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厚葬诏》由唐太宗李世民专门颁布,要求臣民们养成节俭丧葬的好习惯。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人们一贯崇尚先人去世后进行厚葬,尤其是那些帝王宗室、王公贵族等达官贵人,更是把大量的金银财宝都陪葬到自己的墓室内。
但是,也有一个比较崇尚节俭丧葬的王朝,这个王朝就是——大唐王朝。
实际上,在唐朝开国初期,社会上也充斥着厚葬的不良风气,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一代明君,专门颁布了一道诏书《戒厚葬诏》,要求所有臣民都崇尚节俭丧葬的好习惯。

《戒厚葬诏》原文如下:
朕闻, “死者终也,欲物之反于真也;葬者藏也,欲人之不得见也。”上古垂风,未闻于封树;后圣贻范,始备于棺椁。讥僣侈者非爱其厚费;美俭薄者实贵于无危。
是以唐尧圣帝也,毂林有通树之说;秦穆明君也,橐泉无丘龙之处。仲尼孝子也,防墓不坟;延陵慈父也,赢博可隐。洎乎阖庐违礼,珠玉为凫雁;始皇无度,水银如江海。因多藏以速祸,由有利以招辱。
朕居四海之尊,承百王之弊;未明求衣,中宵载惕。虽送往之典,详诸仪制;失礼之禁,著在刑书。而勋戚之家,或流遁于习俗;闾阎之内,或侈靡而伤风。以厚葬为奉终,高坟为行孝。遂使衣衾棺椁,极雕刻之华;刍灵明器,穷金玉之费。富者越法度以相高,贫者破资产以不逮。徒伤教义,无益泉壤。
为害既深,宜有惩革。其公以下,爰及黎庶,送终之具有乖令式者,明加检察,随状科罪。在京五品以上及勋戚之家,录状闻奏。
翻译一下:
我听说“所谓死,就是生命的终结,也就是让事物返璞归真;葬,就是藏起来,让人不能看到”。上古时代留下来的风俗,没听说有建坟立碑的,后来圣人定下了规矩,才开始使用棺椁。谴责奢侈浪费的人,并不是舍不得钱财;赞美节俭薄葬,确实这样做会平安无事。
所以,唐尧是圣明的帝王,死后简单地埋葬于毂林,被传为美谈,秦穆公是开明的君主,他的坟墓没有高高的坟堆。孔子是孝子,坟基不起高坟;季扎是慈父,把儿子埋在赢、博之间而不埋在乡里。到了吴王阖闾却违背礼法制度,用珠玉制成野鸭来做陪葬品,秦始皇极度铺张,用水银造成江河湖海。他们因为随葬的贵重物品太多而很快带来灾祸。

我身为天子,治理这个国家,必须有未雨绸缪精神和忧患意识。虽然说丧葬制度在礼书上有详细的规定,失礼违禁的条款也写得清楚,但是,皇亲国戚、元勋功臣之家,有的仍按陈规陋习办事;普通百姓有的也铺张浪费而丢掉了俭朴的风尚。认为厚葬才是送终,修建高坟才是行孝。
于是,使得随葬的衣被、棺椁,极度奢华;殉葬的用品也多用金银珠玉。富贵之家超越法度而互相攀比铺张,贫穷人家倾家荡产也赶不上。这种奢侈铺张的行为,白白地败坏了先人遗留下来的美好传统,而对九泉之下的死者却没有丝毫的好处。
这种厚葬的现象为害已很深了,应该有所革除。凡是公以下的官员以及平民百姓,从今以后,送葬的器物如有违令,或规定的,必须严查,依据情节的轻重给以治罪。在京的五品以上官员以及皇亲国威、元勋功臣之家,要写成书面报告,呈奏上来。
唐太宗李世民是大唐王朝的第二位皇帝,他也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开明君主,他在位期间,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减轻刑罚,善于用人,虚心纳谏,采取了许多有益于国计民生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呈现出少有的盛世局面,这一盛世被称为“贞观之治”。

唐太宗颁布《戒厚葬诏》 就为了革除“厚葬为奉终,高坟为行孝”的不良社会风气,禁止丧葬逾越礼仪制度而颁布的诏书。
在当时,无论是王公大臣还是平民百姓,都纷纷高坟厚葬、奢侈铺张,有的甚至不惜倾家荡产,以此来显示对死者的孝敬。一时间,厚葬“徒伤教义,无益泉壤”,礼仪制度遭到破坏,形成了不良的社会风气。
在这种情况下,唐太宗颁布这道诏书严禁厚葬之风,要求人们移风易俗,并雷厉风行地命令有关部门对“其公以下,爰及黎庶”都要严加检查,根据违反的具体情况给当事人定罪,并且要求在京的五品以上官员以及皇亲国戚、元勋功臣之家,要写成书面报告,一一呈奏上来。
由于唐太宗提倡节俭,限制铺张奢靡的消费,使得贞观年间“风俗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
由此可见,《戒厚葬诏》的颁布和推行,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扭转是非常重要的,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大唐王朝之所以能成为我国历史上辉煌的一个王朝,与唐太宗在位时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是分不开的。
在中国历史上,藩王造反的案例并不鲜见,但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的两次权力更迭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历史图景。前者以"玄武门之变&quot...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30 玄武门惊变:李世民如何以非嫡长子之身登顶皇权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李世民亲手射杀胞兄李建成,部将尉迟敬德斩杀李元吉。这场被称为“玄武门之变”的政变,不仅改写了唐朝历史走向,更颠覆了传统嫡长...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30 功高震主与制度桎梏:李渊对李世民复杂态度的深层剖析在隋末乱世中,李渊父子以雷霆之势终结了三百余年的分裂,但唐朝开国史却因玄武门之变的血腥而蒙上阴影。李世民以"天策上将"之姿横...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30 玄武门前夜:李世民“中毒”事件的历史迷雾与权力博弈公元626年5月的一个深夜,长安城东宫灯火通明。秦王李世民应太子李建成之邀赴宴,却在席间突感心痛,吐血数升。这场看似寻常的兄弟聚会,实则是唐朝初年权力斗争的导火...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30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的惊世之举:“跪而吮上乳”背后的权力博弈与情感密码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太极宫北门玄武门爆发了一场改变中国历史的政变。秦王李世民以雷霆手段射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随后浑身浴血地走向太极宫深处,与惊魂未...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29 玄武门前的血色棋局:李渊22子中为何仅三人逐鹿皇位?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这位开国君主共有22个儿子,但最终围绕皇位展开殊死搏斗的,仅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人。这场看似反常的权力争夺,实则是嫡...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29 丹药与宿疾的双重绞杀:唐太宗李世民死亡真相再探公元649年5月26日,唐太宗李世民崩于终南山翠微宫含风殿,终年51岁(一说52岁)。这位开创“贞观之治”的盛世明君,其死因在正史中仅以“暴疾不救”四字轻描淡写...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28 战神之憾:秦琼凌烟阁末位的深层密码在唐太宗李世民亲设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榜中,秦琼位列末席,与尉迟恭第七、程咬金第十九的排名形成鲜明对比。这位以“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闻名的战神,为何在功臣榜中屈居...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秦琼 2025-10-24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那句被历史铭记的“诅咒”与大唐皇室的宿命轮回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李世民的弓箭与尉迟敬德的槊锋撕裂了李唐皇室的亲情。当李建成、李元吉的血浸透太极宫的台阶,李渊——这位开创大唐基业的开国之君...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23 贞观之治的隐秘支柱:长孙皇后如何以柔克刚铸就盛世在中国古代帝王史中,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被誉为政治清明的典范。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背后,站着一位以智慧与德行改写历史进程的女性——长孙皇...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2025-10-23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