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从武则天这首诗中可以看出她主宰一切的神气和至高无上的尊严,不愧为中国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由于武则天锋芒太盛,以至于李治在历史中都没有那么强烈的存在感,甚至更多的是武则天话题的陪衬,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
而实际上李治继位初期还是一位非常勤勉的皇帝,在他的治理下继“贞观之治”后又出现了“永徽之治”,他能有这样的政绩长孙无忌功不可没。但是众所周知,李治最终还是杀掉了长孙无忌,难道真的是因为娶武则天而忌恨于心吗?其实娶武则天只是诱因,徐茂公才是关键。
宽厚仁慈得渔翁之利
李治是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按照古代立嫡立长的继位规则,怎样也轮不到他坐上龙椅,充其量也就是个王爷,而且他天资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唯一的优点就是端庄安详、和睦兄弟,偏偏就是这个优点符合了李世民选择下一代接班人的衡量标准。
原来,李世民本就是靠逼父弑兄才当上了皇帝,这一点深为世人诟病,因此他不想手足相残的事情再次发生,可是他的儿子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不争气,两人因争夺储君之位打得你死我活,让李世民心灰意冷,在众臣面前都想拔剑自尽,后来长孙无忌等大臣说李治“宽厚仁慈”可当储君,李治因此而坐收渔翁之利。
李世民临死前,任命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顾命大臣,告诉李治,有这三人辅佐,他可以安稳地做自己的皇帝,同时又叮嘱长孙无忌、褚遂良说:“我仁孝的儿子儿媳,如今就托付给两位爱卿了。”于是这两位顾命大臣成为了大唐江山社稷的保驾护航要员。
心存猜忌于顾命大臣
在长孙无忌、褚遂良的监督下,李治还颇有一番作为,毕竟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可是小孩子总要长大的,尤其李治在继位时已经21岁,思想上基本已经成熟,有两位老臣监督固然是好事,但涉及到自己的感情问题时就让他比较反感,碍于老臣的面子他只能隐忍。
话说李治在李世民还没死时就与武则天不清不楚,继位之后本已经快忘了武则天这个人物,但武则天是谁呀,一首“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就痛碎了宽厚仁慈的李治的心,不顾长孙无忌、褚遂良的反对把她弄进了宫。

当时褚遂良仗着自己是顾命大臣的身份强行低价收购大量土地,类似于圈地的行为触犯了大唐的律法,李治便把他贬出京城,谁知道不久之后褚遂良又安然无恙地回到朝堂之上,其原因昭然若揭,朝堂上那些老臣结党营私是帝王最为忌讳之事,但李治为了武则天能进宫封妃只能隐忍,也是从这时起他对这些顾命大臣开始心存猜忌。
死前设计而忠心效命
李治虽是帝王,但他也撼动不了长孙无忌与褚遂良这两棵大树,他也需要找帮手拔掉这两棵大树,于是他想到了李勣。李勣这个名字或许有点陌生,但提到徐茂公就无人不知了,徐茂公就是李勣诸多名字中的一个,只是徐茂公的名字更响亮一些。
徐茂公当年可是瓦岗成员中的顶尖人物,后随李密降唐,李世民在位期间,他两击薛延陀,平定碛北后又大破东突厥、高丽,被视为大唐的“守护神”,可谓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到了李治这一代已经是三朝老臣,但他为啥没有成为顾命大臣呢?其实李世民在死前还有一道“密旨”。
李世民告诉李治:“汝于李勣无恩,我今将责出之。我死后,汝当授以仆射,即荷汝恩,必致其死力。”就是说李治对徐茂公没有什么恩惠,李世民唱白脸外放徐茂公,等李世民死后李治再把徐茂公召回来任仆射之职,这样徐茂公就会对李治感激涕零、不顾生死效力了。李治按照李世民的安排去做,果然到了关键时刻徐茂公派上了用场。
一语中的后清算老臣
仆射之职位同宰相,但徐茂公回来之后却为人低调,在朝堂中很少表明自己的主观立场,对于别人来说徐茂公是个“和事佬”,对于李治来说不反对他就是值得拉拢的重臣,更何况徐茂公曾有着显赫的身份与地位呢,为了打压、甚至除去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徐茂公才是关键人物。
为了试探徐茂公是否和自己站一起,李治以立武则天为后为由,召来长孙无忌、褚遂良和徐茂公商议,长孙无忌、褚遂良自然是坚决反对“废王立武”,而徐茂公压根儿就没来。李治一看有戏,之后偷偷地问徐茂公怎么办,徐茂公淡定地回答:“此陛下家事,无须问外人。”徐茂公一语中的顺了李治的心思,同时也知道了他与自己是一派。
于是,李治执意地把武则天立为了皇后,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再反对也没有办法,之前是二对一还能掌控得了李治,如今不仅仅是二对二,武则天成为皇后自然会把他们视为眼中钉,而在徐茂公背后还有强大的瓦岗团队,这是他们二人撼动不了的人物。
立武则天为后,是李治制衡长孙无忌和褚遂良权倾朝野的开端,娶武则天只是诱因,徐茂公才是整个事件的关键,有了他的存在让李治摆脱了傀儡皇帝的命运,同时还达到了拉拢重臣、巩固自己皇位的目的。

事情的结果已然知晓:李治开始清算老臣,长孙无忌被中书令许敬宗诬陷,削爵流放黔州,最终自缢而死。对于长孙无忌这个亲舅舅,李治在继位后感到处处掣肘,让他不再有宽厚仁慈之心,不知道长孙无忌在死时可有后悔当初推荐李治为太子呢?
小结
一朝天子一朝臣,哪个皇帝继位之后都会培养自己的势力,那些顾命大臣表面上看是皇帝的得力助手,但很多顾命大臣都会出现胁迫天子的行为,看起来是为皇帝着想,却不知掣肘皇帝视为大忌,回顾历史中,除了那些懂得明哲保身的老臣之外,顾命大臣没几个有好下场。
而最为佩服的就是李世民在临死前还不忘记设计个“圈套”,这也确实是一步妙棋,避免了徐茂公在他死后威胁到李治的皇帝位子,同时又可以用他来制衡长孙无忌、褚遂良。李世民深懂帝王御权之术,连身后之事都能算计到,他能够成为历史上政绩显著的皇帝之一,实在是当之无愧。
在中国古代男权社会的政治框架中,武则天以女性身份登上权力巅峰的历程充满血腥与算计。然而,面对身患重疾却仍居帝位的丈夫李治,这位以狠辣著称的女皇却始终未动杀机。这...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10-30 乾陵孤冢藏玄机:武则天与李治合葬背后的权力密码与情感真相公元705年,八十二岁的武则天在上阳宫仙居殿溘然长逝。临终前,她留下遗诏“祔庙、归陵,令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主动放弃“圣神皇帝”的尊号,选择以皇后身份与唐...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10-30 李治与武则天:禁忌之恋下的宫廷权谋与王皇后的致命误判唐太宗李世民晚年缠绵病榻时,太子李治与庶母武则天的隐秘情感在侍疾的压抑氛围中悄然滋长。这段被《唐会要》记载为“时上在东宫,因入侍,悦之”的关系,既源于李治对年长...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10-30 权力巅峰的较量:李治与武则天能力深度剖析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唐朝的李治与武则天皆以帝王身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李治作为唐朝第三位皇帝,在位期间延续了贞观之治的余韵,将唐朝版图拓展至极盛;武则天则作为中国...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10-30 血雨腥风中的生存智慧:千金公主自降身份拜武则天为母的深层动因公元688年,武周王朝的铁血清洗席卷李唐宗室。琅琊王李冲起兵失败自刎,越王李贞服毒身亡,韩王李元嘉、霍王李元轨等五位李渊子女相继被迫自杀。这场政治风暴中,唐高祖...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10-30 权谋与妥协:武则天退位后未遭清算的深层逻辑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以铁腕手段夺取李唐江山,却在晚年主动退位,最终以皇后身份与唐高宗合葬乾陵。这场权力交接的戏剧性转折,不仅源于武则天对身后事的精准布...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10-29 武周兴亡录:从权力巅峰到王朝谢幕的十五年传奇公元690年,67岁的武则天在洛阳则天门接受百官朝拜,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这个以女性身份建立的王朝,在十五年的跌宕起伏中,既创造了&...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10-29 武惠妃:武氏血脉下的悲剧人生武惠妃,这位武则天的侄孙女,本应凭借显赫的家族背景与出众的才貌在宫廷中平步青云,然而其结局却令人唏嘘不已。她的一生,是权力斗争与个人欲望交织的悲剧,也是时代背景...
武则天有男宠吗 惠妃 2025-10-27 权谋与宿命:李隆基为何决意除掉上官婉儿?公元710年,唐隆政变的刀光剑影中,一代才女上官婉儿倒在了李隆基的剑下。这位曾侍奉武则天、中宗李显,又与太平公主结盟的宫廷“不倒翁”,最终未能逃过新帝的清算。李...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10-27 权力漩涡中的血色疑云:武则天毒杀魏国夫人真相考公元666年,唐朝宫廷爆发一起震惊朝野的投毒案:年仅二十余岁的魏国夫人贺兰氏在食用堂舅武惟良、武怀运进献的特产后七窍流血暴毙。这起看似普通的宫廷命案,却因涉案者...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10-24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