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元璋和沈万三,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明代富豪捐资修建南京城和犒军,为何会被流放?
前言
明代有一位富豪,他叫做沈万三。在大家的刻板印象中,富豪那都是人人喊打的角色,而这个沈万三却不一样,它不仅不被人民厌恶,还深受人民爱戴。
改朝换代,修建新都是一个事关王朝兴衰的大事,也是一件十分消耗财产的工程。朱元璋将新都定都南京后,起手修建南京城。建城的经费,对于刚刚立足的明王朝来说,可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这时,沈万三向朱元璋抛出橄榄枝,资助了南京城建城的三分之一的经费。特别是再后来,沈万三还用自己的资产犒劳明代大军。大军开支向来都是巨款,沈万三可以说是为明代节省了巨大的开支。
这对朱元璋来说理应是一件很高兴的事情。可是朱元璋不但没有大加夸赞沈万三,反而将他流放在当时人迹罕见的云南。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原本应该得到褒赏的行为反而招致流放呢?
及时转头
在古代中国,商人很难崛起,我们常见的富贵大户大都是贪官污吏,这是由于封建社会与商人有着天然的矛盾。然而,元代是一个例外,元代的建立者忽必烈本身就是一个国际大商人,所以他所建立的元代是一个商业蓬勃发展的时代。
沈万三幸运地出生在了这个时代。他继承父业,看准商机,开展海上贸易,很快就赢得的巨额财产。民间相传,沈万三家里有个聚宝盆,放进去一个金币,就能出来一百万的金币,从这个传闻我们就能想象到沈万三的富裕程度。
沈万三运用自己的财富建设家园,他运用自己积攒的财富修路、造桥、建造客栈,将自己的家乡建造成了风景秀丽、生机勃勃的城市。家乡的人无不从其中受到恩惠。所以沈万三在民间有着十分正面的形象。
元代末年,叛乱四起、群雄涿鹿。沈万三所在的苏州成为了张士诚的地盘。张士诚也是一个商人,通过贩盐起家,也通过贩盐做大,成为了元末割据一方的群雄。
生意头脑灵活的沈万三自然了解唇亡齿寒的道理,在张士诚割据苏州的时候,沈万三就多次支援张士诚。元代丞相脱脱率领大军围城,未能将张士诚击溃,沈万三的援助有很大的作用。
张士诚虽然抵挡住了元代的袭击,但是没有挡住朱元璋的袭击。朱元璋为攻下苏州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这其中当然有沈万三的功劳。朱元璋自然是对沈万三恨得牙痒痒的。
苏州已经换了主子,而且新主子还恨着自己。沈万三就开始想办法讨好这个新主人。刚好,张士诚已经灭亡,天下只剩下一个苟延残喘的元代,改朝换代已成定局,朱元璋在派人北上灭元的同时,新都的建造工作也开工了。

沈万三看准这个时机,主动觐见朱元璋,并承担了三分之一的建城费。朱元璋十分高兴,沈万三的这一举动帮明代节省了巨大的财政开支。
若是沈万三继续资助明代,朱元璋继续保护沈万三,两个人接下来应当是相得益彰,相互发展。但是,沈万三在资助明代的方式上,触犯了一件朱元璋不能容忍的事情。
犒劳天子大军
训练和维持大军是一件十分耗费财资的事情。沈万三为了继续讨好朱元璋,想到了为明代的大军发放犒劳费。这一行动,彻底触怒了朱元璋。
朱元璋是白手起家,靠自己的大军打下天下的开国皇帝。他自然懂得大军的重要性。大军吃谁的饭,就会帮谁做事。沈万三向天子的大军发放犒劳,是想买天子的大军吗?

众所周知,明代官僚的薪资都非常少,就连身为督察院长官的刘伯温,都要靠卖自己的字画来挣一些小钱吃饭。这是因为朱元璋从小生活贫苦,父母因挨饿而死,大哥不堪受饿把自己仅存的稻子给了朱元璋,选择自杀。
而元代的官员各个贪污受贿,敲骨吸髓地搜管百姓财富。这就使朱元璋认为较少的工资就够存活,要让百官体会百姓的辛苦。
朱元璋还痛恨官僚贪污,朱元璋一朝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反贪污腐败最严厉的一个朝代。明初成立的督察院和六科,构成了严密的检查制度,官员人人自危,就怕因一点贪污而掉头。
由此可见朱元璋是多么痛恨这些与农民百姓争利的人。沈万三早在帮助张士诚的时候就触碰到了朱元璋的怒角,虽然资助建城的事情使朱元璋对沈万三的态度有了改观,按这种改观绝对不是由讨厌转变成喜欢。
朱元璋不喜欢有钱人,特别是沈万三这种富豪。犒劳大军这一行为,让朱元璋怒火冲天,流放?怎么可能只是流放,朱元璋最初对沈万三的处罚是死刑,还是灭族这种最严酷的处刑。
好在朱元璋还有个心善的马皇后,保住了沈万三。马皇后向朱元璋诉说沈万三这种做法只不过是为了明代,只是他不过是个商人,不是军人,没有想到犒劳大军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何况沈万三帮助明代修建南京城,为何不宽容一下呢?
朱元璋在马皇后的劝说下,也算是恢复了冷静。但是他还是不能容忍这个行为,必须要让他受到惩罚。

随后,朱元璋下达了对沈万三的处罚:流放。沈万三流放到了在当时最边缘的云南,是最严重的流放处罚。
不过,据传闻记载,即使是被流放在云南,他的日子过得并不差,还有不少原来的同乡前去看望。沈万三被流放后,朱元璋也没有打扰他的生活。他在云南悠然地度过了晚年。
封建社会与商人
其实,朱元璋与沈万三的故事,恰巧反应了中国古代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封建社会与商人的矛盾。

封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是农民,主要的财富是粮食。农民生产多少粮食,封建王朝就能得到多少粮食。而商人的存在,却让这个简单的过程变得复杂起来。
商人不从事任何生产活动,也就是说,商人从农民和王朝之间获利。对于现代来说,商人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他对商品流动和推动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但对于古中国来说,他是封建王朝不能容忍的存在。
历朝历代都实行了限制和迫害商人的措施,从士农工商这个社会阶层就可以看出,商人在古代中国处于最下层的地位。朱元璋与沈万三的较量,是封建王朝打压商人的一个缩影。
在明朝开国的风云岁月里,朱元璋与徐达的关系宛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他们从乱世中的携手共进,到君临天下后的君臣相得,书写了一段令人动容的历史佳话。初遇:志同道合的...
朱元璋多少岁 徐达 2025-10-31 血色刀锋下的民心所向:朱元璋嗜杀背后的统治密码在中国历代帝王谱系中,朱元璋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符号。这位从淮西布衣到九五之尊的传奇人物,既以"洪武之治"开创明朝盛世,又因...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30 从草莽到帝王:朱元璋的称帝之路与开国名将的赫赫战功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的崛起堪称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奋斗史诗。他从一个贫苦农家子弟,历经无数生死考验,最终登上皇位,建立大明王朝。这一历程不仅展现了他个人的坚韧与智...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30 乱世称帝的博弈:李渊速成与朱元璋韬晦的深层逻辑隋末唐初与元末明初的权力更迭中,两位开国君主在称帝时机上的选择截然不同。李渊从太原起兵到长安称帝仅用一年,而朱元璋自红巾军起义至南京登基却耗时十五年。这种差异并...
朱元璋多少岁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10-30 朱元璋赐匾廖永忠:“功超群将,智迈雄师”背后的军事传奇与政治考量在明朝开国的历史长卷中,朱元璋赐予廖永忠“功超群将,智迈雄师”的牌匾,不仅是对这位将领军事才能的高度认可,更蕴含着复杂而深刻的政治逻辑。这一牌匾的授予,既是对廖...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30 建文帝的困局:优势背后的致命裂痕——朱允炆靖难之败的深层解析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21岁的朱允炆以皇太孙身份继承大明江山,坐拥朱元璋留下的庞大帝国。作为明太祖钦定的继承人,他既无外戚掣肘,又得东林文臣集团支持,更掌控着...
朱元璋多少岁 朱允炆下落 2025-10-29 朱元璋称帝后:亲情与权力的交织,追封与厚待的帝王情朱元璋作为明朝开国皇帝,其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从贫苦农家子弟到九五之尊,他的人生轨迹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深刻影响了家族的走向。在称帝后,朱元璋的哥哥姐姐均已离...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28 朱标身后:皇权更迭下的妻儿命运沉浮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病逝,这位被朱元璋寄予厚望的继承人,其猝然离世不仅让朱元璋痛失储君,更引发了后续一系列的权力震荡。朱标生前两任妻子、五子四女...
朱元璋多少岁 朱标 2025-10-27 帝王心术的镜像:朱元璋与康熙的储君信任差异解析在中国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与清圣祖康熙作为两位极具政治手腕的帝王,对储君的态度却呈现截然相反的态势:朱元璋对太子朱标给予绝对信任,甚至主动为其铺就登基之路;而康...
朱元璋多少岁 康熙的儿子们 2025-10-27 荒唐王爷的末路:朱檀之死与朱元璋的铁腕家法1389年冬,山东兖州鲁王府内,二十岁的朱檀在丹炉青烟中倒下。这位朱元璋第十子、曾备受宠爱的鲁王,最终因长期服用丹药中毒身亡。更讽刺的是,其尸骨经考古检测呈现黑...
朱元璋多少岁 朱檀 2025-10-27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