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秦王赢子婴上位的时候,曾经雄极一时的大秦帝国正走向终结。毫无疑问,子婴是亡国之君,但大秦帝国的轰然倒塌真的该由他来买单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
公元前207年,这一年,项羽在钜鹿城外一战成名,威震诸侯;这一年,秦国的二世皇帝胡亥被赵高杀死;这一年,秦帝国最后的依靠章邯在无奈中投降了起义军。
帝国眼看就要崩塌,而赵高却在此时做起了他的秦王梦。在杀死胡亥之后,赵高将皇帝之玺佩戴在自己身上,称孤道寡的欲望呼之欲出。
但,赵高真的有必要自配一面镜子照照他自己。秦王是何人?除了在关中积累几百年的嬴姓宗族有绝对的话语权外,秦国还有其他大族。赵高只不过是利用权术一时执秦国庙堂之牛耳,他真的就以为自己做得了秦王?
果然不出所料,赵高将皇帝印玺佩戴在他的身上,百官们誓死不从。是的,你可以玩指鹿为马的游戏,我们也暂时可以屈服于你,但要让我们今后匍匐在你姓高的脚下,对不起,那不行。
说白了,赵高还是根基不稳。目前的一切都只不过是海市蜃楼,假象而已。
值得一说的是,赵高登上大殿三次,大殿直接地震了三次。呵呵,连老天都在和赵高唱反调。这是《史记.李斯列传》的记载,个人认为只是史公的杜撰。但也说明了赵高真的不得人心。
赵高无奈,只得在赢氏宗族中寻找代理人,既然做不成秦王,做个权臣总可以吧。
赢子婴,进入了赵高的视线。
赵高总以为,经过“指鹿为马”的游戏之后,所有人都已屈服于他的淫威,但恰恰是他亲手挑选的秦王代理人最终一手终结了他的性命。
子婴对赵高的阴毒狠辣心如明镜,他对赵高的一手遮天更是恨入骨髓,既然无法摆脱秦王的王冠,那就为秦国做点事情吧。
子婴在斋戒的时候就与两个儿子还有宦者韩谈商议:“赵高请我去宗庙受命,如果我称病不行,到时赵高一定会亲自来请,那时,正是杀他的好机会。”
赵高派人请了子婴几次,子婴始终稳若泰山。赵高只好亲自去请,刚进门,就被韩谈刺杀。子婴将赵高三族夷灭。
此举就可以看出子婴的勇敢、聪明与果断。
大秦帝国的权柄终于掌握在了最高统治者秦王子婴手里,但帝国此时已经四面狼烟。沛公刘邦已经入了武关,正驻军霸上,使人约降子婴。
子婴明白,一切的抵抗都将只是徒劳。既然无力抵抗,那就投降吧,起码可以使关中大地免受战火的荼毒。这是他最后能为大秦子民所能做的事情了。
子婴在做了四十六天的秦王之后,系颈以组,白马素车,捧着天子的符玺,在轵道旁向先行入关的刘邦投降。
大秦帝国这个百年集团公司在这一刻彻底消失于历史,子婴心如死灰。
诸将劝说刘邦将秦王子婴诛杀,但被刘邦否决:“怀王当初之所以派我入关,就是因为我行仁义。再说,人家已经投降,杀之不祥。”
刘邦是聪明的,他知道怎样才能得秦人的心。
子婴保住一命,但也和死了没有区别。因为他的国已经没了,从此,他身上的标签只有行尸走肉。
但此时天下的局势也不是那位满嘴仁义的刘邦说了算。因为,巨鹿之战后,项羽已经成了诸侯盟主,宰割天下,他说了算。刘邦和子婴其实都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
项羽率领诸侯大军直逼关中,刘邦左司马曹无伤立刻变节:“我们家沛公要称王关中,秦宫中所有的宝贝都被他收入囊中,哦,他还要子婴做他的丞相呢。”
项羽本就对楚怀王当初的人事安排表示不爽,如今刘邦要称王不仅招呼都不打,还要让自己的仇人秦王子婴做丞相。活腻了吧?
虽然项羽和刘邦因为鸿门宴的一杯酒最终和解没有开战,但子婴还是被项羽斩杀。
是的,刘邦和项羽可能只是利益的纠纷,喝场酒调解一下,刘邦认个怂也就过去了。但子婴就不一样了,嬴政的一统江山将项氏宗族在楚国的基本盘连根铲除,他能不恨秦国吗?项羽的叔叔项梁被秦国大将章邯斩杀于定陶,你能说项羽和秦军没有仇吗?
杀掉秦王只是项羽解恨的第一步。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居月馀,诸侯兵之,项籍为从长,杀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遂屠咸阳,烧其宫室,虏其子女,收其珍宝货财,诸侯共分之。”一把火将秦始皇打下的江山化为灰烬,将赢氏宗族连根铲掉,才是项羽的终极目标。很明显,大秦帝国灭亡的锅不能让子婴来背,但西汉的贾谊还是在《过秦论》中对子婴提出批评:籍使子婴有庸主之才,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贾谊觉得子婴就是一个庸人,如果他能有一丝丝才能,再加上周围人的辅佐,不说挽狂澜于既倒,保存秦国王关中的局面当是不难。
为此,他还给出了自己的方案:秦小邑并大城,守险塞而军,高垒毋战,闭关据厄,荷戟而守之。先保住王于关中的局面,然后再安土息民,等待机会,纵横捭阖,秦国一统的局面还会实现。但事情要真如动动嘴皮子那样简单,哪有后来的两汉。
我们先来看子婴上位之后天下的局面:首先,帝国的最后一支生力军长城军团在钜鹿折戟沉沙,主将王离亦做了项羽的俘虏。曾经重挫诸侯联军的章邯也在无奈中投降了项羽。二者,沛公刘邦也进入了关中,兵锋正劲。还有,大秦帝国的精英人才,如李斯、蒙氏兄弟、冯劫、冯去疾等早已在胡亥和赵高的血洗下身死。留下的都是一帮行尸走肉、趋炎附势、唯唯诺诺者,帝国实在已经没有可以力挽狂澜之人。
最后,天下大势不允许秦国再称王关中。陈胜和吴广在大泽乡燃起一把烈火,天下云集响应,六国纷纷复辟。反秦的武装已成燎原之势。秦始皇和胡亥重刑罚,滥用民力,天下积怨已深,谁都想用宰割秦国的屠刀一舒常积于心的怨气。秦国,实在不得民心。再说,子婴也曾经用实际行动想保住他的国。赵高和胡亥要杀蒙恬蒙毅兄弟时,子婴站出来劝谏,万不可自毁长城。诛杀赵高之后,子婴亦想重振秦国。只是,历史已经不再给他机会。
做个设想,即使是始皇自己死而复生,来应对子婴所要面对的局面,都不一定能扶大厦于将倾。实在是秦国自己气数已尽。帝国灭亡的悲剧真的不能让子婴来背,只是他刚好站在了秦国历史的末端,他必须得背上亡国之君的恶名。君非亡国之君,却当亡国之运。子婴,请将后世明王朝的崇祯皇帝引为你的知己。
公元前207年的巨鹿城外,滔滔漳河水映照着楚军将士坚毅的面庞。项羽立于船头,挥剑斩断最后一根缆绳,沉闷的凿击声中,数十艘战船缓缓沉入河底。这一历史性瞬间,不仅斩...
项羽 2025-09-19 彭城之战刘邦联军规模考辨:从“56万大军”到实战真相的解析公元前205年四月,楚汉战争的转折点——彭城之战爆发。史书记载刘邦率“56万大军”攻占彭城,却在半日内被项羽3万骑兵击溃,这一战果成为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
项羽 刘邦 2025-09-17 从项羽大腿到千年望族:杨喜后裔的传奇崛起之路公元前202年,乌江畔的寒风裹挟着血腥气,项羽自刎的瞬间,历史的天平彻底倾斜。五名汉军将领争抢尸首以换取爵位,其中郎中骑都尉杨喜夺得左腿,被刘邦封为赤泉侯,食邑...
项羽 刘邦 2025-09-16 破釜沉舟:绝境中迸发的决绝智慧公元前207年的巨鹿城下,漳河波涛裹挟着历史的重量奔涌向前。楚军统帅项羽立于船头,望着对岸秦军二十万大军的旌旗,突然挥剑斩断船锚,铿锵之声穿透晨雾:“凿沉所有船...
项羽 2025-09-12 王离算名将吗?——从家族荣光到历史迷雾的军事人生在秦末乱世的风云中,王离的名字常与“巨鹿之败”“将门之后”等标签紧密相连。作为秦朝名将王翦之孙、王贲之子,他继承了家族的军事基因,却最终在项羽的铁骑下折戟沉沙。...
项羽 王离 2025-09-11 楚汉之争项羽失败的原因:从军事天才到政治败局的深层剖析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权力更迭事件之一。西楚霸王项羽以“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勇武横扫秦军,却在四年内被市井出身的刘邦反...
项羽 刘邦 2025-09-10 虞子期原型之谜:文学虚构与历史想象的交织在楚汉争霸的传奇叙事中,虞子期常以“项羽麾下五大将之一”“虞姬堂弟”的身份出现,其忠勇形象深入人心。然而,当翻开《史记》《汉书》等正史,这个人物却如幻影般消失—...
项羽 虞子期 2025-09-09 吕马童与项羽:一场被历史误读的“恩义”纠葛在楚汉争霸的烽烟中,垓下之战的尾声里,西楚霸王项羽以一句“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的悲壮之语,将最后的尊严交予汉军骑司马吕马童。这段被《史记·项羽本...
项羽 2025-09-04 燕王臧荼:名字里的历史密码与时代回响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燕王臧荼的名字或许并不如秦皇汉武般如雷贯耳,但其人生轨迹却深刻折射出秦汉之际的政治风云。这位曾先后效忠项羽、归顺刘邦的诸侯王,其姓名读音...
项羽 刘邦 2025-08-27 英布与季布:乱世双雄的武力与谋略之辩在秦末汉初的群雄逐鹿中,英布与季布作为项羽麾下的核心战将,以截然不同的作战风格与人生轨迹,成为后世评价楚汉名将时绕不开的坐标。若以“厉害”为标尺,需从战场杀伐、...
项羽 季布 2025-08-2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