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温,字元子,东晋时期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权臣,晋明帝司马绍女婿,宣城太守桓彝长子。掌权期间,抑制朋党,改善吏治,抑制兼并,实施土断,重视民间疾苦,改善教育。三次出兵北伐,在声望受损后,奢求朝廷加九锡,受制于王谢势力阻碍,未能如愿。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元373年,大司马桓温入京朝见孝武帝,谢安与王坦之两位大臣前往新亭迎接。王坦之十分害怕,对谢安说:“此次迎接大司马,恐怕有去无回。”谢安说:“别怕,跟我走,保你平安无事。”
为何桓温入朝,王坦之会如此害怕呢?原来桓温来者不善,此次带兵入朝,意在铲除反对势力,震慑朝廷,要求加九锡,逼小皇帝禅位。
桓温是东晋时期的权臣,掌握着东晋的军政大权,有废立君王的大权。此前,因为看司马奕不顺眼,便废黜了他的帝位,另立司马昱为帝。
司马昱即位不到一年,却因处处受制至于桓温,忧愤而死。原本桓温以为司马昱临死前会主动将皇位禅让于己。可是朝中大臣擅作主张,另立小皇帝司马曜,这让桓温心里十分恼火。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桓温亲率大军回京,准备兴师问罪。朝中文武百官惴惴不安,人心惶惶。史书中这样记载:【坦之甚惧,安神色不变,曰:“晋祚存亡,决于此行。”】
当桓温威风凛凛地来到新亭时,他的身后跟随着大批的侍卫,漫山遍野都是严整以待的士兵,在寒风的吹拂下,旌旗招展,甚为雄壮。
百官哪里见过这样的阵势,早就吓得拜伏于地,连头也不敢抬起。王坦之更是浑身哆嗦,冷汗直冒,连手版也拿倒了。
只有谢安神色镇定,刚一入席,谢安便给了桓温一个下马威,他质问道:“听说有道义的诸侯,他们的军队是用来抵御外寇,为何明公在墙壁后埋伏那么多勇士呢?”
桓温尴尬地回答:“我正准备让他们离开呢。”说完便打发那些人撤离了。
谢安与桓温谈笑风生,二人一起聊了很久。谢安盛赞桓温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堪称国家的栋梁;桓温也钦佩谢安的过人胆识和崇高的威望,有王佐之才。
谢安以他的镇定和胆识,赢得了桓温的尊重。一直到谈话结束,桓温也没有为难谢安和王坦之。
虽然桓温暂时放了谢安与王坦之等人一马,但他篡位的野心丝毫不减。返回姑苏不久,他身患重病,立即上书,请求朝廷给他加九锡。
《智囊》中这样记载,【桓温病笃,讽朝廷加己九锡】
所谓的加九锡,王莽、曹操、司马昭等人都干过,基本等同于篡位。对于这种无礼要求,以谢安为首的朝臣当然不肯答应,但又不能明着反对。
面对这样的情形,谢安想出了一个妙招,他决定以拖待变。
《智囊》记载:【谢安使袁宏具草,安见之,辄使宏改,由是历旬不就。】意思是谢安命袁宏起草加锡诏书。文稿完成后,谢安却屡次要袁宏修改,因此延误十多天才定稿。
袁宏是一个大才子,文采非常好。他接到任务后,加班加点,便把加九锡的诏书拟好,及时交了上去。
但没过多久,就被退了回来,说诏书不合格。袁宏修改了好几次,但总被退回来,也没有说原因。
于是,袁宏把诏书拿给王彪之看,请他指点一二。王彪之看了后,只是不停夸,说他的这篇诏书文采飞扬,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袁宏知道他没说实话,纠缠着不放。王彪之熬不过他,才小声说道:“你不知道吗,桓温已经病入膏肓,估计活不了几天。”
袁宏经他这么一点拨,这才如梦初醒,于是,他配合着谢安,故意将事情拖着不办。
《智囊》中记载,【温薨,锡命遂寝】。就是说一直到桓温去世,这篇加九锡的诏书也没拟好,这事也就不了了之。
桓温之所以不敢以雷霆之势除掉谢安、王坦之等人,趁机夺取司马政权,那是因为他被谢安的才华和胆识所折服,他更忌惮于王、谢在朝中的权势与威望。
同时,桓温也敏锐地意识到,只要有谢安、王坦之这样的辅政大臣还在,司马政权还远未到寿终正寝的时候。所以,这也是桓温不敢逆天而行。
当然,谢安也敏锐地看清了当时的严峻形势,虽然身处险境,但他以大无畏的决心和胆识赢得了桓温的尊重,并多次化解了朝廷的危机。
而对于桓温临死前要求加九锡,则更像是一个小孩子的任性之举。谢安采取的策略是缓兵之计,以拖待变,一直耗到桓温油枯灯尽,使加九锡一事不了了之,使人不得不佩服谢安的谋略。
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遇到棘手的事情,先不要头脑发热,激烈对抗,那只会将事情办砸。最好的策略是:先等等、再看看,等待时机的转变,顺势而为。时间是个好东西,有时候它会帮我们解决很多难题。
在东晋动荡的百年历史中,晋明帝司马绍如一颗划破夜空的流星,以卓越的才能与果敢的决断力短暂照亮了江南半壁。这位27岁便英年早逝的皇帝,不仅平定了权臣王敦的叛乱,更...
司马绍 2025-08-28 谢太傅是谢安吗:历史称谓背后的名士传奇在中国东晋历史的长河中,"谢太傅"这一称谓始终与一位风神秀彻、运筹帷幄的政治家紧密相连。通过梳理《晋书》《世说新语》等史料,...
谢安 2025-08-18 桓温与谢安:魏晋风骨下的性格镜像在东晋门阀政治与玄学思潮交织的动荡时代,桓温与谢安如同两枚棱角分明的棋子,在历史棋盘上碰撞出耀眼的火花。前者以“不能流芳百世,便当遗臭万年”的豪言震慑朝野,后者...
谢安 2025-08-15 谢安:东晋风骨的化身与士族政治的巅峰在南京乌衣巷的遗址前,谢安的传说仍随着秦淮河的流水低语。这位出身陈郡谢氏的世家子弟,以四十一岁出山的从容姿态,书写了东晋士族政治的绝唱。他的一生犹如六朝松的年轮...
谢安 2025-06-09 陈郡谢氏的兄弟群像:谢安与其兄弟的历史轨迹在东晋门阀政治的舞台上,陈郡谢氏家族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而谢安及其兄弟则是这颗明珠上最为耀眼的光芒。谢安,字安石,这位以“东山再起”闻名于世的政治家,与其五位兄...
谢安 2025-05-30 谢安与谢万:兄弟间的才情与命运纠葛在东晋的历史长河中,陈郡谢氏家族人才辈出,谢安与谢万这对兄弟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们虽同出一门,却有着不同的性格、才能和命运轨迹,二人的关系在东晋的政治、文化舞...
谢安 2025-05-30 谢安:被誉为江左风流宰相的传奇人生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东晋时期的谢安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非凡的智慧和洒脱不羁的风度,被誉为“江左风流宰相”。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无论是在朝堂之上运筹帷幄,...
谢安 2025-02-08 晋明帝司马绍:英明果敢的传奇皇帝与未解之谜的逝世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东晋时期的晋明帝司马绍以其卓越的智慧、果断的决策和非凡的勇气,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作为东晋的第二位皇帝,司马绍在位时间虽短,但其贡献与影响却不...
司马绍 2025-01-14 谢安:东晋名臣的传奇人生与深远影响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无数杰出的人物,他们以卓越的才能和非凡的成就,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其中,东晋时期的谢安便是这样一位令人敬仰的历史人物。他不仅是...
谢安 2024-12-03 探究司马聃的短暂人生司马聃(253年―272年),字元衍,晋朝第三位皇帝,史称晋成帝。他是晋明帝司马绍与明穆皇后庾文君的次子。司马聃在位五年,但令人唏嘘的是,他仅仅活了19岁。究其...
司马绍 2024-09-3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