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纪念那些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大将或臣子,李世民设立了凌烟阁,其中陈列了二十四位功臣,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萧瑀是唐朝宰相,为大唐完善典籍制度,使得唐朝走向安定,因此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萧瑀官居宰相之职,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他晚年却差点出家为僧,这是为什么呢
一,萧梁宗室
萧瑀出身萧梁皇室,为梁武帝后裔,西梁皇帝萧岿之子。开皇二年(582年),萧瑀的姐姐萧氏嫁给隋朝晋王杨广,成为晋王妃,他因此跟随姐姐前往长安游学。他喜好佛学,喜欢与僧人辩论佛法,写了《非辩命论》,受到当时名士的称赞。
二,效力隋朝
仁寿四年(604年),隋文帝病逝,子杨广即位,立萧氏为皇后,封萧瑀为尚衣奉御、检校左翊卫鹰扬郎将。杨广因为萧瑀是自己的妻弟,对他十分信任,让他参与朝政大事。萧瑀因此尽忠直言,多次反对杨广的旨意,杨广因此逐渐疏远他。
大业十一年(605年),杨广北巡,遭到东突厥始毕可汗包围,被困雁门。萧瑀对杨广建议说:“义成公主和亲突厥,为始毕可汗之妻,可以向她求救。将士们担心陛下平定突厥后又伐高句丽,请陛下赦免高句丽之罪,专心讨伐突厥,这样将士们放心,自然会拼死作战。”
杨广采纳,于是派人向义成公主求救。义成公主于是对始毕可汗谎称有紧急军情,使得东突厥撤军。事后杨广又想讨伐高句丽,便以萧瑀动摇军心为由,将其贬到河池郡。隋末天下大乱,盗匪横行,侵扰州郡。萧瑀因此在河池招募勇士,突袭盗贼,使得河池安定。
三,投靠唐朝
武德元年(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派人招降萧瑀。萧瑀因此投降唐朝,获封光禄大夫、宋国公、民部尚书。李世民讨伐王世充,萧瑀跟随,担任秦王府司马。武德五年(622年),萧瑀升任内史令。当时唐朝刚刚建立,天下还未一统,李渊因此对萧瑀非常重视,把他当做心腹,有大事都要咨询他的意见,还让他管理朝政。萧瑀则对李渊忠心耿耿,孜孜不倦的为大唐效力,完善各项典籍制度。萧瑀为人耿直,多次检举与弹劾不尽职的大臣,因此使得百官畏惧。李渊对萧瑀的功绩十分称赞,于是多次下令褒奖。
李渊向中书省下达的命令经常不能被及时执行,于是责备中书省办事效率低。萧瑀回答说:“臣在隋朝的时候,经常见到内史省的诏令前后不一,互相矛盾,使得百官无所适从。现在中书省也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大唐刚刚建立,各项诏令都十分重要,关系朝廷安危,因此臣十分谨慎,详细审核各项诏令,只有前后一致,方才命人实行。办事迟缓正是因为这样。”李渊听了,十分高兴,称赞萧瑀说:“你能这样用心,我还有什么忧虑的呢?”然后李渊将内外官吏的考核全都交给萧瑀处理,各项事务繁杂,他因此有时处事偏颇,办事严苛,使得百官有所不满。
四,效力太宗
李世民即位后,任萧瑀为尚书左仆射、任封伦为尚书右仆射。封伦为人狡诈,与萧瑀商量好的事,到了李世民面前就改变主意。房玄龄、杜如晦参与朝政,也被封伦欺骗,于是亲近封伦而疏远萧瑀。萧瑀十分生气,于是上书弹劾房杜等人,李世民与房杜素来亲近,于是斥责萧瑀,将其免职。不久李世民又让萧瑀担任太子少师。
李世民询问萧瑀怎样能使大唐长治久安,萧瑀回答说:“汉朝封土建国,因此绵延四百余年。秦朝废除封建,结果二世而亡。因此实行封建,才能长治久安。”李世民听从,商议分封功臣(后来在长孙无忌等人的极力劝阻下,才没有施行)。
五,冲突不断
不久萧瑀担任御史大夫,同宰相房玄龄等人商议朝政。萧瑀能言善辩,经常驳斥的房玄龄等人无话可说。房玄龄等人因此十分生气,有时明知萧瑀的建议是对的,但也不会采纳,萧瑀则一直闷闷不乐。萧瑀发现房玄龄、魏徵、温彦博等人有小的过失,经常揪着不放,但李世民偏袒房玄龄等人,不予追究。萧瑀因此愤懑不平,被李世民免职,改任太子少傅,不再参与朝政。
贞观八年(634年),李世民任命萧瑀为河南道巡省大使,让他监察官员,受理诉讼。萧瑀因为用刑过度,导致犯人丧命,李世民因此特别赦免了他。贞观九年(635年),李世民又让萧瑀重新参与朝政,并告诫房玄龄等人,萧瑀耿直,叫他们互相包容;同时称赞萧瑀在李渊面前为自己求情,躲过了李建成的迫害,为社稷之臣。
贞观十八年(644年),李世民讨伐高句丽,让萧瑀镇守洛阳。萧瑀向李世民多次上书称:房玄龄等大臣结成朋党,并非真心侍奉陛下,只是没有造反罢了。李世民则对萧瑀说:君主用人应该推心置腹,发挥他们的长处,你说的有点过了。萧瑀因此有些失落,李世民也对他不再那么信任。
萧瑀见李世民偏袒房玄龄等人,于是请求出家。李世民说:“既然你那么喜欢佛教,朕也不好违背你的心愿。”不久萧瑀又说自己经过深思熟虑,不能出家。李世民于是责备萧瑀前后不一。稍后萧瑀又称自己有病,无法入朝觐见,李世民因此亲自下诏责备。贞观二十一年(647年),萧瑀病逝。
总的来说萧瑀是唐朝名臣,为唐朝的稳定立下巨大功劳。但他与房玄龄等人不和,多次排挤他们,引起李世民的不满。萧瑀不满李世民偏袒房玄龄,于是请求出家,想借此以退为进,使李世民支持自己。没想到李世民不满萧瑀倚老卖老,故意答应他的请求。萧瑀下不来台,只得寻找其他理由,说自己不能出家。
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终结了唐朝初年的皇位争夺,李世民以箭矢与鲜血改写了历史走向。若将时间倒推至李建成登基的假设场景,其与李世民的生死博弈实则暗含着中国古代权...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20 血色洛阳:李世民斩单雄信引发的瓦岗军余波与王朝阵痛唐武德三年(620年),洛阳城外硝烟弥漫。秦王李世民率唐军围攻王世充,瓦岗军旧将单雄信因拒降被斩于阵前。这一刀不仅斩断了隋末英雄的末路,更在中原大地掀起一场持续...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7 夺位者的历史分野:李世民与朱棣口碑差异的深层逻辑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均以非正常手段登上帝位,但二者在后世评价中却呈现显著差异:李世民被奉为“千古一帝”,朱棣则长期背负“篡位者”的争议标签。这...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17 玄武门后的血色抉择:李世民为何对侄子挥下屠刀,却放过侄女?公元626年,长安城玄武门见证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权力更迭。秦王李世民以八百精兵伏击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射杀兄长、斩杀胞弟后,旋即软禁父亲李渊,完成从藩王到...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6 权力漩涡中的父子博弈:李世民与朱棣造反逻辑的深层解析公元626年玄武门前,李世民射杀兄长李建成,逼迫父亲李渊退位;而1402年南京城破时,朱棣率靖难军攻入应天府,推翻侄子建文帝朱允炆。两场震动华夏的政变背后,是截...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5 玄武门前那杯毒酒:历史迷雾中的权力博弈真相公元626年夏,长安城笼罩在闷热中,一场改变中国历史的宴会正在东宫酝酿。太子李建成设宴款待胞弟秦王李世民,这场看似兄弟叙旧的夜宴,却因《旧唐书》中&qu...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14 光武帝刘秀:乱世中的完美帝王与历史镜鉴在中国两千余年的帝王谱系中,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前5年—57年)堪称独特的存在。他既非刘邦式的草莽枭雄,亦非李世民般的门阀贵胄,却以“零差评”的完美形象,开创了“...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刘邦 2025-10-14 权力博弈的差异:李世民逼父退位与朱棣“不敢”的深层逻辑在中国历史上,皇位更迭往往伴随着血雨腥风,而李世民与朱棣作为通过非传统手段上位的帝王,其行为逻辑却呈现出显著差异。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迅速逼迫李渊退位,而朱棣发...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3 权臣的抉择:长孙无忌支持李治继位的深层动因在唐太宗李世民晚年的储位之争中,长孙无忌作为关陇集团的核心人物,其选择李治而非更得宠的李泰为继承人,绝非简单的血缘偏好或政治投机。这场权力博弈背后,交织着对皇权...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0 李世民杀单雄信连徐茂公都救不了:权力博弈下的必然选择唐太宗李世民在洛阳之战后处决单雄信的决策,看似违背其“礼贤下士”的常规形象,实则是权力结构、政治风险与人性弱点交织下的理性选择。从历史细节看,这一决策背后隐藏着...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徐茂公 2025-10-1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