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乾隆皇帝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乾隆皇帝的一天是怎么过的?
“眼看西北三千界,势压江南十二洲。好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这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游历之后有感而发所作的七言诗。
六下江南游玩、著诗四万余首、在无数书画家的作品上留下自己的印章,这些广为流传的故事为世人勾勒出一个耽于享乐的贪玩皇帝形象。
不过,如果全面的了解乾隆皇帝的日程安排,就会发现他过得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轻松。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曾经有人专门细数乾隆的诗集,发现乾隆皇帝的一生居然一共写了四万三千六百三十首诗。
要知道,收录了两千余大唐诗人作品的《全唐诗》中也一共才有四万八千余首诗,而仅乾隆一个人的创作量就可以媲美整个大唐文坛了。
六下江南、著诗四万,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的一生不可谓不精彩。不过,如果因为这件事就评判乾隆爷是宋徽宗赵佶那样不理政事、只爱书画的荒唐皇帝,那就大错特错。
乾隆在位期间,清朝国富民强,甚至达到了整个康乾盛世以来最鼎盛的状态。诚然,这样的业绩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前两位皇帝康熙和雍正铺垫得好。但是,它同样也需要乾隆是一个勤勉政务、爱民如子的好皇帝。
乾隆皇帝在位时间长达六十年,享年足足有八十九岁,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高的皇帝。他在位的每一天,可远比现在996、007的打工人还要劳累辛苦。
凌晨四点钟,天还是灰蒙蒙的,几乎见不到一点亮色,乾隆皇帝就已经精神抖擞的走出养心殿大门了。
从皇宫中的记录来看,乾隆皇帝执政的六十年来,除了极个别的生病丧葬等特殊情况,他从来都是雷打不动的四点钟起床,无论是数九寒冬还是酷热盛夏。
养心殿是乾隆睡觉的地方,乾隆皇帝从养心殿起床之后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洗漱更衣。皇帝的服饰搭配自然不同于普通人,清朝皇帝的服饰种类繁多,在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都有特别的规定。
一般来说,洗漱之后,五点至七点是上早朝的时间,乾隆要御门听政,需要穿常服,这个会有宫女太监提前准备好。
从这个上朝的时间点来看,在大清朝,不仅当皇帝过得辛苦,当大臣过得更辛苦。乾隆上班的地点就是自己家,还节省一些路程,那些大臣却要比乾隆只早不晚的起床洗漱,然后从自己家匆匆赶去上朝。
衣食住行条条框框
早朝这个制度始于明朝,明朝的皇帝却大多贪图享乐、奢靡无度,并没有几个皇帝能够坚持这一制度,反而是清朝皇帝吸取了前人的教训,严格要求自己和后代。
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康熙曾经怒斥群臣,称崇祯皇帝朱由检吊死的那棵老歪脖树在皇宫日日夜夜的盯着他们。尽管这是文学创作,但是仍然可以从这里看出,清朝对明朝亡国的教训记忆深刻。
事实上,清朝皇帝对政务的重视要远胜于明代的早朝规定。在五点钟上朝之前,乾隆皇帝就要召见了自己的军机大臣,将最重要的国家大事掌握在心。而在早朝上,乾隆则会知道许多更加广泛和新鲜的事物。
乾隆在位后,国家一直安定富足,没有什么紧急的事物,乾隆体恤大臣辛劳,就将早朝推后了一个小时。
结束早朝之后,大臣们可以各回各家,吃饭的吃饭,睡回笼觉的睡回笼觉,乾隆皇帝却还要将一些人留下来请到御书房去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和讨论,之后才可以用早膳。
如此辛劳一个早上后,乾隆的早餐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丰盛,大多是清粥小菜和几样糕点。
早饭过后,乾隆有半个小时的时间用来读《实录》和《圣训》,曾子每日三省己身,而乾隆用这半个小时去阅读感悟祖先的功德和政绩,以此勉励自己做一个好皇帝。
李世民曾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乾隆的这半个小时,大概就是以先辈为镜,来照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
九点半到十二点是乾隆批阅奏折的时间,全国的奏折堆积如山等待他来处理,对于很少有机会能走出皇宫的皇帝来说,批阅远方的奏折,有时会获得一些有趣的体验。
下午一点到三点是午膳和午休时间,乾隆会吃些糕点,活动活动筋骨。然后接着回去处理看不完的奏折和政务。
晚上六点是晚膳,这对于乾隆来说是一天之中最重要的一顿饭。清朝人不太重视早饭和午饭,却十分重视晚膳,晚餐的菜品琳琅满目极尽奢华。一般来说,乾隆皇帝并不能把它们全部都吃完,一些菜品会被用来赏赐给有功的大臣。
侍寝妃嫔全凭天意
用膳过后,晚上七点,乾隆会读一个小时的经书,在读书之前,他要先翻牌子决定今天侍寝的妃嫔。
对于清朝皇帝来说,自己并不能决定晚上由哪个妻子来陪自己睡觉,至少表面上不能。太监会将写有各个妃嫔名字的小木牌倒扣在托盘上,由皇帝挑取一个翻过来,这个牌子上刻的名字就是这晚侍寝的妃嫔。
不过,一般来说,太监会给皇帝一些暗示,以便他能翻到想要的人。
清朝对于妃嫔的侍寝也有严格规定,晚上八点,妃子要在沐浴后被太监包在被子里抬去皇帝住的养心殿,侍寝过后再原路抬回去,所以言情小说中描述的那种皇帝清晨睁开眼睛看到自己爱人的场景在清朝是绝无可能出现的。
晚上九点,侍寝的妃子早已被抬离了养心殿,乾隆皇帝要孤独的躺在自己的龙床上酝酿睡意。次日清晨,太阳还未升起的时候,他又将醒来,开始一天的忙碌。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古代的皇帝似乎是重权在握、无所不能的,在这些人的幻想中,当皇帝的日子想必是美酒在手、美人在怀,山珍海味享之不尽,入耳都是巧言令色、阿谀奉承。
然而从史书上来看,大多数皇帝并没有生活得如何潇洒,敢如此肆意妄为的皇帝大多都亡国了。乾隆皇帝执政六十年,能够让国家风调雨顺,为此付出的辛劳,从这一天的日程中就可见一斑了。
古今成大事者,又有谁不是如此呢?
在清朝康乾盛世的政治舞台上,张廷玉与康熙帝的君臣关系堪称典范。作为康熙朝至乾隆朝的三朝元老,张廷玉以卓越的才能与忠诚的品格,成为康熙帝治国理政的重要助手,其政治...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8-19 福康安与和珅:乾隆朝文武双璧的权力制衡乾隆朝的权力格局中,和珅与福康安犹如双子星般闪耀,一文一武构筑起帝国统治的两大支柱。尽管二者从未在朝堂上展开直接对决,但透过历史档案的蛛丝马迹,可窥见这场无形的...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和珅 2025-08-18 顾太清与奕绘之子:名门之后的命运浮沉在清代宗室与文人雅士的交织谱系中,顾太清与奕绘这对才子佳人的结合堪称传奇。作为乾隆曾孙与“清代第一女词人”的后代,他们的子女既承载着皇室血脉的荣耀,也深陷家族权...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顾太清 2025-08-15 薛生白:以湿热为钥,开启温病学新纪元的医学巨匠清代乾隆年间,苏州南园俞家桥畔,一位自号“一瓢”的医者薛生白(薛雪),以《湿热病篇》打破传统伤寒论的桎梏,开创了温病学中湿热病辨证论治的先河。这位与叶天士齐名的...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启 2025-08-12 哲悯皇贵妃之死:历史疑云与文学演绎的交织在乾隆帝的后宫中,哲悯皇贵妃噶哈里富察氏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她是乾隆帝潜邸时期首位为其生育子女的女人,生下皇长子永璜与皇次女,却在雍正十三年七月初三日(乾隆登基...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8-12 永璂有后代吗?——一段跨越宗法与血脉的皇室继承史在乾隆帝的十二位皇子中,皇十二子永璂的命运堪称悲剧性注脚。这位嫡出皇子因生母那拉氏皇后断发失宠,在宫廷权力漩涡中沦为牺牲品:生前未获封爵,死后仅以宗室公例治丧,...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8-12 乾隆南巡:盛世巡游背后的治国深意乾隆十六年(1751年)正月,紫禁城东华门外旌旗招展,六千余人的队伍整装待发。这位25岁的年轻帝王即将开启首次南巡,这场持续半世纪的巡游盛典,不仅塑造了清朝鼎盛...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启 2025-08-12 姚鼐辞官之谜:理想与现实的激烈碰撞在清代文坛,姚鼐以“桐城派三祖”之一的身份名垂青史。然而,这位在散文创作与学术研究领域成就斐然的文人,却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秋,于人生壮年、仕途正盛之际...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姚鼐 2025-08-08 豫亲王多铎之死:一场被历史铭记的天花浩劫1649年4月29日,清初铁帽子王、开国名将豫亲王多铎因天花病逝于北京,年仅36岁。这位曾以“破扬州、下江南、俘弘光”等战功被乾隆帝誉为“开国诸王战功之最”的传...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多铎 2025-08-07 延禧攻略尔晴怀孕之谜:一场精心策划的报复与身份博弈在《延禧攻略》的宫斗漩涡中,尔晴的怀孕堪称最具戏剧性的转折之一。这个看似“意外”的生命,实则是尔晴对傅恒冷落、对魏璎珞夺爱的疯狂报复,其背后牵扯出傅恒、乾隆皇帝...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8-0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