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经国逝世,李登辉执政后。1990年,年近九十的张学良,终于等来了他的自由。在长达五十多年后的软禁之后,张学良的生活终于又恢复了平静。1991年,张学良想去美国看自己的儿孙们,便带着夫人赵一荻飞往美国。抵达旧
1936年12月12日,注定是一个被载入史册的日子。在这天过后,长达5年的呼吁国共合作抗日终于得到了实现,而张学良杨虎城也成为了教科书上的民族英雄。这对于全民族来说都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但是唯独蒋介石例外。在
张学良这一生,功过是非,难以评判。他曾不放一枪一炮,致使日本人如入无人之境,短短三月便占领了东三省。也曾经幡然醒悟,不顾兄弟情义,联合杨虎城发动兵变囚禁蒋介石。西安事件后,他也落到了被蒋介石囚禁的地步
在张作霖与皇姑屯被炸身亡以后,少帅张学良便在张作相等人的拥护下成为了东北新的主事人,但由于缺少功绩以及威信,所以张学良在刚刚接手东北时显然力不从心,父亲的很多老部下也对他心有不服。所以为了改变这个现状
少帅张学良是近代颇具争议的一个历史人物,有人赞他为“爱国英雄”,也有人骂他为“民族罪人”。那么,张学良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一生中又做过哪些改变历史走向的大事呢?张学良三大功之:东北易帜,促成统一
张学良是东北军少帅,民国四公子之一,更是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他的一辈子可谓是功过一身,但是却不得不说,张学良绝对是一个爱国将领,因为他和杨虎城发动的一场军事兵谏就是改变了近代的历史,这个事件也就是
张学良为什么不和原配于凤至合葬呢?这个问题在张学良还健在的时候,很多人就已经关注了这个问题,直到张学良去世后,与赵四小姐合葬在一起,世人才更加的不明白张学良为什么不和原配于凤至合葬。世人都说于凤至是个
说起张学良我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他的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张作霖,人们都叫他为大帅,是整个东北军的直接领导,后来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张学良作为他的儿子自然也就子承父业顺利的接管了东北军。张学良的一生其实一
近代的史是屈辱的,同样近代的也出现了很多的有名人士,今天我们来说说近代东北有名的爱国将领,张学良。看到这个名字,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国之四大美男子之一,少帅,将军等等头衔于一身。和杨虎城将军一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了54年之久,直到1991年才恢复了人身自由。重获自由的他并没有回到祖国大陆,这是为什么呢?1991年3月10日,张学良获准赴美探亲,曾公开表示有回祖国大陆探亲的意向。中央知道后,便
在近代史上,张作霖、张学良是一对鼎鼎有名的父子,都曾权倾一时,尤其是张作霖,自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后,张作霖入主北京担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了国家最高统治者。不过随着国民
1989年,于凤至临终前留下了一份口述回忆录,并交代在她与张学良等人百年之后公诸于世。这是一份向历史负责的证言,首次披露了与少帅结合和“离婚”等家族及政坛的内幕秘闻。于凤至回忆说,1939年末,我们又被押解到
张学良年轻的时候很有个性,也很有脾气,只要是让他不开心的事情,不管对方是谁,张学良都会给他好看,即便是蒋介石,也是被张学良给扣押了,这才有了“西安事变”。那么张学良为何要发动西安事变?他又为何一定要扣
在传统文化当中,总有传承的观念。这个传承,包括的不仅是精神,当然还有物质。很多的老人宁可勤俭自身,也会给孩子们留下些什么,供他们以后生存。当然,这种情况并非绝对,还有一些老人会把自己的毕生积蓄都捐
1928年6月4号,皇姑屯事件爆发。军阀张作霖乘坐的专列被日本关东军炸毁。大帅受重伤,于沈阳官邸逝世。张作霖是奉天人,早年做了土匪,将势力逐渐发展壮大,最终统一东北,成了奉系的大军阀。也正是由于他的存在,日
张学良晚年在谈到西安事变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事情就是到36岁。这句话也道出了少帅的无奈和不甘。在笔者小时候,读这段历史,总有个问题萦绕,为什么张学良一定要送蒋介石回南京呢?他如果不送会是一种什么结果呢
少帅是什么官职?为何张学良被称为少帅?原来是影视剧误导的结果!民国这段时期的风云人物有很多,很多人也都成为了这段历史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他们的大名自然也就被我们这些后人熟悉了,而张学良绝对是这段时间知名
从历史的角度看,有哪个君王会允许自己大权旁落?用上帝视角看,杨宇霆确实该杀,只是杀杨宇霆的时机不对,不像他老爹,不懂得隐忍。我要表达是过多人寄希望于杨在东北能拖一段时间甚至抵抗住日本。但是杨支持的是东
西安事变,有很多的疑点。蒋介石纵横政坛多年,很多人都了解他的脾性。那问题就来了,张学良为何会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周围的人没有阻挡吗。这里面其实还有很多的事情,大多数的读者还没有了解,今天给大家详细的介
假如张学良没有清理杨宇霆,位高权重的杨宇霆会反吗?我们先不说张学良和杨宇霆之间的个人恩怨,假如张学良不杀杨宇霆,杨宇霆会不会造反杀了张学良,这个不好去做定论。但如果杨宇霆不死,可以肯定的是奉系会陷入长
张学良杀杨宇霆,直到90岁的时候他还对此非常后悔,他曾说:“我做的最错的一件大事就是杀害杨宇霆”但是从另一个层面讲,他觉得这是天意,杨宇霆还是必须得死。杨宇霆是张作霖的老部下,辅佐张作霖的时候能力卓绝,
张学良处死杨宇霆主要在于杨恃才自傲毫无顾忌并低估了张学良的杀心。1928年“皇姑屯”事件发生后,张作霖被炸身亡,年仅二十七岁的张学良成为东北最高军政长官,但他面对的当年父亲手下不乏虎狼之臣。当时东北军系统
但就东北的实际局势而言,张学良杀杨宇霆和常荫槐,行为过于草率,事后张学良声称杨常二人野心太大,杨宇霆甚至涉嫌阴谋干掉张学良而代之,个人认为这种说法过于扯淡,杨宇霆也许对权力欲望过重,想进一步拿下更多的
旅居他乡、久病缠绵的萧红在《呼兰河传》中,用诗一般的语言叙尽了对故土和童年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怀念之情。在这里,萧红遵循着她一贯的创作特点,打破常规,不追求故事情节的曲折蜿蜒,也不追求人物形象的典型突出,
萧红写作《呼兰河传》的时间是20世纪30年代末期,而《呼兰河传》故事发生的时间应该是20世纪10年代中期前后,那时,日军还未侵略。《呼兰河传》单本的创作,于1938年开始于武汉,1940年完成于香港。1941年底,萧
萧红儿童视角的使用,是从艺术的角度来考虑的,因为儿童视角可以达到“陌生化效果”。儿童感受世界的混沌性、单纯性往往更能接近事物的真相,看到成人看不到或不愿看到的隐秘世界,也能看到被成人忽略或遮蔽的生活细
《呼兰河传》有三重视角,一个是童真童趣的儿童视角——“我”,孩子看不清事件的内涵,于是产生了“陌生化效果”;一个是成年叙述者视角,叙述者是处在一种超然的境界,与小说中人物保持着距离;第三个是萧红视角,
说起民国的才女,很多人脑海里最先浮现的,是为了渣男胡兰成,把自己低到尘埃里,以为可以开出花来的张爱玲。除此之外,就是恋上有夫之妇徐志摩,喜欢在夜晚沏上一壶清茶,穿着白色睡袍写作的林徽因。然而,同样才华
才女萧红,时乖命蹇,年方而立,撒手人寰,弥留之际,留下遗言:“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得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这“半部‘红楼’”何所指?好读书,不求甚解”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萧红在《呼兰河传》里写下了这句话。悲凉也是萧红对自己人生的定义,她绝世才华,仅仅活了31岁。萧红原名张乃莹,1911年6月1日农历端午,出生于黑龙江呼兰县城一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Copyright@ 2016-2025 爱上历史 www.3233.cn 网站备案号 : 皖ICP备18012316号-8
本站资料图片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 28-41-68-22-02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