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清朝八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朝养一个八旗兵要花多少钱?算完账才知道,大清活该灭亡。
自皇太极带领清军入关后,那些只能在边远地区闯荡的满洲八旗子弟,可谓是一跃枝头变凤凰,成为了社会地位极高的贵族子弟。
我们常看得清朝宫廷剧《甄嬛传》中这样形容华妃娘娘:“满蒙八旗加起来都不如华妃娘娘凤仪万千”。由此亦可见出,八旗子弟可谓是清朝血脉的正统了。
自然被清统治者给予极高的优待,那么,我们下面细细探究一下,清政府到底为这些八旗子弟兵投资了多少。
01何谓八旗子弟?
我们都知道,清廷分了八旗,这还是与满洲人的生活习俗密切相关。满洲人生活在地势环境都相对恶劣的地方,因此,从事农业活动显然满足不了他们的日常生存,靠打猎维持生计是他们极为重要的谋生方式。
但是,在生活环境恶劣的边远地区,个人单独出去打猎,所遭遇的风险极大,并极可能将自己置身险地,所以他们多结伴而行,这样即使无法分得较多的食物,也能勉强维持生计。
到了后来,一起打猎的队伍逐渐壮大,他们开始发展为自己独立的部落,并寻求部落的标志,这也是后来满洲八旗形成的基本雏形,这些部落虽各自为营,但在一致对外的风口上却相当团结,以至于在清军入关的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严格来说,八旗子弟整日打猎为生,身体素质自然较强,反过来看满洲人八旗的制度,他们在非战争时候,打猎安息,一旦发生战争,所有人都是可以征战的士兵,由此可见,他们的军事力量与军事储备都较强。
清军入关后,自然要大肆嘉奖居功甚伟的八旗子弟,八旗子弟就成了人上人般的存在。在清朝王室筹建的时候,自然不能对战斗力极强的八旗加以懈怠。
而八旗为了维护自己的贵族地位,也会在军中填补八旗的有生力量,就这样,清朝皇室在满足八旗成为贵族的要求下,享受着八旗提供的强大兵源,二者互惠互利。
02八旗神坛的没落
八旗子弟兵是清王朝筹建的根基,所以清王朝的历任皇帝都对八旗子弟兵颇为优待。
甚至于在《大清律·名例》中规定,“凡旗人犯罪,笞仗各照数鞭责。充军留迁,免发遣,分别枷号”。
这展示出了旗人和汉人两种截然不同的惩罚政策,旗人在犯罪时是有优待政策的,这种特殊的偏爱给足了八旗子弟堕落的底气,以至于后来成为了清王朝覆灭的负担。
其实,在清王朝最初入关时,对于八旗子弟的管理还是相当严格的。清王朝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对八旗的出行管理相对严格,但是该有的优待却也没少,不管在不在京的八旗子弟,清王朝都把他们安排的极为妥当。
到了康熙时期,优惠政策可谓是只增不减,为了保障八旗子弟的生息,康熙皇帝在月钱翻倍的基础上,还给他们分发了封地,允许他们自称为贵族。
在打下清王朝后,八旗子弟一直养尊处优享受着清王朝的优待,在之后清廷闭关锁国后,八旗也无仗可打,在清政府的庇护下,过了将近两百多年的享乐生活。
常年的优待,让八旗子弟甚至于与社会脱节,丧失了自我生存的基本手段,以至于失去了清政府的供养之后,只能变卖家产以维持生计。
在庞大的清政府倒塌之后,八旗享受的一切优待都化为泡影,甚至于在战乱频繁的清后期,以武力安身的八旗,由于常年的养尊处优,早已没有了当初的战斗力。
在自顾不暇的清政府面前,八旗甚至是清政府最大的累赘。以至于有人评价说,“八旗严重地束缚了满族人民的发展。”
03入不敷出的绝唱
在清朝末期,清政府国库亏空严重,并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侵扰,清政府本身亦自顾不暇,更不用说再给八旗提供那格外优厚的待遇了。而我们再看清政府给予八旗的优惠政策,可谓是清廷覆灭的助推力。
我们现在看一下,清政府为了供养八旗花费了多少薪资。学者根据历史统计,每个成年的八旗子弟每月都能领到他们的份银,人们用“铁杆庄稼”来形容这一份补贴。
说明这一份补贴极为稳定,而这一份固定的钱财补给还只是为了满足他们的吃穿用度,这只是他们补贴的最小部分。
在顺治时期,有军籍的地位最低的八旗子弟每个月能够领取2两白银,没有军籍的地位最低的八旗子弟也有一两白银可以使用。
除此之外,这些旗人遇到结婚生孩子这种人生大事,还会给不低于20两的补贴。就按照最低等分的来算,如果一个旗人能够活到50岁,养这样一个八旗子弟,一年要花24两白银,一辈子最低也能领1200两白银。
再加上结婚生子,这种人生大事,大概在1340两左右。这还是地位最低的旗人的待遇哟。
稍微有点地位的,拿到的钱肯定不止这个数。
除此之外,八旗子弟还有住房补助基金,这一部分钱相当于是额外的津贴,原本就有房子的八旗子弟,相当于白得了一份补助。
此外,清政府拨出了一部分钱财去满足八旗的兴趣爱好,这可谓是多余的开支,这样看来,八旗子弟一个月即使什么都不做,也可以领得一份相当优厚的薪水。
在之后随着清政府的发展,八旗子弟的队伍也逐渐扩大,清政府在八旗子弟身上需支出的份额也越来越大。
我们可想而知,每月平均的支出如此大数目的银两,对国库的亏损影响有多么大,久而久之,为了满足八旗子弟的享乐开支,甚至于军需、武器装备的采购都极为不及时,这也导致了清政府对外战争的连连失利。
其实,八旗子弟对于清政府的损害远不止此,西方国家靠鸦片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而这些鸦片的沉迷者中,八旗子弟是最有消费能力的。
他们沉迷于吸食鸦片所带来的混沌中,而这些购买鸦片的金钱却流入了资本的手中,他们借此购买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让中国步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巴西的一只蝴蝶振动翅膀,有可能在几周之后,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导致一场飓风”,或许,最终导致清王朝覆灭的根源在于八旗无休止的糜烂,清政府对于八旗无底线的优待,或许就是导致清朝消亡的那只蝴蝶翅膀。
从我们现代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八旗的萎靡还是清廷的覆灭,都不免让人唏嘘,我们也该认识到,只有真正出自双手的劳动才是长久之计。
在女真族的历史长河中,布喜娅玛拉(即东哥)与皇太极的名字常被并提,但二人是否真正有过情感联结或婚姻关系,需从历史与文学两个维度进行辨析。一、历史真相:布喜娅玛拉...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9-10 和硕公主与固伦公主:清朝皇室嫡庶之别的具象化符号在清朝的公主等级体系中,“和硕”与“固伦”不仅是两个封号,更是皇室嫡庶制度的具象化符号。自1636年清太宗皇太极仿明制确立公主等级制度以来,这两个封号始终承载着...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9-09 八旗:清朝统治的基石与枷锁八旗制度,作为清朝最核心的社会组织形式,既是满族从部落走向帝国的军事利器,也是最终拖垮王朝的沉重枷锁。这项起源于白山黑水间的制度,历经努尔哈赤、皇太极两代人的完...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8-28 八旗每一旗有多少兵马?深度解析清代八旗兵力配置清代八旗制度作为满族统治的核心军事与社会组织,其兵力配置直接关系到王朝的兴衰存亡。从努尔哈赤初创四旗到皇太极扩展为二十四旗,八旗的兵力规模与组织结构始终处于动态...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8-07 德因泽与皇太极:权力棋局中的隐秘博弈在清朝开国史上,德因泽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边缘人物。这位无姓氏记载、未生育子女的庶妃,因举报大妃阿巴亥与代善的暧昧关系而名留青史。然而,这场看似偶然的宫廷风波背后,...
皇太极的皇后 代善 2025-07-22 豪格结局:权力漩涡中的悲剧英雄在清朝初年波谲云诡的政治舞台上,皇太极长子豪格的命运如同一颗流星,短暂地闪耀后便坠入黑暗深渊。这位战功赫赫的肃亲王,最终在权力斗争中含冤而死,其结局不仅是个人的...
皇太极的皇后 豪格 2025-07-17 孙承宗的结局:忠烈殉国与历史悲歌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冬,清军分两路大举南侵,皇太极亲率大军直逼保定高阳。这座河北小城,因一位七十六岁老人的存在,成为明清战争史上最悲壮的注脚——明末名臣孙...
皇太极的皇后 孙承宗 2025-07-08 索尼:康熙朝的忠臣之辩与权力密码在清朝初年的政治棋局中,赫舍里·索尼的名字始终与“权臣”“忠臣”的争议相伴。这位历经皇太极、顺治、康熙三朝的元老,以首辅大臣之姿主导了少年康熙亲政的关键转折,却...
皇太极的皇后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06-20 代善为什么要杀儿子和孙子:清初权力漩涡中的亲情绞杀在清初皇权更迭的血雨腥风中,礼亲王代善亲手处决儿子硕托、孙子阿达礼的事件,堪称满洲贵族内部权力斗争最惨烈的注脚。这位历经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三朝的“铁帽子王”...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6-13 松锦大战:明朝错失的战机与必然的败局松锦之战是明崇祯十三年(清崇德五年,1640年)至崇祯十五年(崇德七年,1642年)间,清帝皇太极发动的一场旨在消灭明朝关外最后一支精锐、打通关宁锦防线的战略决...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6-1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