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姜子牙神话小说《封神演义》而家喻户晓。其实历史上真实的姜子牙也是赫赫有名。本文主要介绍下《史记》的《周本纪》和《齐太公世家》中对姜子牙的记载,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
一、姜子牙的姓名称呼和祖先记载
在《周本纪》和《齐太公世家》中,姜子牙的称呼有“太公望”、“师尚父”“吕尚”“太公”“姜尚”。这些称呼中,姜尚是姜子牙的姓名,而姜子牙这个名字并没有出现在《史记》中,所以,下文开始,统一叫姜尚。要说清以上这些称呼,首先要介绍下姜尚的祖先。
1.姜尚、吕尚的由来
《齐太公世家》记载,姜尚的先祖曾经担任过四岳之职,四岳这个官职出现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尧舜禹三代帝王在位时期,都有四岳这个官职的记载。
四岳辅助大禹治水有功,在舜和禹时期,四岳及其后人有的被封在吕这个地方,有的被封在申这个地方,但都被赐姓姜氏。到了夏朝和商朝时期,吕地和申地的四岳后裔继承了封地,有些则变为普通百姓,姜尚就是这一时期四岳后人的后代。因为很多后裔把祖先的封地吕作为姓氏,因此,姜尚也被称作吕尚。
2.太公望、师尚父、太公的由来
太公望这个称呼和我下面要介绍的内容重复了,这里简单一提,太公望就是西伯昌(因死后被追封周文王,故下文统一叫西伯昌)刚得到姜尚时,说我的太公盼望得到你这样的圣人很久了,因此,就被称为太公望。
师尚父这个称呼主要来自《周本纪》,西伯昌死后,太子姬发继位,也就是周武王,周武王刚继位,就以姜尚为帝师,师尚父的意思就是说,姜尚既是周武王的老师,又是值得尊敬的像父亲一样的人,因为这里的尚也有尊敬的意思,并不是姜尚名字中的尚。
太公这个称呼主要见于《齐太公世家》中,太公就是表示一种尊重,同时,也因姜尚被称为太公望,而被尊称为太公之意。
当然了,上面是我自己的想法,如果说得不对,欢迎大家留言指正哈。
二、姜尚是如何被西伯昌重用的有三种记载
司马迁大师在《齐太公世家》中记载了姜尚被西伯昌任用的三种说法,在这里我都列在下面,不知道大家更希望是哪一种说法才是真正的历史呢?
第一种说法:和《封神演义》类似,姜尚钓鱼遇西伯昌
这种说法是这样记载的,姜尚一直很贫穷,他年老之后,借钓鱼来求见西伯昌。具体过程是这样的,有一次,西伯昌在外出打猎前算了一卦,卦的结果说,本次打猎获取的猎物既不是龙也不是螭龙,既不是老虎也不是熊,获取的将是霸王之辅。
于是,西伯昌就高高兴兴地去打猎了,当打猎的队伍来到渭河南岸时,遇到了姜尚,姜尚正在这里钓鱼,至于是不是直钩钓鱼《史记》并没有说。西伯昌与这个钓鱼的姜尚交谈之后,非常高兴,觉得他就是卦辞上说的霸王之辅。
西伯昌说,我的太公(如果这里的太公是曾祖父之意的话,那么西伯昌的太公就是周部落的第9位首领公叔祖类,见下图)曾经说过,今后会有圣人来到周,那时周就可以兴盛了。说的应该就是您吧?我的太公盼望你到来已经很长时间了。就这样,姜尚也被称为太公望。西伯昌和姜尚一起乘车返回了周的都城,并封姜尚为师,在这里的这个师,有的人认为是太师,我觉得应该是帝师,就是为君主出谋划策辅助君主的人。
第二种说法:姜尚贤才,离商归周
关于这个说法的记载比较简短,具体是这样的:姜尚这个人博学多才,曾经辅佐过商纣王,但是纣王残暴无道,姜尚离开了纣王。之后,姜尚四处游说在诸侯之间,但是始终没有遇到明君,也没有哪个诸侯首领重用他。直到姜尚来到周国,才被重用。
第三种说法:姜尚是隐士,被拜请出山
这个说法的记载是这样的:
姜尚是一个有才华的隐士,隐居在海边,西伯昌被周王囚禁在羑里的时候,周国的大臣散宜生和闳夭早就听说过姜尚的名气,于是,前往姜尚的隐居地招揽姜尚,拜请他一起想办法救出西伯昌。
姜尚说,我听说西伯昌很贤明,而且一直尊敬老者,是一个仁义之君,我愿意去辅佐他。
于是,姜尚就和散宜生、闳夭一起,到处搜寻美女奇物,找到后,就进献给纣王,西伯昌才被释放回到周国。
以上这三种说法虽然不一样,但是结果是一样的,姜尚最终成为西伯昌和周武王的帝师。《史记》原话是这样写的:“言吕尚所以事周虽异,然要之为文武师。”
三、姜尚因功被封在齐国,就国途中差点出事
姜尚被任命为师后,辅佐西伯昌立下很多功劳。他和西伯昌谋划过如何推行仁德之政,如何推翻商朝统治,他作为西伯昌的智库,贡献了大量的军事谋略和奇谋妙计,因此,后人在谈论周朝的用兵方法和奇计时,都很推崇姜尚制定的基本方略。西伯昌在位时,姜尚辅佐周国攻破了崇国、密须和犬夷,在姜尚智谋的辅佐下,在西伯昌死前,周国已经控制了天下三分之二的土地。《史记》原话是这样写的:“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
西伯昌死后,周武王即位,追封西伯昌为周文王,然后把姜尚立为师尚父。周武王正式起兵伐纣前,按照惯例进行占卜,结果占卜用的龟甲裂纹显示不吉利,更糟糕的是,这个时候暴风骤雨突然就来了,大臣们都很恐惧,只有姜尚一个人非常坚定甚至有点强迫地劝谏周武王起兵。周武王最终决定起兵伐纣。周武王灭商之后,把代表权力的九鼎迁到了周国都城,周朝开始。这一切成就,姜尚的功劳最多。(原文:迁九鼎,修周政,与天下更始,师尚父谋居多。)
周朝建立后,周武王开始封功臣,姜尚是第一个被分封的功臣,封姜尚于营丘,叫齐国。姜尚去齐就国的路上,走走停停,非常缓慢。旅店里的人说,我听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客观您这么慢悠悠的,并不是去封地就国吧。
姜尚一听,连夜穿好衣服赶路,黎明时就赶到了齐国。这个时候,莱国来攻打齐国,要抢占营丘,幸好姜尚及时就国,不然当时齐国的都城营丘就是莱国的地盘了。
姜尚一上任,就因地制宜开始治国,他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很多百姓来归附齐国,齐国因此成为大国。
后来,周武王死后,周成王继位,周公旦摄政,这时,周武王的两个弟弟管叔鲜和蔡叔度鼓捣纣王之子武庚禄父作乱,导致了淮夷地区都背叛了周朝,周成王派遣召康公传令姜尚,说,东到大海,西到黄河,南到穆陵,北到无棣,天下的诸侯,如有二心,你齐国都可以征伐他们。齐国从此开始有了官方承认的征伐之权,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国。
姜尚活了一百多岁才死,死后,他的儿子齐丁公继位,齐国开始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了。
在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构建的宏大神话体系中,封神榜的敕封规则堪称严苛:三百六十五路正神之位,仅授予战死者魂魄,活人无资格受封。这一设定下,姜子牙的弟子武吉成...
姜子牙 2025-08-07 武吉是谁的儿子:从神话改编到历史原型的身份解码在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的庞大叙事体系中,武吉作为姜子牙的弟子、西周伐纣的先锋将领,其身份始终笼罩在神话与现实的双重迷雾中。随着近年来影视改编的推陈出新,武吉...
姜子牙 2025-08-04 历史有没有姜子牙这个人?——考古与文献交织下的真实身影在华夏文明的集体记忆中,姜子牙既是垂钓渭水的隐士,又是牧野战场的统帅;既是《封神演义》中执掌封神榜的仙者,又是历代帝王追封的“武圣”。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名字,究...
姜子牙 2025-08-04 齐庄公是姜子牙后人吗?——从姜齐世系与历史脉络的考证齐庄公姜购作为春秋时期齐国的重要君主,其统治长达64年,为齐国奠定了持续发展的基础。然而,关于他的身份是否属于姜子牙(吕尚)的后裔,需结合历史文献、考古发现与基...
姜子牙 2025-07-21 姜子牙与筷子的传奇故事在中国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中,姜子牙与筷子的故事无疑是一段充满智慧与趣味的佳话。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姜子牙的机智与神算,还巧妙地融入了筷子的起源传说,让人们在品味美...
姜子牙 2025-03-26 封神演义中申公豹的悲剧结局在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申公豹以其独特的角色定位、复杂的性格特征和悲惨的结局,成为了读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作为姜子牙的师弟兼死对头,申公豹在小说中的形象既...
姜子牙 申公豹 2025-03-26 姜子牙与申公豹:谁才是更胜一筹的智者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及文学作品《封神演义》中,姜子牙与申公豹作为两位重要角色,各自展现了非凡的智慧与能力。他们之间的较量,不仅是法术与策略的比拼,更是品德与道义的...
姜子牙 申公豹 2025-03-07 姜子牙、诸葛亮、刘伯温:三位传奇人物的师父之谜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姜子牙、诸葛亮、刘伯温这三位人物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深远的战略眼光,成为了后世传颂的典范。他们不仅在政治、军事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更在各自的...
姜子牙 刘伯温 2025-02-27 历史上五大杰出军师排行:军师鼻祖位居榜首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众多卓越的军师,他们凭借超凡的智慧和卓越的谋略,在战场上屡建奇功,为后世所敬仰。一、姜子牙:军师鼻祖,智谋无双姜子牙,又名姜尚,...
姜子牙 姜尚 2025-02-25 姜子牙故里探秘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姜子牙以其卓越的智慧和军事才能,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灭商建周,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他的事迹被后世广为传颂,而关于他的出生地和籍...
姜子牙 2025-02-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