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与赵高三次交手,怎么都失败了?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李斯被称为“千古一相”,位极人臣,与赵高三次交手为何无一获胜?
出生于战国末年的李斯,是秦国有名的政治家,从最初进入秦国,虽说只是吕不韦的一个舍人,但是凭借自己的努力,李斯更是从一个小小舍人,一步步地走上秦国丞相的位置,甚至还帮助秦朝完成统一六国的大任。
秦始皇建国以后,也是多次被委托大任,甚至官至秦朝丞相,为秦朝做出了很多的突出贡献。
但是,在秦始皇去世以后,宦官赵高得到秦二世胡亥的重用,而李斯却遭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排挤,最后,硬生生地被赵高诬陷为谋反,在咸阳市当众被腰斩,五首分离,诛灭了三族。
那么,李斯被称为“千古一相”的男人,位极人臣,却与赵高三次交手为何无一获胜?本篇文章,就让我们走进李斯,看看发生在他身上的那些事。
李斯在秦朝可谓受得众人尊重,最初劝谏秦始皇率先攻打韩国,控制咽喉要道的建议就是他提出来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开启了秦国歼灭六国,完成统一大业的步伐。
在秦王嬴政统一天下,成为始皇帝后,他更是尽心竭力辅佐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这些政策的颁布和实施,有很多都离不开他的帮助。深得秦始皇信任的李斯,位极人臣,功勋卓著。
虽说,在辅佐秦始皇的时候还有其他丞相,这些政策也不一定都是李斯提出来的,但是不可否认,李斯能从一个小小官吏走上秦朝丞相的宝座,可见,他并不是一个一般人,绝对足够聪明,有才华、有能力,善于抓住机会。
但是,如此聪明之人,为什么会斗不过一个小小宦官赵高呢?
李斯晚年也是比较凄惨,硬生生被赵高牵着鼻子走,赵高威逼利诱李斯,甚至,拿李斯和大将蒙恬对比,使得要面子的李斯无地自容,最后,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气节,和赵高一同篡改秦始皇遗诏,任命秦二世胡亥为皇帝,逼死了秦始皇的大儿子扶苏。

公元前210年,也就是秦始皇三十七年的时候,秦始皇病逝于沙丘平台,在临死之前,秦始皇本已经拟好了遗诏,任扶苏为皇帝,结果没想到被赵高扣留,硬是拉着李斯强行谋反,任命胡亥为帝。
起初,李斯声嘶力竭地拒绝,结果架不住赵高的极力劝说,赵高告诉李斯,如果扶苏登上帝位,你不会比蒙恬他们受重用,最终,也无法安度晚年,如果胡亥登帝保证你拥有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你还可以继续当你的丞相。
在赵高的不断攻击下,李斯不得不屈服。这就是有名的“沙丘政变”。
谁知道秦二世胡亥在上任之后,被赵高玩的“团团转”,根本就不去理会朝政。这弄得李斯非常尴尬,心有余而力不足,本想着劝谏秦二世胡亥兢兢业业勤于政事,结果没想到胡亥根本就不中用,大权完全被赵高掌握在手。
扶苏和蒙恬等一些关键人物,已经被赵高借助秦二世胡亥之手清除,本来是“盟友”的李斯成为赵高的“眼中钉肉中刺”,下一个目标,赵高就是想要扳倒李斯,这样,他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正值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起义,而这个起义的地点离李斯儿子李由所驻守的“三川守”属地非常的近,这就给赵高提供了充足的理由,使得秦二世胡亥对李斯产生怀疑。
而李斯自身难保,还面临着要镇压农民起义军这一重任。而皇上那边赵高又说,李斯想要自己称王,陈胜吴广起义和他有着脱离不了的关系,在秦二世面前尽情的诬陷李斯,使得李斯越来越不受重用。
总之,在这时李斯和赵高已经反目为仇了,而秦二世胡亥很明显更信任赵高,李斯在赵高面前,根本就不占优势。这时,赵高又开始“先发制人”,在秦二世面前提起李斯的做法就是想要谋篡帝位,李斯的做法明显的“越界”了。
从此以后,秦二世胡亥更是处处信任赵高了,所以,赵高趁机抓捕李斯,李斯被迫入狱,无论他有多么大的冤情得到的回应都是:“囚安得上书”,因为秦二世胡亥根本就不信任他了,又加上赵高的挑拨离间,李斯的冤情是再也洗不清了。
赵高更是过分,硬是要自己审问李斯,对李斯施加酷刑,弄得李斯不得不“屈打成招”,这时赵高还不放过李斯,最后,李斯是在咸阳市被当众腰斩,受“五刑”而死,死得格外惨烈。而自己的一家也都被处死,可谓再也没有翻盘的机会了。
就这样一个大人物,硬生生地被宦官赵高弄得极为狼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李斯在与赵高三次交手中都失败了呢?
其实,我认为李斯从一开始就没有把赵高当作一个对手,而且从最初李斯没有站在一个国家发展的角度辅佐扶苏登上帝位,而是为了一己私利,接受赵高的威逼利诱,帮助胡亥登上了帝位。
这就是他错误的开始,而后,在铲除了公子扶苏和大将蒙恬以后,丞相李斯自然而然就成为赵高操持朝政最大的障碍,赵高如此的心狠手辣,又怎么会轻易放过自己的“盟友”李斯呢?
借陈胜吴广起义,挑拨离间秦二世胡亥和李斯的关系,使得秦二世失去对于李斯的信任,最后,再造谣李斯要篡改历史,谋取帝位。这怎么不让秦二世胡亥感到害怕呢,因此,李斯含冤入狱,最后更是被赵高弄得惨死,家族全员被诛杀,无一人生还。
可以看出来,赵高每一步棋都讲求“先发制人”,根本不给李斯留有可以“悔棋”的余地,一代丞相,位极人臣就这样被一个宦官“牵着鼻子走”,也可谓面子尽失。
如果最开始李斯就坚定自己的立场,不放弃自己的节气,相信即使失败了也不会弄得最后这样的狼狈,我相信他肯定后悔自己当初所做的决定。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游途中病逝于沙丘平台。这起看似寻常的帝王驾崩事件,却因赵高、李斯与胡亥的密谋,演变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位继承疑案。两千年来,&a...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11-13 蒙恬遗言:跨越时空的忠义共鸣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崩逝于沙丘,一场由赵高、李斯合谋的阴谋随之展开。他们篡改遗诏,赐死长子扶苏,并囚禁名将蒙恬。这位曾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修筑长城的将领,在...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11-03 沙丘之变:李斯为何舍弃女婿扶苏,选择胡亥?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游途中病逝于沙丘平台。这本是一场正常的权力交接,却因中车府令赵高与丞相李斯的合谋,演变为一场颠覆帝国根基的政变。令人费解的是,作为...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10-30 权谋漩涡中的抉择:李斯为何舍扶苏而就胡亥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东巡途中病逝于沙丘。这场猝不及防的死亡,不仅终结了一个帝国的扩张野心,更将两位关键人物——丞相李斯与中车府令赵高,推入了权力博弈的漩...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10-28 扶苏继位:秦朝的另一种可能——从暴政崩塌到文治中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东巡途中病逝于沙丘平台,本应继承皇位的长子扶苏,却因赵高与李斯的篡改遗诏而含冤自尽。这场阴谋不仅终结了扶苏的政治生命,更将秦朝推向了...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10-28 从功臣到罪人:李斯如何亲手葬送秦朝与自己的历史声誉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横扫六国,完成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在这场史诗般的征服中,李斯以《谏逐客书》力挽狂澜,以“书同文、车同轨”的制度设计奠定千年政治格局,...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10-28 历史假设:若扶苏继位,秦朝能否跳出“十五年而亡”的宿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嬴政在沙丘平台病逝,遗诏本应由长子扶苏回咸阳继位,但赵高与李斯发动政变,矫诏赐死扶苏,拥立胡亥为帝。这场权力更迭成为秦朝速亡的导火索——短...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10-28 子婴身份之谜:秦始皇的至亲,还是权力博弈的幸存者?秦朝末年,赵高在沙丘篡改遗诏,扶胡亥上位后,对秦始皇的子女展开血腥清洗。六公子死于杜县,十二公子殒命咸阳,十公主遭磔刑,秦王室几乎被屠戮殆尽。然而,在这场权力风...
秦始皇陵 赵高 2025-10-28 李斯:从帝国柱石到覆灭推手——秦朝崩溃中的权力博弈秦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其兴衰轨迹始终与关键人物的抉择紧密相连。其中,丞相李斯的政治选择犹如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直接引发了秦廷权力结构的崩塌。这位曾...
李斯的儿子 2025-10-27 血色皇权下的幸存者:子婴身份之谜与胡亥的权力逻辑公元前207年,秦二世胡亥在望夷宫被赵高逼杀,标志着秦朝统治集团内部权力斗争的彻底失控。在这场血腥的皇位争夺中,胡亥几乎屠尽了自己的兄弟姐妹,却唯独留下了子婴—...
秦二世 赵高 2025-10-17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