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射杀了李广的儿子李敢付出了什么代价?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霍去病是汉朝乃至中国古代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军事天才,其年纪轻轻,仅仅二十岁左右就已经成为骠骑大将军,让后人望尘莫及,可就是这样一位天才,最后却年仅24岁就英年早逝,结束了自己的传奇,这是为何呢?
想要搞清楚霍去病的死亡原因,我们就不得不提到霍去病射杀飞将军李广儿子李敢的事情,正是因为这件事情的影响,霍去病才会那么早去世,可以说霍去病的死亡,在很大一种程度就是为射杀李敢付出的代价,为何这么说呢?
飞将军李广难封侯
李广家族在秦汉时期的地位,可以说是很少有人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的,早在秦朝时期,骁勇善战的李信,就是李广的先祖,到了汉朝,李广虽然一直没有封为列侯,但是李广在战场上英勇奋战,还是十分可圈可点,得到皇帝的信任与认可。
李广经历了汉文帝、汉景帝以及汉武帝三朝,是真正意义上的三朝元老,在朝中的分量很重,就连英明神武的汉武帝,也必须得给李广三分薄面,何况是朝中其余人物了。
相比较一辈子没有封列侯的李广来说,李广的儿子李敢起点就要高很多,李敢生的刚好是时候,再加上跟随的领导霍去病相当给力,所以李敢只要一直跟着霍去病在战场上拿一下人头,就很有希望被封列侯,以达到弥补父亲缺憾的目的。
公元前119 年,汉武帝发动漠北之战,让自己姐夫兼小舅子的卫青大将军和侄子霍去病一起各自率领五万大军去大漠远征匈奴本部,汉武帝此战的目的十分明显,就是想要直捣匈奴本部老巢,将匈奴一举拿下。
李广身经百战,拥有敏锐的洞察能力,他觉得自己一辈子难以封列侯,与机遇有很大关系,所以这次他必须抓住时机,在有生之年,争取能够实现自己愿望,于是李广找到汉武帝请求自己同卫青一起去收拾匈奴。
一开始汉武帝觉得李广六十多岁快七十,已经实在年纪太大,不适合再去参加这种大规模战役了,奈何李广坚持不懈,三番五次去请求,汉武帝顾及到李广家族的影响力以及三朝元老的面子,所以就勉强答应李广,让李广跟随卫青一同前往,不过在临走之时,汉武帝交代卫青不要让李广当主力,因为李广不仅年迈还运气背。
卫青当然早就听说了李广运气背的传说故事,所以在去到漠北安排作战计划的时候,卫青自然不让李广当主力,而是安排李广去后边埋伏等待包抄匈奴单于,卫青自己带领主力与匈奴直面战争。
实际上卫青这个安排虽然说也是听从了汉武帝不让李广当主力,害怕李广运气背影响到战争的建议,但是卫青的安排对于李广来说,更是一件好事情。李广本来就年纪大了,正面战争很容易吃不消,想要立功可能性很小,而一旦他包抄成功,将会立下大功,完成自己封列侯的愿望自然不难。
奈何李广这个飞将军一生都是以刚烈直性子著称,所以他对卫青的安排相当不满意,带着情绪去后方包抄,有情绪的李广似乎忘记了自己的倒霉体质,一边生气一边就迷路了,别说包抄单于,李广差点迷失在大漠之中。
李广本来情绪就低落,现在还迷路了,更是心情差到极致,在卫青与单于大战之后,单于果然逃跑,结果李广在赌气之中没有继续寻找,以至于没遇上单于,错失最佳立功机会,单于就这样简单逃走,卫青内心一万个不爽。
李广在大漠上溜达了一下,实在还找不到出路,便原路返回大本营了,回去之后才知道原来自己错失了立功的最佳时机,此时李广心情万分复杂,再加上卫青因为单于的逃跑正在郁闷,打算询问一下李广具体情况,好如实跟汉武帝汇报战况。
一开始卫青派手下去询问李广,李广不仅不愿意回复,还把手下撵走,后来卫青觉得事情不妙,就打算亲自去询问李广,结果李广自己主动来找到卫青,还没有等到卫青开口,李广就开始抱怨说卫青不让自己当主力,所以才会迷路造成这种奇耻大辱,现在卫青还想继续羞辱自己,没门,说完一刀结束了自己生命。
一代飞将军李广英雄一生,就这样草率结束了,实在让后人有些不敢相信,可是这确实就是事实,有时候一个人的性格足以摧毁自己,就算是类似于李广一样的传奇人物,在性格缺陷面前,也是同样待遇。
霍去病射杀李敢
前边就已经说过,李广有一个儿子李敢是跟随着霍去病一起参战的,父子两人都盼望着这次战争立功封侯呢,结果没有任何功劳,反而丢了自己父亲,一开始李敢还不知道事情真相,等到后来回到汉朝知道实情之后,李敢内心久久无法平息,他觉得这件事情就是卫青导致的,自己必须给父亲出一口恶气。
李敢抓住机会,在卫青出门没有防备的时候,冲上去就是一顿暴打,卫青措手不及,被李敢胖揍了一顿,一个大将军居然被手下胖揍,按照正常情况来看,李敢这次以下犯上是死定了,不过因为卫青对李广的死一直耿耿于怀,就原谅了年轻李敢的莽撞,将此事压下来内部消化,便宜了李敢一回。
卫青是原谅了李敢,将此事放下了,可是年轻人霍去病当时意气风发,比李敢还要冲动,况且李敢还是霍去病的直系下属,听说李敢公然敢打自己舅舅卫青,霍去病怒火中烧,当时就打算给李敢一点颜色看看。
当然了,霍去病的想法比李敢更加严重,李敢仅仅是打人出气就完了,霍去病却要杀人灭口,这和两人的地位以及性格有着很大关系。按照霍去病的身份来看,他从小就在皇宫中长大,基本上是舅舅卫青在教导自己,卫青时常在战场穿梭,霍去病便从小跟随卫青出生入死,虽然练就了不凡的战争能力,但心智方面似乎还没有成熟,仅仅停留在杀戮阶段。
霍去病等待着机会,等了好久终于等到汉武帝狩猎的大好时机,刚好当时李敢也一同前往,霍去病想都不想,趁着狩猎的慌乱机会,一箭射向李敢,李敢当场毙命。要知道这在汉朝的法律中,私自杀掉下属也是死罪,要是汉武帝按照律法处置霍去病,霍去病在劫难逃。
不过霍去病从小就是汉武帝看着长大的,他的名字还是汉武帝给他取的,当年霍去病还是一个婴儿,被母亲等人偷偷藏在宫中,汉武帝当时处于生病状态,突然听到霍去病的哭声,汉武帝被吓出一身冷汗,结果大病痊愈,因此汉武帝给婴儿取名霍去病。
霍去病后来跟随舅舅卫青奔赴战场,谁也没想到这孩子居然是一个天才,在战场上表现过于精彩,更加得到汉武帝宠溺,在霍去病射杀李敢之际,正是霍去病深得汉武帝恩宠的时间段,所以汉武帝为了包庇霍去病,就对外界声称李敢是在狩猎过程中意外去世的。
有了汉武帝发话,其余人就算是知道真相,也不敢多说什么了。当然这些人除了李广家族之外,李广家族在当时很有名望,他们当然可以搞清楚李敢之死的真相,一旦明白真相之后,就算表面上不敢对霍去病下手,背地里肯定还是有想法的,汉武帝对此早就有所预料。
霍去病付出的代价
李敢死后,汉武帝觉得霍去病不适合继续呆在长安了,因为留在长安肯定会遭到李广家族的报复,于是汉武帝就让霍去病到朔方去了,朔方的环境十分恶劣,还经常有战争,霍去病原本身体就有一些毛病,所以很快就倒在朔方,年仅24岁。
关于霍去病去世的原因,很多人说是因为在漠北之战中喝了不干净的水,从而得了瘟疫,潜伏两年之后爆发,从而要了霍去病性命,可是按照这种说法来看,当时与霍去病一同喝过那些水的人还有很多,为何这些人没有被感染呢?这似乎说不通,因此我觉得这种说法不可靠。
第二种说法是汉武帝为了杜绝卫青与霍去病家族外戚干政,所以就想方设法把霍去病除掉,这种说法显然更加不符合历史情况,当时汉武帝正在和匈奴大战,最需要霍去病这种奇才了,要是霍去病去世,对汉武帝损失很大,就算汉武帝想要杀掉霍去病,也要等到匈奴搞定之后,在这个时间点杀害完全说不过去,因此这种说法也不可靠。
我个人认为,霍去病常年在外打仗,作为一个中原人,经常奔波于沙漠之中,自然是有些水土不服的,就像我们今天偶尔去西藏,也会感觉缺氧严重,长期处于那样的环境下,霍去病身体肯定潜在一些毛病。
在之前霍去病年轻力壮,这些毛病暂时不明显,况且生活在长安,不管是医疗条件还是各方面条件都要好很多,就算当时霍去病有个什么毛病,也很容易就医治好了,但是后来霍去病去到朔方后,条件艰苦,环境恶劣,各方面水平落后,这个时候霍去病就算生个感冒病,都可能带走生命,从当时情况以及后来史料记载来看,霍去病应该就是在此期间生病去世了。
结语
霍去病原本是有很多时间和更好的条件保证自己多活一些年的,但是因为年轻气盛一箭射死李敢,惹来诸多麻烦,以至于汉武帝都只能安排他去朔方躲一躲,没想到这一去,就要了霍去病的性命,从这个角度来看,霍去病射杀李敢的代价实在太大,那可是付出了生命啊!
在中国军事史上,霍去病与白起犹如两颗璀璨的星辰,分别以“闪电战神”与“杀神”的威名震撼后世。若以军事成就、战术创新、历史影响为坐标,二者虽分属不同时代,却可展开...
白起 霍去病 2025-08-27 封狼居胥:若置于现代,是何等震撼的军事丰碑?公元前119年,漠北草原的寒风裹挟着匈奴骑兵的哀嚎,22岁的霍去病率五万铁骑跨越两千余里,在狼居胥山(今蒙古国肯特山)筑坛祭天,以敌军首级为祭品,宣告汉朝对匈奴...
霍去病 2025-08-25 霍去病与高宠:跨越时空的武力与功业之辨在中国历史与文学的星空中,霍去病与高宠犹如两颗璀璨的星辰,各自散发着独特的光芒。霍去病,西汉名将,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辉煌的战绩闻名于世;高宠,则是南宋评书《说岳...
霍去病 2025-08-15 霍去病射杀李广之子李敢:一场交织着亲情、权力与时代变革的悲剧公元前118年,甘泉宫猎场上,西汉帝国最耀眼的将星霍去病突然张弓搭箭,将李广之子李敢射杀于众目睽睽之下。这一箭不仅终结了李敢的生命,更在汉武帝的刻意遮掩下,揭开...
李广 霍去病 2025-08-08 李广雁门之战:血性与悲歌交织的边塞史诗公元前129年的雁门关外,朔风裹挟着匈奴铁骑的嘶鸣,李广率领的万余汉军正陷入绝境。这位被匈奴称为“飞将军”的传奇将领,此刻却因敌我兵力悬殊被围困,最终负伤被俘。...
李广 2025-08-08 卫无忌与霍去病:历史原型与艺术重构的交织在影视与文学创作中,角色命名往往承载着创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致敬或隐喻。电视剧《风中奇缘》(改编自小说《大漠谣》)中,主角“卫无忌”以西汉名将霍去病为原型,其命名背...
霍去病 2025-07-14 霍光与霍去病:同父异母兄弟的西汉双雄霍光与霍去病,这对同父异母的兄弟,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在西汉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霍去病以抗匈名将的身份名垂青史,霍光则以权臣与政治家的身份主导朝局。一、家族背景:同...
霍去病 2025-07-07 霍光为何不援手卫子夫:权力博弈与历史抉择的深层解析霍光,这位西汉末年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与汉武帝皇后卫子夫之间存在着微妙的亲属关系——他是卫子夫外甥霍去病的异母弟。然而,在卫子夫因“巫蛊之祸”蒙冤自杀后,霍光始...
卫子夫 霍去病 2025-07-02 灌夫与李陵:一场跨越时空的历史误会西汉历史长河中,灌夫与李陵两位武将的名字因一场跨越百年的“冤枉”风波被意外关联。灌夫,这位以刚直勇猛著称的汉武帝时期名将;李陵,李广之孙、西汉末年投降匈奴的争议...
李广 2025-07-01 程不识:西汉“严将”治军典范与汉匈战争中的防御大师在汉武帝时期名将辈出的时代,程不识以独特的治军风格和稳健的防御战术,与“飞将军”李广并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而任侠,士卒亦多乐从...
李广 2025-06-2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