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李治被误解千年,真正的李治有多恐怖?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一看。
近几年有关武则天的影视剧层出不穷,因此唐高宗李治也成为了大家热议的人物,影视剧中的李治软弱无能,活脱脱是武则天的傀儡。实际上这只不过是影视节目的渲染罢了,历史上真实的唐高宗并不懦弱,甚至可以说有点恐怖了。
当时唐王朝的影响力已经影响到了西方国家,所以那时候外国史书中对李治统治下的唐王朝也有记载,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李治手段的强硬。今天我们给大家呈现一个和以往印象不同的唐高宗李治。
李治并非唐太宗的长子,他原本是第九子。这皇位本来与他无关。好在当时太子李承乾的位子坐得并不安稳,为什么呢?因为还有一个魏王李泰对太子之位虎视眈眈。
如果只是李泰一厢情愿那还罢了,偏偏他才华横溢,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这让父皇对他青睐有加,为此好多大臣还曾上疏,建议皇帝对太子多加爱护,对李泰不要过分溺爱,以防其有不臣之心。
没想到唐太宗根本没听进去,一如既往地给李泰很多恩宠,慢慢的李泰对太子之位就不仅仅是觊觎那么简单了。正当他打算怎么继续获得父皇的欢心时,一场危机已经离他越来越近。
李承乾首先沉不住气了,于是派人去暗杀李泰,还好李泰命大躲过一劫。李承乾傻眼了,心想既然已经暴露,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发动兵变!他或许忘了李世民正是靠兵变夺取皇位的,很快李承乾及其党羽就被悉数抓获。
此时李世民才明白了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的心思,既然你俩都想争这个皇位,那就给谁都不给。于是呢,剩下的儿子中就只有李治能堪大用。李治这孩子虽说不是长子,可是他从小喜欢读书,为人又十分孝顺,所以此时来接替太子位完全合理。
我们可以看出来李治似乎在这场夺嫡斗争中没有作为,实际上他做了,他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对唐太宗毕恭毕敬,据说当时皇帝身上长了个脓包,李治竟然用嘴帮忙吸出淤血,这样的人能说他不聪明吗?就这样,李治顺利当上了太子。
公元六四九年,唐太宗驾崩,同年李治登基。说起李治就绕不开武则天,他俩相识是在李世民晚年,那时候太宗皇帝已经病入膏肓,作为太子的李治经常在父皇寝宫中服侍,当时还有另一个人在场,那就是李世民的妃子武则天,两人共同照顾生病的老皇帝,俗话说日久生情,就这样,两人慢慢互生情愫。
老皇帝驾崩之后,依照惯例,武则天削发为尼进了感业寺。可是李治对武氏的思念那是一天比一天深。登基第二年,李治就来感业寺看武则天,武则天多聪明,一看到李治就拿出自己写的情诗,一把鼻涕一把泪地道出了自己受的相思之苦。李治哪受得了这个,于是就把武则天带回了皇宫。
我们知道武则天是属于雷厉风行的女人,他在唐太宗时期并没有受到多少恩宠,那是因为李世民也是个这样性格的人,人们找另一半总是喜欢和自己性格互补的,而李治从小生在帝王家,见到的都是温柔贤惠的女性,所以他对武则天这种个性鲜明的女孩子完全没有抵抗力。
武则天入宫之后也没有闲着,他对皇后和其他妃子表现极其热情,这让皇后说了好多她的好话给李治听,实际上这只是武则天想做做皇后的手段而已,长此以往,皇后自己倒被冷落了,武则天反而越来越受李治的宠爱。
如果李治只是被武则天用这些小把戏骗过了,那他就称不上英明了。他之所以宠爱武则天,冷落皇后,其实是为了打压长孙无忌的权力。因为唐太宗说过有事要和长孙无忌商量,可是他的权力有点太大,李治决定从废立皇后一事开始和长孙无忌唱反调。
一番较量之后,长孙集团败下阵来,武则天成功上位,李治靠着武则天,一步步掌握了唐王朝的大权。在位期间,李治的治理不得不说是非常成功的。
首先看经济民生,高宗时期全国人口比贞观时期有很大增长,这说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很多,不然也养不活那么多人。不过后来经历了一次通货膨胀,市面上物价飞涨,高宗下令减少钱币生产,在各地建造粮仓,由政府低价出售粮食,以此让许多百姓度过了艰难时期。
再来看看文化方面,一个例子就是科举制的重新建立,高宗后期的许多朝廷大员都是通过科举功名平步青云的,这项措施的好处不言而喻,既给国家选拔了优秀的人才,也提高了百姓的文化水平,更重要的是让天下学子看到了希望。
最后就是外交和军事方面,高宗继位第二年就派兵平定了漠北地区,并且将其可汗俘虏。第七年开始,唐王朝与高句丽开始了一场长达十一年的战争,最后唐军大胜,占领了高句丽。
接下来高宗也没闲着,他继续向西域地区发兵,唐军在西域打了很多胜仗,西突厥军队一路败退,唐军甚至追到了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最后彻底消灭了西突厥的有生力量。
如今翻开唐朝各时期的地图,我们就会发现高宗李治统治时期版图最大。这也让当时西方各国忌惮不已,他们在史书中用“黄祸”二字来形容高宗时期,由此可见当时唐王朝让西方人产生的恐惧心理是何等深刻。
总的来说,李治是一个“外圆内方”的人,他身上有着传统中国人的性格,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和蔼可亲甚至于有点文弱的样子,可是做起事来绝不含糊,如今有人说唐高宗继承发扬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并且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话一点也不为过。
在唐代武则天时期,有这样一位官员:他两次拜相却始终低调谨慎,举贤荐能却从不显露恩宠,临终焚稿只为避免是非牵连他人。他就是陆元方(639—701年),字希仲,吴郡...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8-08 武士彟之“彟”:读音考辨与历史回响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武则天之父武士彟的名字常因“彟”字的读音引发争议。这个承载着唐代开国功臣身份的姓氏,其读音背后不仅涉及汉字音韵的演变规律,更折射出历史人物形象...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8-08 权力与欲望的交织:太平公主与张易之的历史纠葛在武则天统治的盛唐宫廷中,太平公主与张易之的关系始终笼罩在权力阴影与情感迷雾之下。这对相差二十余岁的男女,以美貌、才情与权谋为纽带,在神都洛阳的深宫中演绎了一段...
武则天有男宠吗 太平公主 2025-08-04 薛绍与慧娘:虚构与真实交织的千年情殇在唐代历史与文学的交织中,薛绍与慧娘的故事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既承载着真实历史的厚重,又浸润着文学想象的浪漫。薛绍作为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女太平公主的驸马,其生平有...
武则天有男宠吗 太平公主 2025-07-30 古代殿试资格考:从寒门学子到天子门生的晋级之路殿试作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最高层级考试,自唐代武则天首创至清末废止,历经千年演变,其资格审核体系既承载着皇权对人才的最终裁决,也折射出科举制度“逐级筛选、优中选...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7-30 上官婉儿的诗:宫廷与自然的双重变奏在唐代诗坛的璀璨星河中,上官婉儿以“巾帼宰相”的身份独树一帜。作为武则天与唐中宗时期的宫廷核心人物,她不仅掌控诏命、品评诗文,更以32首存世诗作构建了独特的文学...
武则天有男宠吗 上官婉儿 2025-07-29 李治为何钟情武则天:权力、情感与政治的交织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爱情故事,始终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这位以“永徽之治”奠定盛唐基础的皇帝,为何会对大自己四岁、曾是父亲唐太宗才人的武则天倾心不已?...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7-28 李治为何痴迷武则天:权力、情感与性格的交织唐高宗李治对武则天的痴迷,是唐朝历史上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这段跨越伦理与权力的情感,既非单纯的男女之爱,也非简单的政治联姻,而是情感需求、权力博弈与性格互补共同...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7-24 张柬之:大器晚成的唐室中兴名相张柬之(625年—706年),字孟将,襄州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人,是唐朝武则天时期至唐中宗时期的关键政治人物。他以八旬高龄发动“神龙政变”,迫使武则天退...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7-23 破局与桎梏:日本首位女天皇推古的婚姻困局与政治突围在东亚君主制历史中,日本推古天皇(554-628年)以“世界首位女性皇帝”的身份独树一帜。这位比武则天早近百年登基的女天皇,其婚姻选择与政治生涯交织成一幅充满矛...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7-2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