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武则天下台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武则天82岁被迫下台,无权无势,为何无人敢找她秋后算账?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全都牢牢把控在皇帝的手中,历代皇帝也都在不遗余力地采取种种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
大多数情况下,从皇帝到中央权臣都为男性,国家至上而下的权力几乎都掌握在男性手中,这导致女性社会地位极为低下,一定程度上沦为了男子的附庸一般的存在。
当然也有为数不多的的女性掌权的时刻,比如汉朝的吕后、唐朝的武则天,前者只是权倾朝野,但仍处于刘氏家族的统治之下而后者则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她的一生从即位到下台都轰轰烈烈,还权李唐后仍然永享尊荣。
十余载女皇峥嵘岁月
一代女皇的传奇生涯始于十四岁时入唐太宗的后宫为才人,在度过了短暂的太宗妃嫔时期后又经历了先帝去世、高宗即位。
身为先帝无子妃嫔的武氏本于感业寺为尼,但其实却早已与新帝暗生情愫,二人一直藕断丝连;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武氏虽为先皇后妃,但年少轻狂的高宗还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将其接入后宫,后来还立武氏为皇后。
武则天成为皇后后不久,而立之年的高宗李治便时常发作疾病,身为皇后的武则天便理所应当地帮助高宗处理政务;渐渐地,武则天对权力的把控力度越来越大,帝后之间的龃龉加深。
后来短命的高宗在人生的第五十六个年头驾崩,皇位落到了太子李显的手中,是为唐中宗;这一年,五十九岁的武则天坐上太后之位,仍然把控朝政大权。
次年,高宗李显因亲近韦氏一族而被废黜为庐陵王迁于房州;武则天转而立第四子豫王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武后仍临朝称制。
随着武则天的权势越来越大,最终于六十七岁时改唐为周,正式即位为帝,自此李唐王朝成为武周的天下,武则天稳居女皇之位十余载,直至老迈之时才还位于儿子李显。
政治头脑优越,拥护者众多
武则天被迫下台还权与李唐之后,在无明面上的实际权利,但干政多年、称帝十年的她尽管树敌无数,却从未有人敢找他秋后算账。
造成这样的情况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武则天从早期的高宗皇后到后期成为辅政称制的太后,再到即位称帝,一代女皇在多年的政治生涯的沉浮中凭借着卓越的政治头脑和谋略手段培养起了一批忠于自己的亲信。
纵观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为政举措,我们便可以发现,在位前后的武则天都是一个明察善断、能够知人善用的英明统治者,她对于各级各类人才的选拔工作十分重视。
在政治教育这一方面,女皇在唐太宗李世民的科举制度的基础之上,又开创了殿试、武举及试官制度;此举使得许多“寒门贵子”更大程度地不受家世、门第的束缚将自己的才能发挥出来,一举成为朝廷栋梁。
俗话说:千里马常有,伯乐却不常有;正因为如此,许多受到女皇赏识的有识之士对于武则天的知遇之恩很是感激。渐渐地,朝廷中除了本就是女皇武氏一族亲信之外,又增添了许多与武则天一心的忠臣,女皇的人脉圈不断扩大。
许多受到武则天赏识和提拔的臣子经过十数年如一日的宦海浮沉,到了武则天退位下台之后已经成为李唐朝廷中央的中流砥柱;此时拥护者众多的武则天即便是没有明显的实权,也是不会有人胆敢找麻烦的存在。
除此之外,女皇武则天从扩张势力的第一步开始就在朝廷中施展手段排除异己,所以多年下来顺女皇者昌,逆女皇者则亡,如此一来即便是权势不再也无人找她算账了。
当年成为高宗李治的妃子之后,武则天在迈向皇后的道路的过程中也是充满了艰险的;当时高宗的王皇后被满朝忠臣视作是做正统,所以“废王立武”的目标并不容易实现。
当时的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二人团结一心,一同努力;在王皇后被废、武则天顺利坐上了皇后之位的过程中,许多不支持武则天的朝中元老都被武则天和李治明里暗里地打击出局。
譬如:宰相褚遂良遭到外贬,长孙无忌等老臣则被削职免官贬出京师。
高宗李治与新后武则天都是“废王立武”事件中的得利者,高宗李治打击朝中老资格,基本实现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取而代之的新皇后武则天则将反对自己的朝臣一一驱逐,在朝中也渐渐树立了自己的威信。
弃侄传子,永享尊荣
武则天在位十余年,除了卓越的政治能力使朝中众人无不拜服之外,赏罚分明的狠辣作风也是女皇武则天的显著特征。
一旦被发现有谋逆行为,即便是李武亲族也一律严惩不贷,在此铁拳铁手腕的管制之下,虽动乱有所减少,很大程度上维系了稳定的统治。
但弊端是武则天到了晚年时儿子与侄子几乎已经死伤殆尽,想要从幸存的几位资质欠佳的候选人中选一个皇位继承人便难上加难。
女皇较为合意的人选有侄子武承嗣、武三思和儿子李显、李旦等人,就在武则天犹豫不决想要立侄子为皇位继承人以达到将武氏一族的荣耀传承下去的目的之时,宰相狄仁杰一语点醒梦中人,使得女皇最终还位李唐。
狄仁杰说坦言,如果论血脉的亲疏远近,姑侄之情始终比不上血浓于水的母子亲情。有道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听罢茅塞顿开的女皇意识到还权李唐已是众望所归。于是,李显被立为皇太子,后即皇位。
退位后的武则天虽无实权,但地位上贵为皇帝之母,母凭子贵的道理依然适用,仍是为天下第一尊贵的女性的武则天自然无人敢找她秋后算账。
在李显眼中,无论朝政之争如何武则天都是自己母亲,百善孝为先,李显对武则天一直十分恭顺。
武则天82岁被迫下台,尽管无权无势,但在一众朝臣的拥护之下,贵为皇帝之母的她晚年无虞,数十年的政治生涯中政敌大多已经被消灭。
即便是臣下有不满,也只是在神龙政变中发泄在了女皇面首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这两只替罪羊身上,无人敢找武则天秋后算账。
在唐朝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宗楚客与武则天这对姑侄的关系,犹如一条暗线,贯穿于多个重大历史事件之中,深刻影响着当时的政治格局。血缘纽带:姑侄关系的建立宗楚客,字...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6-25 李治与贺兰氏:权力漩涡中的暧昧与虚构在唐朝宫廷的权力博弈中,李治与贺兰氏的关系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面纱。这位武则天的外甥女,因美貌被推入政治漩涡,其与唐高宗李治的互动,既是个人情感的纠葛,更是权力格...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6-24 太平公主无名之谜:唐代宗法制度下的女性身份困境在唐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太平公主作为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的爱女,以“太平”为号,掌权柄、兴道观、谋废立,其政治影响力远超诸多皇子。然而,这位搅动神龙政变、先天...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6-23 陈子昂与武则天:君臣际遇下的士人困境与精神突围在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的交织长河中,武则天与陈子昂的君臣际遇堪称一段耐人寻味的缩影。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与以“风骨”著称的初唐诗人,在权力漩涡与精神世界的...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6-19 武承嗣与武三思:权力漩涡中的堂兄弟在武周王朝的权力舞台上,武承嗣与武三思作为武则天的侄子,既是家族利益的代言人,也是政治斗争的参与者。二人虽为堂兄弟,却在权力争夺中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性格与命运轨迹...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6-16 元姑娘:中国历史上首位“女皇帝”的争议与真相在中国封建帝制的漫长历史中,武则天作为唯一正统女皇帝的形象深入人心。然而,北魏时期一位仅在位一日、连名字都未留下的“元姑娘”,却因特殊历史背景被推上“首位女皇帝...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6-13 武则天为何恨萧淑妃:权力、地位与生存的残酷博弈武则天与萧淑妃的恩怨,是唐代后宫权力斗争的典型缩影。这场斗争不仅关乎个人恩怨,更涉及皇权、门阀势力与生存法则的激烈碰撞。萧淑妃从得宠到惨死,既是武则天崛起的垫脚...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6-12 薛怀义的特殊技能:从市井小贩到武周权臣的进阶密码薛怀义(原名冯小宝)的崛起,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戏剧性的阶层跃迁之一。他从一个洛阳街头卖药的江湖郎中,摇身成为武则天首任男宠、武周王朝的辅国大将军,其人生轨迹的转折...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6-12 狄仁杰:从地方小吏到三品宰相的官场进阶史狄仁杰(630-700年),字怀英,唐代武周时期名臣,以断案如神、刚正不阿著称。其官场生涯跨越唐高宗、武则天两朝,官职屡经变迁,最终官至三品内史(宰相),成为唐...
武则天有男宠吗 狄仁杰 2025-06-12 芈月:从权谋巅峰到政治祭坛的秦国太后在战国金戈铁马的背景下,秦宣太后芈月以“太后摄政”开创历史先河,其政治手腕之凌厉、权术运用之娴熟,堪称战国版“武则天”。然而,当历史烟尘散去,这位曾掌控秦国朝堂...
武则天有男宠吗 芈月 2025-06-1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