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盛世是指唐朝在唐玄宗治理下出现的盛世。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唐玄宗李隆基在唐朝历史上是个特殊的存在,一方面唐王朝历经前期发展,到其在位前期国力达到巅峰,另一方面唐王朝又在其手中迅速由盛转衰。唐朝如此迅速的由盛转衰,自然不会是杨贵妃一个女人导致的,而是与李隆基本人息息相关,至少有以下几点原因。
原因之一:唐玄宗荒于政事,沉溺于酒色享乐
在一手缔造“开元盛世”之后,随着天下承平日久,李隆基也逐渐心满意足,就此开始沉溺于酒色享乐之中不可自拔。李隆基荒于政事、沉湎酒色,其实在遇到杨贵妃之前便已经开始了。
早在杨贵妃之前,李隆基后宫之中便已经有了宠妃武惠妃,甚至在武惠妃的有意挑拨之下,最终将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废为庶人并杀害,武惠妃则在陷杀三王之后不久忧惧而死。正是在武惠妃死后,唐玄宗这才在他人进言之后将已经是儿媳妇的杨贵妃纳入了后宫。
唐玄宗既然沉迷于享乐之中,难免对朝政有所懈怠,进而使得朝政混乱不堪,先是善于揣摩帝王心思的李林甫开始深受宠信,不仅导致宰相张九龄被罢免,更是在大权在握后大肆提拔亲信、打击异己。后来,由于杨贵妃的关系,杨国忠又深得唐玄宗的宠信,结果杨国忠也是专权误国、败坏朝纲。
可以说,开创了“开元盛世”的李隆基堪称一代明君,然而此后的他却又与昏君别无二致,结果导致朝政极为混乱,为此后的动荡局势埋下了巨大隐患,安禄山正式通过出色的演技和贿赂各级官员,这才积聚力量最终发动了“安史之乱”。
原因之二:唐玄宗施政失误,为安史之乱埋下隐患
唐朝的由盛转衰,“安史之乱”可以说是个标志性事件,而这次动乱的爆发则完全可以说是唐玄宗的施政失误,一方面他取消了对胡将的限制,导致安禄山等胡将大权在握;另一方面则使得节度使大权在握,促使了藩镇的出现。
唐朝虽然历来有使用胡将的习惯,但却严厉杜绝胡人将领独领兵权,而往往以汉族大臣予以牵制。然而,由于边将中“功名著者往往入为宰相”,郭元振、张嘉贞、张说、萧嵩、李适之等人纷纷以边将身份直接跻身宰相之列,李林甫由于与李适之争权,为了杜绝边将对自己产生威胁,李林甫最终上书建议玄宗不再对胡将进行限制,从而使得胡人将领得以独掌大权。
与此同时,由于边境少数民族的威胁,唐玄宗恢复了都督府制度,在边境设立大集团军队驻扎,进而形成边镇。而随着府兵制的崩溃,各个边镇开始逐渐以募兵取代府兵,边镇节度使就此开始逐步掌握军权。此后,为了解决边镇庞大的财政支出,朝廷又逐渐将财权交给了边镇节度使。而为了防止各级官员对军事的掣肘,唐玄宗又任由节度使兼领采访史,对辖内官员予以监察节制,从而使得节度使又拥有了治权。
正是施政失误,导致了藩镇的迅速崛起,到天宝年间时,已经掌握了军权、财权和治权的各边镇,实际已经成为了国中之国。再加上对胡将限制的消失,最终直接引发了“安史之乱”。
原因之三:军事制度的崩溃,导致中央朝廷衰败
由于两晋南北朝至隋朝以来的长期战乱,唐初期面对人少地多的情况,在经济层面推行了均田制,而在军事方面则延续了前朝的府兵制。所谓府兵制,简单来说就是平日里以种地为主,农闲时进行军事训练,战时从军打仗,且参战武器和马匹自备的军事制度。
这种军事制度,使得唐王朝在人口较少的情况下,保证了极为强大的军事动员能力和强悍的军队战斗力,要知道初唐时人口不过四千万左右,而在册的府兵数量便已经达到了80万。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由于参战时武器和马匹需要自备,这就使得百姓们普遍负担较大,在初唐对外扩张时期百姓们还可以凭借军功得到补偿,随着天下安定,再加上均田制的崩溃,百姓们的负担可就越来越重了,因此导致百姓逃脱兵役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了府兵制的崩溃。
府兵制崩溃之后,朝廷为了保证军队战斗力,便不得不采取募兵制,所谓募兵便是脱产士兵,就是单纯为军饷而参军的士兵,且不提战斗力的问题,他们有个很大的问题,便是只会对发工资的人忠实。唐玄宗时期由于内轻外重的客观现象,募兵制最早得以在边镇推行,而由于节度使掌握着边镇财权,这些士兵其实就相当于节度使的私兵。
府兵制崩溃之后,由于募兵制最初在边镇推行,进一步加剧了唐朝内轻外重的局面,这导致“安史之乱”爆发时朝廷根本没有足够的力量予以扑灭,这便是安史之乱持续时间较长的原因。而安史之乱后,为了平衡内外关系,朝廷又不得不在内地设立藩镇,结果便导致了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如上所述,唐朝之所以在“开元盛世”迅速由盛转衰,主要便是由于唐玄宗沉溺玩乐,致使朝政混乱不堪,再加上施政的失误和军事制度的崩溃,导致经历了“安史之乱”的急剧动荡之后,藩镇割据现象开始出现,中央朝廷逐渐失去了对国家的统治。
在中国唐朝的宫廷史上,唐玄宗李隆基与武惠妃的情感纠葛堪称一部惊心动魄的权力悲剧。这位开创“开元盛世”的帝王,晚年却因宠妃武惠妃的离世陷入疯狂,甚至被后世推测为亲...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惠妃 2025-06-30 唐玄宗与张九龄:君臣际会背后的帝王心术与士人风骨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当56岁的张九龄身着紫袍步入大明宫时,唐玄宗李隆基或许未曾料到,这位岭南书生将成为开元盛世最后的精神符号。从《千秋金镜录》的诤谏到安史...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6-27 玉真公主:道观红尘与唐代皇室婚恋的非常态样本在唐代公主群体中,玉真公主李持盈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这位唐睿宗李旦之女、唐玄宗李隆基的胞妹,以“持盈法师”之名主持王屋山灵都观,却在道教清规下留下两个儿子的记载,...
李旦当皇帝多长时间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6-10 权阉末路:宗楚客之死与唐中宗朝堂的权力绞杀景龙四年(710年)六月二十日夜,长安城头飘着细密的雨丝。临淄王李隆基的军队如黑潮般涌入皇城,禁军将领葛福顺的剑锋直指玄武门。在这场改写唐朝命运的唐隆政变中,中...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6-06 宁国公主:盛唐和亲路上的血色玫瑰天宝七载(748年)的碎叶城外,一列朱漆马车正缓缓驶向漠北。车帘轻掀,露出宁国公主苍白的面容。这位唐玄宗李隆基的嫡女,正以“和亲公主”的身份前往回纥汗国。她的嫁...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宁国公主 2025-06-06 盛世情殇:李隆基与杨玉环关系的多维透视在开元盛世的余晖中,李隆基与杨玉环的情感纠葛犹如一曲凄美的霓裳羽衣曲,既承载着盛唐最后的浪漫,也暗含着帝国崩塌的密码。这对相差三十四岁的帝妃组合,用十四年的恩宠...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杨玉环 2025-06-03 玉真公主生育之谜:历史尘烟中的隐秘线索在唐朝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玉真公主宛如一颗独特的星辰,以其传奇的人生经历吸引着后人的目光。她身为唐睿宗李旦之女、唐玄宗李隆基同母妹妹,却在出家修道的同时,留下...
李旦当皇帝多长时间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5-23 长生殿双星陨落:唐明皇与杨贵妃的宿命悲歌清代戏曲巅峰之作《长生殿》以安史之乱为历史底色,通过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杨玉环的爱情传奇,将个人命运与历史洪流交织成永恒的艺术经典。这部由洪昇创作的戏剧,不仅再...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洪昇 2025-05-20 李隆基最宠爱的女儿:万春公主与太华公主之辨唐玄宗李隆基作为唐朝历史上一位极具影响力的皇帝,其后宫佳丽三千,子女众多。在众多女儿中,关于谁是他最宠爱的女儿,历史记载中存在一定的争议,但主要集中在万春公主与...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5-13 永王李璘:唐玄宗李隆基之子的人生轨迹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唐朝是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其间涌现出众多帝王将相与皇室宗亲。永王李璘,便是其中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那么,永王李璘究竟是谁的儿子呢?一...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5-0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