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清代刘墉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代名臣刘墉,配得上“好官”之称吗?
在早年的清宫剧中,编剧经常喜欢拿一些著名的清代官员调侃,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纪晓岚,和珅,还有刘墉这三个人。
尤其是刘墉,人家堂堂的一个正经大学士却被调侃成刘罗锅,偏偏编剧还改编的极好,以至于这个人物的形象深入人心,甚至代替了历史上的客观现象。
但事实上,无论电视剧中演的有多么好,历史上的刘墉总归是有很大的差距。因为此人不仅不是一个罗锅,而且在为人方面也没有电视剧中显得那么好,甚至在某些程度上来说,比和珅做的还要恶毒。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在电视剧中,编剧经常喜欢把刘罗锅和和珅这两个人放在一起进行较量,他们都无一例外的拥有极高的文采,可是一个是正,一个是邪,而且往往正义获胜。
很明显编剧很会把握人心,只有靠这样才能够让故事更加精彩,而且还能弘扬主旋律。但事实上编剧的创作往往都是二次创作,在真实的历史记载中,像刘墉这样的人物,远不像我们想的那么简单,这不仅仅是关于他的外表形象,更关于他的名臣形象。
当然这里首先得公开声明,本文并没有否定刘罗锅在历史上的名臣名声,但我们也不得不提出,刘墉此人的确没有资格和海瑞这样的人物媲美,甚至和纪晓岚比较起来,那也是差了不少。为何这么说呢?
我们首先来看他的功劳。乾隆45年,湖南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灾情,身为湖南巡抚的刘墉一方面打击贪官污吏,另一方面救济灾民,如此保证了政府财政开支的宽泛性,也使得更多的老百姓得救。史书记载,不过一年时间,官府存良见多,老百姓也逐渐渡过危机,刘墉在朝廷上和老百姓心里面都获得了青天的称号。
乾隆47年,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年份,一个叫国泰的山东巡抚贪污受贿,刘墉和和珅两人共同协作,打击贪官污吏。不过这里有个细节,和珅收了钱,想要偏袒贪官,但是刘墉选择立主澄清官吏体系,两人产生了矛盾。刘墉因为和和声的对比,所以名声更加大好。
除此以外,此人经常被发配到地方干基层,其中包括兴修水利整顿官僚体系以及清查历年的积案,因此名声越来越高,乃至于朝鲜使者都称他为难得的清官。
从这些记载来看,刘墉的表现好像比纪晓岚还要好那么一点点,毕竟纪晓岚的主要方面是尽可能的阻止乾隆毁书,还有主张思想解放,当然了也包括选拔人才和尽量阻止贪污。
但是,我们可不要以为刘墉的水平就高过了纪晓岚,事实上两者真正的差距不在于以上的能力表现方面的差距,而在于纪晓岚一辈子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可是偏偏刘墉却做了不止一件连纪晓岚都要朝他吐口水的事情,甚至因为这些事情,几乎把他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名声给败了干净。具体内容如下。
其一,乾隆26年文字狱事件。根据史书记载,这一年刘墉才只不过是个江苏学政,顾名思义,专门负责考生方面的内容。恰好在当时,有一位考生就犯了错,此人的名字叫做阎大镛。
原来此人首先是拖欠政府的征粮,之后又因为文人张狂而被抓进监狱,后来不知怎么的,又因为不知死活越狱而使得罪上加罪。很明显这个案情变得有些大了,所以很快身为学政大人的刘墉就接手了这个案子。
按理来说这就是一个学生违法犯罪事件,抓起来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但人家刘大人就是聪明,他在负责审理案件时发现此人居然在抄家之时烧毁了一些书籍。于是,刘大人不管不顾,抓着此人就打,认为此案情必定有大干系。
果不其然,通过清代自古以来的问案方式,阎大镛被迫说出了一件往年的小事,原来他的母亲守寡一向有名声,却没有列入到政府的表彰名单之中,所以他觉得很不满就写了文章,发牢骚,指责政府。
本来这没什么,但刘墉却偏偏发现,这里面居然包含了很多没有对皇帝忌讳的内容,于是他发现这里面有文章可做。
其实按照当时的传统,哪怕是将此人抓进监狱的县令老爷也是想要遮一遮,毕竟大家都是读书人,没必要搞文字狱。但刘大人偏不,硬是把此事当成了文字狱来搞,而且还上交给了皇帝。果不其然,这个倒霉的书生很快就被乾隆勃然大怒斩首,而其他受牵连的县令以及与之有交情的书生也全部被问罪。
刘大人凭借第1次文字狱青云直上,成为太原知府,这是他人生中的第1次起飞,其手段让无数读书人为之不爽。
当然,如果说这是年轻人想要往上爬,走了歪路,那倒也能理解。可偏偏这位刘大人在爬上去以后,却觉得这是一条很好的升官途径,于是在他经历一系列的政治沉浮以后,又开始了第2次文字狱。
在第1次文字狱的17年之后,刘墉再一次参与考试事务,而且又有一位傻的没边的学生递交了一份该死的考卷,这个考生的名字叫做殷宝山,而他的文字里面似乎体现出了对于政府和现实的隐晦批评。
其实这种现象很好理解,年轻人怀才不遇,还有针对地方贪官污吏的横行,有自己的见解,这放在现在倒也没什么。而且人家也没有那么强烈的反抗意识只是隐晦的表示,希望老师能够进行处理。但刘大人立刻抓住了机会,他又将此事当成文字狱。
做法很简单,当时乾隆皇帝做梦都在想要镇压江南文人,还想要通过文字狱加强满清贵族统治。然后刘墉又送了一个案子上去,不过这一次没有成功,因为在解决这个文字狱之时,又爆发了另一个著名的文字狱,《一柱楼诗集》案。
毫无疑问,这个案子的规模更大,刘墉本身不是想要干掉自己的学生,只是想要借文字狱获得更大的利益,所以他毫不犹豫的卷入到了更大的文字狱之中,于是这位学生居然被忽略了,躲过一劫。
但是我们回头看看刘墉的所作所为,他的功勋的确比和珅都要好看多,但是在唯恶方面,其实也谁不比谁好看。正如很多学者所说,和珅早年也曾经有过有过不少的功劳,在稳定朝局和捞钱方面也是一把好手。不过和声此人到后来就变成了纯粹的坏蛋,而且他的手段更类似于污蔑以及打压个人。
相比较于纯粹的坏蛋和珅,刘墉这种名声大振,人人都称之为清官的人,却不止一次通过文字与来捞好处,不是打击一个人,而是打击一群人,而且还是披着羊皮杀人,这不仅仅杀人,还要诛心。
正如那句话所说,坏人杀人杀的直接了当,而且大家对他有防备。可是好人杀人,如钝刀子割肉,到死的时候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其破坏性可能更大。所以说,历史从来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像刘墉这样的人物就是如此,电视剧把他太美化了。
作为清代文化巨匠,《四库全书》总纂官纪晓岚的生平与学术成就早已载入史册,而其安息之所——纪晓岚墓的地理位置与历史价值,近年来随着考古研究与文化旅游的兴起,逐渐成...
纪晓岚 2025-08-20 福康安与和珅:乾隆朝文武双璧的权力制衡乾隆朝的权力格局中,和珅与福康安犹如双子星般闪耀,一文一武构筑起帝国统治的两大支柱。尽管二者从未在朝堂上展开直接对决,但透过历史档案的蛛丝马迹,可窥见这场无形的...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和珅 2025-08-18 刘全的下场:权势尽头的一场悲剧在历史与文学的交织中,刘全这一人物形象以不同面貌出现,其下场也因身份背景差异而大相径庭。清朝和珅大管家刘全与《聊斋志异》中刘全,虽同名同姓,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
和珅 刘全 2025-04-17 和珅为何如此器重管家刘全?在中国清朝乾隆年间,和珅以其卓越的政治手腕和贪腐能力,成为了权倾一时的朝廷重臣。而在他辉煌的背后,有一个身影始终如影随形,那就是他的管家刘全。和珅对刘全的器重,...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和珅 2025-03-27 和珅为何能贪得如此巨额财富?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和珅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身为乾隆朝的重臣,却利用职务之便大肆贪污,积累了巨额财富。那么,和珅为何能贪得如此之多呢?一、和珅的权势与地位...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和珅 2025-03-26 中国古代最大贪官揭秘:和珅的贪腐传奇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贪官污吏屡见不鲜,但提及“中国古代最大的贪官”,和珅这个名字无疑会跃然纸上。和珅,这位清朝乾隆年间的权臣,以其惊人的贪腐规模和手段,成为...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和珅 2025-03-17 和珅与红楼梦的不解之缘在中国文学史上,《红楼梦》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卓越的艺术成就,被誉为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然而,在《红楼梦》的创作与流传过程中,有一个人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
和珅 2025-02-26 和珅被赐死背后的真正原因:权力斗争的牺牲品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和珅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以巨额的贪污和权势的显赫而臭名昭著,然而,和珅被嘉庆帝赐死的真正原因,却并非仅仅因为他贪污,而是更深层次...
嘉庆怎么死的 和珅 2025-02-25 刘全之死:揭秘与和珅的真实关系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物间的恩怨纠葛总是引人关注。关于清朝乾隆年间的大贪官和珅与其管家刘全的关系,以及刘全的死因,一直存在着诸多猜测与传言。其中,“刘全是被和珅所杀...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和珅 2025-02-15 和珅家产揭秘:巨额财富与现代价值对比在中国清朝历史上,和珅以其非凡的政治手腕和贪婪的敛财行为,成为了历史上最著名的贪官之一。他的家产之丰厚,令人咋舌,至今仍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一、和珅家产的来源...
和珅 2025-01-0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