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海实行垃圾分类以来,这句话已经成为街头巷尾日常交际的开场白。
来自上海大妈的灵魂发问
短短几个字包含暖意的问候,带着熟稔垃圾分类的自信,象征泱泱大国在文明创举上的重大改革,民间也由此出现了许多有关垃圾分类的小窍门。
报道称,全球平均每年产出约21亿吨固体废弃物。过去六七十年里,人类已制造约83亿吨塑料垃圾……然而垃圾处理的节奏却始终赶不上人类生产垃圾的速度。
有人说,今天我们遭的罪,不都是前人埋下的祸根?老祖宗表示——我们绝不背锅,因为早在千年前,中国就已在环境保护的长河上扬帆起航了。
古时候人们受条件所限,制造的垃圾多为厨余、粪便。不过由于民间多数人吃不饱饭,即便是厨余,也不存在过多浪费。
人们常把厨余垃圾转移到城外“无人区”堆放,有时兴致好也会挖个坑埋上,待这些废料降解,化为土壤的养料。
现代考古发掘时有时会挖到这样的垃圾坑,学界称之为“灰坑”。但由于我国考古界约定俗成“是个坑不知道它是干嘛的就管它叫灰坑”,因此灰坑“生前”也不全是垃圾坑。
灰坑主要分两种,一种人工挖成,一种自然形成,有坑以后人们就往坑里放垃圾。除了垃圾,有的也会埋些宝器以作殉葬陪衬,还有人在其中储存生活用品。
图中是金沙遗址挖掘出的灰坑,坑中出土了一些碎陶片,经拼接复原成了图中的大口陶瓮
灰坑因为垃圾沉积,久而久之土壤会变色,考古专家可以从土壤的颜色分层来判断这是什么年代形成的殉葬坑或垃圾坑。
至于废弃的纺织物、木材等可燃物,一把火烧掉就完事了。古代的垃圾没有残余污染,多数可以算是纯天然,燃烧还不会给环境带来太大压力。
什么垃圾适合掩埋,什么垃圾适合烧毁,老祖宗们依据生活经验有效执行。但是垃圾处理也是一个极富创造力的行为,就比如粪便这个东西——就让人觉得挺棘手的。
小猪佩奇能不能吃的垃圾分类图
今天人类以“小猪佩奇试吃”来判断垃圾应属分类,孰不知在古代,猪早已被拉进垃圾处理项目组了。
古人为牲畜修建猪圈和牛栏,家畜的“产出”不断堆积,再由人来集中处理。
成都出土的猪圈模型
商代有一位政治家,叫伊尹。这位先生教会了老百姓以粪为肥,浇灌农田。
“汤有旱灾,伊尹作为区田,教民粪种,负水浇稼。区田以粪气为美,非必良田也。”——《汜胜之书》
人们知晓了用粪土施肥的妙法,很快就用到了之后的“猪圈”搭建上。我们可以从字形中窥得一二道理。
《说文解字》中说道:“溷,厕也,从豕在囗中也。”
甲骨文中的溷字
圂读作“hùn”,字形上看是把猪关在围栏里。它既可指猪圈也可做厕所。
猪圈需要经常清理,囤积在圈内的家畜粪便好收集,人们拾粪肥田,就能成功变“粪”为宝。
虽知粪便施肥有功,你大概没想到它还能卖钱吧!
西晋皇帝曾出售官位,以贴补私用,想来已经很是奇葩了。而唐朝一位叫裴舒的内府官员,更具创新精神——倡导卖马粪赚钱,扩充国库。
裴舒做过一次调研,奏请朝廷说,宫内的马粪一年可创收二十万缗,也就是2亿文钱。
不过当时上级表示,马粪天子传予后世,实在不雅,此事便由此作罢。但现在想来,此法既能解决宫内污物,又能大赚一笔,真是一笔不亏的买卖。
清末小说《市声》里也有段故事,说当时一位民间妇女包氏,劝慰丈夫去开粪厂赚钱,专门收粪,贩给乡下,足见这一买卖的合理性。
人说金钱如粪土,却不知粪土教人赚万贯。转眼看看今日粪土的市场价,不知是否还有让人一夜暴富的商机呢?
先秦时百姓经历了“垃圾围城”的痛苦,《韩非子》记载了解决妙法。
来自韩非的凝视
“弃灰之法”,源于商朝,在商朝的大街上倒垃圾(灰)会被砍手。《韩非子》里是这样说的:
一曰: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子贡曰:“弃灰之罪轻,断手之罚重,古人何太毅也?”曰:“无弃灰,所易也;断手,所恶也。行所易,不关所恶,古人以为易,故行之。”
aa 韩非子作者:韩非此篇内容在内储说上七术
前脚灰倒出去,胳膊可能就先于扬灰一秒落地了。子贡心想这算什么规定,于是跑去问孔子。孔子解释说:不让你倒垃圾,这很容易吧。说要断手,这让他们很厌恶吧。做他们容易做到的,又不触犯他们厌恶的,古人觉得可行就这样做了。
《汉书·五行志》中也有记载,“商君之法,弃灰于道者,黥。”
黥,就是在人脸上刺字并涂墨汁。因为扔垃圾被脸上刻字,受刑者大概会留下一生的阴影,不敢再犯了。
何为黥刑?
除了当朝明文规定的法律条令,古代还有不少职业“街道清理人”。《周礼》就记载了一种古老的职业——条狼氏。
“条狼氏下士六人,胥六人,徒六十人。”
条狼氏是古时候的街道清理人,更是一种官职。“条”实指“涤”,“涤除道上之狼扈,而使之洁清”,何为“狼扈”?也就是道路上一些杂物,贾公彦解释为“谓不蠲之物在道,犹今言狼藉也”。
旧时描述条狼氏出街,是这样的画面:
掌执鞭以趋辟,王出入则八人夹道,公则六人,侯、伯则四人,男、子则二人。——《周礼·秋官·条狼氏》
条狼氏道路清理进行得井井有条,路上行人纷纷退避。
aa 周礼作者:周公旦此篇内容在秋官司寇.叙官
除了有专业守卫街道的人现身执法,旧时还有早期的公共厕所——“匽”,以供老百姓使用。
根据《周礼·天官》记载,“官人为其井匽,除其不蠲,去其恶臭”,此处的“匽”,即路厕,一般设置在人们的活动场所附近,和公共厕所功能无异。
时光荏苒,到了唐朝,环境投资人应运而生。有人凭借清理垃圾,赢得家财万贯。
“河东人裴明礼,善于理业,收人间所弃物,积而鬻之,以此家产巨万。”
——《太平广记》
一位没财没资本的小老百姓,凭着一颗发财致富的商人头脑,顿时身价倍增,这就是裴明礼的奇迹人生。
裴明礼
早先裴明礼以擅长垃圾分类“闻名”乡里。他出一趟门就带回不少废品,等到屯够了量,再反手转卖。但这只是初级的废品回收。
很快裴明礼开始走大运了。他买了块地,在当中立了一根木杆,在杆上挂了一个筐,然后让路人捡地上的石块往中间扔。于是废地上的碎石瓦砾很快被拾掇干净了。接着他又购回了很多羊,羊吃完地上的草,排下的粪便还能改良土壤。
后来裴明礼卖掉这些羊,翻了土,在这里种上了树,等到丰收时节他卖了果子,一来二去赚了不少钱。用这些钱,他在这块土地上,盖起了房子,种上农作物,还空出地方来养蜜蜂。
由于赚钱有道,裴明礼在贞观年间,升任殿中御史,最后做到太常卿,轻轻松松一路高升。
可惜,并不是满大街的唐朝人都有这样明智的求财之道,唐朝针对那些对垃圾回收没什么想法的人,还是走了严格的法律办法——不仅处罚乱扔垃圾的人,其主管部门监督不力也将一同获罪。
《唐律疏议》
其穿垣出秽污者,杖六十;出水者,勿论。主司不禁,与同罪。疏议曰:具有穿穴垣墙,以出秽污之物于街巷,杖六十。直出水者,无罪,主司不禁,与同罪。——《唐律疏议》
意思是,在街道上随便倾倒垃圾的人,会被打六十大板,倒水者无碍。执法者如果纵容居民乱丢垃圾的行为,与乱丢垃圾者同罪。
到了北宋,东京汴梁承载着百万人口,但当时城市格局仍然紧密,道路以井字形方格网状排布,除了当中四条御街,其他小路纵横交错,小摊小贩沿路落座,汴梁可谓人满为患。
清明上河图局部,热闹的汴梁街景
在沉重的人口压力下,城市环境卫生更难于管理。好在宋朝出了一个街道司,和从前的“条狼氏”颇有相似,负责监管城市的街道环境,就好比今天的“城管”。
街道司规模更大,还行的是“责任制”。他们对于分内职责有明确规定,包括整修道路、疏导积水、清理街道,整顿市容。
街道司约有五百人,每人月薪“钱二千,青衫子一领”,总的来说宋朝早期的“市政部门”,是比唐朝要成熟的。
南宋的《梦梁录》里记载着一种名为“倾脚头”的职业,具体干嘛呢?专业掏粪。到了春天,“官府差雇淘渠人沿门通渠;道路污泥,差雇船只搬载乡落空闲处”,所以当时临安街头还算整洁。马可波罗到达临安(今杭州)时也曾盛赞临安是“世界最美丽名贵之城”。
《梦梁录》
清末时期城市的垃圾尤其多,且“道路则任其倾圮,污秽则任其堆积”,当时作为皇城的北京,朝廷濒于倾塌,帝都景象凄惨,处处破败,人心惶惶,生活排污甚重。
在写古装剧和历史剧中,对于官员之间的来往称呼基本都称之为“大人”,那么“大人”都是指古代官职吗?为什么古代官员要称为“大...
2021-01-20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妖姬”,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一、妺喜很多人以为是妹(mei)喜,但其实是妺(mo)喜。妺喜是夏朝末期...
2021-01-12你真的了解举人学历吗?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在士、农、工、商等级观念非常森严的古代社会,寒门学子能“中举”那绝对是鲤鱼跳龙门,无...
2021-01-12古时候的文件传输靠的是驿站。一般来说,每隔二十里就会建造一个驿馆。要是有非常着急的信息,工作人员就会在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字样。下面历史资料小编...
2021-01-11我们常常能在影视剧中看见官府在外面张贴通缉令,上面画着一个嫌犯的人像,然后旁边是几行大字,有时还有悬赏。我们也常常发现,这些通缉令上面的画像,其实跟嫌犯本人并不是十分地相像。那么在...
2021-01-11对古人旅行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们现代社会发展的又快又好,出行也比较便利,出门有滴滴,旅行有飞机,火车,高铁,地铁等,那发展比较落后的古代怎么...
2021-01-08你真的了解古代太监读圣旨吗?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太监这个特殊的群体,说到他们很多人都会联想到尖着嗓门,在皇帝面前搬弄是非的小人形象。除此之外就是故作威严,拿着圣旨...
2021-01-08对古代打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定要攻城而不是绕城而走是因为攻城是必然性的,要是可以绕道的话,古人早就绕了,城池也就失去了作用,古人也就不会建...
2021-01-08你真的了解古代打仗吗?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首先明确的告诉你,弓箭不可能一箭致命,除非近距离射中要害,但还是不会马上毙命,除非得不到救治或医疗技术差流血而死,是不是...
2021-01-08最近有人说了这个女娲和伏羲的图非常的恐怖,那么有人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是真的很恐怖吗?又恐怖在什么地方呢?下面我们可以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吧,期待大家加...
2021-01-08导读:《推背图》出自谁手写的,金圣叹对《推背图》的注解,金圣叹介绍。金圣叹自小就颇具慧根,喜欢读书,善于思考,被誉为吴县第一神童。由此可以看出,他当时的名声也颇高,也反映出他的聪慧。金圣叹推背图《推背图》是中国古代的七大预言之首,是唐朝时期
◆宋家三姐妹厉害的原因:有一个厉害的母亲倪桂珍! ◆《江南百景图》董其昌和董夫人感情甜如蜜,为什么董夫人喜欢离家出走? ◆春秋五霸最后都有什么结局?春秋一代霸主最终有几个善终? ◆春秋五霸分别是哪五霸,都是哪个国家的君主? ◆春秋五霸齐桓公之死:五霸之首为何落得如此凄凉的地步?