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自此,秦国正式成为周朝的诸侯国。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大一统王朝秦朝,大秦帝国依靠勇猛善战的黑甲军团开疆拓土,纵横八方。秦朝全盛时期的疆域东起辽东、西抵高原、南据岭南、北达阴山,大秦帝国之威武史无前例。
秦始皇能建立起这么大的功业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秦国自秦孝公起用商鞅变法时就确立了王天下的最高战略目标,奋六代之力积攒实力,这才给秦始皇留下了一统天下的基础,在此之前,秦国是中原各国都极度看不起的异端。如果再往上追溯,秦朝的先祖发家之时竟然只有区区五十里领地。
秦朝皇室的先祖是黄帝后裔,据传秦朝先祖极其善于驯兽驾车,说好听点,大概就是野生动物学家。传到一名叫非子的后代之时,他的职业仅仅只是一名帮助当时的天子周孝王养马的马师,因为马养得好,得人举荐被周孝王看中,周孝王专门给了他一块土地来养马,并封非子所管辖的领域为周天子的附庸国:
“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
附庸国别看有个国的名字,其实很小很小,附庸国的国主是没有正式爵位的,当时的爵位制度是公、侯、伯、子、男五级,附庸国主的政治地位连男爵都不如,相当于没有贵族品级。另外按照当时的律法,附庸国的地盘不能超过五十里地,而且附庸国在政治上必须要服从主国。
周天子分封的各个诸侯国辖下都有不少这样的附庸国,非子受封的这个附庸国强一点,它名义上是周天子直辖的附庸国,受到周天子在政治和军事上的直接保护。不管如何,以后可以称之为秦嬴的这位秦国先祖总归是有了属于自己的领地,这片只有五十里领地且没有多少自主权的附庸国就是秦国发家的起始之地。
秦嬴有了国的名分,也有了领地,可区区五十里土地能干嘛?还是只能老老实实为周天子养马,领地也只能做个大一点的马场。地盘小,没军队,在秦嬴五代之后的秦庄公赢其(秦庄公在后世号称庄公,但并非公爵,秦国国君当时只有大夫一级的职位)时期还被西戎给灭了国,秦庄公后来是找周天子借了七千兵马才收复了领地:
周宣王乃召庄公昆弟五人,与兵七千人,使伐西戎,破之。于是复予秦仲后,及其先大骆地犬丘并有之,为西垂大夫。
不过机会总是留给有心人的,秦庄公死后,他的儿子赢开继任国君,在他当上国君的第七年,号令天下的周王室遭到了毁灭性打击,“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把自己玩脱了,首都镐京(今西安)被犬戎人攻破,周幽王自己也被犬戎人干掉,西周灭亡。
周朝新的天子是周平王,他想迁都到洛邑(今洛阳),可是路途遥远,连个护送的军队都找不出来,而东方的各路诸侯在周幽王被杀后也已经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关键时刻,赢开抓住了这个机遇,他以附庸国臣子的身份率领举国之兵(地盘就那么大,所以估计也没有多少人)参与护送周平王入洛邑。
落魄的周平王当然感动的热泪盈眶,他想奖赏秦襄公和秦国,可是周平王当时什么都没有,要钱没钱,要兵没兵,拿什么赏赐忠心护主的秦国?还好,周天子有名分这把最厉害的武器,他从此时起将秦国正式册封为诸侯国,赢开也变成了真正的秦襄公,有了天下人认可的正式爵位,秦国也摆脱了只能拥有五十里领地的束缚。
给了名分当然还要封给领地,一无所有的周平王又以天子名义给了秦襄公和秦国一个权力,即西边犬戎或西戎所占据的土地可以任由秦国攻打,收复的土地全部赐予秦国,当时这片土地涵盖的领域大概相当于今天的陕西、甘肃、宁夏等地区,算是相当大的地盘了,重要的是秦国这是可以名正言顺的扩张,陕西、甘肃、宁夏以外的西方土地也都可以打,只要秦国有本事能打得下来:
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曰:“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与誓,封爵之。
秦国到此时起,从养马的先祖非子受封五十里领地成为周天子的附庸国,也差不多是历经六代,到秦襄公赢开,终于有了和山东诸侯国平起平坐的地位。而且因为周天子给予的可以任意向西扩张的承诺,为了地盘,为了财富,秦国上下嗷嗷叫地往西征讨,赶跑了西戎,奠定了战国时期秦国的领地,有了和山东诸侯国抗衡的本钱。
当山东各国还在进行宋襄公式的礼仪战争时,秦国已经在和西戎进行生死博弈,几百年和异族的决死战争打下来,数代人的积累,锻炼出来了一支坚韧不拔又善战的军队,故而到战国时期,秦军最好战,也最能战,这才是秦孝公至秦始皇六代君王敢于觊觎中原的底气。
秦国从仅仅只有一片五十里地的马场,经过六代人之后抓住机遇获得了诸侯国的政治地位,又通过和西戎的战争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军事大国,再由秦孝公起立志于天下,又是六代人的东征西讨,前后数百年才成为了中原大地上真正霸主,历史经验放在今天,或许能给那些浮躁的人一些启示。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以雷霆之势横扫六国,完成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这场持续十年的战争不仅重塑了政治版图,更引发了关于战俘处置的深层思考。据《...
秦始皇陵 2025-10-16 权谋漩涡中的抉择:李斯为何背弃女婿扶苏?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游途中病逝于沙丘宫。随行的左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与幼子胡亥联手,篡改遗诏逼死长子扶苏,改立胡亥为帝。这场政变不仅颠覆了秦朝的继承...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10-15 沙丘遗诏的另一种可能:扶苏继位能否改写秦朝命运?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嬴政在沙丘平台暴毙,遗诏“与丧会咸阳而葬”的模糊表述,与赵高、李斯、胡亥三人合谋篡改的“立胡亥为太子”密令,共同将秦朝推向了二世而亡的深渊...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10-13 仁政未竟:若扶苏继位,秦朝能否改写“二世而亡”的宿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游途中病逝于沙丘,遗诏本应传位于长子扶苏,却因赵高、李斯篡改诏书,导致胡亥登基、扶苏自尽。这场权力更迭的意外,让秦朝迅速陷入暴政与...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10-13 子婴身份之谜:秦始皇血缘中的“幸存者”与权力真空的产物秦朝末年,当赵高将玉玺塞进子婴手中时,这位仅在位46天的末代秦王,其身世却成为两千年来未解的历史谜题。司马迁在《史记》中留下三种矛盾记载:或为扶苏之子(始皇之孙...
秦始皇陵 司马迁 2025-10-13 李信伐楚之败:秦始皇的权谋与宽纵背后的历史逻辑公元前225年,秦国年轻将领李信率20万大军南下伐楚,却在淮水流域遭遇惨败,七名都尉战死,秦军几乎全军覆没。这场战役不仅成为秦统一六国进程中最大的挫折,更暴露出...
秦始皇陵 2025-10-13 唐高祖李渊为何在历史上“隐身”?——被儿子风头掩盖的开国之君在中国两千余年的帝王谱系中,唐高祖李渊作为唐朝开国皇帝,其历史存在感却远低于秦始皇、汉高祖等同类君主。这种反差源于多重因素:既因他身处“暴君”隋炀帝与“千古一帝...
秦始皇陵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10-01 宋真宗赵恒: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封禅泰山的帝王在中国古代帝王的历史长卷中,封禅泰山是一项象征“功盖三皇五帝”的至高礼仪。自秦始皇首开先河,至宋真宗戛然而止,两千余年间仅有六位帝王完成这一壮举。而宋真宗赵恒,...
秦始皇陵 宋真宗 2025-09-23 君士坦丁大帝凭什么排第一:重塑罗马与基督教的双重遗产在历史学界关于“世界八大君王”的评选中,君士坦丁大帝始终稳居榜首,甚至超越秦始皇、亚历山大大帝等传奇人物。这一评价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他对罗马帝国政治结构的根本性...
秦始皇陵 2025-09-22 传国玉玺:千年流转中的最后绝响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传国玉玺始终是最具象征意义的权力信物。自秦始皇命李斯以和氏璧雕琢“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玉玺起,这枚承载着“天命所归”的玉器便成为历代...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09-1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