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作为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她的一生却算是嫁过两个人,第一次是成为李世民的才人,而第二次则是成为李治的妃子,再到皇后。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伴随着时间流逝,人的状态也会发生很大程度的改变,对唐高宗李治来讲,同样如此。
要分析李治的心态,我们可以将他从开始接触武则天,直到去世的这段时间,分为三个阶段,我们从这三个阶段中,分别看看李治当时的心态是怎样的。
一、缠绵期
武则天是开国元勋武士彟的次女,十四岁的时候,因为出落得亭亭玉立,被李世民相中,就这么样进入了后宫。起初,武则天也有满腔的抱负,希望在后宫能一展拳脚,但时间犹如白驹过隙,而她根本就激不起丝毫风浪。
从一进宫,武则天就被封为了才人,这个才人一做就是十二年,没有丝毫长进,级别没有丝毫提升,李世民后宫妃嫔众多,武则天也并非那么起眼。然而,在贞观晚年,武则天发现了机遇,李世民染上风疾,太子李治对父亲照顾备至,常常留宿不走,全心全意地服侍父亲。
就在此时,武则天遇到了李治,武则天作为李世民的服侍人员,也在周围帮忙。有那么一天,李治匆忙赶来照看父亲,恰巧看到了在旁忙碌的武则天,这一眼就注定了一切,李治喜欢上了这位比自己大四岁的女子。
武则天别看当时地位不高,但野心从来都没消失,她发现李治看她的眼神中带有暧昧的情愫,随即马上抓住了机会,跳入了李治的怀抱。或许李治对武则天是真感情,或许武则天对李治只是互相利用,但终归他们是走到了一起。
在寂寥的病床前,李治要尽心地照顾李世民,不能有丝毫懈怠,也不能有丝毫怨言。但李治也是人,久病床前无孝子,李治心理也会感到乏味和苦楚。而从他见到了武则天,照顾病人这就变得有滋有味起来。
史料记载:
“上之为太子也,入侍太宗,见才人武氏而悦之。”
此时李治的头脑,被爱情撞得七荤八素,他只想能有更多时间和武则天在一起,他当时并没有办法给武则天什么名分,因为武则天还算是李世民的妃嫔。
史料记载:
“忌日,上诣寺行香,见之,武氏泣,上亦泣。”
李世民去世之后,李治正式即皇帝位,而武则天则被赶出了皇宫,被迫到感业寺削发为尼。等到一年后,李治去感业寺祭拜,才再次见到了武则天。李治想起了之前的桩桩往事,不由得落下了眼泪,武则天也哭了,由于这次见面,武则天得以再次进宫。
在缠绵期间,李治的想法比较简单,她很喜欢武则天,他没有察觉到武则天的野心,只是当作妃嫔来看。
二、理性期
进宫后,武则天在王皇后身边服侍,由于其聪明乖巧,深得王皇后欢心,在王皇后的美言下,在武则天的努力下,武则天终被封为昭仪。
暗地之中,武则天全力培育自己的势力,结识所有能帮助她的人,直到时机成熟,她开始向王皇后、萧淑妃发起进攻。武则天不惜杀掉了自己的女儿,也有一说是早夭,并将杀女的罪名推给了王皇后,李治闻后大怒,对王皇后更为冷淡。
王皇后的位置岌岌可危,李治随即想要“废王立武”,在这段时间,李治的日子是不好过的。李世民去世后,将李治托付给了长孙无忌、褚遂良、李世勣等重臣,其中以长孙无忌权势最大。甚至高宗李治处理政务时,必须征询长孙无忌的同意,才能正常发布实施。
从李治亲政以来,他就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如果不废除长孙无忌一概人权臣,他这个皇帝就始终是个傀儡,这对于李治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恰巧李治想要废立皇后,而在其中,李治发现了武则天的政治才能,搞政治是需要天赋的。在李治、武则天的共同策划下,他们招揽自己的亲信,比如李义府、许敬宗等人,这些先后支持改立皇后,并坚定地站在皇帝这一边。
等到时机慢慢成熟,李治再次争得了李世勣的支持,随即直接下令将王皇后、萧淑妃废为平民,关入别院,立武则天为皇后。随后将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等人被贬官流放。
李治借助废立皇后这件事,重新掌握了朝廷大权,在这其中武则天功不可没。武则天更是双丰收,不仅得到梦寐以求的皇后宝座,李治对其基本上也是言听计从。
在这段时间,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李治发现了武则天的与众不同,她不仅才华横溢,而且深通权谋,是个标准的政客,在孤立无援的皇宫大内,武则天将是他最好的帮手。
有些人说李治稍有昏庸,武则天让他干什么,他干什么,事实上并非如此,李治的每一步都有着深刻的政治目的。
公元660年,李治的风疾就开始发作,对于一个满腔抱负的年轻皇帝,这是多么令人痛惜的事。迫不得已,李治就得分担部分政务交于武则天处理,这是理性,也是无奈之举。
三、成熟期
随着武则天的权势越来越大,李治对也这位强势皇后也越来越忌惮。公元664年,宰相上官仪上奏,请求废掉武则天的皇后,李治脑袋一热,就同意了,诏书的墨迹还没干,武则天就得知了消息,来到了李治面前。
李治见到了武则天,就像学生见到了老师,乖得像只听话的小猫:
“我本没有这个想法,都是上官仪给我出的主意。”
随后上官仪等一概人等抓的抓,杀的杀,大概从此之后,李治就再没有生出什么废掉武后的想法。
武则天要求一同参加泰山封禅,李治立马同意,天下灾荒,武则天请求辞去皇后职位,李治立马拒绝。在病痛折磨下,李治考虑问题也越来越成熟,与其将权力交给不靠谱的大臣们,还不如交给媳妇武则天。而在长时间的观察下,李治发现武则天的确为了李唐天下在尽心竭力地做事。
哪怕权力落到武则天手中,等到百年之后,武则天也会将权力移交给李家。于是乎,李治心安了,他不再犹豫,而是将军国大事的裁决权交给了武则天。
就这样,674年,李治称天皇,武则天称天后,很多朝政大事都由武则天处理,直到李治弥留之际,仍然留下遗诏:
“太子李显于柩前即位,军国大事有不能裁决者,由天后决定。”
所以,李治不是不知道武则天的野心,而是明知道她的野心,还是给她创造这个机会。
只是他没有想到,武则天会狠心到,自己的亲儿子顶了自己一句,就把李显废黜为庐陵王。又把自己的四子李旦立为皇帝,当然,也是名存实亡的皇帝,并无实权。
如果李治知道武则天以后会做的事,他会不会后悔呢?
我想,从他封武则天为天后,并让她参与朝政那一刻起,就已经无力回天了。他或许也明白,如果自己再次产生了废黜武则天的想法,哪怕是想法,可能小命不保啊。
听天由命,得过且过,把问题都甩给子孙,这就是李治的真实想法!
在唐代武则天时期,有这样一位官员:他两次拜相却始终低调谨慎,举贤荐能却从不显露恩宠,临终焚稿只为避免是非牵连他人。他就是陆元方(639—701年),字希仲,吴郡...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8-08 武士彟之“彟”:读音考辨与历史回响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武则天之父武士彟的名字常因“彟”字的读音引发争议。这个承载着唐代开国功臣身份的姓氏,其读音背后不仅涉及汉字音韵的演变规律,更折射出历史人物形象...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8-08 权力与欲望的交织:太平公主与张易之的历史纠葛在武则天统治的盛唐宫廷中,太平公主与张易之的关系始终笼罩在权力阴影与情感迷雾之下。这对相差二十余岁的男女,以美貌、才情与权谋为纽带,在神都洛阳的深宫中演绎了一段...
武则天有男宠吗 太平公主 2025-08-04 薛绍与慧娘:虚构与真实交织的千年情殇在唐代历史与文学的交织中,薛绍与慧娘的故事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既承载着真实历史的厚重,又浸润着文学想象的浪漫。薛绍作为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女太平公主的驸马,其生平有...
武则天有男宠吗 太平公主 2025-07-30 古代殿试资格考:从寒门学子到天子门生的晋级之路殿试作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最高层级考试,自唐代武则天首创至清末废止,历经千年演变,其资格审核体系既承载着皇权对人才的最终裁决,也折射出科举制度“逐级筛选、优中选...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7-30 上官婉儿的诗:宫廷与自然的双重变奏在唐代诗坛的璀璨星河中,上官婉儿以“巾帼宰相”的身份独树一帜。作为武则天与唐中宗时期的宫廷核心人物,她不仅掌控诏命、品评诗文,更以32首存世诗作构建了独特的文学...
武则天有男宠吗 上官婉儿 2025-07-29 李治为何钟情武则天:权力、情感与政治的交织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爱情故事,始终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这位以“永徽之治”奠定盛唐基础的皇帝,为何会对大自己四岁、曾是父亲唐太宗才人的武则天倾心不已?...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7-28 李治为何痴迷武则天:权力、情感与性格的交织唐高宗李治对武则天的痴迷,是唐朝历史上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这段跨越伦理与权力的情感,既非单纯的男女之爱,也非简单的政治联姻,而是情感需求、权力博弈与性格互补共同...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7-24 张柬之:大器晚成的唐室中兴名相张柬之(625年—706年),字孟将,襄州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人,是唐朝武则天时期至唐中宗时期的关键政治人物。他以八旬高龄发动“神龙政变”,迫使武则天退...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7-23 破局与桎梏:日本首位女天皇推古的婚姻困局与政治突围在东亚君主制历史中,日本推古天皇(554-628年)以“世界首位女性皇帝”的身份独树一帜。这位比武则天早近百年登基的女天皇,其婚姻选择与政治生涯交织成一幅充满矛...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7-2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