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中国 / 近代 / 民国 / 元朝 / 晋朝 / 周朝 / 商朝 / 夏朝 / 历史解密 / 历史剧 / 上古时期 / 苏联
站点logo

首页 > 清朝人物 > 龚贤

龚贤

别名:
岂贤,柴丈人,钟山野老
国籍:
清朝
出生:
1618
去世:
1689
标签:
龚贤 (1618—1689)明末清初著名画家,金陵八大家之一。又名岂贤,字半千、半亩,号野遗,又号柴丈人、钟山野老,江苏昆山人,流寓金陵(今南京市),早年曾参加复社活动,明末战乱时外出漂泊流离,入清隐居不出,他与同时活跃于金陵地区的画家樊圻、高岑、邹喆、吴宏、叶欣、胡慥、谢荪等并称“金陵八家”。...

龚贤资料

中文名:龚贤

国籍:中国

出生地:江苏昆山

职业:明末清初著名画家,金陵八大家

代表作品:《香草堂集》

龚贤——金陵八大家之一

龚贤(1618—1689)明末清初著名画家,金陵八大家之一。又名岂贤,字半千、半亩,号野遗,又号柴丈人、钟山野老,江苏昆山人,流寓金陵(今南京市),早年曾参加复社活动,明末战乱时外出漂泊流离,入清隐居不出,他与同时活跃于金陵地区的画家樊圻、高岑、邹喆、吴宏、叶欣、胡慥、谢荪等并称“金陵八家”;与清初著名诗书画家吕潜并称“天下二半”(龚贤,字半千;吕潜,号半隐)。工诗文,善行草,源自米芾,又不拘古法,自成一体。著有《香草堂集》。

龚贤的山水画非常重视构图。他的画视野开阔,气象万千。他的“三远”构图原则,发挥得淋漓尽致,出神入化。他往往提高视线的角度,“平远”构图,多采取俯视角度,这样,视野开阔,平淡中倍增飘渺的感觉。尺幅之中,山河无尽。作“高远”构图,也是如此,先俯视,尔后眼光往上作仰视,真有下揽深谷、上突危峰的气概。他十分注重上下的位置。他的山水画一般很“满”,但“满”而不塞,常常用云带、流水作为空白透气。从整个画面来说,很有气韵。这才是龚贤的笔、墨、丘壑浑然一体的韵,从而创造出有地方特色的山水画。他是当之无愧的“金陵画派”的首领。

龚贤是先以诗歌闻名于世的。客居海安、扬州时期,龚贤创作了大量诗歌,居扬州期间,在六年内作诗二百多首,是他一生中写诗最多的时期,传于后世的《草香堂集》共收诗203首,其中题画诗仅8首。可见那时期他作画不多,诗却写了不少。《草香堂集》中的诗大部分反映了他在海安、扬州时的生活经历和思想状况。他的诗很有特色,其好友方文在《喜龚半千还金陵》诗中赞他“更妙是诗篇,浑朴复雄放”;龚贤自己曾在《生日作》中谦逊地说:“余生皆酒力,不幸以诗名。”郭沫若曾评龚诗曰:“半千的诗虽然不多,大率精炼,颇有晚唐人风味。”在扬州,喜爱晚唐诗的龚贤还着手进行中晚唐诗歌的汇集整理工作,这一艰巨工作持续了数十年,被好友周亮工赞为“中晚唐之功臣也”。

点击展开全文

龚贤趣事

  • 龚贤最好的10幅画,作品分别叫什么名字? 龚贤最好的10幅画,作品分别叫什么名字?

      龚贤,一位明末清初的杰出文人画家,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画派的代表人物。在他的众多作品中,有十幅尤为出色,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这些画作的独特...

    2023-09-05
  • 龚贤怎么读?名字来源是什么? 龚贤怎么读?名字来源是什么?

      中国传统文化中,名字往往寄托着父母对孩子的美好祝愿。而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名字因为其背后的故事而成为了传奇。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位名叫龚贤的历史人物,了解他...

    2023-09-05
  • 龚贤的主要作品有哪些?作品是什么样的? 龚贤的主要作品有哪些?作品是什么样的?

      龚贤,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将带您了解龚贤的主要作品,感受他的文学成就和艺术魅力。  一、《临江仙·滚滚长江东...

    2023-09-05
  • 龚贤的画有什么特点?作品灵感是什么? 龚贤的画有什么特点?作品灵感是什么?

      龚贤,一位才华横溢的画家,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成为了中国画坛的璀璨明星。本文将带您了解龚贤画作的特点,感受他如何将自然之美与生活情感相融合...

    2023-09-05
  • 龚贤为什么画派的代表画家?地位又是什么样的? 龚贤为什么画派的代表画家?地位又是什么样的?

      在中国绘画史上,有许多杰出的画家为各个时期的艺术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龚贤作为明末清初著名的文人画家,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画派的代...

    2023-09-05
  • 《溪山无尽图》画作内容介绍 《溪山无尽图》画作内容介绍

    《溪山无尽图》是清代画家龚贤于1682年完成的一幅水墨画,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全幅虽绘秋林草屋,流泉飞瀑等景象繁多,但穿插有致、有条不紊。留白处的虚与浓墨点染处的实互为映...

    2022-06-11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