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周朝爵位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周朝分封的时候,都有哪些人能够得到“公”的爵位呢?
西周建立后,天下大破大立,周武王姬发承天旨顺民意,成为海内共主,拥有了扭天下牛耳朵的能力。
武王姬发尝到了甜头,那么你吃肉也就需要给别人喝口汤不是。于是,封邦建国,大庆天下也就理所应当。
当时跟随西周打天下的有各种封国诸侯、贵族、亲西周的蛮夷之族等群体。正所谓有人出人有力出力,不过虽然大家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朝着一个方向前进,但是功劳毕竟有大有小,所以封赏自然不同。

且当时的分封还收到了其他外在因素的限制,如对上古君王后裔们的封赏,对自家兄弟和原贵族的封赏,如何处理商朝贵族,哪个萝卜该埋在哪个坑里面等等,都需要进行考虑。
所以,当时就产生了很多封赏的模式,如名义地位、特权名分、实际利益、远近优劣等等。不过最基础的还是爵位之封,于是就有了最为基础的公侯伯子男的五等之封。
在当时,在灭商过程中出力大的诸侯贵族等一般都封为侯爵,如姜子牙的齐国等都是这一类的。另外周朝宗室也都封为侯爵,如武王的弟弟们管、蔡、霍、鲁、卫等。这些封国也基本上都拱卫周朝的核心支柱,且其中有很多拥有方伯的权利,需要代表周天子戡平战乱,征伐不臣。

而当时有公爵的封国很少,且地位特殊。因为公爵地位尊崇,所以轻易不肯下封。能够得到这种封赏的有三类人。
一类是前朝帝王之后,如皇帝后裔、帝尧后裔、帝舜后裔、夏朝以及商朝后裔,都是公爵,如宋国为商后裔、陈国为帝舜后裔、杞人忧天的杞国则是夏朝的后裔。
另一类是武王的长辈们,也就是周王室宗族中德高望重的一些人。如虞国、虢国等都是这一类。
还有一类较为特殊,那就是有些封国的首任国君虽然拥有其他爵位的封国,但是因为自己并未回到封国,而是在周天子处担任卿士,所以即使封国不是公爵,但是自己仍旧拥有公的爵位,只是这种爵位为个人爵位,不能延续给后代,一旦自己去世,那么后代就将恢复到原来分封的爵位了,如燕国的召公、鲁国周公、郑国的郑桓公等。
剩下的如伯子男的封国就很多了,大都名不见经传,但是其中也有混得好的,如出国,当时就是最低等的子爵,以至于楚国的国君朝见周天子时,屡屡被人耻笑,甚至连饭都吃不到,这也是后来楚国与周王朝和中原各国有那么大矛盾的重要原因。另外子爵的吴国后来混的也不差。
在当时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周朝的礼仪很规范,等级制度很严格,如“刑不上大夫”的说法,就是说,虽然“刑”杀不了大夫之上的贵族和诸侯等,但是“礼”同样可以杀人,话说,因为不准从礼节或者犯罪而被扔到锅里烹煮的各国国君和大夫可是不少。

为了照顾各国百姓的情绪,让他们能够对自己国君表达泛滥的崇敬之情,当时默许了各国国民在各自国内称自己国君为xx公的做法,如晋公、齐公、秦公等等,不过一旦出了国进行会晤会盟,或者朝见周天子的时候,还是需要记清楚自己的爵位。
所以在当时,很多什么晋公、齐公、秦公一旦出国就彻底掉了裤衩,变成了晋侯、齐侯、秦伯、楚子,而恰恰宋国这个被各方鄙视的国家却一直都是宋公。可以说,其他很多人的“公”都是冒牌货,这个宋公可是货真价实的。

我们看先秦的一些历史书,如《国语》《战国策》等等,里面对各国国君的称呼都是xx公、xx王之类的,其实这就是这些国家的国君自己在意淫而已,这些书对称呼很不严谨,相比之下,鲁国编辑的史书《春秋》《左传》等书在这方面就好得多,除了自己国君的称呼有些拔高成为x公之外,对待其他国家国君的称呼都是“众神归位”,这样一来,屡屡哭鼻子的宋公就显得眼眉吐气了。
不过有时候,周天子也会对一些诸侯进行身份认证,比如齐桓公、晋文公这些霸主,虽然他们是侯爵,应该是晋侯、齐侯的称呼,但是因为他们实力强大,又有尊王攘夷的功劳,在会盟中雄霸天下,所以,周天子也认证他们为诸侯之长,因而他们的身份也能排在宋公的前面。
所以,在当时的周朝初期,礼仪还是非常重要和规范的。至于后来礼崩乐坏,那就难以叙说了。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太姒的名字或许不如一些帝王将相那般如雷贯耳,但她作为周文王姬昌的正妃、周武王姬发的生母,其贤淑端庄、仁爱明理的形象,却深深镌刻在华夏文明...
姬发 姬昌 2025-09-22 邑姜:唐叔虞之母与商周之交的传奇女性在商周交替的历史洪流中,邑姜作为周武王姬发的王后、周成王姬诵与唐叔虞的母亲,不仅以卓越的德行与智慧成为周王室的核心人物,更以独特的胎教理念与政治远见,为西周初年...
姬发 2025-08-25 伯邑考之名:历史密码与文化密码的双重解读作为周文王姬昌的嫡长子、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兄长,伯邑考的名字在商周历史中始终笼罩着神秘面纱。其名"伯邑考"不仅承载着古代贵族的...
姬发 姬昌 2025-08-13 姬昌大儿子为何称“伯邑考”:一场跨越千年的姓名解谜在商周交替的历史长河中,周文王姬昌的长子伯邑考以悲壮的命运成为后世传颂的孝子典范。然而,一个疑问始终萦绕在历史爱好者心头:姬昌与次子姬发皆以“姬”为姓,为何长子...
姬发 姬昌 2025-08-08 周武王的三位兄弟:西周政治棋局中的关键角色周武王姬发灭商建周,开创西周王朝的基业,其背后离不开家族成员的鼎力支持。在他继位后,通过分封制巩固统治,其中三位亲兄弟——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被委以重任,成为...
蔡叔 姬发 2025-07-16 姬发:西周明君的典范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周武王姬发无疑是一位备受尊崇的君主。他不仅是西周王朝的开国君主,更是以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高尚的品德,被后世誉为明君的典范。那么,姬发究竟...
姬发 2025-04-24 周武王为何让姜子牙离开都城:历史背后的考量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周武王姬发与姜子牙的故事被广为传颂。姜子牙作为周朝的开国元勋,其智谋与功勋备受赞誉。然而,历史记载中却有一段关于周武王将姜子牙打发出都城...
姜子牙 姬发 2025-01-15 周康王:西周辉煌时代的开创者在中国古代历史的西周时期,有一位君主以其卓越的治国才能和显著的功绩而被后世铭记,他就是周康王姬钊。一、周康王的身份背景周康王姬钊,是西周第三位天子,周武王姬发的...
姬发 2025-01-03 姬发:牧野之战的传奇英雄与西周王朝的奠基者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姬发以其非凡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建立了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西周。他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尤其是他在牧野之战中的英勇表现,至今...
姬发 2024-05-28 姬昌子女命名之谜:伯邑考与姬发的由来在中国古代,名字的赋予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家族传统。周文王姬昌的两个儿子的名字——伯邑考和姬发,也不例外。那么,为何姬昌的大儿子叫伯邑考,二儿子叫姬发...
姬发 姬昌 2024-01-30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