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弘昼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的雍正第五子弘昼是个怎样的人?是大智若愚还是装傻保命?
弘昼是雍正的第五个儿子,关于弘昼,其实历史上对于他的评价是较为复杂矛盾的。他在自己的哥哥乾隆登基之前,其实也曾风光一时,有才干和谋略;但是当乾隆登基后,他的性格突然发生了变化,不仅在朝堂上怒打宠臣讷亲,还在殿试的时候当着八旗弟子的面顶撞乾隆;经常装神弄鬼,在家中摆弄那些不吉利的祭品。有人认为他的大智若愚,是为了自保故意装傻充愣;也有人认为他没有得到皇位,心有不甘,想要表达自己的不满,所以变得荒唐孤僻。
此事还要从弘昼、乾隆的父亲雍正说起。康熙在的时候,起初雍正并不是特别受宠,因为雍正出身比较卑微,也正因如此,他在康熙诸多的儿子里算是不太起眼的一个。但是正因为不起眼,且善于笼络人心,博康熙的好感,所以最后在九子夺嫡中脱颖而出成功地坐上皇帝的位置。
就是因为雍正经历过兄弟间你死我活的较量,所以他非常害怕自己的后代也互相争斗残杀。他一生只有十个儿子,这和他的父亲以及历代的皇帝相比其实算是比较少的,他父亲共有35个儿子。他的这为数不多的十个儿子有六个死了,只剩下四个。
这四个儿子中,他很早就把弘历(乾隆)秘密地立储了。看上弘历的原因也很简单,一是弘历确实能当大任,二是当时在这四个儿子中,弘历是最合适的,弘历上面还有一个三哥弘时,由于长子和二子都夭折了,所以弘时其实算是康熙实际上的皇长子。但是弘时一直不得康熙的宠爱,康熙认为他行事张扬不严谨。弘时也是康熙帝的儿子中最惨的一个,成年之后甚至没有封王,直接被康熙削了皇籍赶出紫禁城,送给敌人做干儿子,最后郁郁而终,年仅24岁。他悲惨的经历也一直是历史当中的一个谜,因为史料中对于这段事实的描写过少,通说认为弘时处罚的过程被康熙删减掉了。
康熙不喜欢弘时,在弘时之后排着的就是弘历和同岁的弘昼。弘历、弘昼其实都很受康熙的宠爱,不过说起身世,他们二人的母亲身世都不算特别高贵,但是弘历还算正常,弘昼的母亲出身更卑微,所以从他们俩的背景来看,弘历比弘昼更符合立储;且康熙本人的生母出身也非常卑微,他骨子里其实带着自出生以来就有的自卑感,不然他也不会自幼就在佟佳氏的福荫下借助她的光长大。出身卑微的康熙自然不想立同样出身卑微的弘昼,而第四个儿子太小了不能立,所以这个尊贵的储君身份就落到了年仅12岁的弘历头上。
再说康熙立储的过程,他“秘密”地立储了。其实这个过程也不是特别秘密,因为在他立完弘历之后,甚至让他去祭拜祖先,这也就相当于板上钉钉了。他之所以既低调又高调,其实是想做给他的皇子们看的。他秘密立储,是因为不想让朝廷上的党派纠纷波及到储君弘历;但是他又高调地让弘历去祭拜祖先,是完全给其他三个皇子看的,他想让其他三个人了解,弘历接班人的身份已经毋庸置疑了,以便让他们几个兄弟好好相处,这样做不仅安抚了其他几个儿子,也同时保护了弘历,不让他的位置受到一丝一毫的威胁,可以见得,康熙有多么喜欢弘历了。
那么,当时弘昼处于一个什么位置呢?其实康熙对弘昼也很好,毕竟弘昼背景差,在朝上都没有什么人帮衬,这个处境几乎与康熙年轻的时候一样。康熙出于内心对儿子的怜悯和疼惜,对弘昼多有纵容,且在他成年的时候让他跟着宠臣鄂尔泰一起去管理苗疆的事务,意图锻炼他处理政务的能力。弘昼果然不负他托付,与鄂尔泰将苗疆的事务打理的井井有条。
虽然弘昼很受宠爱,也有过人的才干,不过弘历也从来没有与弘昼生过什么嫌隙,反而从小就和弘昼交好。乾隆诗集的序言中曾写道:“吾弟少于吾甫三月。皇父在潜邸时,育吾二人于东西室,及九岁读书,同受经于傅先生。吾两人者,相规以善,交相勉,相得无间,如是者垂二十年,天伦之乐无过于是。”弘历与弘昼从小一起穿开裆裤,一起手拉手念书,好的像一母同胞的兄弟一样,这同样在乾隆即位后也有体现,他对弘昼从来不设防,还交给弘昼军机要职。从他们俩小时候的关系就能看出,乾隆不是因为弘昼装疯卖傻才放过弘昼的,他本来就与弘昼关系极好。
同样的,弘昼很早就了解康熙会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哥哥,他怎么可能直到乾隆即位时心有不甘呢?真的不甘心的话,康熙在的时候就会有端倪了。就算真的心有不甘,他也不会以搞事情、拆乾隆的台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所以,弘昼既不是大智若愚,也不是心生怨怼,他一直以来就是这样的性格。在康熙在位的时候,他没有表现出来,是因为他三哥弘时之前骄纵跋扈,已经惹到康熙的逆鳞,落到一个悲惨的下场,他不愿步三哥的后尘,所以那时还要装装样子;康熙死后,他不用顾及那么多了,于是恢复了本性。
乾隆与他一同长大,肯定很早就了解他胆大妄为的性格,因而虽然对他无可奈何,不过也极宠爱他,连他顶撞自己的事情都一带而过,没有处罚他。乾隆不仅对这个弟弟友善,对自己已故的哥哥也很好,他在即位后,将弘时被废的宗籍恢复,这似乎也是在表达对自己父亲的抗议。乾隆这一世在历史中也是很难能可贵的,他们遵从父亲的遗愿,没有重历康熙时的九子夺嫡,而是兄友弟恭,这其中的缘由与乾隆的性格是分不开的。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云台,江苏扬州仪征人,是清朝中期一位集学者、官员于一身的杰出人物。他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太傅,以勤...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09-18 田文镜:历史天平上的复杂官声在清朝雍正年间,田文镜是一位极具争议的官员。他以铁腕手段推行改革,在整饬吏治、推行新政方面成效显著,却也因行事严苛而饱受诟病。要评判田文镜究竟是“好官”还是“坏...
雍正如何继位的 田文 2025-09-18 奏折制度:清代皇权运作的精密齿轮奏折制度作为清代特有的官文书体系,自康熙年间萌芽至乾隆年间定型,贯穿整个清朝统治周期,成为君主专制制度的核心技术载体。这一制度通过“点对点”的保密通信机制,将皇...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9-18 讷亲与甄嬛:宗亲纽带下的权力交织在清宫剧《甄嬛传》及其衍生作品中,甄嬛作为核心人物,其历史原型为清雍正帝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而讷亲,这位活跃于雍正、乾隆两朝的重臣,恰是钮祜禄氏家族的显赫成员。...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9-18 大小和卓:叛乱烽烟中的末路悲歌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秋,阿富汗巴达克山境内的柴扎卜山谷,两具血肉模糊的尸体被草草掩埋于土墙之下。大和卓波罗尼都与小和卓霍集占——这对曾煽动南疆十万部众叛乱...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大和卓 2025-09-15 岳钟琪为何不反清:家族、现实与政治的交织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岳钟琪作为岳飞的后裔,本应是反清复明的天然旗帜,却始终对清廷忠心耿耿,甚至在面对策反时主动告密,最终在乾隆朝仍获重用。这一看似矛盾的选择,实...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岳飞 2025-09-12 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疆域整合与伊犁将军的设立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随着大小和卓兄弟的败亡,一场持续三年的叛乱在葱岭以东的南疆大地落下帷幕。这场由白山派首领波罗尼都、霍集占兄弟发动的叛乱,不仅考验着清...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小和卓 2025-09-12 乾隆帝皇位传承:十五子永琰的继位之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帝)在位六十年,实际执掌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他共有十七位皇子,但最终继承皇位的并非嫡长子或备...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9-11 张东官与刘善东:跨越时空的厨艺传奇与历史迷雾在中国烹饪史上,张东官与刘善东是两位常被提及的名字,但他们的故事却因历史记载的模糊与文艺创作的演绎,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一位是乾隆御膳房的“江南第一名厨”,一...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9-11 火耗归公:雍正整顿吏治与充实国库的双重变革康熙末年,清朝看似延续“康乾盛世”的繁荣表象,实则暗藏危机。由于长期对外用兵、赈灾开支及官员贪腐,国库银两仅存800万两,财政濒临崩溃。地方官员为填补亏空,借“...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9-1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