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胜在108将中排名第四,绰号入云龙。不过公孙胜在梁山所做之事,让他的“好汉”之名颇受争议,因为他曾两次出走梁山。第二次离开更是下定决心,不再回头。其实公孙胜是一位理想主义者,他劫取生辰纲从来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想要筹集革命需要的资金。此后他发现自己的理想和宋江相差太大,继续留在这里也没有太大意义,因此决定离开。要说公孙胜的性格特点,还是有好好分析的必要的。
严格说来,公孙胜的武功远不如豹子头林冲,出身远不如霹雳火秦明,兵法远不如神机军师朱武,要讲行走、水上功夫、偷鸡摸狗等等,也不如群里在这些方面有一技之长的人……为什么能跻身高层呢?主要因为他有鬼神难测之机,呼风唤雨的本事。他的这套本领在梁山泊“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关键时刻,能够力挽狂澜,反败为胜,扭转形势,为梁山泊建立奇功。
《水浒》五十四回里,梁山泊为了救柴进,派马步兵八千攻打高唐州,谁知高唐州太守高廉会使妖术,那三百神兵无比厉害,打得梁山泊损兵折将,伤亡惨重。众将武艺再高,也只是凡人的功夫,哪有能耐与妖怪过招哟?黔驴技穷的吴用,只好派戴宗和李逵去找公孙胜。
在此之前,公孙胜以探母为名开溜,一去没复返。戴宗和李逵花大力气下大功夫,好不容易在蓟州找着了公孙胜。因其师傅罗真人不愿意徒弟去,公孙胜只好再三推托。后来公孙胜为梁山泊“替天行道”的宗旨所感动,也为戴、李两人的诚意所感动,想方设法说服了师傅。
罗真人热炒热卖,传授了一套五雷天罡正法给徒弟。公孙胜来到高唐州,交手几个回合,破了高廉的法术,三百神兵全军覆没,插翅虎雷横乘机将惊慌失措的高廉一刀砍作两段,柴进顺利地被救了出来。
芒砀山降樊瑞更精彩。芒砀山上有数千名强盗,头儿叫混世魔王樊瑞。此人能呼风唤雨、用兵如神,手下两个副将项充和李衮武艺高强。他们竟然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放出风来要吞并梁山泊。梁山泊先下手为强,派出史进、朱武、陈达和杨春四位好汉率三千兵马来围剿芒砀山,殊不知技低一筹,一仗下来梁山泊损兵折将。
公孙胜奉命来后,形势就彻底改变了。公孙胜首先破了樊瑞的法术,当项充和李衮与梁山泊军混战时,公孙胜拔出松文古定剑,念动咒语后喝令一声“疾”,顿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项充和李衮迷失了方向,双双被活捉。
限于篇幅,第三次就简略谈谈吧。梁山泊打田虎的时候,其道法精妙的“国师”乔道清一出面,那本来大好的战局立马逆转,逼得宋江都差点儿拔剑自刎,公孙胜上埸一作法,乔道清黔驴技穷,只得拍马逃窜,兵败如山倒哦,梁山泊大获全胜。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世之熙熙,皆为利来,世之攘攘,皆为利往。” 司马迁真格是说到了点子上,比如孔夫子,嘴上虽然说的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而实际呢,带着弟子奔波列国四处游说,希望扬名立万,流芳百世。
圣人都是如此,何况当“强盗”之人?想得“利”就不用多说了。作为“名”而言,黑道上的名声的确上不得正规台面,梦寐以求的是白道上的功名,尤其是宋江当了一把手后,这种想法成了梁山泊的主导思想,绝大多数上层人物始终想的是招安后的封妻荫子与光宗耀祖。
公孙胜却不是这样的人,其性格不为领导所约束,不人云亦云随大流,有自己的主见,淡泊名利,廉隅自守,心胸十分开阔,能化敌为友。因此生活在梁山泊这种环境下,想方设法逃避成了他必然的选择。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宋江拉一帮兄弟伙上山后,排座次成了难以处理的事,宋江玩出了很漂亮的一招,请晁盖的原班头领坐左边,他带上山的兄弟伙坐右边,既暂时化解了排座次上的杯葛,也给新旧两班人马作了个区隔,为稳定自己在梁山泊的地位打下了基础。
其心思一般人是猜测不出来的,应当说吴用和公孙胜猜测得出来。吴用肯定感觉宋江要比晁盖厉害得多,超脱的公孙胜肯定对宋江的这套作法不感冒。但两人都闷声不开腔。
宋江到梁山泊没几天,就开始玩花招了,借去接其父宋太公上山的名义溜下山,带了三卷凡人看不懂的“九天玄女经”回来,说是九天玄女亲自交给他的,还称他为星主,并说只有他和吴用能观看。这么一胡诌,确立了自己做老大的合法性,把正宗老大晁盖撂到了旁边,使吴用感到跟姓宋的比跟姓晁的实惠。这“一箭三雕”之计真厉害!
公孙胜是讲实际之人,在宋江的势力大于晁盖一方时,自己出面“选边站位”,肯定会造成分裂。若站在晁盖一方,不少头领会遭殃;若站在宋江一方,暂时能保持稳定,但最终不是长久之计。俗话说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公孙胜就借探母为名脱身回到了蓟州,如果不是戴宗和李逵再三请求,为了梁山泊众好汉的性命安全,公孙胜是不愿重回梁山泊的。
宋江主政梁山泊后,一心推行的是招安投降政策,由于受降心切,处理措施不当,得到的只是一张空头承诺支票,实际上成了朝廷的一枚棋子,以朝廷的名义,去打其他反政府的武装力量。宋江解散了梁山泊水寨,失去了宝贵的根据地。宋江抱着朝廷早日兑现开出支票的希望,带领一班英雄好汉抵抗辽国的侵略和讨伐田虎,不仅取得了胜利,众头领也没伤亡。但由于疲于奔命,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整,在讨伐王庆时,开始有好汉在战斗中陆续死去或者辞别。
在朝廷命令梁山军队去剿伐江南的方腊之前,公孙胜已经明白了,收拾完王庆,朝廷肯定要派梁山泊军去剿伐反政府武装中的方腊。方腊不仅力量最强,还踞有长江天险且以逸待劳,染山泊要打赢这仗谈何容易?即使打赢了,也必然付出惨痛的代价。
公孙胜把朝廷的阴谋诡计看得清清楚楚,方腊被剿灭之日,就是朝廷开始动手彻底消灭梁山泊这支疲惫之师之时。哎,单凭一己之力不能扭转大局,早日辞职为好,反正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退隐一方以颐养天年。后来的事实证明,公孙胜的分析判断完全没错,梁山泊就这样灰飞烟灭了。
文末述评:对于公孙胜这种大隐之人,用简单的是非标准和道德观念去衡量是不合适的。胸怀宽广、不随世俗大流,廉隅自守,不愿为朝廷助纣为虐,这些是公孙胜好的一面,但他囿于明哲保身,也体现出了自私的一面,如他不从个人的角度来分析处理问题,去参加打方腊,凭他的本事,能为梁山泊减少很多损失。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战火纷飞,两位出身迥异的豪杰——钱镠与赵匡胤,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在乱世中崛起。钱镠从贩私盐的底层青年成长为“保境安民”的吴越王,赵匡胤则从后周...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9-17 赵佶:艺术巨匠与政治困局的双重镜像宋徽宗赵佶(1082-1135)的一生,是艺术天赋与政治失能交织的悲剧。这位以“瘦金体”和《千里江山图》闻名的帝王,在治国理政上却将北宋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历史...
宋徽宗 2025-09-16 向太后“向萌萌”昵称考:一场跨越千年的网络文化戏说北宋神宗钦圣宪肃皇后向氏,这位以端庄贤淑、政治智慧著称的传奇女性,却在当代网络语境中拥有了一个与其历史形象极具反差的昵称——“向萌萌”。这一昵称的诞生,既折射出...
宋神宗怎么死的 2025-09-16 崔白的人物争议:革新者光环下的多维审视北宋画家崔白以“花鸟革新者”的身份载入史册,其代表作《双喜图》《寒雀图》被视为打破“黄家富贵”垄断的里程碑。然而,这位被宋神宗破格提拔的宫廷画家,在艺术成就之外...
宋神宗怎么死的 2025-09-15 李师师:历史迷雾中的真实身影北宋末年,汴京的繁华与动荡交织成一幅独特的历史画卷,而李师师,这位色艺双绝的歌妓,如同画卷中最耀眼却也最神秘的色彩,引发了后世无数人的探寻与遐想。她究竟是真实存...
李师师 2025-09-15 天祚帝与宋徽宗:末代君王的命运交响曲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因相似的命运轨迹而交织成一幅幅耐人寻味的画卷。天祚帝耶律延禧与宋徽宗赵佶,便是这样两位末代君王。他们分别统治着辽朝与北宋,却在历史的...
宋徽宗 2025-09-15 宋真宗皇后知多少:历史与追封交织的宫廷密码宋真宗赵恒(968—1022年)作为北宋第三位皇帝,在位25年间不仅推动了“咸平之治”的繁荣,更因复杂的宫廷情感与政治博弈,留下了五位皇后的历史印记。这五位皇后...
宋真宗 2025-09-12 向太后:宋神宗赵顼的皇后,北宋政坛的短暂掌舵者在北宋历史的长河中,向太后(1046年—1101年)以其独特的身份和影响力,成为了一位不可忽视的女性人物。她不仅是宋神宗赵顼的皇后,更在宋哲宗去世后,一度临朝听...
宋哲宗 宋神宗怎么死的 2025-09-12 文武兼资的仁君典范:解码宋太祖赵匡胤的多面人生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宋太祖赵匡胤以“陈桥兵变”的传奇开篇,以“杯酒释兵权”的智慧收尾,其人生轨迹既充满戏剧性转折,又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启示。这位终结五代乱世的开国之...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启 2025-09-11 赵构为何选择赵昚:历史转折中的政治智慧与无奈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高宗赵构在位三十六年之际,突然宣布禅位给养子赵昚,自己退居德寿宫成为太上皇。这一决定不仅打破了南宋皇位传承的常规,更将赵昚——...
赵构 2025-09-1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