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钰,即明景帝、明代宗、景泰帝,明朝第七位皇帝,在位共7年,他是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异母弟,生母是吴贤妃,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朱祁钰生于宣德三年(1428年),只比长兄朱祁镇小1岁。明英宗即位后被封为郕王。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在土木堡之变中被瓦剌俘虏,为免主少国疑,于谦、王直等大臣奏明皇太后,拥立郕王朱祁钰为帝。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击退了瓦剌的入侵;又整顿和改革了政治、经济,使明朝渐开中兴。后明英宗复位,其被软禁于西苑,不久后离奇去世,葬于景泰陵,他是明朝迁都北京之后,第一个没有被葬于明十三陵的皇帝。
死亡之谜
对朱祁钰之死,明代人多有忌讳。从史料看,仅有两处明确记载了朱祁钰的死因:
一为陆釴《病逸漫记》:“景泰帝之崩,为宦官蒋安以帛勒死。”,另一为查继佐《罪惟录》:“是月十有九日,郕王病己愈。太监蒋安希旨,以帛扼杀王,报郕王薨。”
《英宗实录》仅有景泰七年十二月关于景帝生病的记录。《寓圃杂记》则有更为详细的记载:景泰八年正月十二,景帝忽然吐血,太医院判董速与宦官二十余人日夜侍奉塌前;十三日,于谦求见;十四日,景帝再次命董速诊脉,回奏:“圣体安矣”,于是景帝决定次日上朝;十五日晚,夺门之变发生。
夺门发生后,杨瑄在《复辟录》中记载景帝病情已有所恢复 [28] ,二月《英宗实录》仅以“薨”记述朱祁钰死因,赐谥曰戾。
李贤《天顺日录》、杨瑄《复辟录》、尹守衡《明史窃》仅记代宗“薨”,而不言何以“薨”。
陈建《皇明从信录》、《皇明资治通纪》及薛应旗《宪章录》亦不记朱祁钰死因,但记载了唐妃等殉葬事。朱祁钰死后,追谥为“戾王”,其生前所营造之昌平寿宫,令拆毁,转葬于金山(一说西山),与殀殇诸公主坟相属。明英宗并赐红帛若干,令朱祁钰妃嫔唐氏等殉葬。诸妃中仅一汪妃因曾被朱祁钰所废而幸存。民国时期,孟森在北京大学讲授明清史,说“郕王薨”并唐妃殉葬事,不述朱祁钰死因。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乾隆帝为景泰陵立碑题辞,在题辞“子亦随死,终于杀,礼西山,实所自取耳。”中说景帝“终于杀”,认为朱祁钰系被害身亡。
历史评价
总评
当明王朝面临危难之际,朱祁钰重用于谦等大臣,反对南迁,高举抗敌的旗帜,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抗击并打败了瓦剌,有效遏制了瓦剌南下的野心,巩固了大明朝的江山,使得百姓免遭兵祸,功不可没。同时,启用正统以来被迫害的忠臣贤将,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朝野清明。维护了明朝的政治稳定,这一切都是不可抹煞的功绩。已经当了八年皇帝,身份得到了全国的承认。
然而朱祁钰恋栈权位,不但不思迎回已经被架空为太上皇的明英宗,还把他软禁于南宫,八年之间不得出入。同时执意废掉侄儿朱见深的太子之位,企图让自己的后人登上九五之尊的宝座。结果病笃之时,小人趁势而发,仓促间,不能全贤名于一生,足可叹息,但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总的来说,朱祁钰仍是一代明君。
史书评价
《明史》赞曰:景帝当倥偬之时,奉命居摄,旋王大位以系人心,事之权而得其正者也。笃任贤能,励精政治,强寇深入而宗社乂安,再造之绩良云伟矣。而乃汲汲易储,南内深锢,朝谒不许,恩谊恝然。终于舆疾斋宫,小人乘间窃发,事起仓猝,不克以令名终,惜夫。
历代评价
明宪宗:“朕叔郕王践阼,戡难保邦,奠安宗社,殆将八载。弥留之际,奸臣贪功,妄兴谗构,请削帝号。先帝旋知其枉,每用悔恨,以次抵诸奸于法,不幸上宾,未及举正。朕敦念亲亲,用成先志,可仍皇帝之号,其议谥以闻。”“拔擢贤才,延揽群策。收既溃之士卒,却深入之军锋。保固京城,奠安宗社。申严战守之师,再遣奉迎之使。卒致也先悔过,先帝回銮。尊养之礼有加,谗间之言罔入。始终八载,全护两宫。仁恩覃被于寰区,威武奋扬于海宇。”
孙太后废朱祁钰的诏书说:“……败坏纲常,变乱旧制。放纵地淫乱、酗酒,信任奸人。毁坏奉先殿(皇家家庙)的偏殿建宫殿让妖妓居住。玷污了缉熙殿作为受戒的场所来礼敬喇嘛。滥加赏赐、胡乱花费无度,横征暴敛无休止。国库空虚,海内困穷。不孝、不弟、不仁、不义,臭名昭著,神人共愤,上天震怒,屡次降下预兆,朱祁钰不知反省,拒绝进谏、文过饰非,造孽越来越厉害。……”
沈德符:“英主。”
彭时:“景泰数年中,敬礼大臣,宽恤民下,赏罚亦无甚失。”
王世贞:“太祖之后而功者孰不知成祖乎,德者孰不知孝宗乎,盖犹有景帝焉。己庚之际,徵帝吾等披发左袵矣。其德如何,曰在知人,在安民。其不复辟者,理也。易太子者,情也。”
谷应泰:“景帝外倚少保,内信兴安,狡寇危城,不动声色。当时朝右,岂乏汪、黄;建炎践祚,亦有宗、李。相提而论,景诚英主。而乃恋恋神器,则又未闻乎大道者也。”
李贤:“景泰淫荡载度,臣民失望,一闻上皇复位,无不欢忭鼓舞;景泰时不孝于亲,不敬其兄,不睦其室,至而朝廷之上怨恨忧郁之气充满,是以六七年间水旱灾伤遍天下。天变于上,气乖于下,一年甚一年。”
李惟桢:“景帝立而后睿帝得返,既已帝也。理天下之籍,听天下之断,偃然如固有之。宁复俛首而为臣,以不还位咎帝,非也。”
章潢:頼天之灵,景皇知人善任,文武大臣,艰难宣力。禹鼎遄归,尧封如故;彼亦散乱,叛杀相寻,我得宁辑。顾其书词桀傲,使价骄凌。稍示包荒,治以不治。
谈迁:“国家厄会,盖莫若乙巳矣。闽浙疮痍,黔粤啸聚,天未厌乱,北狩随之。阊阖罹白登之困(刘邦的白登山之围),象魏下阴山之悲,宗社丝髪,仅系景帝。当时六师新丧,九塞气沮,南迁之议,独徐珵乎。乃舍姬旦(周公)小节,绍少康(夏朝的少康中兴)之旧勋,坐摄羣嚣,独制长策。犬羊虽狺狺不休,我圻父是任,俾弭耳以退,皇灵遐畅,南北交捷。曾不捐汉绘之尺寸,费宋缗之毫纤,而虞渊返照,事同揖让。尤恤饥拯溺,纳谏信贤,嘉王竑,薄徐珵(徐有贞),具有神识。而或以太上事过责之,斗粟尺布之谣,古人不免焉,政未可以紾臂论也。”
袁枚:“宣宗以社稷人民付正统,正统不能守;付景泰,景泰能守之。 吾又读《宋史》而叹明之不亡,非谦贤,实景泰之贤也。”
在中国历史上,明英宗朱祁镇的形象经历了从“英主”到“昏君”的颠覆性转变。这一过程不仅反映了历史记载的复杂性,更折射出不同时代政治需求对历史人物评价的深刻影响。从...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9-29 朱祁钰励精图治为何反被哥哥朱祁镇推翻?——权力、伦理与命运的博弈公元1457年正月十七日凌晨,北京城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政变打破宁静。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率军冲入南宫,将幽禁七年的朱祁镇抬上龙椅。次日清晨,当群臣聚集在奉天殿...
朱祁钰和朱祁镇哪个好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9-28 朱祁钰妻儿之死:权力漩涡中的家庭悲剧明代宗朱祁钰的妻儿之死,是明朝历史上一段充满争议与谜团的往事。在电视剧《大明风华》中,朱祁钰的妻子汪皇后与儿子朱见济服毒自尽的情节,引发了观众对这段历史的强烈好...
朱祁钰和朱祁镇哪个好 2025-09-15 明英宗第一次北伐:少年天子的军事初试与战略回响明英宗朱祁镇的第一次北伐发生于正统三年(1438年),这场战役不仅是他亲政后首次独立指挥的军事行动,更成为明朝中期边疆战略调整的关键节点。尽管后世对“土木堡之变...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9-10 瓦剌何时消亡:从草原霸主到历史尘埃的百年沉浮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被瓦剌生擒,这场"土木堡之变"让瓦剌之名响彻中原。然而,这个曾让明朝君臣胆寒的草原帝国,...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8-15 朱祁镇:功过交织中的历史回响——论其不可忽视的功绩明英宗朱祁镇的一生,犹如一部跌宕起伏的史诗,既承载着“土木堡之变”的国耻,也铭刻着废除殉葬、释放建庶人等突破时代局限的善政。这位两次登基的帝王,在历史长河中常被...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8-11 夺门之变中的孙太后:权力博弈下的关键推手与历史争议公元1457年正月十七日深夜,北京紫禁城东华门悄然开启。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率领的五百死士护送明英宗朱祁镇重返奉天殿,这场被称为“夺门之变”的政变,不仅改写了明...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石亨 2025-07-29 杭皇后真的是女医吗?历史真相与影视演绎的辨析在明代宗朱祁钰的后宫中,杭皇后(谥号“肃孝”)是一位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她从民间女子跃升为皇后,却因儿子夭折、丈夫早逝和政治斗争,最终被历史抹去痕迹。近年来,随...
朱祁钰和朱祁镇哪个好 2025-07-17 朱祁钰“断子绝孙”的历史真相:权力绞杀与命运悲剧明代宗朱祁钰,这位在“土木堡之变”后临危受命、力挽狂澜的帝王,其人生以悲剧收场。他年仅三十岁便猝然离世,更令人唏嘘的是,他唯一的儿子朱见济早夭,两个女儿也命运多...
朱祁钰和朱祁镇哪个好 2025-07-03 钱皇后为何终身无嗣:历史褶皱中的生育之困与人性光辉在明代宫廷的斑驳史册中,钱皇后无嗣的谜团犹如一扇半掩的窗,透出后宫女性的生存困境与历史洪流的残酷。这位与明英宗朱祁镇演绎“生死相随”传奇的皇后,其生育之谜的破解...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6-1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