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樊哙是最早跟随刘邦起义的将领之一,且多次救刘邦于危难之中,那么刘邦去世之前,为什么要除掉非常忠心的樊哙呢?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下去。
一:忠勇过人,战功赫赫
樊哙出身微寒,年轻的时候就和刘邦是交往过密的好友,樊哙早年间以屠狗和卖狗肉为生计,樊哙家的狗肉远近闻名,别具风味,刘邦早年穷困潦倒,且游手好闲,贪财贪色,经常到樊哙那里赊欠酒肉,樊哙也不计较,一来二去,樊哙和刘邦便成为了"酒肉朋友"。
当时恰逢秦二世在位,横征暴敛,无所不用其极,最终以陈涉、吴广等人在大泽乡揭竿而起,掀开了秦末乱世争霸的序幕。一时间各地起义军不断,刘邦等人也不甘寂寞,樊哙、萧何等人一起拥立刘邦为沛公,打出造反的旗号。

刘邦当即任命樊哙为舍人,即王公贵族的私人之官,也就是让樊哙追随于刘邦左右,大体相当于侍卫长,由此可见刘邦对樊哙的信任。
当了刘邦舍人樊哙鞍前马后,南征北战,经常率领大军登上城头,斩将夺旗。例如在于章邯的作战当下,樊哙身先士卒,击退章邯,后又击败李由军队,赐爵五大夫。后来楚怀王与诸将约定,先入咸阳者为王。
而刘邦早年间曾经在咸阳服役役,亲眼目睹过秦始皇的风采,曾经叹息"大丈夫当如此也",而曾经那个底层的乡巴佬刘邦,如今率领大军攻破咸阳,成为咸阳城的主宰,在面对富丽堂皇的秦国宫殿的时候,刘邦渐渐的迷失了自我,萌生在安乐窝老死的念头。
而樊哙见状便去规劝刘邦离开秦宫,到不要被眼前的富贵迷惑双眼,刘邦不听,直到后来张良以"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劝说刘邦,刘邦才幡然大悟,听从了樊哙和张良的建议。
但是刘邦还是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派人封锁函谷关,想要占据关中,而当项羽得知刘邦攻破咸阳,封锁函谷关之后,勃然大怒,率领大军四十万准备攻击刘邦,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后来刘邦带着张良、樊哙等人亲自到鸿门向项羽谢罪,在宴会当中范增多次暗示项羽趁机杀掉刘邦,项羽不忍,后范增施展项庄舞剑之计,项伯也拔剑庇护刘邦,刘邦早已经被此吓得面如土色,瑟瑟发抖。
后来樊哙听到了之后,仗剑持盾入帐,卫士们不能抵挡,穿越刀枪剑戟,如入无人之境,怒视项羽,项羽见状也不得不心生敬畏,连连赐酒肉,也正是因为樊哙的到来才最终得以解救刘邦,可以说鸿门宴中樊哙居功至伟。
二:肱骨重臣,险遭诛杀
鸿门宴之后,项羽虽然没有杀害刘邦,但是对刘邦也起了防范之心,同时为了履行先入关者为王的诺言,项羽最终在大封天下之时将刘邦分封在道路险阻且偏远的巴蜀之地,当时的巴蜀之地是秦朝用来流放犯人的地方,于是乎就立刘邦为汉王,让他统领巴蜀和汉中。

刘邦封樊哙为列侯,号临武君。刘邦采纳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在汉中之地站稳脚跟之后,决定东出与项羽争霸天下。
在这个过程当中,樊哙充当的是先锋大将的角色,例如樊哙率领大军攻打秦军的车骑部队,击退敌人的进攻,后来又在废丘之战当中逼迫章邯自杀,可以说樊哙在攻打三秦之地的过程当中,战功名列榜首。
楚汉三年战争当中,樊哙身先士卒,与项羽军作战,取得了不少的胜利,特别是在公元前202年垓下之战当中,樊哙一马当先,和楚军搏杀,全歼了楚军,最终逼迫项羽在乌江自刎,在建立大汉王朝的过程当中,樊哙因为功勋卓著,增加食邑八百户,一跃成为当时的顶级权贵。
刘邦称帝之后,一方面吸取了秦朝覆灭的经验教训,同时也认为项羽分封天下的举措不妥,最终采取了郡国并行的制度,分封韩信等一大批异性的诸侯王。
这一举措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汉朝初年各地的诸侯王叛乱不断,在征讨叛军的过程当下,樊哙大多是主将。
例如当时的兵仙韩信,被刘邦封为楚王,是异姓诸侯王当中实力最强的一个,刘邦也十分忧虑,某一天有人告发韩信造反,刘邦起初想要直接发兵征讨,但是被陈平劝阻,最后刘邦带着樊哙以巡游的借口来到陈地。
按照礼制,韩信要亲自来拜见刘邦,最终在樊哙的帮助下活捉了韩信,将其贬为淮阴侯,消弭了一场大战,而樊哙也因此被刘邦封为舞阳侯,后来樊哙更是在跟随刘邦讨伐韩王信的过程当中斩杀韩王。
收复赵地二十七县等功绩,被刘邦提拔为左丞相,封地也增加到五千四百户,成为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以说在巩固汉朝政权的过程当中,樊哙也是居功至伟的。
樊哙不仅仅和刘邦是君臣关系,还是姻亲的关系,娶了吕后的妹妹为妻子,生有一个儿子叫做樊伉。
当时英布造反,汉高祖刘邦也恰巧病重,十分讨厌见人,对于英布造反的事情不闻不问,最终樊哙忍不住了带领群臣闯殿,对着汉高祖痛哭流涕的说到"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时乎?"最终在樊哙的劝导之下,刘邦决定亲自出兵击败英布,很快便平定了叛乱。
刚刚回到长安,旧病复发,卧床不起,但燕王再一次起兵叛乱,刘邦于是派遣樊哙以相国的身份前去讨伐,樊哙刚刚走好不久,就有人对刘邦说樊哙和吕后串通一气,企图在陛下百年之后图谋不轨,刘邦听后气不打一出来。
没有多加思考,就决定让陈平带着周勃前往军营宣诏,用计谋斩杀樊哙,不料陈平却不敢动手,仅仅只是把樊哙囚禁,送往长安让刘邦自己决定。押送樊哙的囚车刚刚走到半路,陈平就听说刘邦去世的消息,吓得陈平快马加鞭将樊哙送往长安,在刘邦的灵前痛哭,说自己不敢斩杀樊哙,旁边的吕后一听,也松了一口气,就这样樊哙侥幸的逃过一命。
三:刘邦为何要杀害樊哙
刘邦在开国后虽然有狡兔死,走狗烹的举动,但是对于樊哙始终保持着极高的信任,委于重任,但是为何刘邦在听了别人的谗言之后就不闻不问的想要杀死樊哙呢?首先第一个原因就是刘邦为了削弱吕后的势力,防止吕后专权。
吕后在刘邦开创大汉的过程当中,也是立下不小的功劳,特别是在称帝之后,吕后协助刘邦镇压叛逆,打击割据势力,做出重大的贡献,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吕后和萧何一起谋划,用计某杀死韩信,成功的震慑力其他功臣。

同时也极力劝说刘邦斩杀彭越,将割据势力消弭于无形当中,也正因为如此,为吕后日后执掌大权做铺垫。
而樊哙娶了吕后的妹妹,可以说樊哙的利益和吕后的利益是一致的,加上樊哙位高权重身居相国之位,在军中又有崇高的威望,虽然刘邦不相信樊哙会造自己的反。
刘邦本人病重,时间不多,为了削弱吕后的势力,平衡朝廷的势力,巩固刘家的江山,赐死樊哙不得不说是非常之时的一个有用的计策。
其次就是为了保护自己心爱的妃子戚夫人和赵武如意,原本刘邦内心是打算废掉太子刘盈,立赵王如意为帝的,但是后来吕后问计张良,请来商山四皓当刘盈的老师,而且樊哙手握重权且天然亲近太子刘盈。
再者就是刘盈虽然懦弱但是也没有犯下什么大错,不能贸然废去,最后刘邦也就克制了这个念头,但是后来有人告发樊哙和吕后密谋,想要造反,对戚夫人和赵王如意出手,不管此时是不是真的,樊哙有这个乱政的能力,刘邦自然会不顾曾经的友谊对樊哙痛下杀手了。
最后就是防止朝堂势力一家独大的局面出现,当时朝廷主要有两股势力一个是沛县功勋集团,一个是外戚集团,而刘邦派遣陈平等人去诛杀樊哙就是为了挑起沛县集团和外戚集团之间的斗争。
只有这两股势力不谋合,软弱的刘盈才不会被架空,才能驾驭朝堂,但是刘邦的如意算盘最终还是没有打成,陈平最终没有杀害樊哙,吕后为首的外戚集团凭借樊哙的帮助,自然能稳压沛县集团一头,实现对朝堂的掌控。
在楚汉争霸的烽烟中,刘邦以泗水亭长之身崛起为开国帝王,其后宫虽无秦始皇"六宫粉黛"的规模,却也聚集了八位各具特色的女性。当吕...
秦始皇陵 刘邦 2025-11-19 刘肥:从险遭毒杀到善终的西汉庶长子在西汉初期的风云变幻中,刘邦的庶长子刘肥,其命运犹如一部跌宕起伏的传奇。他虽无缘帝位,却因身份和地位,在吕后掌权时期陷入了一场生死危机,险些命丧毒酒之下,最终却...
刘邦 2025-11-19 萧何自污:皇权阴影下的生存智慧在汉初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上,萧何作为开国丞相,以卓越的才能和忠诚辅佐刘邦夺取天下。然而,在刘邦晚年,这位功高盖世的贤相却做出了一件令人费解的事——自污名节。这一...
刘邦 萧何 2025-11-18 逃难抛亲背后:刘邦的复杂面孔与历史真相在历史的长河中,刘邦的形象一直充满争议,其中“逃难抛妻弃子”这一事件,更是让他被贴上了“无赖”的标签。然而,深入探究历史细节,我们会发现刘邦的形象远非如此单一,...
刘邦 2025-11-18 英雄落幕时:刘邦大哭项羽背后的政治博弈与人性考量公元前202年,垓下之战的硝烟尚未散尽,乌江畔的霸王自刎声犹在耳。当汉军将领王翳割下项羽头颅时,这位曾以"力拔山兮气盖世"震...
项羽 刘邦 2025-11-17 韩信:智冠群雄却难逃悲剧,聪明一世为何糊涂一时?在秦汉交替的动荡岁月里,韩信宛如一颗璀璨流星,划破历史长空,留下无数传奇。他以卓越军事才能,助刘邦定鼎天下,被后世尊为“兵仙”,然而,这位智谋超群的军事天才,最...
刘邦 韩信 2025-11-17 吕后未称帝而立刘盈:权谋、礼法与现实的三重枷锁刘邦驾崩后,吕后作为其结发妻子,凭借政治手腕迅速掌控朝局,成为西汉初期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她毒杀戚夫人、大封吕氏子弟,甚至一度临朝称制,却始终未突破“称帝”的底...
刘盈 刘邦 2025-11-17 项羽败亡后刘邦对项氏亲属的处置:宽仁表象下的政治权谋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在乌江畔自刎,标志着楚汉争霸的终局。这位曾以"力拔山兮气盖世"震慑天下的枭雄陨落后,其亲属的命运...
项羽 刘邦 2025-11-14 从陵园守卫到帝国丞相:田千秋的传奇人生与政治智慧田千秋出身战国田齐王室后裔,家族在秦灭齐后迁居长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为汉高祖刘邦陵园守卫。其祖上虽曾显赫,但至田千秋时已沦为普通官吏。他长期担任高寝郎一职,负...
刘邦 2025-11-13 韩信破局与诸葛亮困局:出川成败背后的战略密码公元前206年,韩信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奇谋,率汉军突破秦岭天险,一举定鼎关中,为刘邦争夺天下奠定基础;400余年后,诸葛亮五次北伐,面对相似的地理屏障,...
诸葛亮 刘邦 2025-11-13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