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昀字晓岚号石云,乾隆十九年进士,历任左都御史、礼部尚书等职,清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一生博览群书,于诗文、训诂都很擅长,并担任《四库全书》总编辑。纪昀这个名字大家也许有所生疏,但是纪晓岚这个名字
纪晓岚为世人瞩目的文化成绩主要有两项:一是奉旨领导编纂了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巨型图书——《四库全书》;二是在晚年写了一部“追录旧闻,姑以消遣岁月”的随笔杂记《阅微草堂笔记》。关于《四库全书》,今人文怀沙老
第一难纪晓岚是乾隆的近臣,性坦率,好滑稽,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他博闻强识,很受时人的推重。一次,他陪乾隆皇帝到了杭州城,路过一家杂货店。乾隆见门前高挂着一块黑漆嵌金字的招牌,佯作不知地问:“这是什么
纪晓岚墓是清代著名文学家纪晓岚的墓地,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面积南北300米,东西100米,坟墓1194座,墓碑136块。其坐落在河北省沧州市沧县崔尔庄镇北村村南约300米处。墓地东、南、西南侧是茂密的枣林,北、西北侧
纪晓岚之所以能让我们记住,主要还是源于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在电视剧中纪晓岚的形象深入人心,他清正廉洁,颇有才学,跟皇帝关系很好,屡次智斗贪官和珅,而且在电视机中他不好女色,你看杜小月作为红颜知己
《铁齿铜牙纪晓岚》一部戏说历史剧,几个老戏骨的表演让大家看的津津有味,便真的以为纪晓岚和和珅斗得欢天喜地。然而,历史上的纪晓岚根本就没有与和珅相斗的资格,相反,在乾隆朝屡兴文字狱的时间段,他所做的只有
纪晓岚一生才华和学术成就十分突出,他在清代被公认为文坛泰斗,学界领袖,一代文学宗师,在和世界文化史上是一位文化巨人。嘉庆帝御赐碑文说他:“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那这样一位文学大家,为何
历史上的刘墉与纪昀的关系则相当融洽。纪昀出自刘墉之父刘统勋的门下,两人有师兄、师弟之谊。纪晓岚比刘墉小四岁,他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考中进士,与嘉庆帝老师朱珪同年中举,皆出自刘统勋门下。乾隆晚年,纪晓
《四库全书》(《钦定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年编成的丛书。此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共有3500多册书,7.9万卷,3.6万册,约8亿字。经部收录儒家
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生于雍正二年(1724年),卒于嘉庆十年(1805年)。直隶献县(今河北献县)人。乾隆十九年进士,改庶吉士,二十二年散馆授编修,三十三年被革职遣戍乌鲁木齐.两年后释还,复授编修,最
《阅微草堂笔记》原名《阅微笔记》,是清朝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纪昀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庆三年(1798年)间以笔记形式所编写成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说。在时间上,《阅微草堂笔记》主要搜辑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
提起纪晓岚,大家都不陌生,电视连续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张国立版的纪晓岚给我们留下的深刻印象是:风流倜傥、风趣、幽默、机智、勇敢,经常在乾隆皇帝面前与大贪官和进行斗争。那纪晓岚的真实形象到底如何呢?纪
纪昀(1724年7月26日-1805年3月14日),字晓岚,别字春帆,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孤石老人,直隶献县(今河北省献县)人,清朝政治家、文学家。1754年,考中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历任左都御史,兵部尚书、礼部
王夫之(1619年-1692年),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衡州府城南王衙坪(今衡阳市雁峰区)人,世界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为湖湘文化的精神源头,与黑格尔并称东西方哲学双子星座、朴素
孙云球,明末光学仪器制造家,字文玉,或字泗滨,江苏吴江县人。生于明崇祯初(1628年),卒于清康熙初(1662年),享年仅34岁。孙云球出身于一个已衰落的官宦之家。其父孙志儒,曾做过福州、漳州知府。其母董如兰,
1854年1月8日(咸丰三年十二月十日),严复出生于今福建省侯官县盖山镇阳岐村一中医世家。严复(1854年1月8日—1921年10月27日),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官县人,近代极具影响力的资产阶
朝贡体系,是自公元前3世纪开始,直到19世纪末期,存在于东亚、东北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以中原帝国为主要核心的等级制网状政治秩序体系。雍正皇帝认为:“凡臣服之邦皆隶版籍。”清末编纂的中小学校历史教
改土归流,清代中央政府在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土司制,实行流官制的政治改革,改土归流最早可追溯到明永乐年间在贵州铜仁平乱后进行过的尝试,雍正四年在云、贵、粤、桂、川、湘、鄂等省大规模实行。历史上云、
胸中之竹出自《题画竹》,清郑板桥用语。喻指画家对审美对象(竹)的感受与自己审美意识熔铸结合而形成的审美意象。它是从“眼中之竹”到“手中之竹”的中间阶段。《题画竹》原文: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
难得糊涂,指人在该装糊涂的时候难得糊涂。“难得糊涂”是清朝乾隆年间郑板桥传世的名言,乃是他为官之道与人生之路的自况。后人感慨这“难得糊涂”四字中富含的哲理,便以横幅的形式挂于家中,作为每每处世的警言。
一、自我解嘲说公元1751年,郑板桥在潍县“衙斋无事,四壁空空,周围寂寂,仿佛方外,心中不觉怅然。”他想,“一生碌碌,半世萧萧,人生难道就是如此?争名夺利,争胜好强,到头来又如何呢?看来还是糊涂一些好,万
一日,年少时的郑板桥在月光下,从私塾往家中走去。忽见一女子,在路边的小溪边上对着月色在梳妆打扮。郑板桥在她身边走过后不禁又回头望了她一下,那女子也把目光对准了他,对他说:“现在是晚上,月色太浅,溪水里
难得糊涂,指人在该装糊涂的时候难得糊涂。“难得糊涂”是清朝乾隆年间郑板桥传世的名言,乃是他为官之道与人生之路的自况。后人感慨这“难得糊涂”四字中富含的哲理,便以横幅的形式挂于家中,作为每每处世的警言。
顾炎武(本名顾绛,1613年7月15日-1682年2月15日),字忠清、宁人,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清学开创者,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
扬州八怪,是清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活跃于扬州地区的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美术史上也常称其为“扬州画派”。在画史上说法不一,较为公认指:金农、郑燮、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至于有人
扬州八怪纪念馆位于江苏省扬州市金农故居西方寺内,展厅中陈列有“八怪”书画,供游客品赏。另辟金农寄居室复原陈列,展现“八怪”书画创作生活的历史氛围。“扬州八怪”是清代活跃在扬州画坛上的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
阮元一生广引学者,普及文化,以整理、刊刻、收藏图书、振兴学术为己任。主编《石渠宝籍》二编,所见内府秘藏书画,遂记题跋并辨别真伪,作《石渠随笔》,为鉴赏家所推重。抚浙时,在杭州创立“诂经精舍”,纂辑《经
阮元故居,后改成家庙。毓贤街是一条看起来很普通的小巷,若不是巷北面一段斑驳的青砖墙壁上,镶嵌着一块长长的白矾石石匾:太傅文达公家庙,匆匆而过的人也许不会留意这里曾经住过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阮元。阮元
阮元(1764年2月21日——1849年11月27日),字伯元,号芸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籍贯江苏仪征人,生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先后任礼部、兵部、户部、工部侍郎,山东、浙江学政,
阮元(1764年2月21日——1849年11月27日),字伯元,号芸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籍贯江苏仪征人,生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先后任礼部、兵部、户部、工部侍郎,山东、浙江学政,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Copyright@ 2016-2025 爱上历史 www.3233.cn 网站备案号 : 皖ICP备18012316号-8
本站资料图片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 28-41-68-22-02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