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刘邦和戚夫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不是没办法保护戚夫人,至少还有两个,为何刘邦却都不用?
刘邦在临死前,其实有一个办法可以保护戚夫人。但刘邦并没有采用这个办法,这是怎么回事呢?
刘邦想要保护戚夫人,其实有个办法,就是让戚夫人跟随刘如意到赵国去。只要戚夫人跟着刘如意去了赵国,那么以后吕后想打击戚夫人,肯定鞭长莫及,没那么容易了。
除了这个办法外,刘邦还有一个办法,甚至比这个办法更好,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戚夫人剧照)
不过,刘邦都没有用。这是怎么回事呢?
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因为,刘邦一刻都离不开戚夫人。他在临终前,是不愿意离开戚夫人的。除非他死掉看不见了,那样的话,究竟戚夫人去哪里,他也就管不了了。
而且,如果戚夫人去了赵国,戚夫人知道吕后是想杀她。当吕后要求戚夫人和刘如意进京的时候,他们就可以不奉诏,不到京城里去。甚至就算要到京城去,在军队上也会做好准备,有了防范,就不怕被吕后暗害了。
这种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刘邦确实是离不开戚夫人。而且也正是因为刘邦离不开戚夫人,只想和戚夫人待在一起,才会引起作为皇后的吕雉极大的不满,才会那么痛恨戚夫人。而且一个人临死前,他的意志力是非常薄弱的。毕竟是他一个人离开这个世界,到一个未知的地方去。因此,她的心中是有极大恐惧的。他非常希望有一个人能够陪着她。古代那些帝王们,为什么会有殉葬制度?就是因为他们害怕去那些让他们恐惧的地方,希望有人陪他们一起去。
不过,虽说这是刘邦不愿意让戚夫人去赵国的一个理由,但并不是最主要的理由。
刘邦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政治家。作为一个成熟政治家,他知道江山社稷才是最重要的。只有确保了江山社稷的稳定,才能够确保一切。而且古人也相信人死以后,生命是可以得到延续的。但是要延续生命,就得靠子孙后代给予他们的庙食。子孙后代给予他们的庙食越多,他们的生活就会越好。所以,于公于私,保住自己的江山都是至关重要的。
(刘邦剧照)
尽管让戚夫人去赵国,可以保住她的命。但是这样一来,戚夫人就有可能拥兵自重。道理很简单,戚夫人要保护自己,没有军队是不行的。比如吕后要招她进京,她如果不去,那么吕后必然会带着军队来打她。如果她自身没有军队,怎么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但是如果她有军队,那么她就有可能拥兵自重。一旦拥兵自重,那么赵国事实上就成了一个独立王国,汉朝就形成了两个集团。
在中国古代,国家从来是不允许两个集团存在的,藩国是必须服从中央政府的。如果藩国不服从中央政府,战争必然会爆发,必然会天下大乱,内部必定会打起来。这种情况,就像晋朝建立以后的“八王之乱”一样。正是因为藩国不听中央的,才会造成这样的悲剧。而汉朝本身,后世也出现过“七国之乱”这种藩国不听中央政府,造成的悲剧。
所以,戚夫人显然是不可能去赵国的。
事实上,刘邦不但不会让赵国成一个强大的军事集团,他反而还想要加强措施,保证赵国听从中央。比如,他派周昌去当赵国的相国,就是一个措施。
(吕后剧照)
一般认为,刘邦之所以派周昌去当赵国的相国,是因为周昌这个人耿直,可以不听刘邦的话。既然周仓可以不听刘邦的话,因此他就可以不听吕后的话,所以他就可以保护刘如意。
但恰恰相反,周昌不听刘邦的话,是因为周昌想要保护的,是汉家天下。他认为,如果不执行“嫡长子制”,汉家天下就不能够得到保证。所以,在江山社稷和皇帝之间选择,周昌首先选择江山社稷。
既然周昌选择的是江山社稷,那么,他就不可能让刘如意拥兵做大。由此可以看出,刘邦派周昌去确实不是为了保护赵王刘如意,而是保护汉家天下。
总之,刘邦无论采用什么办法,其实都不能够保护戚夫人。
真正刘邦想要保护戚夫人,还有一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他自己要守规矩。他在当皇帝期间,不要专宠戚夫人,应该对吕后好一点,应该确定吕后中宫娘娘的位置,让中宫娘娘能够统摄后宫。如果刘邦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其实戚夫人是根本不用保护的。恰恰是刘邦做不到这一点,是他自己违反了规则,才造成了戚夫人的悲剧。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刘邦违反规则,戚夫人也有很大的过错。戚夫人当年如果不极力要求刘邦封刘如意为太子,如果表现得大度一点,就像阴丽华把皇后之位让给郭圣通一样,她也尽量守本分,那么,说不定刘邦反而就让她当皇后了。只要她当了皇后,还担心什么?
可见,也是戚夫人自作自受,怪不得别人。
(参考资料:《史记》等)
在中国古代宫廷史中,吕后以“人彘”之刑残害戚夫人,贾南风以妒杀妃嫔乱政,但若论手段之残忍、行径之暴虐,汉景帝之孙广川王刘去的姬妾昭信,堪称“千古第一毒妇”。她以...
贾南风 戚夫人 2025-09-19 吕后为何不杀周昌:权力博弈中的理性抉择与人性羁绊在中国历史上,吕后以手段狠辣著称,戚夫人被做成“人彘”、赵王如意被毒杀等事件,均彰显其政治斗争中的残酷无情。然而,面对曾多次公开反对自己、甚至阻碍其诛杀赵王如意...
戚夫人 2025-09-18 彭城之战刘邦联军规模考辨:从“56万大军”到实战真相的解析公元前205年四月,楚汉战争的转折点——彭城之战爆发。史书记载刘邦率“56万大军”攻占彭城,却在半日内被项羽3万骑兵击溃,这一战果成为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
项羽 刘邦 2025-09-17 从项羽大腿到千年望族:杨喜后裔的传奇崛起之路公元前202年,乌江畔的寒风裹挟着血腥气,项羽自刎的瞬间,历史的天平彻底倾斜。五名汉军将领争抢尸首以换取爵位,其中郎中骑都尉杨喜夺得左腿,被刘邦封为赤泉侯,食邑...
项羽 刘邦 2025-09-16 刘邦返乡寻曹氏:历史迷雾中的情感与权力博弈关于刘邦与曹氏的关系,正史记载极为简略。《史记·齐悼惠王世家》仅以“齐悼惠王刘肥者,高祖长庶男也。其母外妇也,曰曹氏”一笔带过;《汉书·高五王传》进一步补充“曹...
刘邦 2025-09-12 楚汉之争项羽失败的原因:从军事天才到政治败局的深层剖析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权力更迭事件之一。西楚霸王项羽以“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勇武横扫秦军,却在四年内被市井出身的刘邦反...
项羽 刘邦 2025-09-10 刘邦48岁之前:从市井游侠到起义领袖的沉淀之路在中国历史上,刘邦以48岁“高龄”起兵反秦、最终建立汉朝的传奇经历,常被后世视为“大器晚成”的典范。然而,若细究其前半生,会发现这位看似“游手好闲”的沛县亭长,...
刘邦 2025-09-04 鲁元公主:权力漩涡中的悲剧公主与她的凄凉结局鲁元公主作为汉高祖刘邦与吕后之女,虽贵为西汉第一位长公主,却一生深陷权力斗争的漩涡,最终在三十余岁的盛年溘然长逝。她的命运轨迹,既是个人悲剧的缩影,更是西汉初期...
刘邦 2025-09-02 燕王臧荼:名字里的历史密码与时代回响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燕王臧荼的名字或许并不如秦皇汉武般如雷贯耳,但其人生轨迹却深刻折射出秦汉之际的政治风云。这位曾先后效忠项羽、归顺刘邦的诸侯王,其姓名读音...
项羽 刘邦 2025-08-27 刘长为何不惧吕后:血缘羁绊与权力博弈下的复杂关系西汉初年,吕后以铁腕手段掌控朝政,诛杀韩信、彭越等功臣,对刘邦的戚夫人实施“人彘”酷刑,甚至逼死多位刘姓诸侯王。然而,作为刘邦第七子的淮南王刘长,却能在吕后当政...
刘邦 韩信 2025-08-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