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李忱(810年7月27日/28日-859年9月7日/10日),初名李怡,唐朝第十六位皇帝(除武则天和殇帝李重茂外,846年4月22日-859年9月7日/10日在位)。作为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唐宣宗李忱自然属于唐朝后期的君主了。唐宣宗李忱是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唐穆宗李恒异母弟。
唐宣宗李忱在位期间,贬谪李德裕,抑制宦官势力过分膨胀,并击败吐蕃、收复河湟,又安定塞北、平定安南,从开创了“大中之治”。因此,史上对唐宣宗评价极高,认为他是和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和贞观之治的唐太宗一样的明君。那么,问题来了,唐宣宗开创“大中之治”,人称小太宗,为何也不能挽救唐朝呢?
一
首先,李忱的一生,努力仿效唐太宗李世民这位皇帝,以“至乱未尝不任不肖,至治未尝不任忠贤”为座右铭。他将《贞观政要》书于屏风之上,每每正色拱手拜读。唐宣宗李忱这位皇帝在位期间,一方面整顿吏治,并限制宗室和宦官,提高唐朝上下的运转效率。另一方面,在对外用兵上,唐宣宗李忱击败吐蕃、收复河湟,又安定塞北、平定安南,取得了之前多位皇帝都难以达到的战绩。
在此背景下,由于李忱在位时之年号为大中,故史家以“大中之治”称之,并且将大中之治比作汉朝的文景之治,将唐宣宗比作唐太宗和汉文帝一样的明君。不过,虽然“大中之治”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唐朝的国力,但是,其并没有彻底根除唐朝的病症。具体来说,就藩镇叛乱问题,唐宣宗李忱依然彻底解决。
二
在唐宣宗李忱在位期间,江淮等地就发生了藩镇叛乱的问题,虽然这些叛乱最后都得到了平定。但是,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因为叛乱已经波及到唐朝赋税的重要来源地,这直接影响到唐朝的根基了。与此相对应的是,就安史之乱来说,虽然连唐朝都城都攻破了,但是,因为叛军没有波及到唐朝的江淮地区,也即没有影响到唐朝的赋税来源,这成为唐朝能够击败安禄山等人的重要原因。
所以,到了唐朝后期,因为藩镇叛乱波及范围实在太广了,让唐朝疲于应付。如同明朝末年一样,内忧外患的存在,即便崇祯皇帝再怎么努力,也无法阻挡明朝的灭亡趋势。另一方面,唐宣宗李忱虽然贤明,但是,其在位期间,宦官依然把持朝政。比如在李忱继位前,宦官已经拥有左右皇帝废立的权力了。
三
同时,因为唐宣宗李忱能够登基称帝,宦官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所以,李忱在位时,依然将禁军的军权交给宦官。由此,宦官把持朝政的问题,几乎伴随着了唐朝的衰落和灭亡,和藩镇问题一样没有得到彻底地解决。进一步来说,唐宣宗在位期间,既没有削弱宦官,也没有倚重朝臣,对此,在笔者看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两者之间的矛盾,为后来的动乱埋下种子。
在唐朝后期,吐蕃等敌人的实力,实际上已经无法对唐朝构成太大的威胁了,也即唐朝的灭亡,主要还是内耗、叛乱等问题,这和宋朝等朝代,自然是明显不同的。就唐宣宗李忱来说,其在位期间还可以掌控大局。但是,等到他去世后,唐懿宗与唐僖宗的能力实在差了太多,这也是唐朝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
四
最后,大中十三年(859年),李忱去世。到了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初,王仙芝在濮州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发出檄文,率领起义军攻克曹州、濮州。而在王仙芝起义之后,唐朝又爆发了黄巢起义。黄巢起义,指的是乾符五年(878年)至中和四年(884年)由黄巢率领的起义。黄巢之乱转战近半唐朝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唐宣宗李忱去世后,唐朝爆发的多次较大起义,直接让唐朝本就衰落的国力更加虚弱了。
到了天祐四年(907年),朱温逼唐哀帝李柷禅位,唐朝灭亡,朱温改国号梁,史称后梁,是为梁太祖,改元开平,定都开封(今河南开封)。总的来说,唐宣宗开创“大中之治”,人称小太宗,虽然恢复了唐朝国力,却无法解决唐朝的根本问题。等到他去世后,接连不断的起义,最终让唐朝走向了覆灭。
唐朝宰相朱敬则(635—709年)作为武则天时期的重要政治家与史学家,其家族渊源在历史记载中呈现出多元线索。通过梳理《旧唐书》《新唐书》《新安朱氏宗谱》等史料,...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9-12 武则天与李义府:权力棋局中的复杂关系在唐朝的政治舞台上,武则天与李义府的关系始终是历史学者与爱好者热衷探讨的话题。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以精明的政治手腕著称;而李义府则以“笑里藏刀”的...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9-12 李治为何允许“二圣临朝”:权力博弈中的政治智慧与历史必然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开创了“二圣临朝”的独特政治格局,与皇后武则天共同听政,这一决策深刻影响了唐朝乃至中国历史的走向。表面看,这是李治因身体欠佳而被迫放权的权宜...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9-09 唐朝娄师德家族的兴衰沉浮:家风传承与历史洪流中的命运抉择作为唐高宗、武则天两朝名相兼名将,娄师德以"唾面自干"的雅量与"八战八捷"的军功闻名史册...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9-05 武则天:明君与昏君的双重镜像在中国两千余年的帝制历史中,武则天以唯一正统女皇帝的身份,在史册上刻下了一道独特的裂痕。她既是打破性别桎梏的先驱者,也是权力场中冷酷的博弈者;既开创了&...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9-05 李治为何不保护萧淑妃:权力、性格与宫廷权谋的交织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后宫争斗的惨烈程度丝毫不逊于朝堂。其中,萧淑妃从“宠冠六宫”到被武则天制为“骨醉”的悲剧,不仅折射出宫廷斗争的残酷性,更暴露了李治作为帝王的...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9-03 唐宣宗万寿公主:晚唐皇室联姻的缩影与礼法之治的典范在晚唐风雨飘摇的政局中,唐宣宗李忱以“小太宗”之姿整顿朝纲,其长女万寿公主的婚姻故事,不仅折射出皇室联姻的复杂生态,更成为唐代礼法之治的鲜活案例。这位被父亲以“...
李忱 2025-09-03 武则天为何诛杀李贤:权力漩涡中的母子血色悲剧公元684年,巴州城外,29岁的李贤在绝望中写下《黄台瓜辞》后悬梁自尽。这位曾三次监国、主持注解《后汉书》的太子,最终沦为母亲武则天权力之路上的牺牲品。这场母子...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贤 2025-09-02 权力漩涡中的忠臣悲歌:李昭德之死因探析在武则天统治时期的政治舞台上,李昭德是一位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他以刚直敢言、制衡酷吏著称,却最终与来俊臣等酷吏同日被斩,其结局令朝野震惊。一、政治斗争:酷吏集团的...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8-28 权谋漩涡中的败局:太平公主为何斗不过李隆基?在唐朝波谲云诡的权力斗争中,太平公主与李隆基的姑侄对决堪称经典。作为武则天最宠爱的女儿,太平公主曾权倾朝野,却在与侄子李隆基的较量中彻底溃败。这场权力博弈的结局...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8-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