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很多朋友都想知道刘邦和项羽的性格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刘邦注定胜利?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
一、刘邦和项羽的共同点
1、两人都胸怀大志,眼光远比常人要远;
2、两人都不敢平凡,但同时又有点高傲;
3、两人都过分自信,反过来在遇到逆境的时候又过分自卑。
二、从《鸿门宴》看刘邦项羽的不同
1、项羽在优势下恃勇骄横,毫无远虑。刘邦则在劣势下忍辱负重,善于保全自己。
2、项羽刚愎自用,粗疏麻痹,拙于应变。刘邦则善于采纳意见,虚心细致,随机应变。
3、项羽用人唯亲,致使谋臣不能施其谋,将士不能效其力。刘邦则知人善任,谋臣能从容定计,将士能见危受命。
4、项羽养奸遗患,又自绝敌营内应。刘邦则有奸必除,又能收敌为其所用。
三、刘邦和项羽在用人方面的不同
1、刘邦的用人方法
史书上说,早年的刘邦好吃懒做,没啥本事,又不肯苦干,坐吃山空,是一个穷光蛋。常被父亲训斥为“无赖”。在当年,能文能武的人不计其数,为什么“无赖”的刘邦最终成就了帝业?
刘邦登基那一年的五月,他在洛阳开庆功宴。宴席上,他总结了自己取胜的原因:“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论抚慰百姓供应粮草,我又不如萧何;论领兵百万,决战沙场,百战百胜,我不如韩信。可是,我能做到知人善用,发挥他们的才干,这才是我们取胜的真正原因。至于项羽,他只有范增一个人可用,但又猜疑,这是他最后失败的原因。”
刘邦能当上皇帝,正如他自己所说,他善于调动身边的资源,利用众人的力量,为自己的霸业开道。在整个灭秦和楚汉战争中,没有一座城池是刘邦攻下来的,没有一个计谋是刘邦策划的,没有一场战争是刘邦指挥的。刘邦的本事只有一句话,“我该怎么办啊?”问张良,问陈平,问韩信。
起兵造反与当皇帝坐江山不同,身为皇帝,他要控制一个国家,最想提倡的是忠诚,反对的是背叛。他用丁公的死,向天下表明这样的态度:“只要你是叛徒,连新领袖都不能容你。”刘邦在危急之时利用了丁公的怜悯之心,胜利之后,又利用丁公的死,为“忠诚”造势,可谓“人尽其用”。
对一个领导者来说,有两件事情很重要,第一是战略,第二是人才。就刘邦而言,他的战略很简单——统一战线,远交近攻;在用人方面,刘邦根据每个人资质的不同,做到“人尽其用”,有的人用其忠诚,有的人用其才能,有的人用其一时的小聪明,有的人,甚至用其性命。
2、项羽的用人方法
范增始效力于楚军,辅助项梁,项梁托孤,范增忠心耿耿的为项羽谋划杀宋义统领楚军、鸿门宴计除刘邦,可项羽妇人之仁,痛失良机,后来屡次献计,项羽刚愎自用,不听,陈平施离间计,愚蠢的项羽,竟然怀疑范增,范增气愤离去,病死在回老家的途中。项羽失去最重要的智慧之源,从此以后日落西山,由胜至衰。韩信、陈平都愿为项羽部下,韩信献计与项羽,项羽不听,韩陈先后投刘邦,刘邦重用之……
四、刘邦和项羽的处事方法不同
1、刘邦的处事方法
刘邦之所以能笑到最后,是因为他在和每一个对手对阵时,都会寻找盟友一起作战。在战胜了共同的敌人之后,他再动手解决身边的盟友。
面对项羽“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刘邦能忍能退,随机应变,依靠张良,拉拢项伯,争取项羽,有理有节,不卑不亢。从刘邦说:“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和项羽说:“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可以看出两人的性格区别和处事风格。
又如刘邦赴鸿门宴是有充分准备的,他身边有张良、樊哙等保驾护航。张良的智慧、谋略、胆量、人品是举世罕见的。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忠勇过人,事实证明,他们不是那种有勇无谋的莽汉,在关键时刻都会誓死保卫刘邦。刘邦与文臣武将密切配合,进退有度。张良前后照顾,左右逢源,见机行事。樊哙挺身而出,勇不可挡,理直气壮,感动项羽。整个鸿门宴过程,刘邦君臣的言谈举止似有默契,环环相连,丝丝入扣。
2、项羽的处事方式
项羽在垓下战败没有自刎,项羽在没召开军事会议,没有具体撤退方案,没有善后处理的情况下,只率八百壮士趁夜突破重围,向南冲出,飞驰而逃。项羽作战勇猛,历史上无人能与其相比。巨鹿之战和彭城之战的胜利,都是用破釜沉舟、穷追猛打的勇猛精神而取胜的。但项羽有勇无谋,缺乏战略眼光:鸿门宴上放走刘邦;灭秦后烧毁宫殿,不留己用;不在富饶的关中地区称王,反而急于东归;把自认为贫困的关中地区封给刘邦;封王时又只顾封自己的亲信,结果引起旧诸侯的不满;杀楚怀王,使诸侯更加不满;楚汉战争开始后,不团结诸王,至使诸王相继叛楚;不听谋士范增的正确建议,养虎为患,让刘邦逃走,使范增负气而走;作战中,粮道经常被断,结果两面作战,兵疲将乏。一系列决策上的失误最终决定了他的失败。
五、刘邦和项羽的权力的来源不同
1、刘邦的权力来源
领导者要会利用传播手段,具有传播思想的能力。刘邦在这一方面是佼佼者。也就是现在社会的自我推销能力。
首先是出生的奇迹,古人很讲究出身的问题,要想让别人接受自己,就必须改变那种卑微的出身,然而人的出身是无法改变的,这是人的命。可他还有神话可以利用,在那个讲究地位出身的时代,利用神话是他简洁而又有效的选择。接着又是他长相的不寻常,“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相面老父说刘邦“君相贵不可言”。吕公的嫁女和老父的相面都显示了刘邦的不同寻常。
在民间,刘邦充分利用了村头街尾的老太太式的的传播方式,因为有了这些神话故事,老百姓可不管你是不是神话,大家先广为宣传。这些人也许根本不知道,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了刘邦的至关重要的宣传工具。从此以后,刘邦也就成为了传奇式的人物,人们都会说他的长相如何的神奇,他的赤帝子杀白帝子如何的威武,原来刘邦是上天派来取代秦始皇的。
这就是传播的力量,在为个人作宣传中,刘邦运用了最基本也是最实用的媒介,来为自己顺应天理取代秦始皇奠定了群众基础和政治口碑。作为领导者,要会利用大众传媒,刘邦在这一点上把他的传播才能发挥的淋漓尽致。
2、项羽的权力来源
项羽为楚国名将项燕之后,自小受过正规的教育(应该包括历史),可是他对学习兴趣不大。项羽在范增的谋划下,在诸将地拥戴下,杀宋义带领楚军经过巨鹿之战树立了权威,项羽的权力是来自他的家族,也可以说是来自他个人的勇猛
六、刘邦和项羽在对属下的奖罚方面不同
1、刘邦对下属的奖罚方式
刘邦善于赏罚,善于处理内部人员的不平情绪,如萧何被评居功第一时,许多武将不服,但刘邦用“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来解释,不但说出事情的本质,还平息了大家的怨气。
2、项羽对下属的奖罚方式
纪律方面,项伯为一己私利,将进攻刘邦的军事秘密告以刘邦,项羽知之后却不杀之以正军心。对作战勇将,立有战功还不刻好印符,玩摩的失去棱角还不奖予,其心之贪可见!军纪不正、赏罚不明,也是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尽管项羽纵有天下,终究还是失败。渡江东,如依然如此,必然还是失败!!!
公元前207年的巨鹿城外,滔滔漳河水映照着楚军将士坚毅的面庞。项羽立于船头,挥剑斩断最后一根缆绳,沉闷的凿击声中,数十艘战船缓缓沉入河底。这一历史性瞬间,不仅斩...
项羽 2025-09-19 彭城之战刘邦联军规模考辨:从“56万大军”到实战真相的解析公元前205年四月,楚汉战争的转折点——彭城之战爆发。史书记载刘邦率“56万大军”攻占彭城,却在半日内被项羽3万骑兵击溃,这一战果成为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
项羽 刘邦 2025-09-17 从项羽大腿到千年望族:杨喜后裔的传奇崛起之路公元前202年,乌江畔的寒风裹挟着血腥气,项羽自刎的瞬间,历史的天平彻底倾斜。五名汉军将领争抢尸首以换取爵位,其中郎中骑都尉杨喜夺得左腿,被刘邦封为赤泉侯,食邑...
项羽 刘邦 2025-09-16 刘邦返乡寻曹氏:历史迷雾中的情感与权力博弈关于刘邦与曹氏的关系,正史记载极为简略。《史记·齐悼惠王世家》仅以“齐悼惠王刘肥者,高祖长庶男也。其母外妇也,曰曹氏”一笔带过;《汉书·高五王传》进一步补充“曹...
刘邦 2025-09-12 破釜沉舟:绝境中迸发的决绝智慧公元前207年的巨鹿城下,漳河波涛裹挟着历史的重量奔涌向前。楚军统帅项羽立于船头,望着对岸秦军二十万大军的旌旗,突然挥剑斩断船锚,铿锵之声穿透晨雾:“凿沉所有船...
项羽 2025-09-12 王离算名将吗?——从家族荣光到历史迷雾的军事人生在秦末乱世的风云中,王离的名字常与“巨鹿之败”“将门之后”等标签紧密相连。作为秦朝名将王翦之孙、王贲之子,他继承了家族的军事基因,却最终在项羽的铁骑下折戟沉沙。...
项羽 王离 2025-09-11 楚汉之争项羽失败的原因:从军事天才到政治败局的深层剖析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权力更迭事件之一。西楚霸王项羽以“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勇武横扫秦军,却在四年内被市井出身的刘邦反...
项羽 刘邦 2025-09-10 虞子期原型之谜:文学虚构与历史想象的交织在楚汉争霸的传奇叙事中,虞子期常以“项羽麾下五大将之一”“虞姬堂弟”的身份出现,其忠勇形象深入人心。然而,当翻开《史记》《汉书》等正史,这个人物却如幻影般消失—...
项羽 虞子期 2025-09-09 吕马童与项羽:一场被历史误读的“恩义”纠葛在楚汉争霸的烽烟中,垓下之战的尾声里,西楚霸王项羽以一句“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的悲壮之语,将最后的尊严交予汉军骑司马吕马童。这段被《史记·项羽本...
项羽 2025-09-04 刘邦48岁之前:从市井游侠到起义领袖的沉淀之路在中国历史上,刘邦以48岁“高龄”起兵反秦、最终建立汉朝的传奇经历,常被后世视为“大器晚成”的典范。然而,若细究其前半生,会发现这位看似“游手好闲”的沛县亭长,...
刘邦 2025-09-0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