与王朝命运的千年迷思在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龙脉”是帝王气运的象征,是王朝兴衰的隐秘注脚。从秦始皇凿断金陵龙脉,到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泄东南王气,历代帝王对“龙脉”的干预,往往与权力焦...
秦始皇陵 2025-09-09 李斯为何不帮自己女婿扶苏:权力、理念与人性交织的困局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沙丘宫的密谋彻底改写了中国历史走向——本应继承大统的公子扶苏被伪诏赐死,昏庸的胡亥在赵高与李斯的扶持下登基,秦朝由此加速走向覆...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09-05 秦始皇对白起的评价:历史语境下的复杂回响白起作为战国时期秦国最杰出的军事统帅,其军事生涯与秦国的崛起轨迹高度重合。从伊阙之战斩首二十四万魏韩联军,到鄢郢之战焚毁楚国宗庙,再到长平之战坑杀四十万赵卒,白...
秦始皇陵 白起 2025-09-04 阿房女是冬儿吗?——历史迷雾中的身份辨析在中国历史与文学的交织叙事中,阿房女与冬儿常被提及为秦始皇情感世界中的关键人物。然而,通过梳理正史记载、考古发现与文学创作,可以明确:阿房女与冬儿并非同一人,她...
秦始皇陵 2025-09-03 宣太后与秦始皇:跨越五代的权力纽带战国风云中,一位楚国女子以太后之姿执掌秦国权柄四十一年,另一位以"千古一帝"之名横扫六合完成统一。宣太后芈八子与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陵 宣太后 2025-08-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