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最聪明的儿子:李恪怎么死的?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在封建王朝中,有一种虽然不是皇帝,但常常比皇帝还要厉害,这种人就是外戚。
我们今时今日看秦始皇为何能扫六合,有一个原因之一就是秦始皇的祖父们解决了贵族,压制了贵族的权利,进而使庶族子弟能够立军功走上高位。
而反面例子就是楚国,楚国从春秋时期开始实施大吞并策略,所以走到战国的时候,它的疆域是最大的,但楚国为何没有能像秦国那般成为吞并六国的最终胜利者呢?
主要的原因就是楚国国内大族的权利凌驾在了皇权之上,楚王做任何事都要给大族们交代,这种皇权不集中导致楚国无法和秦国争雄。
秦灭楚汉之争,项羽打算开历史倒车,他想成为周天子,结果人民反对他,诸侯割据代表战争没有结束,经历了太长时间的战争人民太渴望和平了。
如何才能实现和平呢?
自然是天下一统,皇帝不发神经!
所以刘邦是众望所归!
建立了汉朝之后,刘邦很快得出一个结论,异姓封王这件事儿不能干,所以他很聪明的用了异姓不能封王这招来制衡功臣。
但他没有想到,他的正牌夫人可不是善茬,所以在刘邦驾崩后,吕后开始了一个封建制度中的新历史——外戚专权!
在吕后之前,我们看到历史上也不乏女性出现在执政的舞台上,比如说芈八子秦宣太后,这位秦宣太后虽然也坐上过主政之位,但也没有大肆安排自己的娘家人进入朝堂不是。
但吕后不一样,各种侄儿、表弟表兄各种安排!
所以我们说,吕后的一系列操作,给后来的历代王朝开了一个不好的头,所以外戚一词开始变得尤为尴尬,历代皇帝不得不一边依靠外戚,一边又想尽办法压制着外戚。
这样的事情昏庸无能之君避免不了,连一些被称之为圣明之君的皇帝也避免不了。
比如说李世民很厉害吧!但他也阻挡不了外戚给自己下跘子!
比如说李世民时期就有一个外戚叫做长孙无忌,这人从李世民打江山的时候就跟着李世民,立下过许多大功,并且还有外戚的身份,自然深得李世民信任,所以权利地位都很高。
我们都知道,李世民在玄武门发动兵变解决了两位倒霉的兄弟从而成为了皇帝,所谓因果循环报应不爽,李世民好几个儿子,下场都非常不好。
比如李承乾因为被扣上谋反的帽子,结果凉凉了,还比如魏王李泰,直接遭到了流放。
所以李世民晚年在挑选继位者的时候,非常为难,他原本是想选择里面比较聪明的李恪,但由于李恪的生母是前朝的公主,群臣反对啊!而带头者就是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极力推荐李治为继任者,为什么推荐李治?因为李治从小体弱多病,从而性格有点软弱。很明显,相对于聪明能力出众的李恪而言,李治成为皇帝更容易受控制。
所以在李世民晚年,长孙无忌带领一帮朝臣不断给李世民施压,并且主要的针对点就是李恪的生母为前朝公主这件事。
李世民面对群臣的反对也毫无办法,从而一直没有决断。而正是这样没有决断,结果断送了李恪的性命!
因为李世民一天没有决断,那么李恪将是长孙无忌送李治上位的潜在威胁者。所以在朝堂之上,长孙无忌和李恪的支持者们明争暗斗,当然这些仇都被长孙无忌记在了李恪身上。
当然,由于长孙无忌占着上风,李世民最终将李治封为了太子。
后来太宗驾崩,李治继位,可是长孙无忌对于李恪的恨还是没有退去,他一直都在寻找机会彻底解决李恪。
一方面,李恪深得民心,另一方面李恪在朝堂上也有一批支持者,经常和长孙无忌明争暗斗。
不久长孙无忌就利用一场政治事件将李恪送上了断头台。
这件事的导火索是高阳公主谋反事件,这个事件牵连了许多大臣,其中排在前面的就是高阳公主的丈夫房遗爱。
这位房遗爱在狱中被大刑加身,于是吐出了一个个参与者,而这些参与者中一些人是啥也没干不知道怎么就成为了参与者的人。
这就是所谓人在家里坐,锅从天上来!
在房遗爱招供的名单里,就有李恪的名字,关于房遗爱为何要冤枉李恪,这点很迷,一说李恪的名字是长孙无忌加上去的,一说长孙无忌许诺给房遗爱,只要招供李恪出来,那么就放房遗爱一条生路。
不管过程到底真相何为,反正李恪是被扣上了逆反的头衔,被下令赐死!
所以在李恪冤枉赐死之时,李恪也明白了这就是长孙无忌干的坏事儿,于是死前发出了悲戚的诅咒:若高祖显灵,必灭你全族!
这句诅咒包含着非常大的恨意,但当时的长孙无忌也没有理会太多,只当是将死之人的愤恨!
李恪死后,李世民没有别的选择了,最终李治成为了唐朝第三位皇帝,李治成为皇帝后,长孙无忌也得到了更大的权势。
但是他没有想到,日后会出个武则天,直接让他几十年积累的权势全部付诸东流。
在李治想要废王皇后立武则天时,长孙无忌自持功高没有站出来支持武则天,进而遭到了李治和武则天联手流贬,一家大小被流放为奴,而长孙无忌也在流放中被迫自杀。
这也应了李恪临死前发的毒誓。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传国玉玺始终是最具象征意义的权力信物。自秦始皇命李斯以和氏璧雕琢“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玉玺起,这枚承载着“天命所归”的玉器便成为历代...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09-18 尤俊达是好人吗?——历史与文学交织下的复杂镜像在隋唐英雄的传奇叙事中,尤俊达(原型为唐朝名将牛进达)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他既是《隋唐演义》中绿林总首领“铁面判官”,又是历史中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的开国将领...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7 李世民未亲养新城公主:礼制、现实与情感的交织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伉俪情深,二人育有七名子女,其中新城公主作为幼女,自出生便承载着父母无尽的宠爱。然而,这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幼年却未由父亲亲自抚养,...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2025-09-17 温大雅能否跻身凌烟阁:一场权力、伦理与历史叙事的博弈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开国元勋而设立的“功臣博物馆”,其入选标准不仅关乎军功政绩,更暗含政治派系平衡与皇权合法性建构的深层逻辑。温大雅作为唐初重...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7 尉迟恭后代被灭族:历史迷雾中的家族兴衰与真相探寻尉迟恭(585年—658年),字敬德,朔州平鲁下木角人,唐朝开国名将,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以勇猛善战著称,在玄武门之变中力助李世民夺取帝位,晚年更是被后...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6 沙丘之变:秦始皇帝国的黄昏与权力崩塌的序曲公元前210年夏,秦始皇第五次巡游的车队行至沙丘平台(今河北广宗),这位以“千古一帝”自居的统治者,在鲍鱼掩臭的辒辌车中咽下最后一口气。这场看似寻常的死亡,却因...
秦始皇陵 2025-09-16 贞观之治:盛唐序章中的治世密码公元627年至649年,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被后世反复称颂的治世——贞观之治。这一以唐太宗李世民年号命名的时期,不仅是中国古代集权社会治理的典范,更以其政治清明...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6 唐太宗四妃考据:制度、身份与宫廷权力结构的镜像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帝王之一,其后宫制度与嫔妃群体不仅是皇权运作的微观缩影,更折射出隋唐之际门阀政治向皇权集中的转型过程。根据《唐六典》《旧唐...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5 贞观长歌:解码唐太宗李世民的帝王密码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帝王谱系中,唐太宗李世民以“千古一帝”的尊号独树一帜。他以二十三年统治重塑华夏文明格局,其治国方略至今仍被视为理想政治范本。从虎牢关的硝烟到凌烟...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5 秦始皇的情感迷局:黎姜与阿若,谁才是他心中的白月光?秦始皇嬴政,这位以“德兼三皇,功过五帝”自诩的千古一帝,其政治功绩与铁腕统治早已被历史铭刻。然而,在宏大的历史叙事背后,他的情感世界却如迷雾般难以捉摸。关于他是...
秦始皇陵 2025-09-1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