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龙与魏牟原文:公孙龙问于魏牟曰:“龙少学先王之道,长而明仁义之行;合同异,离坚白;然不然,可不可;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吾自以为至达已。今吾闻庄子之言,茫然异之。不知论之不及与?知之弗若与?今吾
颜回见仲尼,请行。曰:“奚之?”曰:“将之卫。”曰:“奚为焉?”曰:“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回尝闻之夫子曰:‘治国去之,乱国就之。医
晋·郭象《庄子注·齐物论》:夫自是而非彼,美己而恶人,物莫不皆然,故是非虽异而彼我均也。南北朝·刘勰《文心雕龙·论说》:庄周《齐物》,以“论”为名。然也。《公孙龙子》及《荀子》之中,以“论”为篇名者亦
【原文】听群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何以知其然也?老耽贵柔②,孔子贵仁,墨翟贵兼,关尹③贵清,子列子④贵虚,陈骈⑤贵齐,阳生⑥贵己,孙膑⑦贵势,王廖⑧贵先,儿良贵后⑨。此十人者,皆天下之豪士也。【注
【原文】凡遇,合也。时不合,必待合而后行。故比翼之鸟死乎木,比目之鱼死乎海。孔子周流海内,再干世主,如齐至卫,所见八十余君,委质为弟子者三千人,达徒七十人,七十人者,万乘之主得一人用可为师,不为无人,
【原文】天下轻于身,而士以身为人。以身为人者,如此其重也,而人不知,以奚道相得①?贤主必自知士,故士尽力竭智,直言交争,而不辞其患。豫让、公孙弘是矣。当是时也,智伯、孟尝君知之矣。世之人主,得地百里则
【原文】以贵富有人易,以贫贱有人难。今晋文公出亡,周流天下,穷矣,贱矣,而介子推不去,有以有之也。反国有万乘,而介子推①去之,无以有之也。能其难,不能其易,此文公之所以不王也。晋文公反国,介子推不肯受
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举。鲁国(治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学渊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俊秀。汉献帝即位后
一鸣惊人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出自《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原文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曰”:
受儒教祭祀的冉雍一生过得怎么样?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冉氏族谱》称离娶颜氏,生长子耕,次子雍。颜氏死,又娶公西氏,生求。后公西氏闻孔子设教阙里,“命三子往从学焉”。品学
孔子最爱的弟子冉耕一生过得怎么样?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冉耕:(约前544~?)春秋末鲁国人。字伯牛。为人端正正派,善于待人接物。在孔子弟子中,以德行与颜渊闵子骞并称。因
孔门七十二贤之一的闵子的结局是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闵子以孝闻名,为二十四孝之一,孔子称赞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1074年,齐州太守李肃
颜回为什么会成为孔门七十二贤之首?这是因为他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子对颜回称赞最多,赞其好学仁人,今天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颜回极富学问。《论语·雍也》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带您走进孔门十哲之一的卜商的故事。卜商(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00年),姬姓,卜氏,名商,字子夏,尊称卜子(夏),南阳温邑(今河南温县黄庄镇卜杨门村)
“孔门十三贤”之一的宰予有过什么事迹吗?《大成通志》记载宰予小孔子二十九岁,能言善辩,曾从孔子周游列国,游历期间常受孔子派遣,使于齐国、楚国,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唐开元二十七年,宰予被追封为“齐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又称韩非子,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人。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法家代表人物,被誉为最得老子思想精髓的两个人之一。韩非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
在汉代画像石、画像砖所描绘的历史故事题材中,范雎受袍是艺术家所喜欢表现的,因情节有趣。画面表现为二人站立,中间放袍一人弯腰授袍,一人接受,后有侍者。故事出自《史记·范雎列传》。范雎,宇叔,战国时魏国人
战国时,在青溪鬼谷这个地方,居住着一位隐士,真实的姓名谁也不知道,人称鬼谷子。相传他常去云梦山采不死药,不知是吃药对了门路,还是练功得法,他一天天容颜焕发,像少年一样,不见衰老。当时七国争霸,互相打仗
在古代战役,论杀敌数量,武安君白起灭敌近一百万的战绩,恐怕是空前绝后了。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也经历了很多的朝代,国家从分裂走向了统一,又从统一走向了分裂,周而复始,轮回不断。而在国家分裂的时候,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在这种
民间故事是从古至今一直流传下来的故事传说,从中我们可读到古代流传于民间那些人和事,孔圣人拜访张天师就是一个经典的民间故事孔圣人和张天师是好友,他俩常来常往。其实,张天师常到曲阜,孔子却只去过张天师府
道家学派和儒家学派在战国之后一直彼此攻击,于是有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可是,大都数的学者都认为,儒学思想中,有一部分的思想是来源自道家的思想。而孔子本人,也确实曾经向老子问道。那么,在孔子向老子求
对勾践和越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勾践是春秋最后一位霸主,为何越国没成为战国七雄,其结局如何?公元前473年,勾践兼并了吴国,不久,他北上徐州与诸侯会盟,奠定了自己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的地位。同时,由于历史学
秦朝一直处于战争状态,实行的也是战时法治,关于日常生活的规定细致到难以想象,稍有出格,等待你的就是各种处罚。如果不事先对此有详细了解,简直就是寸步难行。不许随意享乐。商鞅认为骄奢淫逸会让民众失去斗志,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国力日益强盛,不断蚕食关内诸侯,可采取的都是步步为营的步骤,并没有全力进攻六国。可是,在公元前230年,秦国却一反常态,主
正所谓胜败乃兵家常事,打仗有赢有输很正常,但是今天要说的这个人一生未尝过败绩,可以说是战神中的战神。他就是“人屠”白起。“人屠”!一听这名号,是不是都不由自主的战栗了?这可不是吓唬大家,据梁启超考证,整个战国时代因为征战不止,死伤的士兵大概有两百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又称韩非子,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人。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法家代表人物,被誉为最得老子思想精髓的两个人之一。韩非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
廉颇(前327~前243),嬴姓,廉氏,名颇,一说字洪野,中山苦陉(今河北定州市邢邑镇)人。战国末期赵国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周赧王三十二年(公元前283年),率兵讨伐齐国,取得大胜,夺
李牧(?~公元前229年),嬴姓,李氏,名牧,战国时期赵国柏仁(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战国末期,李牧是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素
白起(?~公元前257年),芈姓,白氏,名起,郿邑(今陕西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熟知兵法,善于用兵,交好秦宣太后和穰侯魏冉的关系很好。辅佐秦昭王,屡立战功。伊阕之战
对周天子和楚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楚国明明只是子爵,为何能和周天子一样称王,为何还号称小西周。大家在读中国古代史春秋一段的时候肯定会读到春秋五霸的故事,所谓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秦穆公,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Copyright@ 2016-2025 爱上历史 www.3233.cn 网站备案号 : 皖ICP备18012316号-8
本站资料图片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 28-41-68-22-02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