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昺(1271年-1279年3月19日),男,汉族,宋度宗第三子,宋恭帝、宋端宗的弟弟,南宋亡国之君,曾被封为信国公、广王、卫王等爵位,母亲是俞修容,景炎三年在冈州即皇帝位,改年号为祥兴。简介赵昺曾先后被封为信
赵昰(1269年7月10日-1278年5月8日),男,汉族,即宋端宗(1276年6月14日—1278年5月8日在位),有时也称宋帝昰,宋朝第十七位皇帝,南宋第八位皇帝,宋末三帝之一,在位两年。简介赵昰是宋度宗的庶长子,宋恭宗的
赵㬎(1271年-1323年),又称宋恭帝,男,汉族,南宋第七位皇帝(1274年8月12日-1276年2月4日在位),宋度宗赵禥次子,母全皇后,是宋端宗赵昰的弟弟,宋末帝赵昺的哥哥。简介即位前曾被封为嘉国公、左卫上将军等
赵禥(1240年5月2日—1274年8月12日),即宋度宗(1264年11月16日—1274年8月12日在位),宋朝南渡后第六位皇帝,祖籍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系宋理宗之侄,理宗弟荣王赵与芮之子,初名孟启,又名孜、长源。
赵昀(1205年1月26日―1264年11月16日),即宋理宗,宋朝第十四位皇帝(1224年9月17日—1264年11月16日在位),宋太祖赵匡胤十世孙,赵德昭九世孙。简介赵昀原名赵与莒,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嘉定十五年(12
宋宁宗赵扩(1168年11月18日—1224年9月18日),宋朝第十三位皇帝(1194年-1224年在位),南宋第四位皇帝,宋光宗赵惇与慈懿皇后李凤娘的次子。简介乾道四年(1168年)生于恭王府,次年赐名赵扩,淳熙五年(1178年
宋光宗赵惇(1147年9月30日—1200年9月17日),宋朝第十二位皇帝(1189年2月18日—1194年7月24日在位),宋孝宗赵昚第三子,母为成穆皇后郭氏。简介绍兴十七年九月乙丑日(1147年9月30日),生于孝宗藩邸。绍兴二十
宋孝宗赵昚(,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宋高宗赵构养子。宋朝第十一位皇帝、南宋第二位皇帝(1162年7月20日-1189年2月18日在位)。简介
赵旉(1127年7月23日-1129年7月28日),南宋皇帝(一般不被承认,史称元懿太子),宋高宗赵构之子。人物生平建炎元年六月十三辛未日(1127年7月23日)生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九月十二己亥日(10月19日)拜
宋高宗赵构(1107年6月12日—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东京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宋朝第十位皇帝(1127年6月12日-1162年7月24日在位),南宋开国皇帝,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之弟。简介大观元年五月(1
宋词在南宋达到鼎盛,著名词人有辛弃疾、李清照、陆游等。词体由于自身性质与诗歌不同,向来被视为小道,所以相对自由一些。四个阶段,时期不同,各阶段的特点也不同。南宋词史大略经历四个阶段:转型重建期“靖康之
《天龙八部》以宋哲宗时代为背景,通过宋、辽、大理、西夏、吐蕃及女真等王国之间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从哲学的高度对人生和社会进行审视和描写,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所谓“天龙八部”是佛经用语,包括
《天龙八部》是由于荣光执导,杨祐宁、白澍、张天阳、文咏珊、苏青、何泓姗领衔主演的古装武侠剧。该剧根据金庸同名小说改编,以北宋哲宗时代为背景,讲述了丐帮帮主乔峰、大理世子段誉、少林小僧虚竹三人的江湖历险
东京留守司军,存在于宋高宗建炎年间(1127~1130),南宋军主力之一,东京留守宗泽创建。高宗登基后,宗泽任东京留守司留守,联络王彦八字军、五马山寨义军等,收编溃兵游勇及农民起义军组成留守司军,号称百万,为建
武宗元(约980~1050),初名宗道,字总之。河南白波(今河南洛阳吉利区)人。北宋画家。宋真宗景德年间,建玉清昭应宫,征全国画师,分二部,宗元为左部之长。简介武宗元擅画道释人物,曾为开封、洛阳各寺观作大量壁
《玄怪录》,唐代传奇小说集,牛僧孺撰。原十卷,今本一卷。宋代因避赵匡胤始祖玄朗之讳,改名《幽怪录》。鲁迅在《小说史略》中说:“选传奇之文,荟萃为一集者,在唐代多有,而煊赫莫如《玄怪录》。”作者简介
《礼记·大学》曰:“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这就是古人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北宋司马光堪称践行“修齐治平”的典范,《宋史》对他的评价是:“光孝友
司马光的这首送别诗,却能俯瞰九州,追溯千古,将历史、现实、希望结合起来,以诗的美启迪友人的沉思,用历史的光辉烛照前进的道路,感情深挚而不浮露,境界高人一着。《送张寺丞觐知富顺监》原文汉家五尺道,置吏抚
《温国文正公文集》,八十卷。北宋司马光撰。初刻于南宋绍兴初年。常见版本有:《四部丛刊》本《温国文正公文集》、《四库全书》本《司马文正公传家集》、《丛书集成初编》本《司马温公文集》(十四卷)、《四部备要》
司马光(1019—1086)被很多现代学者视为君主专制的极力拥护者。如萧公权在《政治思想史》中说“光尊君之极”,甚至谓孟子“民为贵”之古义已非司马光辈所能晓。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萧氏所倚仗的最重要的论据
司马光为人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忠于君王、取信于人,又恭敬、节俭、正直,温良谦恭、刚正不阿,是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司马光社会关系的研究不多,其实他的长辈、同辈、晚辈和亲戚朋友的关系网体现了宋朝最基本的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用编年体撰写的通史。它是北宋著名历史学家司马光费时十九年而完成的长篇巨著。这部史书有许多特点和优点,为我国历代史家所称道,不仅在我国史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也对日本史学
一些熟悉历史的朋友应该知道,北宋熙宁初年发生了一起“阿云案”之争。“阿云案”的具体经过,《宋史•许遵传》有记载:“初,云许嫁未行,嫌婿陋,伺其寝田舍,怀刀斫之,十余创,不能杀,断其一指。吏求盗弗得,疑
一提起来司马光,一定有两个印象,一个是司马光拿石头砸缸,一个是编写的《资治通鉴》,一个聪明伶俐,一个皇皇巨著,给人几乎完美的形象,可是在北宋中期,由于王安石变法,宋朝新党旧党之争,激烈的无以复加,新党
史载司马光生于公元1019年,字君实,号迂叟,今天的山西夏县人。为人天资聪颖,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虽然聪慧,但仍然用警枕时刻提醒自己要勤奋读书和工作。公元1038年,二十岁的他通过了科举考试,开始步入了公务员
提到司马光,大家肯定会想起“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吧,但是他成为大臣时都做了哪些贡献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下司马光为官时发生的故事,请大家往下看。司马光的政治思想比较复杂。他尊孔称儒,主张以仁义礼信来治国治
司马康(1050~1090),字公休,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程伯休父后裔,司马光大哥司马旦之子,在他的两个儿子童、唐夭折后,康过继给司马光为子。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进士。熙宁五年,监西京粮料院。光修《资治
沈括的《梦溪笔谈》涉猎甚广,逸闻趣事,百科知识,可以说无所不包。而且沈括对于周易术数也是颇为精通,书中多有论及纳甲、六壬等占卜之术,而且远非泛泛之谈,认识相当深刻。其中有一段提到了他对中医五运六气的看
张存(984—1071),字诚之,冀州信都(今河北冀县)人,北宋大臣,资治通鉴著者司马光的岳父。张存简介张存,字诚之,冀州(今河北冀县)人。举进士,为安肃军判官。天禧中,诏铨司以身言书判取士,才得二人,存预
《霓裳羽衣曲》选自《沈括·梦溪笔谈·乐律一》。沈括北宋科学家、改革家。晚年以平生见闻,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笔记体巨著《梦溪笔谈》。一位非常博学多才、成就显著的科学家,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霓裳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Copyright@ 2016-2025 爱上历史 www.3233.cn 网站备案号 : 皖ICP备18012316号-8
本站资料图片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 28-41-68-22-02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