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的好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众所周知,无论是在现代还是古代,只要犯了罪,就要服刑,而古代没有钱解决不了的事情。宰白鸭”最早起源于乾隆年间,道光年中因“宰白鸭”枉死的人多达上百人。其实就是有权有势的达官贵人子弟,遇上人命官司,为了免于死刑,想保住自己的性命而想出的招。
想方设法找一个替死鬼找人顶罪替死,就花一些大价钱去收买一些贫寒的子弟,或是无业游民流浪汉来顶罪。还有一些是为了钱财主动去送死的,背后牵扯着庞大的利益链。
一、自古就有宰白鸭的陋习
“宰白鸭”的现象并不是在清朝就有,在法律不健全,可操性极强的古代时期,就有官员曾经做过这样的事情。宰白鸭也叫宰白鹅,一些昏庸的官吏并不知道实情,稀里糊涂就给定案的。
对案件的真伪,也并没有实际去考察细究。还有的官吏明知道是什么原因,装傻充愣,既然收了人家钱财,就得替人家办事。拿人钱财,与人消灾,与有钱有势的人一个鼻孔出气,相互勾结。
用通俗一点儿的语言讲,就是替人顶罪,用我们现在的话,就是背锅侠,贫困老百姓悬卖自己首级谋利酬赏的事。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在当时,有些人已经穷得活不下去了。
实属无奈之举,拿人钱财是一死,不拿也是一死,他们这么做也是为了家中的父母,也许是为了养活妻儿,其实历朝历代的达官贵人,富商巨贾也都盘算着自己的小九九。
有人给钱、有人替罪,又能轻松结案,给自己留个美名,何乐而不为?自然会接受这个“美好”的漏洞。有了这个司法漏洞,这种“宰白鸭”行为变得如此泛滥。
有很多人就想不明白,为什么拿性命去换钱,那是多么亏本的事儿,怎么可能有人傻傻地去干?那你就真不了解当时朝廷有多腐败,百姓有多贫苦!
二、陈鳌审理“宰白鸭”案件
清末有一个叫陈其元的官员子弟,在书《庸闲斋笔记》中解释了“宰白鸭”的含义。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日记,记一下有感触的杂谈,很奇怪,他为什么对这个很了解?
原来他自己的父亲陈鳌做官时,所遇到的一起命案就是“宰白鸭”。死者是打架斗殴致死的彪形大汉,身上有十余多处伤,一看就是群殴,而凶手却是一个未成年的16岁瘦弱男孩儿。在审案时,这个男孩儿口述案发地点和作案过程都说的和事实一样。
对审官提出的问题,也是对答如流。陈鳌是非常的诧异,因为明眼人一看,他就不是真正的凶手,更何况是主审官呢?这位父母官儿也真是办事儿比较较真的,他发现了纰漏,下定决心非要揪出事情的真相,那就从这个奇怪的少年打开缺口。
三、“宰白鸭”案件中的替罪羊少年
此次案件中,可怜的男孩还没等用大刑逼供自己就先招了,对自己犯下的罪行供认不讳,供词居然跟文书上的字儿一字不差。虽然案件中漏洞百出,诸多的不合情不合理,但是这个少年就是供认不讳,没有丝毫的犹豫和胆怯。
后来私下里陈鳌找到了这个少年,对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这位少年的心理防线崩塌了,他承认了自己顶凶的事实,陈鳌总算不负苦心,松了一口气。
赶紧趁热打铁,把这个案子打回县里重新审,但是令陈鳌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少年还是一模一样的供词,而且无论陈鳌再做怎样的努力去攻克他,他都不再改口,没有办法,真相永远无人知晓,最后只能草草结案,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四、少年被父母陷害
人都说虎毒不食子,当父母的没有不爱自己的孩子的。当陈鳌事后问了这名少年,为什么不说出真实情况,替别人顶罪?背后的隐情是什么?少年说当地的知县恨他翻案,把他打得皮开肉绽,家里的父母更是冷血之至,毫无骨肉之情,跑来恶狠狠地告诉他,卖他的钱已经全都花完了,你现在要是后悔翻供,那你就是把全家都逼上了绝路!由此可见,愚昧贫苦的父母是参与“宰白鸭”案件的主要人物。
少年绝望地诉说着,眼里没有一丝光芒,连自己的亲生父母都这样如此陷害自己,为了可怜的那点儿钱,巴不得自己马上去死!不管怎样,横竖都是死,少年绝望地奔赴黄泉路。
这就是典型的宰白鸭案件,买人顶凶者固然可恨,但更加可恨的是,贫寒家庭的愚昧无知,把子女看做贫贱的牲畜任人宰割,与官府富户串通一气,将自己的子女逼上绝路,真是人间一大悲哀。
五、总结
我们常说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乍一听这话,觉得非常正义,真能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吗?但实际上,他们这些人怎么会去和老百姓相提并论?“宰白鸭”事件背后更多的是官官相护。
而封建社会拥有这样特权的,当然不止皇帝一人,很多的皇亲国戚,权臣富商,在法律面前肯定要比老百姓具有优势得多。尽管晚清的官场异常腐朽,却还有一些包青天似的秉公执法的父母官对“宰白鸭”案件,也是无能为力,
由于封建社会落后的司法体制,宰白鸭现象的普遍发生,这都与当时清朝整个司法体制和审判流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古代监管和信息不完善,更不具备刑侦和法医技术,也给宰白鸭案件提供了可乘之机。
“宰白鸭”充分诠释了有钱能使鬼推磨,能使很多事情暗箱操作,在清朝时期,人口增长迅速,悬殊的贫富差距,很多人没有糊口的营生,大量的无业游民,整日过着食不果腹的悲惨生活,当生存成为了,难以继续的话题,死亡或许就是一种选择。
也为这种顶凶卖命的宰白鸭行为提供了条件和滋生的土壤。死一人能成全全家,这笔血泪账,也是穷人们一种无奈的现实抉择。比贫穷更可怕的,是思想意识的贫穷,正如毒药一般侵染了每一位穷苦的百姓,使宰白鸭案件屡禁不止!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六十三岁的乾隆帝秘密立皇十五子永琰为储君,将写有其名字的密旨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这一决定震惊朝野,因为当时乾隆尚有嫡子永璂在...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7-31 乾隆与刘统勋:一场被误读的君臣风波在清朝乾隆年间的政治舞台上,刘统勋是备受瞩目的名臣,他以清廉正直、敢于直谏著称,深受乾隆皇帝信赖,被乾隆称作“真宰相”的唯一一人。然而,民间却流传着“乾隆杀刘统...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刘统勋 2025-07-25 乾隆皇帝的寿命真相:89岁高龄背后的历史逻辑与长寿密码近年来,网络上流传着"乾隆皇帝活了141岁"的惊人说法,甚至被包装成"养生奇迹"广泛传播...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7-24 清朝奏折制度:皇权专制的精密齿轮与信息中枢在清朝276年的统治中,奏折制度如同一台精密运转的齿轮系统,将中央集权推向了封建社会的巅峰。这项始于康熙中期的文书制度,经雍正、乾隆两朝完善,最终形成覆盖全国的...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7-21 道光皇帝的寿数:一位末代守成之君的生命刻度1850年2月25日,圆明园慎德堂内烛火摇曳,69岁的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在病榻上咽下最后一口气。这位在位三十年的清朝君主,终其一生未能扭转王朝颓势,却以“节...
道光后面是什么皇帝 2025-07-18 钮祜禄·讷亲之子:隐入历史尘埃的家族余晖钮祜禄·讷亲,这位乾隆朝权倾一时的首席军机大臣,其家族的显赫与个人的悲剧命运,在清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当我们将目光聚焦于这位风云人物时,他的儿子们却...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7-17 婉贵太妃有孩子吗?深宫长寿者的命运密码在乾隆帝的后宫中,婉贵太妃陈氏(1717—1807)以92岁高龄成为清史中最长寿的妃嫔。这位历经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朝的传奇女性,虽无子女却稳坐后宫高位,其...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7-16 为何只有清朝采用秘储制度:历史困境与制度创新的双重驱动清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皇位继承制度呈现出独特性——秘密立储。这一制度自雍正帝创立后,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沿用,最终因咸丰后皇室子嗣稀少而逐渐废止。...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7-15 准噶尔叛乱:清朝三代帝王的平定史诗在中国西北边疆的历史长卷中,准噶尔叛乱如同一场旷日持久的暴风雨,席卷了整个蒙古高原与天山南北。这场叛乱始于康熙年间,历经雍正、乾隆两朝,最终在乾隆二十二年(17...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7-14 叶卡捷琳娜眼中的乾隆:傲慢与野心的隔空碰撞在18世纪的东西方版图上,乾隆皇帝与叶卡捷琳娜二世分别统治着横跨欧亚的庞大帝国。尽管两人从未直接对话,但通过外交争端与文化互动,叶卡捷琳娜对乾隆的复杂评价逐渐浮...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7-1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