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9月17日,黄海海战爆发。在日军联合舰队的围攻下,北洋水师致远舰管带邓世昌面对弹药殆尽、舰体重伤的绝境,毅然下令全速撞击日本吉野号战舰。这一壮烈举动,在百年后因致远舰残骸的考古发现被重新解读,其背后是战术选择、武器局限与民族气节的交织。
一、绝境中的战术选择:撞击是唯一可行方案
黄海海战初期,北洋水师因炮弹不足、指挥系统瘫痪陷入被动。致远舰在战斗中遭受日军吉野号、高千穗号等舰的密集攻击,舰体多处中弹,右侧螺旋桨暴露,航行能力严重受损。此时,邓世昌面临三个选择:撤退、继续炮击或撞击。
撤退不可行:北洋水师已陷入日军前后夹击的包围圈,致远舰作为左翼主力舰,撤退将导致阵型崩溃。
炮击无效:致远舰剩余炮弹多为实心弹,无法穿透日军装甲;唯一一枚鱼雷射程仅300米,而致远舰与吉野号的距离远超此范围。
撞击是唯一突围手段:致远舰作为撞击式巡洋舰,舰首装有金属冲角,在高速冲刺下可破坏敌舰龙骨。邓世昌的决策,本质是利用舰体残存动能实施“自杀式攻击”,试图通过近距离引爆鱼雷或直接撞沉敌舰。
二、鱼雷的局限:技术缺陷下的无奈之举
2014年致远舰残骸的考古发现,揭示了邓世昌决策的关键细节:
鱼雷射程不足:致远舰装备的“黑头”鱼雷为19世纪80年代产品,最大射程仅300米,而海战中致远舰与吉野号的距离超过1000米。
鱼雷状态存疑:考古发现致远舰鱼雷发射管内残留未发射鱼雷,推测其引信可能受潮失效,或邓世昌为确保命中率选择近距离发射。
撞击与鱼雷的协同:军事专家推演,邓世昌可能计划通过撞击拉近与吉野号的距离,在相撞瞬间发射鱼雷,形成“冲角+鱼雷”的双重打击。但致远舰在接近至500米时被日军炮弹击中锅炉,引发爆炸沉没。
三、民族气节的具象化:从战术到精神的升华
邓世昌的撞击决策,超越了单纯的军事战术,成为民族危亡时刻的精神象征:
“舰在人在”的誓言:据《清史稿》记载,邓世昌在战前曾言:“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其撞击行为是对誓言的践行。
打破“畏战”标签:北洋水师此前因避战保船策略饱受诟病,邓世昌的决死冲锋,重塑了海军的战斗意志。
国际影响:致远舰的沉没引发国际关注,英国《泰晤士报》称其为“东方海军史上最壮烈的牺牲”,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伊东祐亨亦承认:“此战若致远舰成功撞击,战局或逆转。”
四、历史回响:撞击战术的遗产与反思
致远舰的悲剧,暴露了清末海军建设的致命缺陷:
技术代差:日军吉野号航速23节,致远舰仅18节;日军使用下濑火药炮弹,致远舰仍依赖老式炮弹。
制度腐败: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修筑颐和园,导致北洋水师自1891年起未添置新舰,弹药储备严重不足。
战术滞后:撞击战术在19世纪末已因火炮与鱼雷技术进步逐渐淘汰,但北洋水师因装备落后被迫采用。
然而,邓世昌的抉择亦为后世留下宝贵遗产:
精神激励:其“与舰同沉”的壮举,成为甲午海战中唯一被国际认可的“英雄主义行为”,激励了后续抗日将领如张自忠、佟麟阁等。
战术启示:20世纪初,日本海军在日俄战争中复刻撞击战术,春日号巡洋舰撞沉吉野号,印证了邓世昌决策的战术合理性。
历史警示:致远舰残骸中发现的未发射鱼雷,成为清末“技术落后+制度腐败”导致国运衰微的物证,提醒后世“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在中国近代史上,邓世昌是一位英勇无畏的海军将领,他的事迹和精神一直激励着后人。然而,除了他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外,邓世昌的家庭生活也备受关注。那么,邓世昌的妻子是...
邓世昌 2024-10-23 邓世昌的英勇抉择:以军舰撞击日本军舰背后的英雄情怀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有一位中国海军将领的名字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他就是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邓世昌毅然决定将军舰撞向日本军舰,这一英勇举动背后究竟隐藏着怎...
邓世昌 2024-04-02 邓世昌的配枪是什么?来自哪里?邓世昌,中国近代海军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他的英勇事迹和爱国精神一直被人们传颂。然而,关于邓世昌的配枪,却鲜为人知。本文将带您了解邓世昌的配枪是什么手枪,以及...
邓世昌 2023-12-19 若甲午战争清朝宁死不降不赔款会怎样1894年,一场日本对清朝发起的一场战争彻底让清朝认清了日本的实力,彻底摆正了对日本这个曾经的撮尔小国的姿态。因为1894年是甲午年,所以这场战争也被称之为了甲午战争。如果对历史了...
邓世昌 2023-07-15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
2023-10-31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者酿造了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不到半年时间,当时的东北全境便沦陷在了日军的铁蹄之下。九一八事变应该说是近代历史上最可耻的事件。可令人感到匪夷所...
张学良 2021-09-09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中秋节是我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之一,节日的起源说法较多,一说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
2021-09-09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明初四大案的事情,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明初四大案到底是不是冤案这个问题,有哪些是冤案,有哪些不是冤案,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比较感兴趣的,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分...
2021-09-07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朱元璋和陈友谅的事情,当时明朝未建立之前,朱元璋的死对头就陈友谅,谁把谁干趴下了,那谁就能称王了,最后大家也都知道了,那就是朱元璋最后赢了,那么这个朱元璋战胜...
朱元璋多少岁 陈友谅 2021-09-07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西汉时贵族阶层男女都梳妆,并且对化妆的要求极高,尤爱使用造型新颖、外表华丽的“梳妆盒”漆笥来盛放梳篦、脂粉类等小物件。...
海昏侯刘贺墓 刘贺 2021-05-2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