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宣宗,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宪宗第十三子,晚唐皇帝中声誉较高的一位。历史资料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
历史上的傻子皇子也有不少——司马衷、刘婵等,从史料记载来看,他们是真傻,但是唐宣宗李忱却是装傻,这一装就是三十几年,不得不说实属辛苦。从出生起父亲的是皇帝,他好歹也是皇子,为何装傻这么久呢?为何又被一个太监所救?最后为何又被尊称为“小太宗”,为晚唐带来一丝光辉呢?
史上装傻充愣的名人,到真有那么几个。战国时期的孙膑被同为鬼谷子的师哥庞涓嫉妒砍断了他的脚,孙膑装傻逃出后杀了庞涓,成功为自己复仇;曹魏末年,司马懿装傻称病,趁曹爽外出打猎发动兵变,夺得曹家天下;越王勾践亡国被抓,充楞装傻,骗过吴王夫差,卧薪尝胆终得灭吴称霸......以上这些与接下来的这位可真是小巫见大巫了,他被誉为史上最会装傻充愣的皇帝,自小装傻,三十六年来无人识破。若古代有奥斯卡奖,可真得给他颁一个。
唐宣宗,最初叫李怡,后来改名为李忱,这一点和他爹很像。他爹是唐宪宗李淳,也是后来改名为李纯的。唐宣宗李忱是李纯第十三个儿子,李忱虽然是唐宪宗众多儿子中的不起眼的一个,但是无论是从改名字,从政,到最后的结局都惊人的相似。
他为什么装傻呢?这和他的出身有关。他的母亲是一名侍妾出身,即使最后她荣升为孝明皇后,也掩盖不了低微的出身。李忱的母亲郑氏本是唐朝叛臣李琦的侍妾,后来李琦被李忱的父亲唐宪宗腰斩,于是郑氏以罪臣家属的身份入宫成为唐宪宗的宠妃郭贵妃身边的一名宫女。当时郭贵妃宠冠六宫,唐宪宗经常来看望郭贵妃,不久就看上了郑氏并宠幸了她,不久生下唐宪宗第十三个儿子李忱。身在皇室,又是皇帝的妃子,都说是母凭子贵,可是即使郑氏生了儿子,也被后宫的其她妃子贬低她的出身,更何况皇帝有那么多儿子呢。后宫又是众多妃子争权夺利、勾心斗角的场所。所以郑氏即使成为皇帝的妃子,在后宫活得也是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地。
他从小就装傻,因为在后宫的际遇中让他不得不装傻,以求活命。元和五年,在李忱11岁被封为光王,他并没有享受到作为一个皇子的待遇,被后宫众人嘲笑捉弄。
后宫除了众多妃子,还有众多嫔妃的孩子,李忱母子不免会和她们碰面玩耍,因为母亲的出身不好,他经常被其他皇子嘲笑捉弄,最开始他还会去反抗,但是后来不了,因为他的母亲时常训诫他不要和众皇子起冲突,后来某天小小的李忱突然从梦中醒来,对自己的母亲说他梦见自己骑着一条龙飞上天,郑氏连忙捂住了他的嘴告诫他不要向任何人提及此事。自此小李忱开始变得沉默寡言,更加封闭自己,似乎变得呆呆地,就连他的父亲也觉得他是个傻子。据史料记载,唐宪宗李纯死后,文宗李昂即位,一次宴请各位王侯时,在宴会上声称谁能把他的皇叔李忱逗笑了将重赏,诸王一番“说学逗唱”后,旁人都笑的前仰后合,李忱还是目光呆滞,一副傻傻的模样。自小就学会隐藏自己的情绪,这也铸就了他后来的不平凡。
李忱痴呆的模样让他的哥哥弟弟们暂时放下心来,认为皇位不可能会交给一个傻子手里。不久唐宪宗去世,文宗李昂在位时试探过他的皇叔一次没试出来,认为他真傻。后来李昂的弟弟武宗李炎即位,他留了一个心眼,认为李忱极大可能是在装傻。一次李炎和各位王公大臣外出赏雪,李忱不小心从马上摔下来,他身边当时连个侍从都没有,李炎也不甚关心他的安危,谁知第二天他竟平安的出现在众人驻扎的地方,依旧傻傻的笑着。这次更加印证了李炎的猜测:李忱是在装傻。于是不久李炎找了个几个会功夫的人夜里偷偷把李忱抓了起来,被人当成犯人一样囚禁在永巷里,后又被丢进厕所里,李炎想了想还是杀了,以免夜长梦多。秘密执行此次计划的是李炎心腹宦官仇公武。仇公武打起了自己的算盘,为自己以后打算,他并没有真的去杀这位“傻光王”,而是偷偷把他调包运出城,自此这位“傻王”像消失了一般,远离了自己从未离开的皇宫,在外流浪。
如果没有这个宦官“相助”,依照李忱势单力薄,恐怕这辈子无缘皇位。会昌六年,唐武宗李炎去世,此时的李忱36岁,在外流浪的他被宦官仇公武秘密接回京城。以马元贽为首的宦官拥立李忱为皇叔,认为立他为皇帝比较容易控制,李怡也是在此时更名为李忱的。
本以为拥立这个“傻子皇帝”可以高枕无忧了,谁知这个皇帝是真的装傻,唐宣宗李忱继位后,一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吏治,不久就解决了困扰政堂半个世纪之久的“牛李党争”;重视科举,重用人才;严明法度,抑制宦官的权力,禁止官宦勾结。甚至恢复了一些武宗在位时期实行“灭佛”举措后的破败寺庙;还时常微服私访,体察民情。军事上,打败回鹘部落,一举稳定了北方;大破吐蕃,收复河西一带地区;不久又平定了安南、西陲等地;经济上,知人善用,任用裴修整顿漕运,立法治漕,打击江淮的匪徒强盗。文化上,重视文明延续,安排朝堂大臣编纂《续唐历》、《续会要》等。法律上,重视法律的重要性,开创《刑统》体例,对后代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李忱本人也是极有文化的人,一首《吊白居易》表达了他对白居易逝世的哀痛;善书法,他还藏有一些有名的行书作品……
但是晚年李忱也像他的父亲一样,追求长生不老,因服用过多的丹药,最后病入膏肓,中毒而死,享年49岁。
李忱做了十三年的皇帝,本人的品行也是没得说的,热爱读书,对内严教子女,孝顺自己的母亲。他在位期间,国家安定,使得日渐衰落的晚唐出现了“回光返照”,被后世称颂为“大中之治”认为唐宣宗李忱是和汉文帝、唐太宗等人一样的明君。他,一位“傻子”皇帝,真的如他少时梦中的一样,成为一位“御龙”的人,为晚唐带来了一丝曙光!
在晚唐风雨飘摇的政局中,唐宣宗李忱以“小太宗”之姿整顿朝纲,其长女万寿公主的婚姻故事,不仅折射出皇室联姻的复杂生态,更成为唐代礼法之治的鲜活案例。这位被父亲以“...
李忱 2025-09-03 司马衷是晋惠帝吗?——从皇位更迭看西晋第二位皇帝的传奇人生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西晋王朝的命运因一场持续十六年的皇族内乱而跌宕起伏。这场被称为“八王之乱”的权力漩涡,不仅摧毁了西晋的统治根基,更将一位被后世称为“痴儿皇帝...
司马衷 2025-08-20 谢玖与司马衷:一场权力与人性交织的特殊“教育”西晋初年,一场荒诞的“性教育”在皇宫深处悄然展开。晋武帝司马炎为解决痴愚太子司马衷的生育难题,竟派遣嫔妃谢玖前往东宫侍寝。这场看似违背伦理的安排,不仅改写了谢玖...
司马衷 晋武帝 2025-05-29 司马衷与司马炎:西晋王朝的权力传承与悲剧在西晋王朝的历史长河中,司马衷与司马炎这对父子皇帝,以其独特的命运和复杂的关系,共同书写了一段充满传奇与悲剧色彩的历史篇章。司马炎作为西晋的开国皇帝,以其卓越的...
司马衷 2025-04-03 唐懿宗李漼:荒唐行径与历史评判唐懿宗李漼,唐朝第十八位皇帝,原名温,是唐宣宗李忱的长子,母为元昭皇后晁氏。然而,这位本应肩负国家重任的君主,却以其荒唐的行径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一、怠于...
李漼 李忱 2025-03-11 唐宣宗李忱:中兴之主的光辉与作为在历史的长河中,唐朝以其辉煌的文化和繁荣的经济而闻名于世。而在唐朝的众多帝王中,唐宣宗李忱以其卓越的治国才能和勤政爱民的精神,成为了后世称颂的典范。一、个人生平...
李忱 2025-03-11 隐忍三十六载,疯傻背后铸明君——唐宣宗李忱的传奇人生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位皇帝,他以装疯卖傻的方式隐忍度日长达36年,最终在登上帝位后,展现出非凡的治国才能,成为后世赞誉的千古明君。他,就是唐朝的第十五位...
李忱 2025-03-11 晋惠帝“何不食肉糜”:无知背后的时代悲剧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晋惠帝司马衷因其“何不食肉糜”的典故而被后世广泛铭记,这一事件常被用来讽刺那些脱离实际、对民间疾苦无知的统治者。然而,晋惠帝真的傻吗?一...
司马衷 2025-02-17 晋惠帝“何不食肉糜”背后的历史审视在中国历史上,晋惠帝司马衷因其一句“何不食肉糜”而被后世广泛讥讽为愚蠢无知。然而,当我们深入探究这段历史时,会发现事情远非如此简单。一、晋惠帝司马衷的成长背景司...
司马衷 2025-02-15 李忱登基之路:从光王到唐宣宗的传奇转变在唐朝的历史长河中,唐宣宗李忱的登基之路充满了传奇色彩。作为唐宪宗李纯的第十三子,李忱初名李怡,在皇位继承的激烈竞争中,他并非最显眼的一位,但最终却成功登上了皇...
李纯 李忱 2025-02-1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