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不削藩的真实原因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朱棣自己是藩王造反成功,那么朱棣为什么要造反呢?他的理由是什么?如果我们知道这一点,那就很容易理解,他为何还要延续藩王制度了。
当时朱允炆削藩的时候,手段太过于狠毒,甚至还逼死了自己的亲叔叔。所以朱棣是借着这个名义,认为朝中有奸佞小人,挑拨他们叔侄的关系,所以朱棣清君侧的理由,那就是拒绝削藩政策。
朱棣因为拒绝削藩政策,认为这是有损老朱家兄弟骨肉之间关系的事情,所以他才会发动靖难之役。所以说他称帝以后,如果依旧要削藩,那他当初清君侧的理由岂不是不成立了?
01朱棣造反时反对削藩,目的是为了团结诸侯王。
朱元璋生了很多儿子,他们全都分封在各地。其中还有几个手里权力比较大的,比如说朱棣手里就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此外朱权手里也有一支规模相当的军队。
所以说是朱元璋遗留下了削藩的重大障碍,但是我们需要理解朱元璋,他是一个非常自私的人。他认为手底下的猛将全都不靠谱,只有自己的儿子才能帮他守卫边疆。
于是乎朱元璋就把猛将都给宰了,让自己的儿子们一个个在各地裂土封王。这是他的小心思,可问题是如果每个皇帝都把自己的儿子分封出去裂土封王的话,那大明王朝岂不是乱成一团了吗?可朱元璋理解不来这个问题。
甲午,京师地震,求直言。 夏四月,湘王柏自焚死。齐王榑、代王桂有罪,废为庶人。遣燕王世子高炽及其弟高煦、高燧还北平。六月,岷王楩有罪,废为庶人,徙漳州。己酉,燕山护卫百主户倪谅上变,燕旗校于谅等伏诛。诏让燕王棣,逮王府官僚。北平都指挥张信叛附于燕。---《明史》
朱元璋撒丫子走人了,朱允炆上台以后,立刻意识到了诸侯王对中央集权的影响。可以说在诸侯王的封国之内,皇帝派去的任何官员,那都是不顶用的。
如此多的小王国不听从中央政权的调遣,这是一件比较可怕的事情。当年唐王朝之所以衰弱,那就是因为藩镇割据不听从唐王朝的调遣。
朱允炆为了大明朝的未来,为了子孙后代少些烦恼,自然是要着手解决藩镇割据的问题。所以削藩是正确的行为,而这个时候朱棣之所以强烈反对削藩,目的也很简单,他就是要把其他诸侯王都笼络到自己的身边。
首先光靠他一个人是很那造反成功的,只有所有诸侯王都起来造反,朱棣这边的实力才足以推翻朝廷政权。
其次朱元璋这么多儿子,去反对朱元璋的孙子,天下人就算是瞎了,也能看得出来是谁做错了。在舆论上,对朱棣后续登基也是有帮助的。
所以说朱棣高举反对削藩的大旗,这是有很大好处的。不仅可以壮大他手里的力量,而且对他造反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02朱棣登基以后,如果支持削藩,那岂不是啪啪打脸吗?
朱棣打到了南京以后,局势发生了转变。他灭了朱允炆,自己做了皇帝。这个时候的朱棣,跟朱允炆一样,面临着相同的问题,那就是藩镇割据力量太强大的问题。
辛酉,命诸王分守都城,遣李景隆及兵部尚书茹瑺、都督王佐如燕军,申前约。壬戌,复遣谷王橞、安王楹往。皆不听。甲子,遣使齐蜡书四出,促勤王兵。乙丑,燕兵犯金川门,左都督徐增寿谋内应,伏诛。谷王橞及李景隆叛,纳燕兵,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明史》
朱允炆做的难道不对吗?从他的角度出发,那绝对是非常正确的选择,可当时对朱棣来说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等到朱棣坐上了龙椅以后,朱棣又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他这才知道,朱允炆当时是有多难。可朱棣不能反悔啊,既然反对削藩,那自己肯定是不能削藩的。
首先,如果朱棣选择削藩,那就是告诉大家,他朱棣这次靖难之役,纯粹就是为了造反,压根就不是因为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其次,朱棣选择削藩,人情方面比朱允炆还要过不去。因为朱允炆削藩好歹伤害的是自己的叔叔,而朱棣削藩伤害的却是自己的亲兄弟。
再者,削藩是建文朝时期的错误政策,因为这个政策建文朝亡国了。朱棣上台以后,如果延续这样的政策,将来会有怎样的遭遇呢?传到民间的影响是相当不好的。
所以说就算朱棣非常希望削藩,那他也不可能选择削藩这条路。其实是个皇帝都想要削藩,谁愿意皇权被其他人给瓜分了呢?
03朱棣不削藩,但是换个角度削弱了藩王的权力。
朱棣是个聪明的皇帝,也是一个非常有实力的皇帝。他虽然反对削藩,但是也知道藩王对中央朝廷的威胁。
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然而革除之际,倒行逆施,惭德亦曷可掩哉。---《明史》
所以朱棣改革了朱元璋时期的藩王制度,他对藩王的权力做出了一系列的限制,有效地解决了藩王作乱的可能性。
首先,朱棣不允许任何藩王,在不经过皇帝允许的情况下,离开自己封地所在的城池。这就等于是限制了藩王们的自由。
其次,朱棣不允许任何藩王,拥有私募士兵的权力,每个王府只能有规定数量的护卫,超过数量也要受到责罚。
再说,朱棣不允许藩王和藩王的后代,从事任何生产生活。也不准考进士做官。他们只需要每年从地方上收取赋税,再加上去朝廷那里领取俸禄就行了,至于工作,想都不要想。
最后,朱棣在所有藩王所在封地上,所选派的官员,那都是朝廷的嫡系官员。这些官员一边可以帮助朝廷管理藩王的封地,一边还可以严密地监视藩王的一举一动,实在是一举两得。
有了这些措施以后,就算是朱棣没有削藩,却也已经将藩王的权力,基本上都给消除了。其实只要藩王手里没有兵权,那一切都是好商量的。
总结:朱允炆削藩太着急,朱棣的方法更合适。
要么说朱棣是永乐大帝,这个人虽然是造反成功的皇帝,可的确是有很出色的才能。相比较之下,朱允炆就显得太嫩了。就算他手底下所有大臣加起来,也不是朱棣的对手。
朱允炆削藩的理由是正确的,可是削藩的手段却显得非常差劲:
第一,这些藩王是朱元璋亲自分封出去的,他们手里有了权力,在地方上有了地位,他们会轻易地交出权力吗?想都不要想,所以斗争是必然要发生的。
第二,朱允炆削藩,先从没什么本事的藩王开始削。他认为这些人手里没有多少兵权,是比较好动的。可是他不明白的是,他这一动手,那些有本事难道会坐以待毙?他们难道不会想办法绝处求生?
第三,削藩的过程中,居然发生了逼死藩王的事情。不要说自古以来是以孝道治理天下,就算是正常人家,逼死自己的叔叔,你这个侄儿会有好名声吗?
所以说朱允炆削藩所动用的所有措施,那都是非常臭的招数。相比较而言,朱棣不削藩,却达到了削藩的效果,这才是老江湖。
在明朝历史的宏大叙事中,姚广孝以“黑衣宰相”的身份独树一帜。这位兼具佛道儒三家智慧、精通阴阳术数的谋士,不仅主导了朱棣靖难之役的战略布局,更以三则预言为后世留下...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姚广孝 2025-08-18 朱棣为何“杀”张玉?一场权谋与忠诚的双重变奏公元1401年冬,山东东昌城外尸横遍野。燕王朱棣被南军重重包围,危在旦夕之际,58岁的老将张玉率亲兵撕开血路,救出主帅后却陷入敌阵,力竭而亡。这场惨烈的东昌之战...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8-14 徐辉祖为什么不帮朱棣:忠义、伦理与政治的抉择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的军队攻破南京城,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在群臣纷纷跪迎新君的场景中,唯有魏国公徐辉祖独守父亲徐达的祠堂,拒不承认朱棣的帝位。这位朱棣的小...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08-13 朱棣:从藩王到帝王的身份嬗变与权力重构在中国封建王朝的权力谱系中,藩王与亲王作为皇室宗亲的重要封爵,既承载着维护统治的使命,也暗含着威胁皇权的隐患。明成祖朱棣的传奇人生,恰是这一矛盾的典型写照——他...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7-29 朱棣杀解缙:帝王权谋下的必然选择与隐秘心绪公元1415年正月十三日,锦衣卫诏狱中,解缙被纪纲用烈酒灌醉后埋入雪堆。当朱棣在囚籍名单上瞥见“解缙”二字时,那句看似随意的“缙犹在耶”,成为压垮这位大明才子的...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解缙 2025-07-18 朱棣生母之谜:正史记载与民间传说的千年博弈明成祖朱棣(1360-1424年)作为明朝最具争议的皇帝,其生母身份问题自明代中期便成为史学界悬案。官方史书《明史》《明实录》明确记载其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孝...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7-17 帖木儿与朱棣对决:历史假设下的军事与战略博弈若将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的两大军事强人——中亚征服者帖木儿与明朝永乐皇帝朱棣置于同一战场,这场跨越时空的巅峰对决不仅关乎个人武勇,更涉及战略体系、后勤保障与文...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7-15 靖难烽火:朱棣与朱允炆的皇权生死局1399年的北平城头,寒风卷过燕王府的琉璃瓦,朱棣凝视着南方——那里,新登基的建文帝朱允炆正以雷霆之势推进削藩政策。这场叔侄间的权力博弈,最终演变为中国历史上著...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07-10 盛庸:以弱胜强的战术大师,为何难挽靖难败局?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挥师南下,一场持续四年的靖难之役拉开帷幕。在这场决定明朝命运的内战中,一个名字如彗星般划过战场——盛庸。他以布衣...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盛庸 2025-07-01 沐英不死,朱棣敢反吗?—— 滇南柱石与燕王野望的时空对峙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滇池畔的沐王府传来噩耗,开国名将沐英因太子朱标去世哀痛成疾,卒于任上。这位统领云南三十万大军、坐镇西南边陲的“黔宁王”,其离世不仅改...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标 2025-06-3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