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朱棣对徐皇后到底有多深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说起历史上有名的贤后,明成祖朱棣的皇后徐氏,就不得不提,朱棣曾评价徐皇后“皇后仁明贤淑,汉马氏、唐长孙之伦也”。从这句话可见,朱棣将徐皇后与东汉的马皇后、唐朝的长孙皇后相提并论。
朱棣既能对徐皇后有如此高的评价,可见皇后贤德。当然,他不仅夸赞徐皇后贤德,更是与皇后伉俪情深,夫妻几十年间恩爱如常,让后宫女子艳羡。
正因为历史上有许多皇后,都不过是皇帝的册立的摆设,毫无感情可言,才显得帝后间的爱情难能可贵。徐氏就是这样一位幸运的皇后,她在位期间不仅独得朱棣的宠爱,还受到朝廷内外的敬重。

逝世后更引得朱棣思念不已,此生不再立后,这一切皆是由于徐皇后仁明贤惠、品行端正。徐皇后是何许人也?她究竟为朱棣做了什么,使得自己独得圣恩数十年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出身将门,女中诸葛
徐皇后的出身比较显贵,父亲徐达乃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为人谨慎、治军有方、戎马一生。他为明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去世后不仅追封中山王,还配享太庙,可见其功绩。
明朝的皇后多出自民间仕宦人家,像徐氏这样出身功臣勋贵的皇后实在少见。徐皇后乃徐家长女,自幼便被悉心教养,她天资聪颖,记忆力超群,读书一目十行且过目不忘。
许是出身将门的缘故,徐皇后不仅饱读诗书,还通晓军事,这在古代女子中实属可贵。徐皇后博通载籍,喜欢思考,效仿古人的美德,因此得了个称号曰:“女诸生”。
在明朝,只有受过传统儒家教育、工于经史的生员才能被称作“诸生”,能得这个名号,可见其才学修养。早在徐皇后幼时,明太祖朱元璋就极看好这位徐家长女,还想讨她当儿媳妇。
正如朱元璋所想,徐氏果然出落成了才德俱佳的大姑娘,他便跟徐达商量,说自己与徐达本就是布衣之交,如今自己有个好儿子(四皇子朱棣),徐达有个好女儿,自当结为姻亲。
于是,徐皇后与朱棣的婚事就这么订下来了,也算是天赐良缘。事实上,成婚前朱棣与徐皇后早已相伴三载,已经被选入宫中侍奉未来婆婆马皇后。
朱元璋的发妻马皇后也是历史上有名的贤后,深受百姓的敬爱。徐氏侍奉马皇后时常常聆听马皇后的训言,深受马皇后的喜爱。有了马皇后的教导,徐氏逐渐懂得后妃之德。
洪武九年,徐氏被册封为燕王妃。正式嫁于燕王朱棣后,徐氏身为王妃将府中诸事打理得井井有条,让朱棣能够安心政事。后来,朱棣起兵谋事,徐氏乃将门虎女毫无怯意,不仅帮着辅佐谋划,还受命部署防御之事。
燕王内助,正位中宫
战势不利之时,徐氏也毫不退缩,沉着冷静指挥部署守城等各项事务,号召全体守城将士誓死守城。此外,徐氏还发动城中众军士、百姓的妻子登城作战,身先士卒、亲自督战。
根据一些历史的记载,徐皇后还带领城中妇女与李景隆大军展开激烈抗争,直到朱棣顺利回师。由此可见,徐氏不仅是朱棣的贤内助,更具有“巾帼不让须眉”的风范,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大义。
建文四年,朱棣朱棣登基为帝,册立王妃徐氏为皇后。徐氏的册立诏书不仅开创了明清两代封后时单独颁诏的先河,诏书中也处处体现了朱棣对妻子由衷的感激和重视。
此后,徐皇后更加恭谨地侍奉朱棣,打理后宫,在政事上也时常帮忙出出主意,但绝不逾矩。朱棣的性格挺像他父亲朱元璋,比较暴戾甚至残忍,非常需要有贴心的人在旁劝解。
就像朱元璋只听马皇后的劝,朱棣也只有妻子徐皇后才能劝得动,后来徐皇后病逝,痛失爱妻的朱棣性情大变、喜怒无常,再无人能劝,朱元璋、马皇后的故事仿佛再现。
徐皇后谨记马皇后的教导,在内辅君治国,教养皇子公主、教育嫔妃,在外关爱百姓、崇尚简朴,以减轻百姓的负担。她通读史书,深知外戚乱政的利害,因而自觉抑制外戚势力,不骄纵自家。
有一次,听闻亲戚家稍有骄纵,徐皇后便严加斥责不许再犯。临终之时,她还不忘叮嘱朱棣不要因为自己而太过施恩于徐家,以免有人恃宠而骄,生出祸事。
慈惠爱亲,身后哀荣
徐皇后一生尽心尽责,为大明朝鞠躬尽瘁,他生前,朱棣未立一妃,直到她逝世逾年才正式册封后宫诸嫔妃。另外,朱棣的九名子女中,前七位都是徐皇后所出,且这期间没有任何一名妃嫔生育过庶子庶女,可见帝后情深。
徐皇后对于子孙的教养十分看重,几乎是亲力亲为。她认为太子乃国之根本,定要好好教导,嫡长子兼太子朱高炽,也就是后来即位的明仁宗,亲仁爱民、于明朝诸皇帝中“最有盛德”,都是徐皇后教导有方的缘故。
据传,当年朱棣曾经做过一个梦,梦中他的父亲朱元璋赐给他一个大圭,还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醒来后,有太监来报说朱高炽的嫡长子——朱瞻基出生了。
朱棣大喜,认为这个孙子十分有福气,于是将这个嫡长孙交由当时还是燕王妃的徐氏亲自教养。后来,朱瞻基即位,是为明宣宗,每每回忆起皇祖母徐氏都不禁潸然泪下,称其“抚育朕躬,慈爱备至”。
除了皇子皇孙,朱棣最小的妹妹——朱元璋第十六女宝庆公主也是由徐皇后抚养长大。宝庆公主年幼时父母双逝,朱棣可怜这个妹妹,于是把她交给徐皇后照顾。
永乐五年,徐皇后去世,年仅四十六岁。史书记载,徐皇后病危之际,朱棣始终守护在旁,不忍离开。徐皇后逝世后,朱棣更加悲痛,决定不复立皇后,以表思念。
徐皇后的丧礼也办得极其隆重,毕竟如此贤良的国母病逝,举国上下悲痛不已。永乐二十二年,朱棣病逝前特留遗嘱,将自己与徐皇后合葬。徐皇后出身显赫,之后位及中宫,可以说是享尽了荣华。
然而,正所谓“登高跌重”,徐皇后高贵的身份并不影响她高贵的品格,她睿智贤淑、德才兼备,才成为一代贤后,为后人所敬仰。对于徐皇后,你有什么看法呢?
1420年,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爆发了一场震惊朝野的后宫惨案。据朝鲜史书《李朝实录》记载,朱棣因宠妃权贤妃暴毙,牵连出所谓“谋逆”阴谋,竟下令将近三千名宫女凌迟处...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20 铁血丹心镇南疆:明初靖难功臣顾成的传奇人生在明初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顾成以独特的军事才能与政治智慧,成为跨越朱元璋、朱允炆、朱棣三朝的传奇人物。他既是朱元璋帐前“以勇选为亲兵”的猛将,又是朱棣靖难之役...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20 朱棣立朱高炽为太子的深层用意:宗法、权谋与未来的交织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在立储问题上做出关键抉择:将肥胖臃肿、不善骑射的长子朱高炽立为皇太子,而非更符合其尚武气质的次子朱高煦。这一决策背后,交织着宗...
朱高炽在位多长时间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17 靖难烽烟中的生死迷局:建文帝逃亡路线与历史真相的考古解密公元1402年,南京城破的浓烟中,建文帝朱允炆的生死成为明朝最持久的政治谜题。朱棣以"清君侧"之名攻破应天府后,官方史书宣称...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10-17 靖难烽烟后的权力阴影:建文帝生死谜局中的政治博弈与历史真相公元1402年,南京城破的浓烟中,建文帝朱允炆的生死成为明朝最持久的政治谜题。朱棣以"清君侧"之名攻破应天府后,官方史书宣称...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10-17 夺位者的历史分野:李世民与朱棣口碑差异的深层逻辑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均以非正常手段登上帝位,但二者在后世评价中却呈现显著差异:李世民被奉为“千古一帝”,朱棣则长期背负“篡位者”的争议标签。这...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17 永乐十八年:朱棣迁都前夕的尼姑搜捕风暴公元1420年,永乐十八年,大明王朝迎来历史转折点——朱棣正式启动迁都北京工程。这座即将成为帝国心脏的北方都城,承载着朱棣巩固统治、震慑北元的战略野心。然而,一...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启 2025-10-16 靖难烽火中的“守城奇迹”:孙岩如何以通州一役换得十代荣华建文元年(1399年)秋,北平城外战云密布。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靖难,通州守将房胜开城降燕,却面临朝廷数万大军的围攻。此时,一位已解甲归田的宿将——孙岩...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15 靖难之役:朱棣登基后藩王集体沉默的深层逻辑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历经三年鏖战攻破南京,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朱棣登基称帝。这场中国历史上唯一成功的藩王叛乱中,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除...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10-14 靖难之役中的藩王群像:站队、观望与政治博弈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在北平起兵,这场持续四年的内战不仅改写了明朝皇位传承轨迹,更将20位藩王卷入权力漩涡。面对建文帝朱允炆与燕王朱棣的生死对决,...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10-13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