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皇后去世后,并没有和丈夫皇太极葬在一起,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实际上这是孝庄皇后自己提出的要求,她觉得太宗山陵奉安已久,不可轻动,所以就让康熙皇帝在附近择地安葬。但中间抉择的过程比较漫长,所以才导致孝庄皇后迟迟不能下葬。当然,正是因为康熙帝重视孝庄皇后的遗愿,才会拿不定注意,毕竟这样的选择对他来说一定要慎重,不可随意决定。下面就来了解下这段历史吧。

孝庄皇后——清朝第一位太皇太后。她的身份不仅仅是皇太极的侧福晋,一个深宫内院的女人,也不仅仅是康熙的祖母这么简单。孝庄皇后在皇太极生前是没有太高地位的,她13岁嫁给皇太极,后来被封为庄妃,地位在后宫中排倒数,但是这并不影响庄妃闪闪发光的政治才能。
在最初清军入关时,清军面临着入关难的问题,皇室内部各种势力倒戈,是孝庄皇后维护了皇室内部的团结与稳定;皇太极生前并未立储,所以在皇太极驾崩后,作为新生政权的清朝政治一片动乱,终于在多方势力斡旋下,加上孝庄皇后的刚毅、果决,她年仅6岁的儿子福林登基,也就是后来的顺治帝。
从此孝庄皇后的人生轨迹也逐渐发生改变。而后她又辅佐年幼的康熙皇帝,不得不说孝庄皇后在清朝的发展中贡献巨大。

为什么在孝庄皇后去世后康熙皇帝没有即刻安葬呢?要想明白这件事首先得知道孝庄皇后在康熙心中的地位。
康熙皇帝同他父亲顺治帝一样,也是幼年即位。康熙皇帝八岁登基,但他有着比顺治帝更加特殊的情况——八岁丧父,十岁丧母。康熙帝在更小的时候,为了免遭天花的传染,被送往紫禁城外北长街路东的一座宅府养育,好不容易重返皇宫后,迎来的却是双亲不断离世的悲惨消息。但是在他的祖母孝庄皇后照顾下,康熙皇帝感受到久违的爱和温暖,孝庄皇后不仅弥补了他心灵上的空缺,也成为了康熙生命中不可代替的存在。
在孝庄皇后这个远见卓识的政治家的深谋远虑下,她在照顾康熙帝时潜移默化地给他传授了颇多政治理念,从小就以领导者的要求教导康熙。
她会严格要求康熙的饮食起居、言行举止,把“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的古训严格执行。孝庄皇后更加注重康熙的品行、志趣的培养,年少的康熙曾说他长大后一定要效仿父皇,勤勉治国。康熙从小就有如此远大的理想抱负,与其祖母的教导是分不开的。

由于孝庄皇后的言传身教,康熙自幼便对读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养成严谨治学的态度。康熙在年幼时期培养起来的良好习惯和素养,伴随着他的一生,在治国61年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康熙帝能在14岁就实现亲政,这与孝庄皇后的帮助是分不开的。当时定下的四辅臣联合辅政的局面并未维持很久,臣子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日益公开而激烈起来,鳌拜甚至出现了擅自专权的现象。
在之后三年,鳌拜的专横和政治野心逐渐暴露,威胁到皇权。孝庄皇后以自己多年的政治经验和超人的智慧,鼎立相助,全力扶持康熙,最终除掉鳌拜等蠢蠢欲动的大臣,完全夺回政治大权,开始亲政阶段。
政治权力收回后,康熙又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驱逐沙俄侵略者等等。每每在谈及这些功劳时,康熙都会想起自己的祖母——孝庄皇后,他说没有祖母的抚育和悉心教诲,是不可能有他现在的成绩的。
所以在孝庄皇后去世后,一方面是他的确舍不得祖母,另一方则是按照孝庄皇后对自己身后事的安排,康熙皇帝一直没有找到符合孝庄皇后要求的地方,就一直耽搁了。

清朝入关之后,孝庄皇太后是死后入葬最晚的一个皇太后。孝庄皇后去世于1687年,下葬于1725年,这也就是说在康熙帝驾崩后,孝庄皇后还没有安葬。按照儒家伦理和古代社会要求,孝庄皇后在去世后应该把棺椁抬回盛京,和皇太极安葬在一起,但是当时盛京距离北京太远,在路上舟车劳顿着实很花费人力财力物力,孝庄皇后不愿意在自己死后太劳民伤财,重要的是她不想离儿孙们太远,要求在北京找一块地方安葬,不要去盛京了。
“太宗山陵奉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且我心中也舍不得你们父子,就将我在你父亲的孝陵附近择地安葬。”康熙帝不愿意让孝庄皇后的墓地太随意,但是按照清朝当时的规章制度,又难以找到符合要求的地界,就变通把孝庄皇后生前居住的慈宁宫五大殿给拆掉,然后易地原样重新,地点就选在顺治陵墓的红墙以外。但这件事一拖再拖,一直到康熙去世也没有定下来。
后来雍正即位,遵循曾祖母和父亲的嘱托,直接把慈宁宫改为陵墓。这样即符合孝庄皇后生前的要求,子孙后辈也能时常去探望祭奠她。
正是因为这样的历史,才有我们现在看到的昭西陵。虽然孝庄皇后没有及时安葬,但最后的选址也算了圆梦了。这个为清朝的统治付出了自己一生的心血的女人,终于在重孙的安排下有了最终的归属。
佟国维(1643—1719年),佟佳氏,满洲镶黄旗人,作为清朝外戚大臣,其一生与清初政治紧密交织,在风云变幻的朝堂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显赫家世:外戚光环下的...
佟佳氏 佟国维 2025-11-26 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清朝第八位皇帝的沉浮人生爱新觉罗·旻宁(1782年9月16日—1850年2月25日),原名绵宁,即位后改名旻宁,是清朝第八位皇帝,也是定都北京后的第六位皇帝,年号“道光”。他的一生,既...
道光后面是什么皇帝 2025-11-26 岳升龙:清朝康熙年间的铁血名将与四川提督在清朝康熙年间的风云变幻中,有一位将领以忠诚、勇猛与智谋著称,他便是岳升龙——一位从基层士兵成长为四川提督的杰出军事人才。岳升龙的一生,是清朝初期军事史上的一个...
康熙的儿子们 2025-11-26 恭亲王奕訢:清末政坛的改革先驱与外交巨擘在晚清风雨飘摇的政局中,恭亲王奕訢以“帝才”之誉成为咸丰、同治、光绪三朝的核心人物。他不仅是清末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更是中国近代外交体系的奠基人。这位道光帝第...
咸丰皇帝怎么死的 光绪是谁的儿子 2025-11-25 钮祜禄·讷亲:清朝雍正、乾隆时期的权臣与悲剧将领钮祜禄·讷亲,作为清朝雍正、乾隆时期的重要大臣与将领,其一生跌宕起伏,既曾权倾朝野,又因一场战役的失利而身败名裂,最终以悲剧收场。显赫家世与早年发迹钮祜禄·讷亲...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25 爱新觉罗·胤禩:清圣祖康熙帝第八子的风云人生爱新觉罗·胤禩,作为清圣祖康熙帝的第八子,在清朝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却又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笔。他的一生,从备受宠爱到深陷夺嫡漩涡,再到最终被雍正帝打压至死,...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25 爱新觉罗·胤禵:清圣祖康熙帝第十四子的风云人生爱新觉罗·胤禵(1688年2月10日—1755年2月16日),清朝宗室,清圣祖康熙帝第十四子,雍正帝同母弟,生母为孝恭仁皇后乌雅氏。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在康熙朝备...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25 李莲英:清末慈禧时期总管太监的复杂人生李莲英(1848年11月12日—1911年3月4日),原名李进喜,道光二十八年出生于顺天府大城县(今河北大城县臧屯乡李贾村),祖籍山东齐河,是清末慈禧时期最具影...
李莲英死亡之谜 道光后面是什么皇帝 2025-11-25 胤禟:康熙帝第九子的风云人生与悲剧结局爱新觉罗·胤禟(1683年10月17日—1726年9月22日),后改名允禟,是清圣祖康熙帝的第九子,雍正帝异母弟,生母为宜妃郭络罗氏。作为康熙晚年“九子夺嫡”的...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25 欧鹏:绰号摩云金翅的梁山好汉在古典名著《水浒传》的浩瀚星空中,欧鹏以其独特的绰号“摩云金翅”和鲜明的个性,成为梁山好汉中令人难以忘怀的一员。他的一生,从军户子弟到绿林豪杰,再到梁山好汉,充...
林豪 2025-11-25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