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个宋朝的34位开国功臣都分别有哪些,其实还是比较好理解的,下面的文章小编已经给大家盘点好了,欢迎大家来选择欣赏,看看这34位到底是谁了吧,话说还有简单的结局介绍,一起来分析分析!
1、韩令坤 韩令坤(923年-968年5月2日),字德顺。磁州武安县(今河北省磁县)人。五代至北宋初年著名将领。
2、王彦升 王彦升(917年 —974年),字光烈,陈桥兵变的策划者和参与者之一。性格残忍,膂力过人,擅长击剑,号“王剑儿”。本是蜀地人,后唐同光中,举家迁至洛阳。
3、罗彦瓌 罗彦环(923年-969年),太原(今山西太原)人,五代、北宋时军事将领。生于后梁末帝龙德三年(923年),父罗全德,官后晋泌州刺史,彦环得父荫补内殿直。
4、马仁瑀 马仁瑀(约于五代末年至北宋初年在世)夏津人。膂力过人,勇猛善射。开宝四年,迁瀛州防御使。兄子尝因醉误杀平民,系狱当死。民家自言非有宿憾,但过误尔,愿以过失杀伤论。仁瑀曰:“我为长吏,而兄子杀人,此怙势尔,非过失也。岂敢以私亲而乱国法哉?”遂论如律,给民家布帛为棺敛具。太平兴国初,移知辽州。四年,车驾征太原,命仁瑀与成州刺史慕容超、飞龙使白重贵、八作使李继升分兵攻城。及征范阳,命仁瑀率禁兵击契丹于卢龙北,契丹兵奔溃。师还,迁朔州观察使,判瀛州事。七年,卒,年五十。赠河西军节度,葬事官给。
5、李汉超 北宋初期卓越的军事将领,字显忠,云州云中人。
李汉超约生于五代后梁初年,卒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北宋初期卓越的军事将领,字显忠,云州云中(今山西大同)人。后唐末帝李从珂时,李汉超在邺都留守范延光手下任职,后又投奔郓州统帅高行简处,都未受到重用。后周太祖郭威广顺年间,李汉超又奔澶州节度使柴荣属下,补殿前指挥使,迁殿前都虞侯。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王朝后,李汉超又先后担任锦州刺史、恩州团练使、齐州防御使兼关南兵马都监,颇得宋太祖信任。 太平兴国二年 (977年)卒,赠太尉、忠武军节度使。
6、石守信 开封浚仪人。北宋初期重要将领,开国功臣。
7、高怀德 字藏用。五代时常山真定(今正定)人。 其父高行周 历仕后晋、后汉、后周。
8、赵彦徽 河北安喜(今定州)人,北宋初期领,开国功臣之一。
9、张光翰 辽州榆社(今属山西)人。北宋初期将领,开国功臣之一。
10、王审琦 王审琦(925年—974年),字仲宝,五代至北宋初年名将。其祖先是辽西人,后迁居洛阳。
11、韩重赟 磁州武安(今属河北)人。后汉末隶枢密使郭威麾下,后周世宗显德元年(954)与后汉的“高平之战”,以功升任殿前司铁骑指挥使。后周末,升任殿前司控鹤军都指挥使。韩重赟(?—974),磁州武安(今属河北)人。北宋重要将领,开国功臣之一。
12、李继勋 李继勋(916—977),大名元城(今河北大名东)人,北宋名将,曾任安国军节度使、镇天雄军节度使,侍中等官职。
13、刘廷让 本名光义,宋太宗即位后赐名廷让。祖籍涿州范阳(今河北涿州),曾祖刘仁恭,唐卢龙军节度使,唐末割据者;祖刘守文,为唐横海军节度使,为弟刘守光所杀,父刘延进携家避难南逃。后汉枢密使郭威镇守邺都时,刘光义入麾下,后周太祖时,任至侍卫司龙捷右厢都指挥使。开宝九年十月,皇弟赵光义夺位,是为宋太宗。刘光义因与赵光义同名,被赐名廷让。刘廷让(929—987),本名光义,宋太宗即位后赐名廷让。祖籍涿州范阳(今河北涿州),曾祖刘仁恭,唐卢龙军(幽州,今北京)节度使,唐末割据者;祖刘守文,为唐横海军(沧州,今河北沧州东南)节度使,为弟刘守光所杀,父刘延进携家避难南逃。后汉枢密使郭威镇守邺都时,刘光义(一作毅)入麾下,后周太祖时,任至侍卫司龙捷右厢都指挥使。
14、刘守忠 刘守忠,相州(今河南安阳市)人,一作“左骁卫大将军致仕”③,大将军应是上将军之误,其经历或许与右骁卫上将军刘廷让(光义)有某些近似之处,可能也任过节度使。刘守忠父刘万国任河中府(今山西永济西)马步军都指挥使,也许是在后周时。刘守忠子刘用是宋太宗晋王府旧人,太宗末任至高阳关副都部署,真宗时历任州部署、副都部署、知州等职。
15、王政忠 王政忠,据李焘记载:“世言太祖义社十兄弟,政忠盖其一人也”,还说“并当检讨”④,可见南宋初叶所存史料已极少。开宝八年(975)五月,王政忠以解州刺史权知晋州(今山西临汾)兼兵马钤辖。次年八月,宋太祖以党进、潘美为帅进攻北汉,又派兵分路进兵,其中一路由郝崇信与解州刺史王政忠率领,出汾州(今汾阳)进攻太原。九月,宋军击败北汉军于太原城下。十月,当宋军继续攻打太原之际,宋太祖被其弟赵光义害死,“是月,太宗即位,召诸将还”①。此后,王政忠已不见于记载。
16、杨光义 保静军节度使
17、刘庆义 忠远军节度使
18、符彦卿 符彦卿(898年-975年)字冠侯,陈州宛丘人(今河南淮阳县),是中国五代时期军事将领及北宋初年朝中大臣,曾多次与辽朝的契丹军队作战。与其父符存审和兄弟数人皆为一方节度使,而三位女儿则分别为后周世宗柴荣及宋太宗赵光义的皇后。
19、张永德 张永德(928年-1000年),字抱一,后周太祖郭威的女婿。并州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后唐天成三年(928年)出生,家世饶财,娶郭威的第四女为妻,早年随郭威起兵,屡建战功。郭威称帝,封女儿为寿安公主,张永德封驸马都尉。
20、曹彬 曹彬(931年-999年),字国华,北宋初大将,真定灵寿(今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人,在北宋灭亡南唐的战争中担任主要将领。曹彬是后周太祖郭威张贵妃的外甥。宋真宗即位复任枢密使。死后谥“武惠”。他的孙女即是宋仁宗的曹皇后,被誉为圣后。
21、党进 党进(927年~977年),北宋初年将领。朔州马邑 (今山西朔县)人。早年在魏帅杜重威任给事。杜重威失败后,因膂力过人在军伍中任职。后周时为铁骑都虞侯。宋太祖乾德五年,担任彰信军节度兼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开宝年间,从征太原有功。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担任忠武军节度使。
22、王全斌 王全斌(908年~976年),五代至北宋初将领,太原人。曾在后唐、后晋、后周为将。宋建立,参加平叛将李筠、攻北汉之战,功升安国军节度使。公元964年宋攻后蜀,他为西川行营凤州路都部署,率军3万克兴州(陕西略阳),乘胜连拔二十余寨。蜀军烧毁栈道,阻之。他纳部将建议,修栈道,与副将崔彦进分进合击,大败蜀军,克利州(四川广元),获粮八十万斛。次年蜀军退保北部门户剑门(四川剑阁东北),凭险固守。他率主力进逼剑门,命部将史延德迂回故后,两面夹击,剑门破,歼蜀军万余人,擒其帅王昭远等。兵至魏城(四川绵阳东北),蜀主孟昶遣使投降,后蜀亡。他入成都后,纵兵掳掠,残杀无辜,激起蜀中军民反抗,降为崇义军节度观察留后。976年复为武宁军节度使,同年病逝。
23、慕容延钊 慕容延钊(913年~963年),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人。五代末年至北宋初年名将,开州刺史慕容章之子。出身将门,善于攻伐,南征北战,戎马一生。以军事统帅的身份,参加后周和北宋初年统一战争,并立下显赫战功,迁山南东道节度使,拜枢密副使、检校太尉等。乾德元年(963年)病逝,时年五十一岁,追赠中书令、河南郡王。
24、李处耘 李处耘(920年―966年),字正元,潞州上党(今山西长治市)人,五代到北宋时期将领。历任客省使、枢密承旨、右卫将军、羽林大将军、宣徽北院使、行营兵马都监、扬州知州、宣徽南院使、枢密副使等,后与慕容延钊不和,出为淄州刺史。乾德四年(966年)去世,终年四十七岁,追赠为宣德军节度、检校太傅,葬于洛阳偏桥村。作为北宋初年颇有建树的将领,李处耘在宋朝初年削除割据、平定叛乱的过程中,充分显示了治军理民的卓越才干。
25、杨业 杨业或杨继业(?─986年6月18日),谥忠武,五代时期后汉及北宋军事家,杨家将第一代人物,又被称作杨老令公。原名重贵,山西太原人。
26、赵普 赵普(922年-992年8月18日),字则平。幽州蓟县人,后徙居河南洛阳。五代至北宋初年著名政治家,北宋开国功臣。早年曾被刘词辟为从事,后担任赵匡胤(宋太祖)的掌书记。显德七年(960年),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推翻后周,建立宋朝。乾德二年(964年)拜相,协助赵匡胤削夺藩镇、罢禁军宿将兵权,实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边防辽等许多重大措施。淳化三年(992年),赵普病逝,年七十一。宋太宗亲撰八分字神道碑赐之。累赠尚书令、韩王,谥号“忠献”,并配飨宋太祖庙庭。宋理宗时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赵普虽读书少,但喜观《论语》。其“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对后世很有影响,成为以儒学治国的名言。
27、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小名香孩儿。涿郡人,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东关)。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宋朝开国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次子,母为杜氏(昭宪太后)。
28、杨光义 杨光义,五代后周将领之一,宋太祖“义社十兄弟”之一。
29、石守信 石守信(928年—984年),字守信 ,开封浚仪(今河南开封市)人,北宋开国名将。
30、李继勋 李继勋(916年-977年),大名府元城(今河北大名东)人。北宋名将、宋太祖“义社十兄弟”之一。
31、王审琦 王审琦(925年—974年),字仲宝,五代至北宋初年名将。其祖先是辽西人,后迁居洛阳。
32、刘庆义
33、刘守忠 刘守忠,相州(今河南安阳市)人,一作“左骁卫大将军致仕”,大将军应是上将军之误,其经历或许与右骁卫上将军刘廷让(光义)有某些近似之处,可能也任过节度使。刘守忠父刘万国任河中府(今山西永济西)马步军都指挥使,也许是在后周时。刘守忠子刘用是宋太宗晋王府旧人,太宗末任至高阳关副都部署,真宗时历任州部署、副都部署、知州等职。
34、刘廷让 刘廷让(929年—987年),本名光义(一作毅),宋太宗即位后赐名廷让。北宋初年名将。祖籍涿州范阳(今河北涿州),曾祖刘仁恭,唐卢龙军(幽州,今北京)节度使,唐末割据者;祖刘守文,为唐横海军(沧州,今河北沧州东南)节度使,为弟刘守光所杀,父刘延进携家避难南逃。后汉枢密使郭威镇守邺都时,刘廷让入麾下,后周太祖时,任至侍卫司龙捷右厢都指挥使。
35、韩重赟 韩重赟(?—974年),字号不详,磁州武安县(今河北省武安县)人。后周到北宋初年名将,“陈桥兵变”六功臣之一。
36、王政忠 王政忠,后周到宋朝初年将领,宋太祖义社十兄弟之一。
在北宋末年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中,“北宋六贼”臭名昭著,他们结党营私、祸国殃民,给国家和百姓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所谓“北宋六贼”,指的是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朱...
童贯 蔡京 2025-05-08 岳飞死后韩世忠:于时代洪流中的坚守与隐退南宋绍兴十一年(1142年),一代抗金名将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含冤而死,这一事件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南宋政坛的湖面,激起层层波澜。而与岳飞并称“中兴四将”的韩世忠...
岳飞 2025-05-08 赵祯独宠张贵妃:史实背后的深情与争议在北宋的历史长河中,宋仁宗赵祯与张贵妃的故事宛如一颗璀璨而独特的明珠,引发了后世的诸多关注与探讨。那么,赵祯独宠张贵妃究竟是否为史实呢?让我们透过历史的重重迷雾...
赵祯下一任皇帝 2025-05-08 水浒传中童猛的人物简介在古典名著《水浒传》的江湖世界里,众多英雄豪杰各具风采,童猛便是其中一位颇具特色的人物。他虽不如宋江、武松等人那般声名远扬,却也在梁山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属于自己...
武松 童猛 2025-05-07 韩绛:北宋历史舞台上的风云人物在北宋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韩绛是一位不容忽视的重要人物。他活跃于北宋政坛,历经多朝,留下了诸多值得探寻的足迹。韩绛的生平概述韩绛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
宋真宗 2025-05-07 秦桧之孙秦钜:以忠勇抗金书写家族传奇在南宋的历史风云中,秦桧作为臭名昭著的奸臣,以“莫须有”罪名陷害岳飞,遭后世唾骂。然而,他的孙子秦钜却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以忠勇抗金,书写了一段令人动容的...
秦桧为什么要害岳飞 岳飞 2025-05-07 李娃30岁才嫁岳飞:历史迷雾中的多重因素在南宋抗金英雄岳飞的传奇人生中,其夫人李娃30岁才与他成婚这一细节,引发了后人的诸多猜测与探究。这一看似“晚婚”的现象背后,实则隐藏着复杂的历史因素和个人境遇。...
岳飞 2025-05-06 探寻李师师真实历史长相:模糊记载中的绝代风华在北宋末年的历史长河中,李师师宛如一颗璀璨而神秘的流星,划过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她以色艺双绝闻名于世,引得文人雅士、帝王将相竞相折腰。然而,由于正史记载的匮乏,...
李师师 2025-04-29 晁盖为何未入108将:权力暗线与叙事逻辑的双重解构在《水浒传》的江湖叙事中,晁盖作为梁山第二任寨主,其“托塔天王”的威名与“义薄云天”的品格广为人知。然而,当梁山聚义厅前竖起“替天行道”大旗,108将受天罡地煞...
晁盖 2025-04-28 欧阳询之子非欧阳修:跨越四百年的文化断层与家族脉络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欧阳询与欧阳修均以“欧阳”为姓,且同为文化巨擘,但二者实则相隔四百余年,分属不同家族支脉。本文将从家族世系、生平轨迹与历史贡献三个维度,还原...
欧阳修 2025-04-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