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蕤,字景回,晋文帝司马昭之孙,齐献王司马攸长子,晋武帝司马炎之侄,西晋宗室。出继叔父辽东王司马定国,封辽东王。太康四年(283年),改封东莱王。后历任步兵校尉、屯骑校尉。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永康二年(301年),司马蕤之弟齐王司马冏起兵讨伐篡位的赵王司马伦,司马蕤受到牵连被司马伦收捕治罪,适逢孙秀去世,司马蕤得以幸免。司马冏辅政后,任命他为散骑常侍、大将军、侍中等。
永宁元年(301年),司马蕤向司马冏请求开设府署,遭到司马冏拒绝,司马蕤怨恨司马冏,与左卫将军王舆谋划废黜司马冏,但因事情败露而被废为庶民。不久封为微阳侯。同年,上庸内史陈锺禀承司马冏旨意杀害司马蕤。永宁二年(302年),司马冏被杀,朝廷诛杀陈锺,恢复司马蕤爵位,按王礼改葬。
人物生平
凌辱弟弟
咸宁三年(277年)九月,司马蕤出继已故的叔父辽东悼惠王司马定国为嗣子,袭封辽东王。 太康四年(283年),改封为东莱王。元康年间(291年―299年),司马蕤历任步兵校尉、屯骑校尉之职。司马蕤性格强横凶暴,酗酒任性,屡次欺凌侮辱他的弟弟齐武闵王司马冏,司马冏因为司马蕤是自己兄长而宽容他。
遭捕免难
永康二年(301年),司马冏起兵讨伐篡位的赵王司马伦,司马伦收捕司马蕤和他的弟弟北海王司马寔交给廷尉,判处死罪。司马伦的太子中庶子祖纳上疏劝谏说:“罪不涉及别人,恶仅限于他自身,这是先代哲人的弘大谋略,百世帝王通行的制度。因此鲧被杀而死,禹继嗣兴盛;管叔被诛杀,蔡叔被流放,而邢卫没有责任。到了战国时期,及至秦朝、汉朝,开明宽恕的道止息,猜忌嫌疑的心思通行,于是用人质来控制他人,设立连坐法来发现奸邪。这些方法的来源,大概是三代的有害的法律。司马蕤和司马寔,是齐献王司马攸的儿子,有美德者的后代,应受到特别的宽宥,来成全和睦亲人的典章。”适逢孙秀去世,司马蕤等人全部得以免难。司马冏率领兵众进入洛阳,司马蕤在路旁迎接他。司马冏没有立即见他,说要等交付兵符前军安顿再见他。司马蕤怨恨说:“我受你牵连差一点丧命,怎么没有亲友之情!”
被杀改葬
司马冏辅佐朝政后,下诏任命司马蕤为散骑常侍,加任大将军,兼任后军将军、侍中、特进,增加封邑补足两万户。永宁元年(301年)六月,司马蕤向司马冏请求开设府署,司马冏说:“晋武帝的儿子吴王司马晏、豫章王司马炽还没有开设府署,应该等以后再说。”司马蕤因此更加怨恨司马冏,秘密上表说司马冏专权,与左卫将军王舆谋划一同废黜司马冏。事情败露后,司马蕤被废为普通百姓,而王舆被处死,夷灭三族。
不久,朝廷下诏说:“大司马司马冏见识广判断明,谋略高远,率领同盟,安定恢复国家。自从有文字记载以来,周公、召公的贤明也不足以和他的功勋相比,因而授他上宰职位。东莱王司马蕤暗中忌妒,包藏祸心,与王舆密谋,想诬告陷害。收捕王舆当日,司马蕤和下人同车,身穿便服为王舆奔走,一宿才回家。奸诈凶险显而易见,迷惑内外。此外司马蕤先前上表弹劾司马冏所用的言辞深重,就是管叔、蔡叔背离道义,牙庆搞乱宗族,也超不过司马蕤的罪责。《春秋》的典章,大义灭亲,把司马蕤迁徙到上庸。”后来封司马蕤为微阳侯。同年,上庸内史陈锺禀承司马冏的旨意杀害司马蕤。
永宁二年(302年),司马冏被杀,朝廷下诏诛杀陈锺,恢复司马蕤的爵位,按王的礼节将他改葬。
公元265年9月6日,曹魏权臣、西晋奠基人司马昭突然离世,年仅五十五岁。这一事件不仅标志着三国格局的进一步瓦解,更因后世对死因的争议,成为历史迷雾中颇具戏剧性的...
司马昭 2025-09-16 黄皓之死:历史与演义的交织真相在蜀汉末年的政治漩涡中,宦官黄皓以擅权乱政、祸国殃民的形象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关于其最终结局,民间流传最广的版本是“被司马昭凌迟处死”,但这一说法实为《三国演义...
司马昭 2025-09-10 世说新语中的王济:才情与争议交织的西晋名士在《世说新语》的记载中,王济(字武子)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他出身太原王氏这一顶级门阀,父亲王浑是西晋开国功臣,母亲钟琰为颍川名门之女,妻子是晋武帝司马炎之女...
晋武帝 2025-09-05 司马昭之死:一场被艺术加工的历史迷雾公元263年,魏灭蜀之战的硝烟尚未散尽,蜀汉后主刘禅被迁往洛阳,封为安乐公。两年后,司马昭宴请刘禅时,一句“此间乐,不思蜀”的回答,竟成为后世津津乐道的“笑死司...
刘禅 司马昭 2025-09-04 西晋灭吴:公元280年终结三国分裂的统一之战公元280年,西晋王朝以雷霆之势攻破东吴都城建业(今江苏南京),吴主孙皓面缚请降,标志着自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以来长达90年的分裂局面彻底终结。这场由晋武帝司马炎主...
孙皓 晋武帝 2025-08-21 乐不思蜀:生存智慧与历史责任的辩证之思公元263年,蜀汉后主刘禅在洛阳宴会上面对司马昭的试探,说出“此间乐,不思蜀”的千古名句。这一场景被《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完整记载,并演变为成语“乐不...
刘禅 司马昭 2025-08-14 司马师与司马昭:权力接力中的兄弟共谋与历史分野司马师与司马昭,这对生于河内温县的兄弟,以截然不同的性格与手段,共同完成了司马氏从权臣到帝王的转型。作为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的嫡子,他们既是血浓于水的兄...
司马懿 司马昭 2025-08-07 西晋的开国之君:司马炎的崛起与统治司马炎(236年-290年),字安世,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是西晋王朝的开国皇帝。他出身于河内司马氏家族,祖父司马懿、伯父司马师、父亲司马昭相继掌控曹魏...
司马懿 司马昭 2025-07-07 太康是哪个朝代?——解析西晋“太康之治”的历史坐标“太康”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既可指代西晋年号,也可指向河南地名,但若问“太康是哪个朝代”,答案唯一且明确——它属于西晋晋武帝司马炎的统治时期。一、太康年号的设立背...
晋武帝 2025-07-04 贾充与司马昭:权力漩涡中的忠诚与猜忌公元265年,司马昭因中风骤逝于洛阳,其子司马炎随即代魏建晋。然而,在后世野史与民间传说中,司马昭之死却被蒙上一层阴谋色彩——“贾充毒杀司马昭”的流言流传千年。...
司马昭 2025-06-2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