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下面由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明朝末年,党政的出现和东林党的产生与发展对明朝的历史进程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并对明朝的历史结局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
本文从对党政进行阐述入手,对东林党发展的历史背景进行了分析。
明代中后期的党政大多起源于士大夫党社的发展。党即是指明代末年士大夫阶级活跃的运动。而社多指一般读书人活跃的运动。
其中较为著名并对明朝产生较大影响的党社有东林党、复社等,其发展历史贯穿了整个明朝末年并对明朝的灭亡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明朝党政简述
通常而言,明代的党是指一般士大夫活跃阶级的运动,其产生与明朝自身的政治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明朝党政的出现主要与内阁权力的提升和京察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以下从两个方面 出发,对明朝党政进行了分析。
其一是内阁因素。
从明代中期开始,内阁的权力不断提升并开始成为明朝政治的核心,内阁通过六部对天下的政事有着重要的影响。
虽然六部听命于内阁,但是明朝的监察机关,即御史大夫和六科给事中对内阁和六部起着重要的监察作用。
随着内阁权力的不断增大,内阁与以御史大夫为首的言官之间的摩擦越来越大,并慢慢发展到了势成水火。
而以御史大夫为首的言官通常代表着一般士大夫阶级的舆论,因此大多得到人民的同情与支援。
因此,言官在朝中与士大夫阶层中的影响力日益提升,与此同时,内阁的势力则相对削弱。
所以,内阁为了保持对六部的控制和对政令的影响,则不得不同言官相勾结,于是,则产生了党派。
其二是京察因素。
除此之外,明朝党政的产生与京察的发展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所谓京察是指 明代考核 京官的一种制度。通常而言京察六年举行一次。以“四格 ”、“八法”为主要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
四格即是指守、政、才、年,并按照其考察结果分为称职、勤职、供职,称职者可以得到升任外地重要官职的优先权。
而八法即是指酷、无为、贪、年老、不谨、有疾、才弱、浮躁。
凡是凡有八法的官员,明朝政府都会给予提问、降职、革职等处分, 其中年老和有疾的官员则会退休。
八法在明代后期去除贪和酷变成 了六法。四职与八法产生的初始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考 察官员并进行官员的升迁与降职,但是后来则成为了党政产生的重要背景。
不同政治理念、政治派别的士大夫通过京察进行残酷的党派倾轧与党派清洗。
对于同一党派 、同一政 治理念的士大夫,在京察中则多进行互相保护,例如考察官员是同一党派的士大夫,则多以“四格”作为考察结果。
而对于不同党派的士大夫,考察官则多以八法进行整治,迫使其降职、外调或者退休,从而打击不同党派的人士并使自己党派的士大夫可以渗透入该部门并取得权力。
二:东林党发展的历史背景分析
东林党是指明朝中后期以江南士大夫为首的士大夫政治集团。
东林书院对东林党的诞生于有着重要的影响。1604年,顾宪成等士大夫修复了宋代 的东林书院,并与高攀龙等人在此进行讲学。
他们在进行讲学的同时对朝政进行评论,并对朝政政治人物进行品评,这种行为在当时被称之清议,并开始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
因此,朝中与在野的各色政治人物、东南城市的士大夫势力、还有某些地区的实权派开始以东林书院为核心形成了独特的政治派别,这个派别因与东林书院有着密切联系而被世人称之为东林党。
在明朝的政治过程中,与东林党政见不和的有内阁大臣方从哲、王锡爵等,这些政治人物通常被称为浙党。
除此之外,明朝中还有秦党 、楚党 、齐党、宣党等不同的党派。
在明神宗统治后期,明朝中期就开始有了的宦官专权现象现象达到了顶峰。
宦官统治着中央大权并进行残酷的统治,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导致了政治日益腐化和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在魏忠贤专权时期形成了明代最大的阉党集团,与东林党对立的浙党、秦党、楚党、齐党、宣党纷纷依附阉党。
同时在争国本论、三王并封、建储之议、福王之国、挺吉案、红丸案、移宫等案中与东林党进行持续的倾轧与斗争。
在这之后阉党开始对东林党进行血腥的镇压与清洗。
1624年,东林党人因为弹劾魏忠贤而被捕,与此同时大量的东林党人被杀害、撤职 、降职。
在这之后,魏忠贤又令人编写《三朝要点》,以之前的案件为斗争借口毁坏了东林书院并大肆打击东林党人,大批著名东林党人,如周起元、高攀龙分别被迫害致死。
除此之外,依附了阉党的浙党、秦党、楚党、齐党、宣党等党派人物,分别伪造东林党人恶名并列榜进行迫害,凡是列入该榜的东林党人生者追放、死者追夺。
阉党同时还撰写《东林点将录》一书,将著名的东林党人以水浒人物的排列方式进行排名进行迫害,这些都导致了党政的不断恶化和对东林党的毁灭性打击。
直到崇祯帝登基、魏忠贤自缢而死和《三朝要点》被销毁,东林党人的势力又开始重新膨胀,并开始对浙党秦党、楚党、齐党、宣党等“阉党羽翼”进行持续性的清算。
这又导致了明朝党政的持续和政治环境的日益恶化,同时延续到了钱谦益、周延儒、温体仁之间的互相倾轧,并对袁崇焕的冤死与崇祯帝的自缢、明朝的灭亡都有着重要影响。
在清兵占领北京、明朝灭亡之后,党政在南明小朝廷中仍旧进行着,如东林党人史可法与马士英等人的斗争,吴党、楚党的互相倾轧都导致了明朝小朝廷的快速灭亡。
在元末明初的乱世风云中,朱元璋与张定边皆是举足轻重的人物。朱元璋作为明朝开国皇帝,以铁腕手段和雄才大略建立了大明王朝;张定边身为陈友谅麾下猛将,勇猛善战,在诸多...
朱元璋多少岁 陈友谅 2025-04-17 朱元璋与韩宜可:君臣纠葛背后的真相探寻在明朝初期的历史舞台上,朱元璋与韩宜可之间的故事宛如一部跌宕起伏的戏剧,充满了矛盾与转折。韩宜可,这位以直言敢谏著称的官员,其命运与朱元璋的统治紧密相连,最终却...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4-17 探寻李醒芳原型:历史与虚构的交织在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中,李醒芳这一角色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然而,关于李醒芳的原型,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人,却成为了许多观众心中...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4-11 汤和与朱元璋:从放牛娃到君臣的七十年情义汤和(1326-1395)与朱元璋(1328-1398)的交集,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传奇的君臣关系之一。两人不仅是同乡发小,更在元末乱世中携手缔造大明王朝,最终以“...
朱元璋多少岁 汤和 2025-04-07 靖难之变:一场改写明朝命运的皇权博弈靖难之变(1399-1402年),是明朝初年一场持续四年的皇室内战,其本质是藩王朱棣与建文帝朱允炆围绕皇权合法性的血腥争夺。这场战争不仅颠覆了朱元璋设计的“家天...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4-07 明太祖朱元璋陵墓为何称为孝陵?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从一个贫苦的农民子弟,一步步崛起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一生充满了奋斗与传奇。而关于他的陵墓为何称为孝陵...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8 朱元璋晚年杀子之谜:是否为长孙铺路?在中国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从一个贫苦的农民起家,最终建立了大明王朝,其政治手腕和军事才能都令人叹为观止。然而,在他晚年,一系列关于他...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6 徐达墓碑高于朱元璋:愧疚之情还是另有隐情?在中国古代,墓碑的高低往往象征着墓主人的身份与地位。然而,在明朝开国功臣徐达的墓前,却矗立着一座比皇帝朱元璋墓碑还要高的神道碑,这一现象引发了后世的诸多猜测。有...
朱元璋多少岁 徐达 2025-03-25 朱元璋“火烧庆功楼”:历史真相与民间传说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关于他是否“火烧庆功楼”以铲除功臣的传闻,却一直是民间和文艺作品中津津乐道的话题。那么,朱元...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5 朱元璋:从放牛郎到开国皇帝的传奇之路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朱元璋无疑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从一个贫苦的放牛郎,一步步成长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人生经历充满了艰辛与奋斗。贫苦出身,放牛为生朱元璋,...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