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王莽篡汉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王莽篡汉后是什么朝代,后来又被谁灭了?
王莽抢到天下后,建立了新朝。可新朝,却仅仅保持了15年,就垮掉了。
那新朝是如何垮掉的呢,又是谁抢走了王莽的天下,当了新天子呢?
正所谓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王莽篡汉,很轻松地,就抢来了天下。可这天下,王莽却没能坐稳。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今天,从内外两个大方面,来聊聊这个问题。
对内的话,还是王莽改制,出了问题。王莽改制,指的是王莽立法改革的一系列做法。王莽是一个很有见识的皇帝,很大胆。只不过,王莽改制的试错代价,太高了。
要知道,大部分皇帝,可都是因循守旧的老实人,可不大敢,主动去做些改变,更不用说改革了。不仅皇帝如此,连大臣们也都这样,一遇到事情,开口闭口就是祖制、先列之类的,会先想想老祖宗们,有没有过这样的做法,要是没有,就直接否定了,根本不会想要去尝试。不然就说,坏了规矩。
王莽要复古,想用周朝的礼仪制度,来管理国家。王莽把土地都收归国有,而奴婢就私有化,但都不能买卖。还有盐、铁、酒、钱币以及山川泽林,也都国有化。还重新划分了郡县、又改了地名。连少数民族和匈奴的叫法,都要改了。以及改货币制度等等。
当民众,强烈反对这些改革措施时,王莽不想着安抚民众的情绪,反倒给民众来硬的,用严酷的刑法,来强制执行。另外各项改革政策,也是朝令夕改,变来变去的。
比如货币制度,当新的交易法,还没有出来,旧的交易法就已经被破坏了,到头来,把整个秩序,都给搅乱了。自然,也就引发了各种不满。
另外一方面,本来西汉从汉元帝时期,就开始走下坡路了,民众的日子,是越来越不好过了。到了王莽的新朝,还整出一大堆的改革,更是让民众吃不消。更加剧了社会动荡,另外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更是激发了社会矛盾。
而对外呢,王莽,又和外边的匈奴以及周边的少数民族,杠上了,打个没完。百姓的日子,苦不堪言。很快,问题就发生了。
湖北荆州这边,闹饥荒。于是王匡和王凤两兄弟,开始带头搞起义。因为他们的大本营,在湖北绿林山,所以就叫绿林军。
第二年,樊崇也开始农民大起义。这支起义兵,挺有意思。为了更好地区别自己人和敌人,他们特意将眉毛,染成赤色,所以也叫赤眉军。赤眉军的根据地,在山东泰山。
起义的风暴,一下子就炸开了。就在绿林军和赤眉军的反新朝事业,搞得风风火火的时候,北方各地方的农民,也都开始起来,反王莽。
绿林军和赤眉军,是所有反王莽势力中,最大的两股势力。于是王莽就着急忙慌地,开始收拾这班人。
王莽觉得北方的赤眉军,威胁更大,就派10万人去收拾赤眉军,但王莽失败了。而南方的绿林军,王莽也安排了2万人去对付。结果。王莽又被打败了。
也就是说,王莽的镇压很失败,王莽在赤眉军和绿林军那里,都吃了败战。王莽派出去的兵,不仅没能拿下这些搞事情的人,反而被俘虏,壮大了敌军的规模。
打了胜战的绿林军,不再把王莽当回事。绿林军,直接立了一个新皇帝。新皇帝叫刘玄,是以前西汉王朝汉景帝刘启的后人。刘玄有着前皇家血统,这样一来,绿林军打着恢复汉朝的名义干事业,道义上也就名正言顺了。
这个时候,王莽才意识到,绿林军比赤眉军对自己的威胁更大。
于是,王莽把北方的主力军,都调到南方来,将火力对准绿林军。王莽准备一鼓作气,直接端掉绿林军。王莽让王邑和王寻,带42万人,对外宣称是百万大军,去收拾绿林军。
绿林军的王凤和王常,听说新朝军在赶来收拾自己的路上,就带八九千人,守在昆阳。本来做决策的人,应该是王凤和王常,但王凤和王常,在王莽的大军面前,没了信心也没了主意。所以,基本上就是刘秀说了算。
刘秀,也就是后面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在这场战事中,一战成名。
这次新朝军“教训”绿林军,发生在昆阳,所以就叫昆阳大战。昆阳大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事之一。
刘秀让王凤和王常,守在昆阳。而刘秀自己,就带13个骑兵,冲到外面,去搬救兵。
中途王凤等人,扛不住了,求着新朝的王邑要投降。但王邑为了战功,没同意。王邑觉得自己攻下昆阳,是迟早的事情。后面发生的事情,就很打王邑的脸了。王邑等人,打了一个多月,也没能拿下小小的昆阳。
后来,刘秀带着3000人,攻打新朝军。新朝的王邑和王寻,没把刘秀当回事,只带了1万来人,去应付刘秀。而且新朝军队人员众多,为了避免混乱,他们还下了死命令,没有命令,任何人都不得擅自行动。所以后来,当王邑和王寻,被刘秀打得惨不忍睹的时候,也没人去求他们。
王寻被杀了,王邑逃到洛阳去了。
绿林军兵分两路,一部分去洛阳,另一部分去长安。绿林军先拿下洛阳,后一月,长安也被拿下了。当绿林军攻入长安,长安城里发生了市民起义,王莽被人干掉了。王莽建立的新朝,也就玩完了。
不久,绿林军内部发生了矛盾,而分裂。当赤眉军,靠近长安时,刘秀就称帝,当了皇帝,也就是汉光武帝。刘秀有着西汉血统,是汉高祖刘邦的后人。所以汉光武帝刘秀,继续沿用汉朝的国号,这部分汉朝历史,也就是东汉。
不过汉光武帝,将都城定在了洛阳,以前西汉的都城在长安。后来,刘秀击垮赤眉军,削弱各方势力,才完成了全国统一。文/历史当下。#王莽#
在中国历史的宏大叙事中,田安与王莽的关联犹如一条隐秘的线索,串联起战国末年至西汉末年的风云变幻。田安不仅是王莽的直系先祖,更是其家族从齐国贵族到新朝皇族的命运转...
王莽 2025-09-17 傀儡天子与权臣岳父:刘衎与王莽的权力困局西汉末年,朝堂暗流涌动,外戚专权与皇权衰微的矛盾达到顶点。在这场权力博弈中,年仅九岁的中山王刘衎被推上皇位,成为权臣王莽手中的提线木偶。这对翁婿的复杂关系,既是...
刘衎 王莽 2025-09-11 王莽篡汉后被谁灭的:绿林赤眉起义与东汉王朝的崛起公元8年,王莽以“禅让”之名篡夺汉室江山,建立新朝,试图通过“托古改制”重构社会秩序。然而,这场激进的改革不仅未能挽救西汉末年的危机,反而成为压垮新朝的最后一根...
王莽 2025-09-10 王莽篡汉:一场看似“众望所归”的权力和平更迭西汉末年,王莽以外戚身份逐步掌控朝政,最终通过“禅让”形式篡夺汉室江山,建立新朝。这场改朝换代在历史上显得尤为特殊——与后世董卓废立皇帝引发的诸侯讨伐不同,王莽...
董卓 王莽 2025-09-09 王莽改制:理想主义改革的历史镜鉴西汉末年,土地兼并加剧、社会矛盾激化,王莽以“托古改制”为旗号,试图通过全面社会改革重构国家秩序。这场持续十余年的改革,虽以失败告终,却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史上最具...
王莽 2025-09-04 西汉灭亡:多重危机交织下的帝国崩塌西汉王朝自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至公元9年王莽篡汉改国号为“新”而灭亡,共历时210年。这个曾以“文景之治”的繁荣、“汉武盛世”的辉煌载入史册的王朝,最终在多...
刘邦 王莽 2025-08-22 王莽诸子命运:权力绞杀下的家族悲剧王莽,这位中国历史上极具争议的篡位者,以“托古改制”的改革家形象与“虚伪奸诈”的阴谋家标签并存于史册。其统治新朝15年间,不仅将西汉王朝推向覆灭,更将六个儿子卷...
王莽 2025-08-08 王政君:历史长河中的复杂镜像王政君(前71年—公元13年)是西汉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后妃之一。她身居后位61年,历经四朝,最终因侄子王莽篡汉而背负“葬送西汉”的骂名。然而,若以单一标签评判这位...
王莽 2025-07-22 马宫未任大司马:历史脉络中的官职辨析在西汉末年的政治舞台上,大司马一职因王莽专权而备受瞩目,其地位远超三公体系中的其他官职。然而,通过梳理《汉书》等史料与现代学术研究,可明确判定:马宫从未担任过大...
王莽 2025-07-16 血脉溯源:王莽祖先的陈姓密码与姓氏嬗变在中国姓氏文化的长河中,王莽家族的姓氏演变堪称一部微缩的家族史。这位西汉末年篡位称帝的改革家,其血脉源头可追溯至春秋时期的陈国,历经田氏代齐、秦灭齐国等历史巨变...
王莽 2025-06-0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