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下面由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明朝末年,党政的出现和东林党的产生与发展对明朝的历史进程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并对明朝的历史结局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
本文从对党政进行阐述入手,对东林党发展的历史背景进行了分析。
明代中后期的党政大多起源于士大夫党社的发展。党即是指明代末年士大夫阶级活跃的运动。而社多指一般读书人活跃的运动。
其中较为著名并对明朝产生较大影响的党社有东林党、复社等,其发展历史贯穿了整个明朝末年并对明朝的灭亡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明朝党政简述
通常而言,明代的党是指一般士大夫活跃阶级的运动,其产生与明朝自身的政治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明朝党政的出现主要与内阁权力的提升和京察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以下从两个方面 出发,对明朝党政进行了分析。
其一是内阁因素。
从明代中期开始,内阁的权力不断提升并开始成为明朝政治的核心,内阁通过六部对天下的政事有着重要的影响。
虽然六部听命于内阁,但是明朝的监察机关,即御史大夫和六科给事中对内阁和六部起着重要的监察作用。
随着内阁权力的不断增大,内阁与以御史大夫为首的言官之间的摩擦越来越大,并慢慢发展到了势成水火。
而以御史大夫为首的言官通常代表着一般士大夫阶级的舆论,因此大多得到人民的同情与支援。
因此,言官在朝中与士大夫阶层中的影响力日益提升,与此同时,内阁的势力则相对削弱。
所以,内阁为了保持对六部的控制和对政令的影响,则不得不同言官相勾结,于是,则产生了党派。
其二是京察因素。
除此之外,明朝党政的产生与京察的发展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所谓京察是指 明代考核 京官的一种制度。通常而言京察六年举行一次。以“四格 ”、“八法”为主要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
四格即是指守、政、才、年,并按照其考察结果分为称职、勤职、供职,称职者可以得到升任外地重要官职的优先权。
而八法即是指酷、无为、贪、年老、不谨、有疾、才弱、浮躁。
凡是凡有八法的官员,明朝政府都会给予提问、降职、革职等处分, 其中年老和有疾的官员则会退休。
八法在明代后期去除贪和酷变成 了六法。四职与八法产生的初始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考 察官员并进行官员的升迁与降职,但是后来则成为了党政产生的重要背景。
不同政治理念、政治派别的士大夫通过京察进行残酷的党派倾轧与党派清洗。
对于同一党派 、同一政 治理念的士大夫,在京察中则多进行互相保护,例如考察官员是同一党派的士大夫,则多以“四格”作为考察结果。
而对于不同党派的士大夫,考察官则多以八法进行整治,迫使其降职、外调或者退休,从而打击不同党派的人士并使自己党派的士大夫可以渗透入该部门并取得权力。
二:东林党发展的历史背景分析
东林党是指明朝中后期以江南士大夫为首的士大夫政治集团。
东林书院对东林党的诞生于有着重要的影响。1604年,顾宪成等士大夫修复了宋代 的东林书院,并与高攀龙等人在此进行讲学。
他们在进行讲学的同时对朝政进行评论,并对朝政政治人物进行品评,这种行为在当时被称之清议,并开始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
因此,朝中与在野的各色政治人物、东南城市的士大夫势力、还有某些地区的实权派开始以东林书院为核心形成了独特的政治派别,这个派别因与东林书院有着密切联系而被世人称之为东林党。
在明朝的政治过程中,与东林党政见不和的有内阁大臣方从哲、王锡爵等,这些政治人物通常被称为浙党。
除此之外,明朝中还有秦党 、楚党 、齐党、宣党等不同的党派。
在明神宗统治后期,明朝中期就开始有了的宦官专权现象现象达到了顶峰。
宦官统治着中央大权并进行残酷的统治,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导致了政治日益腐化和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在魏忠贤专权时期形成了明代最大的阉党集团,与东林党对立的浙党、秦党、楚党、齐党、宣党纷纷依附阉党。
同时在争国本论、三王并封、建储之议、福王之国、挺吉案、红丸案、移宫等案中与东林党进行持续的倾轧与斗争。
在这之后阉党开始对东林党进行血腥的镇压与清洗。
1624年,东林党人因为弹劾魏忠贤而被捕,与此同时大量的东林党人被杀害、撤职 、降职。
在这之后,魏忠贤又令人编写《三朝要点》,以之前的案件为斗争借口毁坏了东林书院并大肆打击东林党人,大批著名东林党人,如周起元、高攀龙分别被迫害致死。
除此之外,依附了阉党的浙党、秦党、楚党、齐党、宣党等党派人物,分别伪造东林党人恶名并列榜进行迫害,凡是列入该榜的东林党人生者追放、死者追夺。
阉党同时还撰写《东林点将录》一书,将著名的东林党人以水浒人物的排列方式进行排名进行迫害,这些都导致了党政的不断恶化和对东林党的毁灭性打击。
直到崇祯帝登基、魏忠贤自缢而死和《三朝要点》被销毁,东林党人的势力又开始重新膨胀,并开始对浙党秦党、楚党、齐党、宣党等“阉党羽翼”进行持续性的清算。
这又导致了明朝党政的持续和政治环境的日益恶化,同时延续到了钱谦益、周延儒、温体仁之间的互相倾轧,并对袁崇焕的冤死与崇祯帝的自缢、明朝的灭亡都有着重要影响。
在清兵占领北京、明朝灭亡之后,党政在南明小朝廷中仍旧进行着,如东林党人史可法与马士英等人的斗争,吴党、楚党的互相倾轧都导致了明朝小朝廷的快速灭亡。
朱元璋与沈万三的恩怨,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君臣冲突之一。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以铁腕手段巩固政权,而江南首富沈万三的覆灭,则成为其打击豪强、重塑社会秩序...
朱元璋多少岁 巨商沈万三 2025-08-05 徐达正史死因考辨:历史迷雾中的真相与传说在中国古代开国功臣的群体画像中,徐达始终占据着特殊地位。这位出身淮西的将领,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助朱元璋完成统一大业,却在洪武十八年(1385年)突然离世,享年五十...
朱元璋多少岁 徐达 2025-07-30 达兰皇后:从陈友谅宠妃到朱元璋宫廷的悲剧终结者达兰,这位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复杂印记的女子,其人生轨迹与陈友谅、朱元璋两位乱世枭雄紧密交织。她曾是陈友谅的宠妃,后成为朱元璋的达定妃,最终却因复仇执念与宫廷阴谋走...
朱元璋多少岁 陈友谅 2025-07-29 傅友德后代子孙的流散与传承:乱世中的家族史诗明初名将傅友德以“七战七捷”的军事传奇闻名史册,却在洪武二十七年因“谋反”罪名被朱元璋赐死,家族遭灭顶之灾。然而,这位战功赫赫的将领并未绝后,其子孙在历史洪流中...
朱元璋多少岁 傅友德 2025-07-29 朱元璋:历史天平上的功过双面镜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性的帝王之一。他以赤贫之身推翻元朝统治,开创大明王朝,却在治国过程中展现出铁腕手段与严酷统治。这位“草根皇...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7-25 方国珍兵力考:元末割据势力的军事力量解析元末乱世,群雄并起,方国珍作为最早举旗反元的势力之一,凭借浙东三郡(庆元、台州、温州)的地理优势与强大的水军力量,在元廷与朱元璋之间周旋近二十年。然而,关于其兵...
朱元璋多少岁 方国珍 2025-07-23 朱棣生母之谜:正史记载与民间传说的千年博弈明成祖朱棣(1360-1424年)作为明朝最具争议的皇帝,其生母身份问题自明代中期便成为史学界悬案。官方史书《明史》《明实录》明确记载其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孝...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7-17 刘伯温的最后一个预言:历史迷雾中的智慧回响1375年寒冬,浙江青田的刘府内,病榻上的刘伯温将长子刘琏唤至身前。这位辅佐朱元璋定鼎天下的谋臣,在弥留之际留下四句谶语:"蓝玉骄纵,必遭灭族...
朱元璋多少岁 蓝玉 2025-07-10 明朝都察院:皇权下的监察利剑与制度困局在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进长河中,明朝都察院以其严密的体系、广泛的职权和深远的影响,成为封建专制时代监察体系的巅峰之作。作为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强化中央集权的重要...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7-09 朱元璋文字狱:历史迷雾中的真相探寻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文字狱犹如一道道阴霾,笼罩着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成为专制统治者钳制思想、维护权威的残酷工具。朱元璋,这位从草根崛起的大明开国皇帝,其...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7-0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