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出现了三国鼎立局势,不过当时曹魏实力最强,蜀汉和东吴大部分时间都是结盟之势,共同抵抗魏国。不过蜀汉被灭后,为什么东吴还能坚持那么久呢?直到西晋成立后,才将东吴消灭。那我们从中总结出了三大原因,给大家做一个参考,如果你有不同看法或者意见的话,可以留言进行讨论。其实吴国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国家,能够长期坚守,和他们拥有出众的人才离不开关系。
司马昭攻击蜀汉,其实根本没想过能这么快就灭掉蜀汉的。当时司马昭想要攻打蜀汉,魏国朝堂其实大多数人都并不赞同,因为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蜀汉崇山峻岭,道路险要,并不好打,但司马昭刚刚杀了魏帝曹髦,急于转移矛盾,所以坚持发动了伐蜀之战。司马昭也没想到,就这么轻轻一打,蜀汉竟然就投降了。而蜀汉的突然投降,也使得曹魏措手不及,接下来的安抚事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在灭掉蜀汉之后,邓艾曾提出养精蓄锐,积极备战,准备一鼓作气,再把东吴也给灭了。但当时的司马昭对这个提议并不感兴趣,因为他想的是如何真正地夺取曹魏天下。也正是在这种思路指导下,所以司马家根本就无暇顾及东吴,而是一心在想怎么把曹家赶下台,自己怎么名正言顺改朝换代。
蜀汉灭亡三年后,魏国被灭,取而代之的是司马家的西晋,可见这一段时间,司马家都在干嘛。而新朝建立,前前后后总是会有不少的事情,司马家想的都是如何巩固自己的权力,所以说蜀汉灭亡的五六年之内,东吴都是比较安全的。
西晋建立不久,由于对河西鲜卑人压迫太深,激起了鲜卑的反抗,而这起此彼伏的反抗,西晋几乎花了近十年才最终平定。
公元268年,河西大旱,由于东汉时期大量胡人内迁,所以此时的河西是胡汉杂居,而西晋派往河西的将领又对这些胡人采取了高压手段,最终逼得这些胡人起兵反抗,这里面最大的一支反抗队伍,领导者名叫秃发树机能。
公元270年,秃发树机能起兵反抗,当地驻军前去镇压,被其轻易击败,守将战死。西晋见秃发树机能竟敢反叛,立即派兵镇压,结果镇压了一年,不仅没能灭掉秃发树机能,还使得反叛军越来越多,因为秃发树机能又联合了氐、羌、匈奴等部落共同反晋。之后几年,秃发树机能势力越来越大,司马炎虽派去众多的军队围剿,结果都以战败告终。直到公元277年,文鸯的加入,才使得局势开始好转。
文鸯是西晋时期出名的猛将,军事能力非常强,他一出手,直接大败秃发树机能,并降服20余万人,不过秃发树机能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底子还是比较厚,并没有因为一战被杀,之后双方又经过不断的拉锯,直到公元279年,司马炎又派出名将马隆,才最终击败并斩杀了秃发树机能。而秃发树机能一死,其他反抗军失去首领,顿时土崩瓦解。经过近10年的战斗,司马炎才最终平定了秃发树机能之乱。而在此战中,西晋的所有名将几乎都被派去参与过战斗,前前后后更是丧失了四名封疆大吏,数万部队,让西晋损失严重。
公元279年,秃发树机能之乱被平定,同年,西晋伐吴之战开始,公元280年,东吴宣告灭亡。从这几个时间点可以看到,东吴之所以能坚持这么多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西晋被秃发树机能给拖住了,不想两线作战,要是没有秃发树机能之乱,估计东吴早就被灭了。
除了西晋那边有内乱,不想两线作战,大举伐吴之外,东吴这边也有名将坐镇,保证了东吴的安全。东吴的这个坐镇名将便是陆抗,陆逊之子。陆抗继承了他爹的能力,极富军事才能。司马家在对付秃发树机能时,曾经也想过,是不是可以两线作战,先把东吴给灭了,并为此做出了试探。结果有陆抗坐镇,入侵的西晋军队最终被击败,由此西晋朝堂认为,东吴尚有名将坐镇,必须以举国之兵才能灭之,所以把灭吴之事往后推移了。
陆抗坐镇东吴,给东吴带来了极大的信心,不过随着陆抗的去世了,东吴内部再无良将了,之后西晋伐吴,东吴节节败退,最终被灭。
可以看到,在蜀汉灭亡后,东吴之所以能够单打独斗,对付曹魏和后来的西晋,其实主要是三个原因。一是东吴有名将陆抗坐镇,二是司马家忙着篡魏、夺取权力,三是西晋内部出现动乱,秃发树机能之乱牵制了西晋的大量精力。在这三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东吴才在蜀汉灭亡后独自坚持了17年,若是没有这些原因存在,估计东吴早就亡了。
在楚汉争霸的烽火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典故如同一把淬毒的匕首,刺破了鸿门宴的虚伪和平。这位被司马迁以寥寥数笔记载的楚国...
司马迁 项庄 2025-09-23 刮目相看:吕蒙的蜕变与历史回响“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这句流传千年的成语,源自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吕蒙的蜕变故事。它不仅记录了一个武将从“吴下阿蒙”到学识渊博的逆袭,更折射出中国古代对“终身...
吕蒙 2025-09-23 刘秀的成功太诡异了?解码东汉开国皇帝的“逆袭密码”公元23年的昆阳之战,28岁的刘秀以不足2万兵力击溃王莽43万大军,这场以少胜多的战役被《后汉书》记载为“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会大雷风,屋...
刘秀 王莽 2025-09-22 鲁元公主的丈夫:赵王张敖——权力联姻下的命运交织在中国西汉初年的历史长卷中,鲁元公主作为汉高祖刘邦与皇后吕雉的独女,其命运始终与王朝政治紧密相连。而她的婚姻,更是权力博弈的典型缩影——丈夫张敖的身份,不仅承载...
吕雉 刘邦 2025-09-22 吕后:历史褶皱中的复杂人性与权力镜像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吕后(吕雉)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她既是汉高祖刘邦的结发妻子,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女性统治者。关于她是否算“好人”的讨论,本质上是...
吕雉 刘邦 2025-09-22 张骞西域风云:娶妻生子的隐秘篇章与历史回响公元前138年,长安城门外,26岁的张骞手持汉节,率领百人使团踏上西行之路。这位汉代汉中郡城固人未曾想到,这场本为联合月氏共击匈奴的使命,将因匈奴的阻截演变为长...
张骞 2025-09-19 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一位传奇与争议交织的女性在中国西汉的历史长河中,汉元帝刘奭的皇后王政君,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却又饱受争议的女性。她的一生跨越了多个朝代,见证了西汉王朝从兴盛走向衰落的全过程,其身居后位长...
刘奭 2025-09-19 吕后为何不杀周昌:权力博弈中的理性抉择与人性羁绊在中国历史上,吕后以手段狠辣著称,戚夫人被做成“人彘”、赵王如意被毒杀等事件,均彰显其政治斗争中的残酷无情。然而,面对曾多次公开反对自己、甚至阻碍其诛杀赵王如意...
戚夫人 2025-09-18 田安:王莽家族的先祖血脉与历史转折在中国历史的宏大叙事中,田安与王莽的关联犹如一条隐秘的线索,串联起战国末年至西汉末年的风云变幻。田安不仅是王莽的直系先祖,更是其家族从齐国贵族到新朝皇族的命运转...
王莽 2025-09-17 汉武帝征朝鲜:铁血东征与东亚格局重塑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刘彻以雷霆之势向朝鲜半岛发起远征。这场持续两年的战争不仅终结了卫满朝鲜的独立政权,更将汉朝疆域拓展至鸭绿江流域,在东亚历史上刻下深刻印记。...
刘彻 2025-09-1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