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惊喜的事,莫过于天上掉馅饼,但有人却可以幸运到天上掉下皇帝宝座,这是多么神清气爽的奇迹呀!这个人就是——明朝景泰帝朱祁钰。
朱祁钰,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同父异母弟,在其兄朱祁镇继位后,被封为郕王。
按照明朝皇位嫡长继承制度,身为宣宗次子的他是无权继承大明皇位的,宣宗驾崩后皇位顺利成章的由宣宗长子朱祁钰的皇兄朱祁镇继承,即便英宗朱祁镇百年后,正常情况也不会把皇位传给他,而是要理所当然传给自己的长子朱见琛,可以说朱祁钰这个明宣宗的二小子,根本没有做皇帝的任何理由和机会。
不过令朱祁钰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皇位突然有一天降临到自己头上了,自己竟然也有机会体会当九五之尊的感受。
在中国历史上,明朝绝对算最奇葩朝代,明朝历任皇帝大多能力一般(朱元璋、朱棣除外),却一个个思想离奇,行为怪诞不靠谱,他们并不满足“皇帝”这份本职工作,将治理江山抛于脑后。
凭着个人喜好热衷于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什么豹房、炼丹、木匠、画家,均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几笔,更离谱的是嘉靖帝和万历帝竟然敢连续二十多年不上朝!
有奇葩的皇帝,自然就少不了奇葩的奴仆太监,有些太监只能用变态来形容,王振、刘瑾、魏忠贤都不是一般的太监,可以说是一些妖孽,蛊惑皇帝,扰乱朝政。景泰帝朱祁钰能当上大明帝国的皇帝与太监王振也着莫大的关系。
太监王振是英宗朱祁镇的司礼太监,负责在奏章上盖章,权力巨大。先前还是朱祁镇的老师,所以朱祁镇亲切地称王振为“王先生”,就是这个王先生王太监却不干正事,不是想着如何伺候侍奉好自己的主子,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是一心想着上战场指挥杀敌,建功立业。
我就真纳闷了,你说你一个太监,连“家具”都没有的废物了,哪还有功力到战场上厮杀?正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王振是个极其有心的人,太监怎么了?太监也是人,难道我王振就不能上战场指挥作战了吗?真是笑话!机会还真等来了。
正统十四年,瓦刺在其首领也先的率领下,兵分四路向大明发动全面进攻,王振怂恿鼓动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年仅二十三的英宗朱祁镇在王振的蛊惑下,亲率文臣武将以及几十万大军,当然还有太监王振的陪同,浩浩荡荡向大漠孤烟挺进。
不想在土木堡被也先的瓦刺军队击溃,包括明朝最精锐的三大营在内几十万军队全军覆没,文臣武将战死五十多人,英宗朱祁镇也被俘虏,成了阶下囚。
“土木堡之变”后,瓦刺军队一路烧杀抢掠攻到北京城下,兵力空虚的北京城内顿时乱成了一锅粥,朝廷内也是一片惶恐,有主张都城南迁的,有主张另立新帝的……在大明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于谦挺身而出。
首先命锦衣卫打听英宗的生死,锦衣卫打听到了英宗还活着,但国不可一日无君,为稳定军心,又考虑到太子英宗之子朱见琛(时年3岁)“主少国疑”,于是征得孙皇后同意后,拥戴郕王朱祁钰为皇帝,即后来的景泰帝。
景泰帝听从于谦的等人的建议,积极操练军队,加强防御,再加上各地勤王明军的及时赶到,艰难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景泰帝朱祁钰的地位由此提升,也获得了众人的拥戴。话说两边瓦刺俘虏了英宗后,并没有将他处理掉。
而是以为抢了一个无价之宝,也先准备把英宗当作人质,对大明进行敲诈勒索,他相信富裕的大明定会为了英宗皇帝不惜倾家荡产,第一次还算灵验,孙皇后为了赎回自己的丈夫,整整给瓦刺拉了三大车各类珠宝。
就在也先企图进一步勒索之时,却不在灵验,大明已另立新帝,英宗身份一下子变成了太上皇,价值骤然贬值,人家已没有了赎回的意思,要杀要剐你们蛮鞑子自己看吧!休想再从我大明身上获得油水。
但把英宗留在自己手里吃吃喝喝还是要消费的,别看瓦刺就是些满鞑子,但还挺会算计的,也先也曾想杀掉英宗朱祁镇,但朱祁镇还真是命大福大,人缘又好,没几天功夫就和瓦刺的二当家子伯颜帖木尔成了知己,正是有了瓦刺二当家的庇护,英宗才一次次幸免于难。
后来明军数次击败瓦刺军队,瓦刺为了与明军和好,愿意无偿送还英宗,大明朝中众臣以及孙太后也强烈要求景泰帝接回英宗,就这样尽管景泰帝朱祁钰有些极不情愿,但也没办法只得将英宗接回,关在南宫。英宗也开始了长达八年的幽禁生活。
人性都是自私的,皇帝也不例外,尽管有很多大臣上书景泰帝让他还位于英宗,但他就是不肯,还将他的哥哥朱祁镇幽禁起来,处处为难,据史书记载为了不让朱祁镇乘凉,想让朱祁镇暴晒太阳,竟然将南宫的树都砍了。
不仅如此,为了让自家的皇位千秋万代,他还废了自己侄儿英宗之子朱见琛的太子之位,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时为太子,不过幸运获得皇位的景泰帝朱祁钰却不再那么幸运,刚立了自己儿子为太子,第二年这唯一的儿子就夭折了,景泰帝为此并未死心,正值壮年的他还有延续子嗣的机会,不想自己又身患重病,即便从青楼召来了妓女都未能给自己生下子嗣。
就在朱祁钰病得奄奄一息离驾崩不远的时候,太上皇朱祁镇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的支持下发动了一次小小的政变(史称夺门之变)重夺皇位,改年号为天顺。
再次当上皇位的朱祁镇自然要反攻倒算,报仇雪恨,扶持郕王朱祁钰当皇帝的于谦等大臣首当其冲,在徐有贞等人的谋划下,于谦以“意预”(有想迎立藩王的想法)之罪被朱祁镇杀死,这意预之罪与当年岳飞所获得的“莫须有”之罪真是异曲同工啊!可耻之人自然有可耻的想法。
不过于谦的清白无需多做解释,“天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一首“石灰吟”足可以证明他的清白。
朱祁镇杀了于谦等人后,自然将目光对准了快要死的朱祁钰,先是借太后旨意罢黜了景泰帝,重封为郕王。可没过几日,朱祁钰就一命呜呼了,英宗朱祁镇不仅没有将自己的皇弟朱祁钰埋进祖坟(明十三陵),而是埋在了北京郊区金山口,葬礼也是按照亲王规格安排的(坟墓没达到皇陵的规格)。
这也是明朝在北京驾崩的十四个皇帝为何只有十三陵的缘故。可怜的景泰帝朱祁钰不但没有获得庙号,还让英宗赐了个“戾”的谥号。到后来宪宗继位,宪宗才追认其皇帝之位,谥曰恭仁康定景皇帝。史称明景帝。南明时期,明安宗朱由崧加谥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庙号代宗。
纵观景泰帝朱祁钰的一生,皇位获得有些幸运,皇帝当得却不磊落风光,死后更是冷落悲情。也许这就是历史,不管你是寻常百姓,还是九五之尊,都逃脱不了成王败寇的命运。
在中国历史上,明英宗朱祁镇的形象经历了从“英主”到“昏君”的颠覆性转变。这一过程不仅反映了历史记载的复杂性,更折射出不同时代政治需求对历史人物评价的深刻影响。从...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9-29 朱祁钰励精图治为何反被哥哥朱祁镇推翻?——权力、伦理与命运的博弈公元1457年正月十七日凌晨,北京城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政变打破宁静。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率军冲入南宫,将幽禁七年的朱祁镇抬上龙椅。次日清晨,当群臣聚集在奉天殿...
朱祁钰和朱祁镇哪个好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9-28 朱祁钰妻儿之死:权力漩涡中的家庭悲剧明代宗朱祁钰的妻儿之死,是明朝历史上一段充满争议与谜团的往事。在电视剧《大明风华》中,朱祁钰的妻子汪皇后与儿子朱见济服毒自尽的情节,引发了观众对这段历史的强烈好...
朱祁钰和朱祁镇哪个好 2025-09-15 明英宗第一次北伐:少年天子的军事初试与战略回响明英宗朱祁镇的第一次北伐发生于正统三年(1438年),这场战役不仅是他亲政后首次独立指挥的军事行动,更成为明朝中期边疆战略调整的关键节点。尽管后世对“土木堡之变...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9-10 瓦剌何时消亡:从草原霸主到历史尘埃的百年沉浮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被瓦剌生擒,这场"土木堡之变"让瓦剌之名响彻中原。然而,这个曾让明朝君臣胆寒的草原帝国,...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8-15 朱祁镇:功过交织中的历史回响——论其不可忽视的功绩明英宗朱祁镇的一生,犹如一部跌宕起伏的史诗,既承载着“土木堡之变”的国耻,也铭刻着废除殉葬、释放建庶人等突破时代局限的善政。这位两次登基的帝王,在历史长河中常被...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8-11 夺门之变中的孙太后:权力博弈下的关键推手与历史争议公元1457年正月十七日深夜,北京紫禁城东华门悄然开启。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率领的五百死士护送明英宗朱祁镇重返奉天殿,这场被称为“夺门之变”的政变,不仅改写了明...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石亨 2025-07-29 杭皇后真的是女医吗?历史真相与影视演绎的辨析在明代宗朱祁钰的后宫中,杭皇后(谥号“肃孝”)是一位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她从民间女子跃升为皇后,却因儿子夭折、丈夫早逝和政治斗争,最终被历史抹去痕迹。近年来,随...
朱祁钰和朱祁镇哪个好 2025-07-17 朱祁钰“断子绝孙”的历史真相:权力绞杀与命运悲剧明代宗朱祁钰,这位在“土木堡之变”后临危受命、力挽狂澜的帝王,其人生以悲剧收场。他年仅三十岁便猝然离世,更令人唏嘘的是,他唯一的儿子朱见济早夭,两个女儿也命运多...
朱祁钰和朱祁镇哪个好 2025-07-03 钱皇后为何终身无嗣:历史褶皱中的生育之困与人性光辉在明代宫廷的斑驳史册中,钱皇后无嗣的谜团犹如一扇半掩的窗,透出后宫女性的生存困境与历史洪流的残酷。这位与明英宗朱祁镇演绎“生死相随”传奇的皇后,其生育之谜的破解...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6-1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